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請保持中立!
作者:揚鑣      更新:2020-03-01 02:59      字數:4014
  翌日天明,李牧便帶上三千人馬,連同隱族的難民們,一起趕赴高昌了。他這次去,是為了參加張勳繼承王位的儀式,由於‘考證’出了他是張氏高昌的後人,所以這次的繼位不是‘加冕’而是繼任,要先祭祖,搞一個大概類似於跟祖宗說說,第多少代孫子不負眾望,複國成功雲雲的……

  張勳準備了好幾十年,這裏頭的門道自然是了如指掌了,用不著李牧來操心。李牧此行,也並非完全是為了祝賀,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辦。

  李牧讓張勳當上了王,這件事無論他怎麽找借口,都觸及了李世民的逆鱗。李世民就算這次不發作,當大唐休養生息過後,兵強馬壯之時,張勳的王位也坐不穩當。李牧也必須給李世民一個交代,所以他這次去,就是為了徹底的改變高昌這個國家。讓它成為一個‘中立國’。

  李牧在考慮高昌的未來的時候,腦海中想過很多個辦法。比方說類似於他穿越之前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有君主立憲製,議會選舉製等等,但是思來想去,都不是很合適。張勳想當皇帝已經想得要瘋了,他不會接受自己做一個傀儡。而他手底下的那些細作,遍布西域各處,這是李牧看重,也是他忌憚的東西。李牧想的是讓這些細作為大唐經營西域所用,而不是增添麻煩,所以,他必須給張勳一定的讓步。

  但他又不能讓張勳做大,因此他要對張勳有所限製。故此,中立國是他想到的一個折中的辦法。

  黃昏時分,人馬抵達高昌,李牧早派了人快馬去通知,故此張勳已經在此等了有一會兒了。見李牧把難民帶來,他也沒有表示不歡迎,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李牧殺了高昌鞠氏數千人,又帶來的數千人,基本上算是把人口填平了。

  再次見到張勳,李牧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張勳的氣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氣度從容,他這個沒有經過正式冊封的高昌王,已經比他這個正式冊封的逐鹿侯,更像是一個王侯了。

  進到了城裏,城中秩序井然,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百姓們見到張勳,還有主動打招呼的人,不禁讓李牧十分的驚奇,自己的這個老丈人,果然是有幾分手段,短短幾日間,便得到了百姓的認可,一般人絕對做不到這種程度。

  因為明日要舉行繼位儀式,因此高昌二十二城的城主們,也都在這裏。張勳把隱族眾人安排在了高昌王宮廢墟,命人給了食物暫時安置,隨後便和李牧,還有高昌的二十二位城主們,一起來到了高昌城最大的一座酒樓,這裏被暫時‘征用’成為了他的臨時行在。

  然而實際上,這座酒樓其實是張勳手底下的人經營的,可笑鞠氏父子,眼皮底下被人監視而不自知。

  張勳張羅著上菜,但被李牧阻止了。李牧看著眾人,把尚方寶劍解下,放在了桌上。眾人看到尚方寶劍,全都安靜了下來,李牧每次把尚方寶劍拿出來的時候,幾乎都要見血,他們不知道李牧今天想做什麽。

  張勳也不知道李牧的真實打算,但看李牧神情,他便猜到又要有變化了。張勳猶豫了一下,把侍女叫了過來,讓她去請張天愛。由於是有城主們在的場合,他並沒有打算讓張天愛列席。但如今有了變故,他又想著,李牧在張天愛麵前,也許會念幾分情分,不會把事情做得太絕。

  李牧留意到了,但沒有阻止。他已經決定的事情,就算張天愛說話了,也不可能更改。

  “諸位也看見了,本侯把尚方寶劍亮了出來。接下來的話,並不是本侯的意思,而是代天子傳旨。本侯已經收到天子旨意,對高昌的未來如何安排,皇帝陛下已經做了決斷。”

  “臣等接旨——”張勳立刻帶著眾城主離席要跪,被李牧攔了下來“倒也不必跪著,坐著聽,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還得討論一下,也不必太過於拘束。”

