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雛鳳初鳴,徐州八方雲動!
作者:鹹魚入侵      更新:2020-11-09 20:46      字數:2251
  整個藍星因中武三國的更新公告而沸沸揚揚時,陶應並不知道,他的近況已經隨著黃巾流寇和即丘百姓的流動傳到了琅琊郡周邊各大勢力的案頭。

  開陽,琅琊郡太守府。

  一個大漢高坐在主位上,一股桀驁彪悍的氣息散發出來,不怒自威,正是琅琊太守臧霸!

  庭內,一個傳信小兵剛剛把即丘發生的事情給他報告了一遍。

  “為何我琅琊郡治下還有黃巾流寇,定是有人冒賊掠民!孫觀,你派人去徹查一番,定要給陶應賢侄一個交代!另外,傳我文書給下邳呂布,給陶應表功!”

  下手左邊坐在首位的孫觀出列,拱手道:“諾!”

  臧霸之父臧戒為縣獄掾,因據守律法不聽從太守憑欲私殺獄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戒詣府備罪。時年十八的臧霸獲悉父親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數人前往費縣西山將父親救出,並殺死太守,時押送役卒百餘人懼臧霸健勇皆避而竄逃,此後與父親逃亡到東海郡。經此事跡,臧霸的孝烈勇名遍聞鄉野。

  黃巾起義時,陶謙聞其孝烈勇名,不計較其過去,招入麾下,拜為騎都尉。臧霸不負陶謙所托,果然擊破黃巾軍,屢立戰功。後來臧霸收兵於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陶謙拜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

  陶謙死後,徐州先後落入劉備、呂布之手,臧霸聽調不聽宣,自成一方霸主。

  對於舊主陶謙,臧霸等人感激其不輕視他們的出身,委以重任,讓他們坐鎮一方,很是感恩。

  陶謙的死,以及陶氏一家的失勢,讓他感到惋惜。

  如今,舊主陶謙的僅存的一個兒子也差點死於即丘,這讓他出奇憤怒。

  ……

  青州,城陽郡,呂縣。

  曾出現在即丘的黃巾小渠帥蕭巳跪在地上,大哭:“大兄,此去即丘,竟被陶應小兒所破,大兄定要為我報仇啊!”

  琅琊相蕭建大怒:“你這個廢物,讓你去即丘搬運物資,不曾想竟然敗於即丘百姓手中,要你何用?!”

  蕭巳:“大兄你聽我解釋!非我無能,攻入即丘城時一切順利,一鼓即破,誰知入城之後,陶應那黃口小兒竟然裝神弄鬼,假借仙師之名糊弄百姓,更有不死障眼法嚇唬我軍士,以致營嘯,功虧一簣!”

  蕭建:“糊塗!便是黃巾賊首張角也無法請來仙兵仙將,何況他?一群愚民,竟被區區障眼法所禍!你先下去,把招募來的流民處理幹淨,不要露出了馬腳,免得別人知道我們冒充黃巾軍行掠奪之事。”

  蕭巳唯唯諾諾退下,回到家中後,並沒有把處理首尾當做一回事,在他看來,大兄也太過謹慎了,如今徐州四處都不安寧,呂布曹操劉備袁術幾方勢力糾纏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誰也不會理會這點小事。

  至於百姓們所傳的仙師傳人,撒豆成兵,召喚仙兵仙將什麽的,沒有人當真。

  陶應若那麽牛逼,真有如天公將軍張角一樣的撒豆成兵之術,那這一手就足以幹翻這些黃巾流寇,還用驅使百姓圍攻?

  肯定是假的,障眼法!

  ……

  一日後,下邳。

  呂布接到臧霸的上表,疑惑不已,便對陳宮說:

  “這陶應是誰,為我守住了即丘,倒是有點小能耐。但也不值得臧霸親自上表請封,區區一千黃巾流寇而已,何足掛齒耶?”

  陳宮取了文書看了一眼,道:“些許功勞雖不足掛齒,但陶應乃已故刺史陶謙之子,陶謙在徐州經營多年,如今徐州仍有不少士族豪強感懷其恩,和陶應示好有助於將軍穩固徐州,不如從之。”

  呂布聞言稱善:“公台言之有理,你提我寫文書一封,拜陶應為騎都尉,召其來下邳述功。”

  陳宮聞言撫須稱是。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呂布對陳宮之智很是推崇,如今,陳宮已經成為呂布的首席謀士。

  在陳宮心中,呂布雖然不是一個雄才大略之輩,但呂布的性格直來直去,不似其舊主曹操虛偽,也沒有他奸詐。作為呂布的謀士,雖然有時候費心費力之事比較多,但陳宮相信,隻要主公對他的信任不減,以主公之勇猛無敵,和他的運籌帷幄,定能立下一番功業!

  ……

  距離下邳很近,成掎角之勢的小沛城中。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撫掌大笑,顯得很高興:“陶應陶行知,我賢侄也!糜芳,你替我去即丘走一遭,務必要重申我與其父的關係!”

  糜芳走後,張飛不解問道:“大哥,那陶應小兒無才之人也,區區擊退千餘黃巾爾,吾一人即可當之,你何必自降身份與其交好?”

  劉備聞言,耐心解釋:“陶應其父陶謙乃我之兄長,在世時多次欲把徐州托付給我,在他死後,我沒有守住徐州,實在是慚愧啊,今日,見其獨子有所成就,自然要恭賀一番。”

  提到徐州,張飛頓時須發皆張,憤怒道:“那呂布狗賊,吾等借小沛給他暫住,他竟然偷我徐州,三姓家奴,委實不當人子!”

  劉備聞言,也是歎息了一聲。

  好不容易得到一塊富足的根基之地,本以為大事可成,誰知道不到一年便主客移位,他竟然被呂布收留,才能在小沛安身立命,真是時也命也!

  不過,當此風雲變幻之世,未來的事情,誰又說的清楚呢?

  ……

  兗州,許都。

  曹操聞言皺眉,道:“陶謙之子陶應,莫非是雛鳳初啼,幼虎出山耶?稍作留意即可,無需任何應對。下一次再踏徐州之時,一並剿滅即可!”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對於往日死敵的兒子,曹操自然沒有打算放過。

  曹操可是記得很清楚,為了報陶謙的殺父之仇,他昔年幾征徐州,險些被呂布偷了老家兗州,如今,徐州幾經周折,又落入大敵呂布之手。

  徐州,幾乎成了曹操的一塊心病,他幾次發誓,一定要把徐州奪下來!

  如今,天子已迎奉至許都,百官俯首,忠君大義在手,也到了謀劃徐州的時候!

  ……

  揚州,建鄴。

  袁術高臥坐塌之上,飲酒對眾將笑曰:“若這陶謙能俯首稱臣,效忠於我,來年,未嚐不能許以琅琊郡太守之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