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永曆帝的冊封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2-24 14:11      字數:2328
  廣西南部的一處小鎮,此刻是大明朝名義上的中樞所在,永曆皇帝和他的大臣們已經滯留在此地半個多月了。

  年初從梧州撤離以後,一路上走走停停,本來是要去桂林的,可至今還沒有到達。並不是這一路有多難走,主要是皇帝猶疑不定,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到底去不去桂林。

  今天皇帝又一次召集眾臣商議下一步的打算。數十位大大臣爭爭吵吵,就是沒有形成一個定論。

  永曆帝見一時半會討論不出結果,就準備退朝再說。

  這時候兵部尚書翟式耜突然上前道:“臣有本奏!”

  永曆帝對這位擁立自己有功的重臣青睞有加,這次他突然要奏事,莫非是要強力主張回返桂林的事?永曆帝抬了抬手,讓他奏事。

  “啟稟聖上,臣日前得到消息,陝北有義民李振新興義兵,遙尊吾皇,自稱陝北東路鎮守使,於前幾日奇襲西安府,占了長安城,貼檄文討清逆,使吾朝在北地聲名大振!臣這裏有兩封文書,一封是其遙上請封的奏書,一封是其在長安城發的討清檄文。”

  說完之後,翟式耜從懷裏掏出了兩張皺皺巴巴的大紙,讓太監傳給上座的皇帝。

  永曆帝聽了這番話,腦子裏閃出了若幹疑問。剛開始他好奇,為什麽自己信賴的這位重臣,突然提遙遠的陝北的事。接著又開始關心這突然冒出來的李振新居然奉自己為正朔,也算有點忠義之心,最後他隻關心一件事,這長安城可是被自己人給占了?

  趕緊接過遞上來的文書,同時他追問翟式耜:“兵憲大人,可是我明軍占了長安城?”

  “稟吾皇,這李振新是奇襲了長安城,並攻進了城,不過後來賊軍勢大,又撤回到了陝北”翟式耜不敢欺瞞皇上,盡管他特別希望李振新守住西安府,這樣的話抗清局麵就會好轉很多。哪怕多堅持一段時間也行啊!

  “啊,長安城又丟了啊!這義民可是吃了大敗仗?對了此人與李闖有何關聯?”永曆帝心裏剛剛冒起的火花,又被澆滅了。特別失望的他,開始關心起李振新的身份了。陝北人,又姓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自成。如果是李自成什麽人,永曆帝可不會有什麽好感。

  “聖上,此人與李闖無任何關係,其手下兵馬皆是清軍占了陝西之後才招幕的,此次退回陝北並非吃了敗仗,而是避敵鋒芒,現如今已占了延川縣,正在練兵,想來等精兵練成後將會再出陝北,與努賊決戰。對了陛下,前幾日臣上貢的鐵瓷正是出於此人的振川城所產。”

  翟式耜的這番話信息量很大,核心意思是,李振新和李闖沒關係,而且他的兵馬沒有吃敗仗還完好無損,同時他手底下有產業。

  永曆帝隻抓住了一個關鍵信息,李振新和李闖沒有關聯,也就是說身家清白。這時候他也看完了手中的兩張大紙,從這兩張紙中,可以看出,這個突然出現的人物,對自己還是很尊敬的。起碼自封的一些名號都是雜號,這是對朝廷和皇帝的一種尊重。

  這時候他也明白了翟式耜上奏的目的,那就是給這人請封,讓他給這位義民一個正式的名分。

  “兵憲大人,你覺得該到如何處置?”永曆帝想聽聽,翟式耜的想法,隻要不是特別過分的要求,就答應算了,反正這般境地下的自己,能給的也就是個名分了。說不準這個名份在什麽時候還能起點作用哪。

  “臣請陛下頒旨冊封此人為陝北招討使,掛鎮西將軍印,負責陝北抗清事宜。”翟式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說實話這個封賞並不高,主要是大家都不怎麽清楚李振新的實力。如果清楚了李振新的實力,絕對不會請這麽低的封賞。

  永曆帝聽了翟式耜的想法,覺得問題不大就答應了:“準奏,朕這就命人擬旨,隻是這聖旨該如何傳過去?”

  皇帝的這個問題可把大家難住了,如果是南方的勢力,聖旨費些周折還能送過去。可李振新在遙遠的陝北,這中間隔著層層的清兵,想傳過去可是千難萬難。

  一時間整個朝堂都安靜下來了,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言不發,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翟式耜的身上,事情是你提出來的,辦法自然要你想。

  麵對大家的目光,翟式耜突然慌了,他在這之前確實沒想過這個問題。這時候,他都想心一狠自己去親自傳旨。可作為朝廷的兵部尚書這時候確實不能去啊。

  怎麽辦?他慌亂的四處張望,看著看著就不自覺的把目光盯向了同處朝堂的自己學生張同敞身上。

  感受到了自己老師灼灼的眼神,這一刻張同敞知道,到了挺身而出的時候了。不然自家老師就下不來台。

  張同敞走上前來對永曆帝躬身行禮,然後說道:“臣自親,去陝北宣旨,使義民李振新沐我皇恩,報效朝廷。”

  有了自告奮勇的張同敞,這事就好解決多了。很快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由張同敞帶著兩名錦衣衛北上宣旨。同時還給張同敞給了一個身份,兵部右侍郎兼陝西巡撫,負責陝西抗清宣慰等事宜。

  這個職位可以說是毫無含金量,兵部侍郎是掛職,陝西現在聽說的也就延川一個縣在所謂的明軍手裏,之所以給這個身份是為了宣旨的時候方便。

  因為到了陝北見到李振新之後,總不可能隻給李振新一個人授職,他手下的人也要安撫。有了兵部侍郎和陝西巡撫的身份,就可以臨時授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職了。

  當天晚上翟式耜把張同敞叫到了自己的住所,給他交代一些北上的機宜。同時也要安撫一下這位被自己坑的不輕的學生。

  “別山,你此次北上可是前難萬險,然而對國朝來說卻萬分重要。吾聽聞這位陝北招討使手下兵強馬壯,特別是火器可不比濠鏡的佛郎機人差。你見到此人之後一定要說服其對朝廷和吾皇保有忠義之心,同時想辦法讓給吾皇派一支火器精兵護駕,最好讓其給我們勻一點火器運過來。到了陝北之後不要久留達成目的以後,盡快南返。對了你最好還要說服他給吾皇進貢一批鐵瓷等物件作用貢品,好緩解吾皇之困。”

  說這麽多的任務,一方麵翟式耜當時上奏的時候確實是有這方麵的想法,另外一方麵是為了讓自己的學生覺得讓他北上是委以重任而不是臨時讓他頂缸,坑自家學生。

  第二天一早,張同敞就帶著兩名錦衣衛和老師的重托踏上了北上的艱難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