  張勳等人戰戰兢兢坐下,李牧清了下嗓子,道“先說說陛下的旨意,由於是飛鴿傳書過來的,因此沒有聖旨。隻有一個字條,簡單說明了陛下的意思。我也不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了。陛下的意思是,高昌沒有選擇加入大唐,他非常的失望,但也尊重高昌百姓的選擇,封張勳為高昌王,接任高昌王位。但,有約法三章。若不能遵守這三個條件,大唐將即日發兵,蕩平高昌,遷高昌百姓入中原,高昌國祚將不複存在了。”

  眾城主都慌亂了起來,唯有張勳仍保持鎮定。起身行禮,小心問道“不知皇帝陛下的約法三章具體是什麽?”

  “先說這第一個,高昌處在大唐與突厥之間,雖然現今,大唐和突厥已經結盟為兄弟之國,罷了刀兵,但要說萬世和平,誰也說不準,高昌處在當中,應當保持中立,不得偏向任何一方。”停頓了一下,李牧又補充道“本侯覺得,這是陛下的高瞻遠矚,為了大唐好,更是為了高昌好。高昌與大唐和突厥相比,完全不足稱道,偏向任何一方的結果便是招致毀滅,因此保持中立是最好的。”

  這話誰都能聽明白,而且有前車之鑒。張勳自己也覺得沒什麽不能答應的,便道“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是日後突厥和大唐刀兵再起,高昌也定是站在大唐這一邊。”

  其他城主也附和“是啊,我們都是漢人,同宗同族,必是站在大唐這一邊。”

  “各位錯了,皇帝陛下的要求是讓高昌保持中立。”李牧肅然道“陛下的要求是中立,我傳達的意思也是這個,你們最好不要自己添油加醋,誤解了陛下的意思可是不好。”

  張勳偷偷看向李牧,李牧見他目光看過來,給了他一個小小暗示,張勳便道“陛下說什麽就是什麽,咱們照做便是了。”

  李牧頷首,繼續道“這其二麽,便是高昌地處西域門戶,大唐是必定要效仿漢朝,經營絲綢之路的,但西域的小國實在太多了,大唐管理起來十分的不便,所以陛下的意思是想讓高昌承擔起通譯之責,簡單來說就是,作為一個中轉之地,西域小國來與大唐做生意的時候,都先到高昌,隨後在定襄交易,大唐也不讓高昌白忙活,在關稅的方麵,會給予一定的優惠。”

  所有人都愣住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張勳,他上下打量李牧,都有點懷疑眼前的這個李牧到底是不是真的了,天底下會有這麽便宜的事情麽?

  西域多少國家?有名有姓的三十六,大大小小加起來得上百,若是這些商人與大唐貿易的時候,都先從高昌過一道,高昌吃點碗邊飯都能把自己撐死。張勳做了幾個月的市令,深知這裏麵有多少油水可撈。

  李牧會這麽便宜我?他有點不敢相信。

  “第三麽,高昌新王登基,必須接受大唐皇帝冊封。”

  李牧說完之後,看著眾人,眾人也都看著他,像是在等接下來的話一樣,可是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眾人才明白李牧確實是說完了。

  張勳兀自還不敢相信,小心翼翼問道“賢婿啊,就這些?”

  李牧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道“高昌王不要這樣稱呼,尚方寶劍當麵,我是代表皇帝陛下傳旨,不能論及私人感情。”

  “是極是極、”張勳趕忙起身,一躬到底“高昌王謹遵皇帝陛下旨意。”

  恰巧這時,張天愛來了,看到張勳在給李牧行禮,臉色變得不好看了起來,李牧瞧見老婆來了,不敢再拿架子,趕緊把張勳拉了起來。張勳心裏頭高興,也幫李牧遮掩,招呼侍女趕快上菜,李牧心裏惦記著等會兒要跟張勳私下裏說的事兒,吃不下多少,但他也沒便宜了張勳,把李重義叫了上來替他吃。李重義可不管是什麽場合,李牧讓他吃,他就吃,二十幾個人的大桌,一半都進了他的肚子。

  酒宴過後,到了下榻之所。張勳屏退了左右,李牧也讓張天愛先回去休息,跟隨張勳一起來到了一處僻靜的所在。

  “賢婿,你到底打什麽主意,你就明說了吧。”

  “嶽父,我說得還不夠清楚麽?”

