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類需要鞭策
作者:疏通      更新:2021-08-20 22:15      字數:2515
  薩莉臉色發白,連忙匍匐在地。

  湯姆皺眉:“不必如此,先站起來。”

  “作為一個管理者,千萬不可先入為主,你的言行,會有放大效應。你真的認為那些女人淪為妓女是道德原因麽?”

  薩莉說道:“先生,理智告訴我,我的潛意識是錯誤的。”

  湯姆有些意外:“你居然知道潛意識?”

  薩莉道:“這個詞您以前說過,結合您的前後語境,並不難理解。”

  英語等表音語言有個毛病,就是新事物總要有個新單詞對應,相對於漢語,屬於低級語言體係。莎士比亞如果穿越到現代,屬於半文盲。

  湯姆點點頭:“很好,人總是要理智些。”

  火車站附近,有一些政府興建的廉租房。式樣簡單之極,就是兩層排屋。房間寬度就是一個窗戶和一個門,縱深總共兩個房間,也就20多平方的樣子。如果是單人居住,絕對算寬敞,兩人不顯擁擠,三口之家也比比皆是。

  如果一大家子人口多,還有兩個房間打通的戶型,可以說是50平方的三室一廳了。當然,租金翻倍。

  由於湯姆的強烈建議,開拓團嚴禁亂搭私建,對於房屋的規劃是相當的嚴格。橫平豎直,房屋麵積大小,建築之間的距離都有規定,連配套的廁所的數量和位置都是精心測算的。

  與之對應的,就是廉租房房租極其便宜~每月1美元。

  這個數額,一個壯漢在火車站幫忙卸貨一兩天就能掙到。那怕光憑貸款,也能住個一兩年。深受廣大新來的好評。

  不過這房租還有個詭異的政策~第二年房租是每月2美元,第三年4美元一個月,第四年……8美元,這就比紐約還貴了。

  火車站這裏的廉租房剛啟用沒多久,所以也沒人在乎這條款。

  千萬別以為廉租房是現代事物。有資料記載,拿破侖三世曾經親自設計製作廉租房模型,還獲得過獎項。倫敦為了解決急劇增加的城市人口帶來的住房問題,搞了個“模範住宅”,聽起來不錯,實際是用最低標準,各方麵保證能住人就行了。

  說到廁所,就不得不提到掏糞工了。這是19世紀絕對繞不開的內容。公共衛生狀況對西方曆史的影響超乎現代人的想象。

  比如茜茜公主的兩個女兒,去了一趟匈牙利就都患上腹瀉,並導致2歲的大女兒死亡。

  西方城市多數都是“化糞池”,走在糞堆裏是日常。所以根本沒有現代人那種敬而遠之的心態。相反,因為開拓團的掏糞工沒有下水道可鑽,政府開出的工資又高,加上賣糞肥給農夫們的收入歸個人。無論怎麽看,都是“金飯碗”。

  廁所的造型也非常獨特,用磚塊和鋼筋水泥建造,架高,四麵通風,後麵一溜排特製大缸。據說是那個小克魯格設計的,被人抨擊說是以權謀私,想要賣他的缸而已。

  掏糞工們也頗有微詞,因為這缸一米多高,不太好掏。多次有人建議把缸埋在土裏,廁所也不用架高,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直到有一次大雨,某地地勢偏低導致積水時,人們才明白其中的奧妙。可惜抨擊依舊沒有停止,因為開拓團年降雨量並不多,為了減少糞水四溢這種小概率事件而多花錢,不太劃算。

  後來喬治大發雷霆,說你們這幫白癡,人口密集的地方,水井更密集,這地下水才是保護的對象。用那種中國大水缸才不會向地下滲漏。那些東西淌的到處都是的時候,井水你喝不喝?

  也許都愛喝幹淨的水,也許是喬治現在難得明確的變態,總之這種議論立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知什麽時候,普拉特河的河水已經沒人去喝了。水井和蓄水池才是大家的第一選擇,還得燒開了才行。按照新來的說法,這開拓團的人,太古怪,太講究,居然喝開水。

  一輛四輪馬車緩慢行來,由於這裏是火車站,並不算太罕見,但依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但薩莉是第一次來,興致勃勃的打量著一切。這個女人很少出門。

  對麵一匹駿馬昂首闊步行來,馬上一個風塵仆仆胡子拉碴的牛仔驚奇的打量著馬車。然後不顧周圍隨從們的目光向薩莉摘帽致敬。

  薩莉翻了個白眼。

  湯姆道:“下車吧,去找到那些妓女,然後完成你的調查報告。”

  薩莉:“好的先生。”然後就推開門。

  湯姆等薩莉下車後說道:“留兩個人跟著,別出什麽事。”

  土匪立刻答應,然後問道:“我們先回去?”

  湯姆道:“不急,先轉兩圈,現在修了不少路,正好熟悉一下。”

  馬車再次不緊不慢的前進。湯姆回頭看了一眼,隻見他的女奴正在跟一個大媽攀談。

  馬丁道:“聽說火車開通後,這一片治安不好。有很多賞金獵人在這裏守株待兔。”

  湯姆:“是的,陳胖子說他這裏的一個麵館夥計都被人用刀捅死了。隻是因為跟人吵架。這裏新來的太多了。”

  馬車滴滴答答,湯姆仔細的看著周圍,根本就不是看路,而是看人。

  回去的路上湯姆沉默不語,臉色不好。

  剛回到家,看門人就報告說馬廄主管已經來了。

  建造用來運輸馬匹的遠洋船,首先得讓了解馬的人參與設計船艙,從馬的角度考慮問題。湯姆覺得,這馬廄呆子正好可以出門看看世界,省得整天光顧著擺弄他的馬。他很快就會前往波士頓造船廠。

  作為波士頓造船廠的大主顧,他們的船台上始終都有湯姆的船在建造。這兩年經濟不景氣,湯姆的訂單是造船廠的得以不裁員的唯一原因。

  讓人發電報給洛克後,這件事對於湯姆來說就算結束了。至於能搞成什麽樣,那是打工人的事情。

  送走馬廄呆子,湯姆立刻開始寫一份報告,關於新移民的。

  在澳大利亞的南端,有一個巨大的島嶼。上麵有一個人種,原本被認為是人類的亞種。但現代研究發現,這裏的人類其實也是智人的一支。

  但令人不解的是,考古發現,他們在海平麵上漲前來到這裏定居時,是新石器時代的科技水平。被與世隔絕後,科技水平卻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了到了舊石器時代。

  有學者認為,這個島嶼的生存環境太好了,沒有天敵,資源豐富,躺著也能活的不錯,加上大海的阻隔,沒有外敵。很快他們就失去了製造斧頭的能力,進而失去砍伐樹木進而製造獨木舟的能力。失去了製造漁網的能力,進而導致失去獲取更多食物的能力。食物的減少,族群就無法擴大,最多5000~6000人。溫暖的氣候,他們很快就失去製造骨針的能力,進而失去製造衣服的能力。

  最後他們被徹底困死在這世外桃源。

  似乎安逸的過了幾千年。

  被殖民者發現後,他們很快就滅絕了。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

  誰發展的慢,誰就該死。更何況倒退。

  湯姆認為,有必要改進優待新移民的政策。沒了生存壓力的移民們,似乎並不急著找一份工作。他們似乎更樂意把拿到手的貸款用在穿著打扮和吃喝上。

  現代的很多觀念,也許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