第102章 吳三桂的迷茫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2-24 14:12      字數:2231
  延川戰役慘敗,吳三桂感覺就像是有人在他的大臉上啪啪的打了三巴掌。

  這巴掌未必把人打的起不了身,可是挨打的樣子卻非常明顯。到哪兒都挺著個鼻青臉腫的大臉,很容易遭人恥笑。

  從文安驛逃撤出來以後,吳三桂一路狂奔。到了延安城下才止住了步伐,轉身一看跟在自己身邊的軍士勉勉強強,隻有一千人左右。

  這個樣子如果敵人趁勢攻來,能不能守住延安城都成了問題。老光棍出身的吳同學,索性一不做而不休,趕緊安排城裏留守的三千多人一起,準備往西安撤。

  到了那兒就能從容整備軍馬再戰,呆在陝北前線,軍士的軍心會一直不穩,說不準還會一戰而潰。那般時候,恐怕局麵就不可收拾了。

  正當他收攏兵馬,安排人通知其他兩路人馬撤回來的時候。一個探馬突然急馳而來說有緊急軍情來報。

  “稟王爺,左路馬將軍遭遇埋伏全軍大潰,隻帶著少數親兵突出重圍,撤到了城外。求見王爺。”探馬口中的軍情,讓吳三桂肝火大動,左路居然被人撤底打散了。

  著急忙慌的讓人把馬寶帶過來,問一問到底是怎麽一個情況。

  馬寶跪在吳三桂的麵前,聲淚俱下的講述自己潰敗的經曆:“王爺,屬下聽說中軍敗了之後,趕緊帶著人馬從延川左側往回撤,可沒想到羊毛賊,狡猾異常,早早安排了伏兵等著屬下。敵人火器凶猛,臣在遭遇伏兵以後帶人力戰不歇,然並未擊退敵軍,不得不隻身逃了出來,屬下有愧王爺所托。”

  說完,馬寶失聲大哭,泣不成聲,一個勁的跪地磕頭。

  聽了馬寶的匯報,吳三桂倒不覺得誇張。虎威軍的火器確實凶猛無比,如果突然遭遇埋伏,能逃出來都算好的。於是他也顧不上追究責任,讓人趕緊把痛哭的馬寶撫下去,準備全軍南撤。

  連夜撤出延安後,在路上又遇見了右路軍主帥胡國柱派過來的探馬。

  胡國柱的探馬告訴吳三桂,右路人馬也遭受了重大損失,正往延安城方向回撤。

  三路出擊,兩萬多人馬,一天時間全都失敗。吳三桂一下子覺得,自己怎麽有點適應不了戰場了。這一生大大小小打了無數場仗,勝仗、敗仗都打過,可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稀裏糊塗的讓人蒙頭就打,毫無招架之力。

  老吳在聽了胡國柱的探馬回報以後,趕緊給自己的親兵下令:“你馬上向胡將軍傳令,讓他帶著人馬盡數南撤西安,不要回延安了。咱們在耀州方向匯合。”

  向南狂奔,到了耀州,吳三桂才有心情停兵駐馬,整頓軍卒,等待胡國柱的到來。

  胡國柱的人馬過了一天之後,才在耀州追上了吳三桂的大軍。

  三路人馬中,就他這一路的兵卒還算齊整,隻折損了一千多人。不過他帶的傷兵也是最多的,其他兩路沒有傷兵,傷兵都扔到了路上,來不及顧及。

  耀州的臨時大營,關寧軍的主將們終於在延川戰役後,開了第一次軍議大會。

  會場上鴉雀無聲,大家都萬分緊張的看著平西王爺,生怕王爺因為這次慘敗追究眾人的責任。

  這其中,馬寶最為緊張,作為領兵主將,他這一路敗的實在是慘不忍睹。從戰場上逃離的時候是僅以身免,到現在也才聚攏了兩千左右的潰軍。估計最多再能收攏一千人,也就是說一半的人馬徹底折了進去。

  關寧軍攏共才有多少人?他們不像其他的清軍,能夠及時招兵補充人馬。清軍對他們盯的比敵人還緊,一旦受到損失就很難恢複了。

  最為主要的是,這次折損的還是精銳人馬,這可都是老本,一時半會別想回補過來。

  吳三桂滿麵潮紅,看著底下的大將,非常無奈。他也想追究責任,可無從追起。這仗到現在,他都沒法複盤,失敗的太過幹脆。

  “諸位,眼下雖然吃了敗仗,但咱們的根本未失,回到西安稍事整頓以後,就能恢複元氣。過些時日咱們再於羊毛賊計較。”最終吳三桂還是選擇以安撫軍心為主,都這般時候了再去打壓將領,很可能會帶了更大的動亂。

  老吳也是能敗的起的人,撤到西安以後再說,關寧軍的根本確實還在,還不至於一蹶不振。

  “坑隊友!”這是三邊總督孟喬芳,在得知吳三桂的人馬大敗而歸,並全線潰逃西安之後的唯一想法。

  讓你來是要消滅羊毛賊的,你可倒好,一個照麵就被人打的頭破血流。更無恥的是敗就敗了,你好歹退回延安城,把陣線穩住啊。結果老光棍一言不發,就往西安跑。

  搞的現在整個陝北風聲鶴唳,全局動蕩,所有的城池都有失陷的危險。孟喬芳都覺得,自己已經收拾不了局麵了。

  萬幸,羊毛賊並沒有趁機攻城略地,陝北的局勢還在可控範圍內。其他的義軍因為上次圍剿傷筋動骨,並沒有實力興風作浪。

  饒是如此,孟喬芳也是嚇的出了好幾身冷汗,生怕局麵糜爛。

  “必須要寫奏折,參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真好讓朝廷借著這次關寧軍慘敗的時機,削弱吳三桂的實力。從這一點上說,這次延川之敗到不全是壞事!”孟喬芳邊寫奏折,邊琢磨怎麽把壞事變好事,降低損失。

  “怎麽可以和羊毛賊這麽打仗哪?這個打法不就是往人家嘴裏送肉嗎?”在西安城,富碦蟬聽吳三桂講自己失敗經曆的時候。心裏不由的感慨,關寧軍這個打法太落後了。完全是老一套戰術,沒有一點新式戰爭思維。

  於是他對吳三桂說道:“平西王爺,你去陝北的時候應該問一下我呀。和羊毛賊這樣交手,不敗才怪!這羊毛賊的火器和戰法可大有學問,沒交過手的人都不了解,吃這種大虧也不是沒有道理。”

  麵對富碦蟬語帶譏諷的談話,三桂已經沒心情在意了。他現在最關心的是,趕緊複盤這次失敗,好找出應對的辦法。

  說老實話現在這種情況,不做調整,下次遇到依然還是慘敗。怎麽調整戰法,他現在很迷茫。所以得向富碦蟬這種於羊毛賊交手次數多的人取取經,看看人家有沒有好辦法。人啊,還是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