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殺降
作者:疏通      更新:2021-01-01 03:05      字數:2864
  喬治:“我們已經有一些印第安人了,他們的表現還可以。”

  弗蘭克道:“喬治,我認為印第安人骨子裏桀驁不馴,不會向仇人低頭的。”

  喬治道:“所以我讓他們選擇,不會低頭的,不會站在左邊。既然已經低過頭,就有可能一直低頭。”

  喬治繼續道:“我們需要人口。”

  弗蘭克了然,他又問:“右邊的如何處理。”

  喬治道:“弗蘭克,你帶領200老兵在這裏等會,等左邊的跟我們離開後,清理幹淨。”

  一個鎮議員忽然道:“把她們賞賜給功勞卓著的民兵們不就行了?隻留女人,男的無論大小全殺了。這個部落也一直就是這麽幹的,不是麽?”

  喬治想了想,下令召集議員們一起開會商討,有鍋大家一起背才好。

  一部分人覺得這個辦法好,還有幾個認為全殺了最好,留著都是不安定因素。

  馬西奧道:“我們不能當土匪,殺人是需要理由的。把投降的人殺光隻會導致將來的敵人頑抗到底,並沒有更多的好處。”又是一部分人讚同。

  一群人七嘴八舌商議個把小時,也沒有壓倒性意見出現。

  喬治沉吟一會道:“一個都不殺,白人婦女接觸下,站在這些印第安人一邊的,送去挖煤。想回到我們中間的,給予自由。得到自由的,必須為自己的孩子做擔保,讓她們知道,她們的自由,與她們的孩子息息相關。”

  所有人都在聽。

  喬治繼續道:“剩下的無論男女,都送去挖煤。算是勞動改造,有任何反抗和消極怠工的,就地槍決。告訴他們,時間為5年。5年後,我將給他們自由。”

  眾人對視一眼,覺得也算兩全其美。煤這個東西在沒電力沒機械的時代,真的非常難搞。殺了不如讓他們去勞動改造。

  喬治總結:“以後我們要有個原則,就是不殺降。但是,投降後又行為不軌的,一律處死。”

  前麵提議殺光的,目的隻是把可能的不良因素消滅在搖籃裏。但勞動改造是集中管理,還有人持槍監督,隻要有異狀,可以立刻開槍鎮壓,赤手空拳的人也搞不出什麽花樣來。

  跟西麵的印第安人貿易往來增多後,找到煤礦所在地是理所當然的。可惜這東西挖著太費事,隻能通過增加人手來提高產量。目前都是由在摩根堡犯事的家夥去挖,屬於勞動改造,產量少的可憐。

  輕犯挖樹根,重犯挖煤。不過也就這幾個月才開始的,煤礦離摩根堡很遠,在西南方100多公裏外。那裏是南普拉特河上遊,支流眾多,湖泊遍地。已經非常靠近落基山脈了。

  印第安部落的男女老幼們別無選擇,由於馬多,讓這些人騎馬跟著行軍,不過韁繩係在誌願兵們的馬上。太小的孩子,由他們的老娘抱著。

  來時一千二,回去兩千三,多出來的大部分都是女人。還有無數戰利品要裝運,繳獲的牛馬羊也要人趕,事情又多又繁瑣。

  途中自然會有各種事情發生,不過大家都無動於衷,這種事情這個時代太常見了。

  有個幾個投降的人後悔了,無一例外被當場擊斃。

  讓喬治驚奇的是,有一些誌願兵居然在回到摩根堡時跑來找他,寧願放棄分配戰利品的權力,隻求喬治把某個女人獎賞給他。讓喬治大跌眼鏡。

  喬治能怎麽辦,當然是滿足他啊。表示帶回家可以,她的一切你要負責。然後隻能拿“基本工資”,跟蹲家裏的人一樣。

  居然還有“基本工資”?這幫人連呼喬治萬歲,興高采烈的回去了。

  所謂基本工資,就是一天一美元,絕對屬於高薪了。

  不過跟戰利品比起來,真不是個事。

  光是馬就有近5000匹,還有很多馬鞍。各種金幣20000多元。牛羊太多,沒數過來。各種槍支刀劍弓矢一大堆。各種金飾品器物皮毛不計其數。各種值錢貨比上次那個多了近一倍。

