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馬家河的農民帶來了大難題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9      字數:2236
  虎威軍占領了馬家河以後和清軍的接觸是越來越頻繁。雙方探馬在延川縣城到馬家河這個區域內天天上演著追逐與反追逐的打戲,這種小型戰爭估計短時間內是結束不了的。

  針對目前的態勢,李振新覺得這是練兵的好機會,將所有的正規軍部隊安排到馬家河堡壘進行輪訓,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最好方式,尤其對騎兵來說更是如此。

  一係列的接觸下來,戰鬥力有了大幅的提高,以前隻能當通訊兵來用的騎兵,現在也能和清軍的騎兵進行正麵的纏鬥了。馬家河駐守的守備羅誌祥,確實是一個能擔當重任的將才。在守禦防線的這段日子裏,他的部隊戰績越來越好,剛開始的時候隻能龜縮在棱堡裏,後來已經可以打出去,通過誘敵設伏發揮火力優勢的方式將清軍一步一步壓縮到了延川縣城。

  現在清軍的遊騎都輕易不敢到馬家河棱堡附近活動,這是戰鬥力進步的標誌。

  伴隨著虎威軍對於這一地區控製力的提升,馬家河附近的農民也開始認同這一現象,他們有了承認虎威軍對這一地區統治權的想法。

  在他們的意識裏,虎威軍軍紀嚴明,自從占領這裏以後,沒有發生任何騷擾村民的事件,這在以前他們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軍隊。不管是前明的官軍,亂兵,還是後來的大順軍,以及清兵,隻要是有大兵經過,地方上都是損失慘重,動不動就是搶糧,搶人。

  不過這虎威軍也有點太好了,好的他們有點慌張。以前的大兵過來不搶劫就燒高香了,可現在這幫兵都來了這麽長時間了,怎麽沒人說納稅,納糧的事哪?這可讓人很不適應。

  本來以為是振川城的人剛把這裏占了,沒顧的上。結果在家裏等了老長的時間,還沒有動靜,這可如何是好。終於有村民忍不住了,私下裏商量一翻,派出鄉老跑到馬家河的棱堡裏找主事的人詢問情況。你們到底是怎麽一個情況,到現在眼瞅著都快過年了,咋就還不收糧哪?

  羅誌祥可沒有任何這方麵的經驗,當初李將軍派他過來,隻是負責把守防線,以及與清兵作戰,可沒有交代什麽收糧的事。被鄉老的質問搞了個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怎麽處置。最後隻得先把人打發走,然後趕緊派人到振川城匯報情況,並請示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剛剛自封虎威將軍的李振新,其實壓根就考慮過這事。在振川城裏,都是新開墾的集體土地,根本就沒有糧稅還有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城裏的人說白了不是在振川上班的工人,就是圍繞振川城做生意的大小客戶,對這些人收個毛線的稅。城裏的財政都是靠外貿來運行的,軍費還有管理的開支也走的是集體產業的帳。沒想到就往外占了一個小鎮子,居然牽扯出了稅收的問題。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往深裏想卻是大事情。甚至牽扯的目前的整個行政體製的合法性。李振新不得不慎重對待,首先他的想法是先聽聽大家的意見,看看管事委員會,是怎麽考慮這個問題,以及他們對於這事的處理辦法。

  大管事委員會會議,對這事的討論結果是,對馬家河附近的村民正常收稅就可以了,大不了對他們的稅比滿清少一些。具體的執行辦法是十稅一,這是曆來被認為最合理的農稅標準,隻要不收其他的苛捐雜稅,村民們都不會有意見。

  這個管事委員會還是不成熟,考慮問題的方向也僅僅局限在怎麽解決,目前擺在眼前的稅收問題。而沒有考慮如果對馬家河收稅了,那麽現在振川城的行政該怎麽運行。

  這不僅是一個馬家河的問題,假如以後占領的地方越來越多,那麽振川城就會成為區別於其他地方的存在,長次以往肯定會有人有意見,振川城的待遇相比其他地方實在是太好了,這兒的人是不納任何稅的,而且所有的事都被振川城給安排了。

  往深裏說就是馬家河的納稅問題,牽扯到了李振新整個勢力的政權化。盡管現在隻是一個小鎮的事,可這問題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盡早解決。任何製度,在微小的時候就要把方向定好,不然越拖的後邊,改革起來越困難,很容易變成但凡一改革,就會傷筋動骨。比如後世九十年代發生的國有經濟體製改革,雖然從大的方麵來說是成功的,但也無可避免的傷害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讓很多人罵娘,同時一些方麵也因為阻力而改革的不徹底。

  不說後世的事情,就說大明朝,最後堅持不下去,搞的整個政府癱瘓的原因裏,有很大一部分是最開始的製度有重大缺陷,後來的人不是沒看到這個缺陷,而是隻要一動就腦梗,不改革是難以為繼,一改革就是立馬作死,沸反盈天,國政不寧。

  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一刀切,不管是振川城還是馬家河都一體納稅,這樣所有的隱患都排除了。可現實情況是,條件不容許,振川城現在的所有產業理論上說都歸李振新所有,要收稅主要收他一個人的稅。對其他的商販也不好收稅,人家到你這兒來是進貨的,可你既要賺人家的錢,還要收人家的稅,這麽瞎折騰還不如幹脆給商品漲價,還少了很多麻煩。

  對自己征稅,李振新倒是能下的了狠手,可稅額標準怎麽定?目前所有的公共開支都依靠這些產業來維持,如果按納稅率來說估計都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了,這個標準高的離譜,用到其他人身上絕對是行不通的,但稅收製度肯定是所有人都平等的。與此同時,目前的情況是整個體係都公私不分,很多事都區分不了到底是歸公家做還是歸振川城來做。

  最要緊的是目前的也沒有一個政權化的管理機構,現在的各級管事委員會其實是屬於振川城公司的管理機構,絕大部分服務內容都是為各項產業進行服務的,即使是牽扯到一部分民事的問題,也是附帶性的,一點獨立性都沒有。更何況現在重新法一個獨立的行政班子也意義不大,除了馬家河那幾百戶村民以外,剩下的都是振川城的人。

  總得來說,馬家河的村民們可是給李振新出了個大難題,而這個難題其他人都覺得這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