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滿清使者前來招降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9      字數:2165
  冷,特別的冷,盡管這是來到明末陝北的第三個冬天,李振新還是有點適應不了這種氣候。

  全身上下一水的毛呢子,裏邊還穿了毛衣,毛褲。可是似乎還是寒氣逼人。問其他的人感覺怎麽樣,回答都是有毛料子衣服還冷個啥呀。看來他們都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候。

  通往礦山沙石路修通了,從二十多裏外的礦場拉的煤,不到一個時辰就能進城。現在煤的供應比之前要大很多,城裏人無論是取暖還是做飯都能直接用煤塊,這比燒柴火可好用多了。

  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在用煤塊取暖,李振新還專門設計了簡易的煤爐,以及煙筒,用工資的形式發給大家。

  而煤塊的價格也極為便宜,基本上算是半買半送了,唯一不好之處就是,整個城裏由於大量的燒煤都被工業汙染了,四處飄蕩著煤煙,這算是給環保事業填堵吧。

  最近這段時間,李振新有點閑,自從和清軍六月份打了一場大戰以後,剩下的幾個月也就是一些小戰事,總體沒有什麽大的軍事壓力。

  本來清軍在進入冬季之後,會有一輪針對性進攻,但到現在也沒聽說延安附近有大股清軍集結的現象。估計是忙著收拾其他地區的爛攤子。

  外邊的消息傳言,早些時候,滿清的王爺豪格領兵進入了陝西,但沒在這裏多停留就直接去了四川。

  看來陝北這一代的小勢力,還不被清軍朝廷當盤菜,他們對於額真的死可能隻當作意外現象,那次戰鬥八旗兵的折損並不多。

  管他哪,現在的李振新覺得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反政府武裝裏的中產階級,自保有餘,而進取不足。別人來打費事,自己也沒能力招惹人。不要說改變全國戰局了,就是陝西這種局部戰局也很難發揮作用。

  老老實實種田,挖煤,還有練鐵,其他事都隻能瞎操心,沒人當你是根蔥。了解足球比賽的人都知道,實力弱小的情況下,防守反擊才是最正確的戰術,主動進攻就會被人打成篩子。

  本錢太少,青訓才是從弱轉強的王道,話說來這裏也搞了近兩年的教育工作了,總算是看到了一點希望。起碼目前振川城的識字率,大幅上升都快有百分之十了,這是巨大的進步,以前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普及性教育似乎開展的不錯,接下來是該考慮分級教育了。然而,李振新隻是有個想法,可沒有實施的方案。他壓根就不知道這玩意兒該怎麽搞。

  目前腦子裏能記得的東西,也就是怎麽教人識字和一些簡單的算數,一個文科生還能指望什麽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似乎都有點記不起來了。至於物理,化學這些初中知識好像全換給老師了。

  “哎,別人赤身穿越都能帶本書,我穿越帶的東西到挺大,結果就占了個大”小李同誌心裏叫苦不堪。帶到明末的東西現在剩的就是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了,其他的拆的都不剩什麽了,這些玩意要嗎無法仿製,要嗎沒什麽用。

  說到發動機和變速箱,看來得找時間從庫房裏搬到機械車間,看看能不能對工匠們的生產有所啟發。

  教育的事李振新琢磨出的辦法是,在現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再搞個中學出來編一些更複雜一點的教材,招個百人左右的學生進行再深造,其他人就打發到工廠和軍隊裏去,好歹也識點字懂點算數。什麽銀行呀,供應社,稅務局之類的都需要專業人才。

  教材的編寫就將就著來吧,反正就搞點複雜點的數學,幾何和物理化學地理綜合起來的常識,一步一步慢慢摸索,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實驗班。

  中學就從來年的開年開始搞,現在真好這段時間沒大事,那就抽時間專心編教材,還真是一個義務勞動的多麵手。

  坐在最新做好的玻璃窗下,李振新同誌拿著鵝毛筆,聚精會神的想二元一次方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X和Y是漢化好哪?還是直接用?這是個世紀性的難題。

  正在編數學題的時候,被人打斷了士官班的衛士進來通報說羅誌祥派人到城裏來,有要事要匯報。

  原來滿清的陝西巡撫雷興派了密使到馬家河,說是有要事要和虎威將軍相商。

  這回可真的和夠分量的滿清人物打交道了,管他來幹什麽,無非就是招撫全降這種事,先接觸接觸再說。

  打發人把雷興的密使接到了城裏,李振新張羅了幾個城裏的要員,吳老三,王四,肖正南等人在接待室裏,等來了滿清密使。

  來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看模樣像是個師爺。

  上了茶水,眾人做定,師爺就開始自我介紹:“某是”大清陝西巡撫,雷督台座下幕友,此次來振川城,是和貴寨主相商撫綏事宜。”

  話一出口,反清意誌最強烈的肖正南就坐不住了直接懟了過去:“此乃虎威將軍座下,貴使前來莫非一點情形都不知嗎?”

  師爺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怎麽可能被肖正南給虎住,直接說道:“不知是那朝那代的虎威將軍?某可未曾走過耳聞。”

  “自然是我大明,陝北鎮守使虎威將軍”肖正南被激的嘴巴禿嚕,臨時腦子裏就蹦出了大明兩個字,最後還機智的給李振新的虎威將軍名號前加了個陝北鎮守使。

  其實到現在李振新還沒有接到過任何大明官方的任命,前一段時間似乎有個明朝的宗室,在陝甘一帶起義,派人和李振新接觸,不過剛接觸上沒多久,起義就失敗了,聯絡的人也沒了蹤跡。這事也不了了之。

  肖正南給李振新私自加個陝北鎮守使的名義,純粹是為了聽的順耳。不然什麽虎威將軍,一聽就跟鬧著玩的一樣,從古到今也沒這麽個名號。哪怕你自稱奉天倡議大將軍,都比這聽的正規一點。

  幾個人和師爺在接待室裏唇槍舌劍的理論了一翻,也沒說幾句幹貨,就是為了過過嘴癮。李振新隻是微笑的保持喝茶的姿態,反正談不談都是一回事,正好探探目前滿清對於自己勢力的認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