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一次反圍剿(臨戰)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9      字數:2284
  1646年正月初八,前來堡裏拿貨的商販傳來確切的消息,延川縣城已經出現大量軍隊的集結,人數估計有三千多。種種跡象表明清軍,在這幾天就會來攻城。

  收到消息之後,新城(振新城)就進入正式的戰備狀態。之前在山穀裏養的大量牲畜都搬到了新城,羊和雞有一半被宰殺作為肉類儲備。現在天寒地凍,生肉還能放得住,戰爭狀態下人的體力會急劇消耗,必須保證頓頓得有肉。煤礦和鐵礦也關停了,人員都撤到了城裏。最初的山穀隻留了一百人不到,由吳老三帶隊負責警戒和情報傳達。

  城門每天隻開兩個時辰,商販等人員不得進城,隻能在城外拿貨和買賣。現在每天的交貨量都非常少。生產人員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武器。火槍已經做好了兩百多杆,兩三千丁壯人手配一杆長槍的願望已經達成,狗腿刀也隻有少量的缺口,有個一兩天就能補齊。

  盔甲的缺口有點大,堡裏的婦女都動員起來縫製防彈衣式的身甲,但因為這是個純手工活,進度有點慢還有一半的缺口,鋼盔到是做的很快現在丁壯們每人都有了一頂。在五天以內把盔甲補齊,委員會給負責生產的王四老婆下了死命令,大老爺們就要拚的頭破血流了,娘們就必須頂用。

  火藥儲備因為李振新的重視,可以說很充足尤其是備了大量的原料,現在正在組織人員抓緊提純和配製。

  肖正南帶著所有的丁壯進行守城演練,李振新也從生產一線趕過來看一下。看了隻後覺得老肖這人執行力沒問題,就是戰爭天賦不怎麽樣。練兵都是一板一眼,可是卻發現不了問題,也不想著解決問題。

  打仗這玩意怎麽可以不提前布置預備隊哪?把老肖過來讓他盡快抽一千人出來,其中八百人組成總預備隊,兩百人組成突擊隊。突擊隊隊員素質必須要好,是作為尖刀部隊使用的,李振新把新產的火槍都裝備給他們,專門訓練三段擊,作為突擊火力來用。

  城牆布置也非常混亂,有的地方連人都沒辦法走,這麽不暢通的防禦安排遇到緊急情況可是要害死人的。城牆上必須要留交通道,這是身命線。沒斷城牆的防禦必須要責任到人,什麽人負責幹什麽都要安排好,不然打起仗來亂哄哄的的怎麽能行?

  還有人員的集結速度必須要快,以前訓練人員的時候不是都訓練成熟了嗎?為什麽現在人數一增加就又回到了老路上去了。

  一邊巡查,一邊開現場會給老肖解決問題。也是難為這位老哥了,一個好好的錦衣衛頭目趕鴨子上架的作為守城總指揮,他一時還難以適應角色的轉換。

  從巡查中李振新也看出了自己目前團隊的問題,缺乏高素質的軍事人才。這次戰鬥結束以後,要想辦法解決。不能再這麽自由發展下去了,以後的戰爭隻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殘酷。軍事能力跟不上,是要吃大虧的。

  坦白說這次來進攻的清軍,李振新覺得並不可怕,起碼有很大的把握能打贏。因為情報顯示來的兵都是周邊縣城和府城的綠營兵,大多數也其實都是壯丁,正規部隊很好,實力不怎麽強,裝備更是沒法比,唯一的優勢是他們有戰鬥經驗且很豐富。也正是這一點,李振新才保守的選擇守城戰略,如果自己的士兵是見過血的,都可以選擇在野戰中和他們打了。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清軍對於堡裏的實力並不清楚,他們以為就是一個作亂的土山寨,即使有火炮,那也隻能是有火器的土寨子。以清軍這幾年摧枯拉朽的戰鬥力,遇到這樣的寨子調主力部隊參戰是在侮辱人家的實力。

  盡管哪位石縣令在寫給延安府和三邊總督孟喬芳的匯報中說:有李賊振新,販毛布為業聚財無數,現在又聚民過萬舉旗造反,有火器無數。懇請朝廷發重兵剿之。

  但是上級部門並沒有重視,認為就是一個普通的山寨造反,最後商議之後,派延安府參將作為剿匪總指揮,帶著一千多綠營兵和兩千多周邊縣城的丁壯就來了。並沒有把陝北地區的精銳派過來,去幹這種挑土寨子粗活。

  他們這麽判斷也是有原因的,如果這個寨子實力夠強早都來打縣城和府城了,沒必要窩在山溝裏當土霸王。這樣的山寨如今多如牛毛,朝廷大軍都沒時間顧及。再說陝北這地方,山高路遠的,派大軍去剿匪,人家直接往山裏跑就完事了,去多少人都沒用。那個山寨又不是重要的城池和關口派大軍占了也意義不大。所以派個兩三千過去把土寨子平了,再殺些人頭,把亂民們驅散就成了。

  當然戰爭是由無數個意外因素組成的,充滿了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在沒有結束之前誰也無法準確的預判出結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能想到的細節都解決了。比如在巡視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個重要隱患,沒有考慮夜戰問題。丁壯們在城牆上守城的時候,怎麽防寒?白天大家還能堅持,到了晚上守夜的時候取暖就成了大問題。

  “肖指揮,這晚上守城怎麽取暖啊?”李振新也沒有經驗本著問問有專業人士的態度,把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

  肖正南說:“這有何難,直接在城牆上放柴生火就行了,白天晚上都如此應付。”

  這個老肖就是不動腦筋,城裏能有多少柴火?再說生火也亂哄哄的的隻會增加原本就空間緊張的城牆的擁擠程度。所以說必須的規劃好才能行,看來還的自己想辦法。

  辦法就是做大量的鐵桶,然後改造成建議的爐子放到城牆上,火爐裏直接燒煤,城裏儲存的煤還夠用。有了火爐大家晚上守城的時候就會舒服很多。還有城牆上的衛生情況也要注意大小便等等都要安排妥當。有人聯係用金汁守城,李振新想了一想就放棄了。這玩意除了增加惡心程度以外,似乎和用開水燙人沒什麽區別。所謂的金汁帶菌的說法也不靠譜,高溫估計把所有的細菌都燙沒了。與其用金汁還不如直接把燒紅的碳扔下去效果是一樣的。

  缺人才是李振新巡視城防的時候最大的感觸,現在他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好幾個來用。又要組織生產,又要布置城防,忙的昏頭轉向也沒個人來分擔一下。抗過這一波以後,一定要解決人才的問題。再這麽忙下去估計得把自己給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