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燈下黑的鐵礦脈(2)
作者:酒中狐      更新:2020-11-19 20:06      字數:2245
  冬去春來。

  張家的田地裏,到處都是百姓在忙碌。

  他們赤著腳,手中拿著張家分發下來的鐵鍁,在賣力的給紅薯地起壟。

  而另一邊,張士翎帶著一眾少年,正給老農們講解種植要點:

  “你們都看清楚了,這些根須,需要剪掉大半,老根也要去了,然後將秧苗一把一把的蘸了稀泥,放在籃中備用。

  種植時,間隔半尺,挖坑種植在地壟上。

  若是地裏墒不夠,還要澆點水,倒也不用太多,半瓢就可以了。

  還有,因為我們的地壟比較寬,所以需要左右間隔種植。”

  一眾老農縱然沒有種植過紅薯,但是,做了一輩子田地活的他們,自然一聽就會。

  紅薯這種百姓們沒有種過的新鮮東西,若是讓本身田地就不多的他們,專門騰出了田地去種植……沒有一個人會幹!

  就算是免費給他們種植了,人家也會給你將秧苗拔掉。

  老農有言:種不好莊稼一季子,嫁不好漢子一輩子。

  別看種壞了莊稼,也就一季收成的事,但是,丟掉的卻是他們的救命糧!

  “小東家,我說你就放心吧,俺們呀,都是黃土埋了脖子根的人,伺弄了一輩子莊稼,就算沒見過這紅薯怎麽種,但是,您一說啊,俺們就懂了!”

  一個老農走到茶桶處,拿起水瓢灌了一肚子涼茶,笑嗬嗬的打趣道。

  “就是就是,小東家,恁看看老蒼頭,他將家裏的勞動力全都帶來了,他不為了別的,就為了對得起您給的二十斤糧食,他也要賣力啊!”

  人群裏,不知道是哪一個老頭子嚷嚷了一嗓子。

  “去去去!”

  被叫做老蒼頭的老漢,丟下了手中的瓢,就去追趕那開口的老頭。

  “一天天的淨瞎胡咧咧,俺是想掙這二十斤糧食,但是,俺拍著胸口說,俺種的苗苗都能活,你胡麻子會種個屁的莊稼!”

  “哈哈哈!”

  見到兩人開嘴炮,眾人放聲大笑起來。

  推廣紅薯這件事,在見到效果之前,老百姓是不會接受的。

  朱慈炯和張思源商量的對策——就是用張家自己的田地,然後請周邊的百姓過來種植、管理、收獲。

  一遍流程做下來,老百姓們就知道種植辦法了。

  等到今年秋天,見到紅薯產量的他們,怕是哭著求著都要去種植了……

  朱慈炯讓人引進的,不單單是紅薯、玉米,還有花生這個油料作物。

  隻可惜這時代,還沒有後世中國大規模種植的冬油菜,不過,他倒是讓人漫山遍野的灑了很多野辣菜種子。

  野辣菜就是雪裏紅,這東西除了醃製酸菜之外,種子一樣是可以榨油的。

  甚至,出油率要比油菜還高一些,隻不過產量有些低。

  這東西有一個好處,它就像野草一樣,隨意灑在草地上,哪怕不用耕作,一樣是可以生長的。

  紅薯能夠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放了油的炒菜,又能緩解了紅薯引起的胃酸狀況。

  這兩樣,就是朱慈炯給自己打下的統治基礎。

  ……

  “殿下,我將家裏每一塊山地,都拿出來種植了紅薯,想來今年的糧食,應該能夠大豐收了!”

  張思源騎在馬上,看著漫山遍野正在忙碌的百姓,嘴角帶上了笑意。

  他已經和朱慈炯商量好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逐步滲透,控製整個南陽鄉間。

  朱慈炯點點頭:“老虎溝那邊,已經有一千多軍卒正在訓練了,等到今歲夏天,他們就能成軍,到那時,軍隊擴充起來,就要快速了很多。”

  “唯一不足的,就是鐵礦石,若是從安陽購買鐵礦石,這一路幾百裏的運進來,怕是要驚動南陽官府……”

  他們派了很多尋礦師進秦嶺尋找,都沒有發現鐵礦礦脈。

  反倒是發現了一個小銀礦……

  兩人正在說著,忽然有一騎疾馳而來。

  定睛看去,隻見來人竟然是張家老三張思誠的長子張士傳。

  “九如,你這麽急作甚?”

  九如是張士傳的字,取自詩經《天保》。

  “四叔,殿下,快快去高莊,大哥剛剛傳來的消息,有人在高莊那邊發現了鐵礦,他在官府拖住了縣太爺,讓我們這邊想辦法占了那裏。”

  張士傳還沒有下馬,就急切的吼道。

  作為張家的核心族人,他知道朱慈炯的全盤計劃,自然也知道他們最急需的就是鐵礦石。

  是以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他就騎馬到處尋找兩人了。

  “高莊?”

  朱慈炯雙眼驀地圓瞪。

  記憶的海洋,猛然被引線點燃……

  他想起來了,上一世的他,忘記在哪裏看到過,在內鄉高莊——後灣一代,的確有一個赤鐵礦礦脈,聽說探明儲量是一億噸。

  “舅父快走!九如,你去多喊一些人!”

  朱慈炯拍馬就走。

  這可真是燈下黑!

  他們漫山遍野的尋找鐵礦,卻沒有想到,最適合這個時代開采的赤鐵礦,竟然就在大山寨的腳下!

  張思源臉色也很是難堪:

  “殿下,必要的時候,怕是我們要提前起事了!”

  高莊就在桃溪鎮沙帽山下,距離大山寨所在的老君山,可並不遠。

  ……

  內鄉縣衙,張士禮坐在陳縣令下首,手中捧著茶盞,卻不放下:

  “陳縣,本官有一事不明。”

  “等我回來再給你繼續講解。”陳梅氣的牙癢癢,卻是隻得耐著性子:

  “西衙,國朝不設縣丞、主薄,諸般事務都壓在西衙身上,西衙擔子重,任務忙,還是回去為國效力吧!”

  西衙就是典史的雅稱。

  因為典史辦公的場地在縣衙二堂西側,是以有了這樣的稱呼。

  麵對張士禮,陳梅是真的沒辦法。

  比資曆,人家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都已經是堂堂舉人了。

  而他,不過是一個走了運的小秀才而已。

  比背景,人家是白水張氏的長孫,府衙典史的外侄。

  而他,不過是靠著阿諛奉承,鞍前馬後才得到了這個縣令的位置。

  比家世,他在老家的時候,窮的連老婆都說不到。

  而人家……白水張氏還差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