  不愧是打劫成性的部落。

  19世紀中後期,世界上擁有馬匹最多的國家其實是美國,當時有大概統計過,美國擁有2000多萬匹馬,比第二名俄國高出1000多萬。這導致美國馬匹價格極低。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一匹訓練過的好馬,

  東部人口密集,馬匹當然會貴不少。牛仔能成為一種職業,除了牛群,就是馴馬總是有社會需求的。這才是馬背上的民族應該有的現象。

  不過,很多人認為,最後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是印第安人。一個印第安人男子養幾匹馬是正常水平。而美國人的馬背時代過於短暫,往往被人忽視。

  19世紀中後期。當移民越來越多,工業化生產大發展後,人手一匹甚至幾匹馬的情況就消失了。而在城市裏當工人是不需要買馬的。

  回到摩根堡後第二天,大家喜聞樂見的表彰大會就開始了。分贓之後,人人喜氣洋洋。

  傷亡極小,撫恤夠多,都下葬在開拓者墓園,家屬情緒穩定。

  鎮議員們沒兩天紛紛找到喬治,要求盡早開始向匹茲堡方向輸送馬匹牛羊的計劃,好大賺一筆。

  不過喬治否決了,說好明年開春的,試探小隊還沒回來。現在出發還要經曆冬天,變數太大。眾人才作罷。

  摩根堡已經達到每人一匹馬的水平,“每人”的意思是無論男女老幼。以至於牛仔們的生意火爆無比,並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馴服馬匹的,有些技藝過人的農夫直接把地租給新來的,自己跑去當牛仔。

  這導致有的人選擇在小鎮裏安家落戶,不種地了幹嘛不住生活方便又更安全的地方?

  而小鎮圍牆內的土地誰家最多?喬治和克魯格。兩家隻租不賣,不過租金還是很公道的。

  湯姆驚奇的發現,摩根堡的男子,大約隻有一半出頭是農夫,其他不是手工業者就是在各家工廠牧場打工,不過隨著源源不斷的新移民的到來,農田總體上還是在增加的。還有些農夫則相反,不停的開墾土地,租給新來的,反正地在手裏,找不到人種就荒著。

  甚至有個議員開了個紡織廠,從南方購買棉花,還雇了一群姑娘去上班。南方的棉花很貴,已經有人在嚐試種植棉花了。

  這個時代棉花貴到什麽地步,現代人是無法想象的。一磅10美分。而一磅就是450克多一點。但這隻是開始。

  10美分的購買力是多少錢?相對比較21世紀初,大約要翻50倍100倍。按最低的50倍算就是5美元453克棉花。而2018年中國棉花大宗價格大約是是18600人民幣一噸,每斤9.3元人民幣。

  湯姆記得以前看工業化曆史的文章,棉花的地位是與鐵礦石羊毛等並列的,隨著歐美國家開始進入工業化,棉花肯定會大漲。

  不過湯姆不知道的是,雖然美國供應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棉花,棉花的價格還是在1860年後暴漲到1美元一磅。

  棉花種植會占用大量人手,這是湯姆不種棉花的原因之一。骨子裏,湯姆認為輕工業不值的投入太多精力,讓別人去搞就好。

  受以前世界的影響,他認為有人有槍才是王道。所以他家地裏種的全是糧食,拉人移民也是最積極的。小鎮上,隻有克魯格家在搞費時又費事的兵工廠。而目前為止,隻是不虧損而已。各種設備原材料都是要錢的,千裏迢迢運過來都是要成本的。

  2500支大栓槍,30美元一支。這就是75000美元營業額。加上二十錘,又是80000多流水。然而依舊沒賺到多少錢。無他,成本太高,先期投入太大,而沒有湯姆腦子裏的東西,克魯格能把內褲虧掉。

  其實湯姆最希望能在摩根堡附近發現鐵礦,那怕是在落基山脈裏。

  晚上喬治家跟克魯格家又聚在一起吃飯。

  喬治問了一個問題:“我看這些印第安部落挺富有的,為何活成這幅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