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順潰軍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0-11-11 01:48      字數:2260
  練兵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經過十多天的訓練,李振新和他的山穀民兵才勉強做到隊列整齊,組織有序,整個隊伍才能堅持比較整齊的跑五裏路。跑步訓練是非常困難的,古代人可能耐力沒什麽問題,但是一跑步剛開始的時候連一裏都跟不上,長跑對於人的心肺功能,肌肉組織,營養的要求都非常大。首先營養這塊就是個問題,現在山穀裏的主要食物都是穀物,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完全沒法供應。

  說道蛋白質,李振新發現似乎吳老三這老頭能夠有辦法解決,這些天吳老頭收羊毛的事業幹的風聲水起,剛開始的時候是用銀子收羊毛,後來銀子沒了,李振新就準備暫停了,等著以後搞到銀子了再說。可沒想到老吳頭不幹了,他說給他羊毛織的布他去換羊毛。這一換,可是成就了老吳頭的事業,一匹羊毛布能換回來十倍的羊毛,這老吳頭還說是照顧自己同行的生意。後來除了羊毛以外,他也換別的東西,比如放羊娃的羊,還有什麽雞呀,雞蛋等等物資,他居然還換回來了幾頭豬,導致山穀裏的雞羊豬等動物的數量成倍的增長,穀裏的小孩子都快照看不過來了。

  因為活禽數量的增加,李振新難得奢侈了一會,已經殺了兩頭羊,給大家改善夥食,成天吃穀物等素食都把人吃的營養不良了。眼瞅著老吳頭收的羊毛越來越多,有一天李振新忍不住問吳老三,他就幾個人手,是怎麽做到把羊毛越收越多的?老吳頭的回答,又讓李振新不禁驚奇不已。這家夥居然建立了一套代理分銷體係,他把羊毛布定價買給熟悉的放羊娃,然後這些放羊娃再轉手賣給別的放羊娃和村民。

  羊毛布的優質性能得到了苦寒的陝北人民的極大認同,現在比棉布什麽的都搶手,據說現在收上的羊毛除了陝北以外還有蒙古韃子的。可以說用不了多久,吳老三同誌的羊毛織品網絡就通過滿山遍野遊蕩放牧的放羊娃,覆蓋到整個陝北甚至河套等蒙古地區。

  吳老六的羊毛收購網絡,除了源源不斷輸送羊毛,賣出毛布以外,還能收購其它物資,同時還有個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提供信息和情報,現在的吳老六估計是全陝北地區消息最靈通的人士之一。由於大順軍與滿清在陝北的戰爭,整個陝北原有的商路幾乎都斷絕了。現在整個陝北的商業唯一流通的居然是,吳老三通過羊毛織品這個硬通貨連接起來的放羊娃商業體係。

  生意越做越大的吳老三,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羊毛布的產量,他除了逼著李振新造織布機以外,還多次建議李頭領把練兵的事情先停下來,大家全部織布。這個建議當然沒被采納,李振新如今的安全感越來越差,他知道自己躲在這個山穀裏是不可能永遠劈開明末清初的戰亂的。而要想在這個亂世自保以及有所作為,就必須練兵,靠著一幫農民種地、織毛衣是不可能長久的安定的。

  盡管吳老三停止練兵增加織布人手的建議沒有實施,但是織布人手的問題缺得到了解決。時間進入臘月,山穀裏來了很多難民。因為這一代已經被滿清占領,清軍的軍紀比大順軍更差,他們對鄉村的騷擾更加嚴重,滿清的遊兵進村搶劫,殺人屠村的事層出不窮。這也導致很多村民往山裏跑,有很多村民就跑到了李振新的山穀,陸續來到這裏的難民已經超過了兩百人。

  進入山穀的逃民一律被李振新接納了,主要被安排去織布,以及幹養殖還有挖窯。當然進入山穀的不僅有逃命,也有不受歡迎的人群。比如大順的逃兵。這天李振新正在鐵匠窯裏研究著怎麽打鐵,肖正南突然衝了進來說在穀外警戒的青壯跑回來說有三十幾號大順軍沿著山路往山穀方向走,應該很快就到山穀裏了。

  這股大順軍估計是被清軍擊潰的潰軍,之所能找到山穀也並不奇怪,因為這些天山穀對外交流非常頻繁,已經純粹靠著人和騾子走路踏出了一條山路。這些潰軍逃到山裏,本能的會選擇有路的方向逃竄,而這條路的終點就是山穀。

  得知有潰軍要來山穀,李振新趕緊集合民兵。現在這隻民兵的集結速度非常快,不到一會功夫就已經完成了。集結完隊伍之後,李振新和肖正南帶著民兵就往穀口走,一定要把這些潰兵堵在穀口以外,不然他們進入山穀就是一場災難。

  帶著民兵到了山穀口的時候,潰兵還沒有過來。乘著這個時間,李振新抓緊布置了一下戰場,安排十個弓箭手在最前麵後邊由刀盾手和長槍兵,等著弓箭手射一輪箭之後,長槍兵和到盾手就衝過去,三人一組。肖正南等七人分成兩組,第一組負責最前邊衝過去,剩下的四個人在最後壓陣。本來李振新準備到前邊帶著大家衝鋒,結果被肖正南給阻止了,他說大將必須在後邊壓陣,帶頭衝鋒的事叫給他,同時還吩咐四個手下一定要保護好李振新。

  布置完之後的不多時間,大順潰軍就進入了穀口,當看到居然有人堵住穀口的時候,還有點小慌亂,不過很快就穩住了,說到底還是經曆過多次戰鬥的老兵。他們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切換成了戰鬥模式。

  同時對著山穀裏的民兵喊話,說趕緊投降他們大順官軍。不然到時候刀兵相見可討不了好處。李振新也對著這股潰軍喊話,讓放下武器投降,不然就休想進入山穀。兩股人談了三句話不到,就談崩了。大順軍急不可耐的向著民兵衝了過來,李振新見狀急忙令弓箭手射箭。

  順軍也有弓箭手,在他們衝鋒的時候也紛紛射箭。不過由於還有點距離,沒有對李振新的隊伍產生傷害,估計是他們的弓兵的弓箭質量並不怎麽好。這也說明這股順軍並不是精銳,當然這事想都能想到,大順軍的精銳別的本事可能比不上同時代的強軍,但跑路的本事可是天下第一,十多年的遊擊戰經曆造就了他們無敵的逃跑本事。據李振新的記憶,好像守陝北的這支順軍最後硬是從陝北逃到甘肅然後不知道怎麽又跑到了湖北。這所以對這段曆史記憶深刻,是因為當時看曆史書的時候非常想不通,他們是怎麽逃到湖北的。所以說順軍的精銳主力估計早都逃走了,剩下的都是裝備不怎麽樣的雜牌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