  “嗬、”張勳冷笑一聲,道“你提的三個要求,哪裏像是要求,倒像是給高昌送錢一樣、涉及兩國邦交,我偏不信大唐皇帝陛下,是如此善心之人。”

  “嶽父總是把別人想得那麽壞,我是你的女婿,還能不為你著想啊?”

  張勳冷笑一聲,道“那你跟我詳細說說,所謂的中立,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哦,這個呀。”李牧笑了一聲,湊近了張勳一點兒,道“中立意味著兩不相幫,簡單來說就是以後西域無論哪一家跟哪一家打仗,都跟高昌沒有任何的關係。”

  “換言之,高昌想打別人也不行了?”

  “這是自然的,中立嘛。”

  張勳冷笑一聲,道“李牧,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自斷臂膀!我隻有天愛這一個女兒,以後她的孩子,就是高昌國祚的繼承者,你加以限製,吃虧的是你的兒子!”

  “哎呀呀,嶽父,可別這麽說。”李牧正色道“您啊,雖說身體不好,但我看您一時半會也死不了。等我回到長安,遍訪名醫,給你討個藥方,保不住您還老來得子呢。反正我是絕對不會讓我的孩子做什麽高昌王的,想你都別想。”

  “那我就更不能答應你了。”

  “為什麽?”李牧攤手道“嶽父,你覺得高昌現在,還有侵略誰的能耐?大唐,你肯定打不過,突厥,更是想也別想,除了大唐和突厥,挨著高昌的,就隻剩下吐穀渾和焉耆了,吐穀渾的騎兵也不是吃素的,高昌這點人,我是覺得很夠嗆,焉耆倒是有的一拚,可是焉耆救過突厥大可汗泥孰,焉耆若被攻打,突厥不可能不管,這麽一看,周圍的國家你都打不過啊,那何不保持中立,多發點過路財,多好的事兒啊,要不是我娶了你閨女,這好事兒輪得到你麽?”

  “我承認,我此生不一定能看到高昌兵發他國的時候,但難保日後,高昌不能兵強馬壯!”

  “那您就以後再說行嗎?”李牧打斷張勳的話,道“嶽父,小婿以為,人啊,得知足。古語有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您算是個竊國者侯了吧,您都不止是侯,您都王了。可以了,差不多了。”

  “一旦高昌成為了西域的永久中立國,高昌就會成為西域的一個特殊存在。而且我可以跟你承諾,高昌成為中立國之後,任何試圖侵犯高昌的敵人,都會被視為大唐的敵人,打仗不用高昌打,大唐幫你打,突厥幫你打,你隻需要承擔一點糧草就行,嶽父覺得如何?”

  “哼!”

  “還有就是剛才我說的第二點,往後西域的局勢,高昌將會成為重要的一環。我已經與泥孰商議過,突厥會在駱駝穀成立一個集市,到時候突厥各部會把自己多餘的物資,例如毛皮等物運到這個集市來,通過定襄與大唐貿易。而西域的其他小國,則隻能通過高昌與大唐貿易。我調低高昌的關稅,就是確保西域小國不會走突厥那條線,這等於是給你送錢了。”

  “另外,我會把定襄以外至高昌中間這塊界限不清的土地,劃撥給高昌,讓高昌的疆域達到千裏,充當我讓嶽父安置隱族眾人的補償。嶽父的了人,又得了地,這買賣可穩賺不虧。到時候,高昌坐擁千裏之地,八方來財,還不用擔心被鄰國覬覦,這等美事兒,我真不知道嶽父有什麽理由不答應。”

  李牧說得吐沫橫飛,仿佛張勳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樣,但張勳卻已經想通了此處的關節,並不搭話,隻是冷笑連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