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喬治摩根堡
作者:疏通      更新:2020-11-12 08:36      字數:2420
  湯姆在印地安小子的旁邊坐了一夜。

  大胡子和最後一個隨從不敢驚動他,卻又不想按照湯姆說的先回去。於是兩人點燃篝火,放下馬鞍,把同伴的屍體整理好。再弄了點晚飯。

  大胡子兩人醒來時,天光大亮。

  湯姆正在吃早餐,印地安小子的屍體不見了,原地多了一個墳包。

  來時六個,回去三個。

  湯姆之後似乎不想出門了,天天蹲在家裏,也就偶爾上街轉一轉,不是蹲在書房,就是去槍械作坊。

  而克魯格在從大胡子還有最後一個隨從那裏了解了廢棄印第安營地的戰鬥後,不知所措。

  這已經超出他的腦容量。

  大胡子這樣的人,連瞄準開一槍都做不到,他實在無法想象。

  湯姆並沒有轟動小鎮,越是知道他厲害的人,越是不敢也不想多說。

  小鎮的人口越來越多。得益於去年的政策,很多人在回老家和出遠門時,看見一個無所事事的無產階級人頭就覺得看見了5美元。一家三口就是15美元?

  這比種田來錢快多了!

  於是小鎮人口暴漲,成年男子人口很快就過了2000,並且沿河向東15公裏處,出現了有三百人口規模的村落。一切實行仿照小鎮的各種製度。

  喬治的老朋友一個被任命為村長,弗蘭克的一個優秀的手下被任命為警長。同樣建立了相對獨立的民兵組織。

  喬治認為,這樣的現象會越來越多。隻要他能組織起民兵們保護自己的一切,一切皆有可能。

  一次鎮公所會議上,有人認為,上次6個印第安人就能有一半人翻牆而入,可見這個牆沒什麽鳥用,萬一民兵在外回援不及,豈不是一兩百號人就能殺進來?大家的老婆孩子還要不要了?

  於是一致通過要加高,修成正真的城牆,起碼人徒手翻不進來。但是磚牆建造個三米多,肯定不牢靠,於是又要加寬,最後的方案是在現有的圍牆外麵修,中間與圍牆間隔1.5米左右,中間填實,與原本的圍牆形成一個整體作為平台,高低差正好當掩護了,可以站立據槍向城外射擊。

  眾人紛紛同意。又有人說教堂那個高地上修個小城堡正好,把教堂和喬治等幾戶人家拆了……說到這裏所有人刷的轉頭盯著他看,這人聲音越說越小,最後跟蚊子似得。

  喬治麵無表情,舉起煙鬥抽了口煙道:“拆了我家可以,我甚至可以出全部的費用,不過這個城堡要叫做摩根堡。”

  所有人一聽這城堡喬治一人包了,當然雙手讚成,叫啥名字有什麽關係?

  建設城堡主要還是為了雙保險。是大家的家眷的最後的安全所在。

  這裏的人都是獵人或者民兵出身,很清楚小鎮方圓千裏的各種威脅。比如北方的七大部落聯盟蘇族,南方的遊牧部落。新墨西哥方向甚至聽說存在專門打劫的遊牧部落,這已經是變成超大規模匪幫了。

  有消息說東北方也有定居的印第安人跟白人發生衝突,小鎮可以說四麵皆敵了。

  教堂高地大約是個100多米見方的土石小山包,最後的方案是沿著山坡大約25米的地方用岩石修一圈城牆,正好把山頂鏟平的土石方填進牆內半邊,既能增加城堡麵積,也能讓可能的敵人進攻時能找不到一塊平地用來攀爬,弄的巧妙的話,連梯子都架不穩。

  最後就是費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喬治包了城堡,克魯格包了磚頭,剩下的就是人工費用,其實就是管飯和油漆石灰鐵釘木頭之類,以及一些勞務費。

  定下農閑時召集民眾建設的原則後,喬治話題一轉,說起武器裝備要統一,人越多,這個越麻煩。不統一的話隱患越多。打野獸的槍用來戰鬥是不符合要求的。

  克魯格表示他的作坊正在測試新式步槍,等搞出來可以讓大家試用,你們覺得好,他就擴大生產,並保證會給一個低廉的價格。不信,就看看你們腰上的二十錘。

  克魯格這半年在槍械作坊上投入的錢有目共睹,他的商隊經常會從東部運來各種最新設備,槍械作坊占地麵積已經擴大一倍了。

  有的新來的根本不去種地,成了他家的專職工人。據說工錢是每小時9美分,一個月幹下來,相當可觀。傳說他們家的工人還要求加班,讓人大跌眼鏡。

  實際上,二十錘已經成為小鎮想買手槍的人的第一選擇,並且已經趨於飽和,隻有少數新來沒有購買。甚至有行商以20美元的價格購買,拖到東部密西西比河沿岸30美元一支都有人要。

  這麽幹的行商們好像還弄了個攻守同盟,要保守產地秘密。反正這槍是典型的三無產品,買的再多也找不著地。

  克魯格憑借這個大賺一筆,並且源源不斷。

  甚至引起喬治的不安,流出這麽多先進槍械,會不會被潛在的敵人將來打向他的小鎮?

  克魯格不得不減少對外銷售的產量,轉而讓作坊的主要精力用來研製新步槍。

  19世紀中期,先進的步槍可以賣到近40美元,而舊滑膛槍改線膛使用米尼彈有的隻要15美元,甚至12美元,但是依然是前裝槍,依然需要站立裝彈。而站立裝彈使用排隊槍斃戰術是湯姆完全不能接受的。

  他認為,隨著槍械精度提高,排隊槍斃戰術是過時的。這也是美國南北戰爭為何如此血腥的原因南北戰爭陣亡人數比美國之後直到21世紀所有戰爭陣亡人數之和還要高。

  這個跟機槍出現後歐洲戰場一個戰役一天陣亡60000人的情況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落後思想下的軍官和官僚麵對先進武器的結果就是如此。

  甚至他們會認為給士兵昂貴和先進的武器隻會浪費子彈。

  湯姆給槍械作坊的步槍設計要求是:後裝槍,線膛,高長徑比錐頭鉛彈,精度射程不低於800米,威力足夠,單發裝填,可靠易操作,裝彈速度快。口徑0.30左右,彈頭重量1015克,必須可以臥姿射擊和裝彈。

  三個槍匠麵麵相覷。然後湯姆說道:“後裝單發步槍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密封不漏氣的問題。那怕隻是小幅度的漏氣,加上使用方便可靠合適的精度和射速,就算成功。”

  要求高麽,真的不高,可這是19世紀,後裝槍漏氣問題其實真不是1850年可以解決的,甚至可以這麽說,直到21世紀的槍都沒有解決,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不是槍,而是全金屬定裝彈。

  湯姆從大胡子手中拿過一支步槍,:“這把槍做的不錯,就是漏氣嚴重。你們可以參考一下,不過,這種結構改進餘地應該不大了。”

  用槍高手果然見多識廣,接過槍一看:“夏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