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犯病的知縣
作者:釘宮黨      更新:2020-11-10 09:19      字數:2557
  萬年縣東城,是縣衙所在地。

  周顯和周密乘馬車抵達,剛下車時就嚇了一跳,因為眼前那“萬年縣衙”四個大字實在太顯眼了,這不是打算把自己賣了吧?

  “賢弟,請。”周應卻笑眯眯地下車,當先走進縣衙裏。

  周顯稍一遲疑,跟了上去。

  因為來往頻繁,符叔今天並沒有跟著來,但他想,周應真要對他不利,也不會等到現在了。

  跟著周應穿過縣衙,來到後麵的宅子。

  宅子除了大以外,並沒有什麽豪奢之物,正廳前的牆上,掛著一幅山水畫,一個老人垂釣在江邊,看起來頗為怡然自得。

  “賢弟稍待,我去去就來。”周應拱了拱手,離開了。

  周顯坐在待客的椅子上,手邊就是茶幾,不多久,一個身著綠色衫裙的侍女端著一個小托盤走進大廳裏,徑直到了他麵前。

  “小郎君,請用茶湯。”侍女聲音嬌脆,聽起來頗為耳熟,她把托盤裏的熱茶放在茶幾上,低著頭退下了。

  盡管全程沒有抬頭,但周顯還是從她的聲音中聽了出來,這個侍女就是那位之前跟周應去過他家的藍衫少年,隻是此時恢複了女兒身。

  “有勞。”

  侍女下去後,周顯又等了一會,沒有人來,他端起手邊的熱茶,說起來,自從到了大周,還沒喝過茶呢。

  手中的茶確實應該用“湯”來形容,因為顏色很古怪,也沒有茶的清澈,而是濃濃得像一碗湯,雖然有茶香,但卻隱隱地帶著一股生薑的味道。

  他吹了吹表麵,輕輕呷了一口。

  嘴裏頓時有各種味道爆開,鹹的、甜的、苦的等等不一而足,他幾乎要一口“呸”出來,還好忍住了,吞咽進了肚子裏。

  這種茶湯,他是消受不起了。

  把茶杯放下,周顯知道,其實這是古人喝茶的方式,喜歡放調味料。

  陸羽《茶經》都說了,“或用蔥、薑、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放蔥薑薄荷的,這還是一碗茶嗎?簡直可以當菜湯端上席桌了。

  如此又無聊地等了十來分鍾,外麵終於有腳步聲響起。

  周顯頓時站起身,迎向來人。

  隻見兩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左邊的一人,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著一襲緋紅官袍,頭戴襆頭,左右兩側各伸出一隻“腳”來,像頂烏紗帽。

  右邊一人,五十多歲的樣子,頜下留著三縷長須,身穿長衫,頭戴皂巾,一副讀書人的打扮。

  等看清兩人樣子,他不由愣了一愣,因為兩人他都認識,或者說見過,官服男子盡管衣服不同,但那位喜歡鑽農田裏的奇怪大叔,看他的目光像要把他吞進肚子裏,可是給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至於頜下留著三縷長須的讀書人,赫然是清風書齋的掌櫃,胡先生。

  他不明白兩人怎麽會聯袂而來,出於禮貌,他朝兩人深深一揖。

  “小郎,我們又見麵了。”官服男子哈哈一笑,走到他麵前,雙眼冒光地看著他。

  “小郎可是讓我一番好找啊。”胡先生撚須微笑,看起來不知道是欣慰還是激動,總之很滿意的樣子。

  “不知兩位召小子前來有何事?”周顯此時也顧不上這兩位是怎麽聯係上周應的,他隻知道一點,眼前這官服男子,很有可能就是本縣知縣大人。

  官服足以說明一切,能穿緋袍的,至少也是五品以上,因為六七品之類的小官,都是綠色官服。萬年縣作為京畿大縣,知縣是高配,為五品官,唯有他才能穿這樣的官服。

  “哈哈,小郎,我們坐下說。”知縣周肇哈哈一笑,邀請他落座,自己則坐到了上首的主位上。

  胡先生胡庸在周顯對麵坐下,笑眯眯地打量著他。

  這時有侍女奉上茶湯來,卻不是剛剛那個綠色衫裙的侍女,而是一個年紀更長的侍女。

  周顯不明白兩人打的什麽主意,坐在椅子上等著他們開口。

  周肇喝了一口茶湯,笑著說道:“小郎的憫農詩,我可是記憶猶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非深憫農人艱辛者,不足以寫出這詩。”

  “大人謬讚。”周顯汗顏不已,心想不會就因為他寫了《憫農》就把他找來吧,那麽胡先生剛剛說的一番好找,也是因為他的《百家姓》了?

  “縣男絕不是謬讚,小郎天縱奇才,還有那《百家姓》和瘦金體,前者可成為蒙學聖品,後者也足以開山立派。”胡庸撚著胡須,好話也像不要錢似的,能把人誇暈。

  周顯沒暈,反而心中更警惕了,兩人這麽誇他,說不定所圖甚大。

  “但有一點,我是不滿意的。”周肇忽然放下茶杯,表情也嚴肅起來。

  周顯看得心中一緊,一縣主官還是很有威懾力的:“不知是哪一點?”

  “吳錢孫李,周趙鄭王。我周氏,為何排在孫李之下?”周肇緊緊地盯著他,“你也姓周,莫非也甘願屈居人下?”

  “……”周顯被問傻了,他抄《百家姓》,除了趙吳互換之外,他一個字都沒改,誰管姓氏排前排後了?

  “縣男,小郎尚幼,思慮不周也是尋常,且這《百家姓》,本就是百家之姓,無分先後的。”胡庸在一旁替他說話。

  周顯暗暗感激,周肇忽然咧嘴一笑,看起來頗有幾分狼外婆的味道:“小郎,你看改一改如何,就把周提到吳後?”

  周顯暗自叫苦,不過麵上卻不動聲色:“若是一改,那下次錢孫李趙之姓找我,豈不是也要改一改?這天下姓氏,何其多也,無論怎麽改,恐怕都不能令人滿意,那小子就要得罪天下人了。到時人人喊打,大人叫我如何自處?”

  周肇想了想,大概也覺得他說的有理:“也罷,這事就算了。”說到這裏,臉色又是一變,這次變得很和善,同時雙眼微微冒光:“小郎今年幾歲?”

  “一十三歲。”周顯被看得膽戰心驚,這又是鬧得哪一出?

  “可有婚配?”

  “呃……”周顯遲疑了一下。

  “有還是沒有?”

  “沒有。”周顯老實答道。

  “哈哈哈。”周肇一拍茶幾,似乎很高興,“好了,剩下的事就交與維之先生,我還有公務在身,就不奉陪了。”說罷,起身走了出去。

  周顯不知道他發什麽瘋,但見他離開,頓覺壓力去了大半,輕鬆不少。

  “不知胡先生找小子何事?”

  “我想小郎替我再寫一份《百家姓》。”

  “嗯?”周顯一怔,他不是把《百家姓》賣給對方了嗎?怎麽還要再寫一份?

  “小郎但請放心,這潤筆之資,老夫定叫你滿意。”胡庸撚須微笑。

  周顯微感臉熱,這時候他哪還顧得上潤筆,從被周應領來開始,整個人就迷迷糊糊的:“先生,就隻寫一份《百家姓》?”

  “不錯。”胡庸點頭,臉上又有幾分促狹,“若是小郎有暇,也可把那憫農詩寫來,老夫不嫌棄。”

  “……”周顯無力吐槽,這麽不要臉,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