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邊境會戰!
作者:勞膜      更新:2020-03-14 17:43      字數:3219
  深夜,子稷回到府中,呆在書房裏。

  今日,從鴻臚寺回來之後,他就一直呆在書房,獨自在書房中反反複複的看著手中的關於吳楚摩擦的資料。

  這時,幽夜端著飯菜,來到了子稷的書房,因為子稷是新認下的王子,無人知道他的脾氣秉性,因此,他在書房中,下人們也都不敢進來。

  “夫君哥哥!你晚上都不曾進食,你不餓嗎?”

  看到是幽夜,子稷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資料,起身走出書桌,從幽夜的手中接過了飯菜,放在桌上,吃了起來。

  一邊含糊的說道:“剛剛他們來叫的時候,我還不餓,所以才沒去吃飯的,現在要不是你過來,我都沒想起來吃飯呢!”

  幽夜看著子稷,幽怨的說道:“夫君哥哥第一天辦差就這麽忙嗎!那以後哪有時間陪幽夜啊!”

  “我吳國和楚國邊境有了一些摩擦,我正在苦思應對之策,所以才會如此忙碌。”子稷吞下一口飯,正色道;

  “什麽應對之策,要不我幫你想想!”幽夜眨著眼睛,不解的問道;

  於是,子稷將自己從資料中看到的信息全部告訴了幽夜,然後絲毫不抱希望的說道:“這吳楚大戰我看是不可避免了!”

  幽夜聽完,眉頭微皺,隨即絞盡腦汁的想著解決之法,突然,她大叫一聲:“有了!”

  子稷抬起頭來,疑惑的看著她。

  “夫君哥哥,匈蠻中,有決鬥之說,既然兩方起了衝突,而又無法調解,那不如來一場決鬥,勝者決定一切!”幽夜搖著腦袋,一板一眼的對子稷說道;

  “對啊!可以會戰,決一高下,一把定勝負!”子稷聽到這個建議,頓時覺得這個可行性非常高,喃喃說道;

  “我們就來一場驚天賭局,那些人暫時不是還沒有殺嗎!我們就用這個做賭注,這樣立刻就變被動為主動了。”

  “不錯!不錯,至為妥當!”子稷想著,想著,笑了出來,稱讚道;

  隨即,子稷在幽夜的臉蛋上狠狠地親了下去,驚喜道:“聰明,好聰明!”

  幽夜笑了,見子稷開心的笑了,她也很是開心。

  說著,子稷立刻拿出奏折,在上麵詳細的寫出了會戰的項目,接下來準備呈給吳王的折子。

  事不宜遲,子稷從來都不是個拖遝的人,想到了,立刻就回去辦。

  次日,早朝,子稷起的很早,他準備先去舅舅蘇文羨哪裏,將此事告知舅舅,蘇文羨久居朝堂,他自然知道此事是否可行,若是不然,還可以給一些指示。

  子稷來的時候,蘇府還未開門,不過敲門之後,蘇府的人見到來人是子稷,也立刻前去報告了蘇文羨,隨之將子稷引進府中。

  很快蘇文羨起床,傳好了朝服,出來了。

  “舅舅,今日朝上,我準備向父王提出邊境會戰的條陳,這時會戰的章程,和奏折,您看您看是否妥當!”一見到舅舅,子稷立刻說出自己的意思。

  蘇文羨雖然被叫醒,但是卻絲毫沒有生氣,而是從子稷手中接過了奏章,細細看著。

  一會兒,蘇文羨看完,皺眉說道:“這會戰,我們吳國就一定贏嗎?”

  “這!”子稷語結,這個問題他倒還沒想過。

  蘇文羨接著說道:“這吳楚摩擦,雖然天下人不明白此時原委,但是此時畢竟是楚國越境犯案在先,隻不過是因為那個時候吳國暫有其他事情耽誤了,沒有來得及處理,才會在輿論上落了下風,所以,此次摩擦之責,全部都在楚國身上。”

  “那我吳國動手,那就一定要一舉而勝,挽回天下的聲望。”蘇文羨不虧是多年的丞相,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直接提醒子稷道;

  而所謂的吳國那段時間被其他事情耽擱,完全就是當時子稷正和蘇文紂領兵造反了,所以,才會耽擱了。

  雖然蘇文羨在一些事情上不喜歡,甚至痛恨吳王,但是他也是全力為國盡忠,為民謀福的好官,所以十分中立的說道;

  子稷聽完,臉色通紅,有些慚愧,說不出話來,說到底都是自己未曾考慮周全。

  “不過,此事倒也不一定是完全不可行,今日朝上,你隻管提出,其他的有舅舅幫你!”最後,蘇文羨還是說道;

  “那應該怎麽做?”子稷不解,疑惑道;

  “子稷,你初涉朝堂,有些事情不明便也正常,你這邊境會戰,是在兩方爭執不下,應該是在是非無法分辨的情況下提出的方案,而如今,我吳國本就有理有據,那最先應怎麽做,肯定是將真相大白於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此時的原委,而這時,接著提出吳楚的邊境會戰,屆時,無論是勝是敗,我吳國威嚴猶在,也無甚是非不分之屈!”蘇文羨說道;

  “我吳國兵力強盛,難道還不能贏嗎?”這時,子稷有些糾結,說道;

  “你這是意氣用事,我吳國雖然兵力強盛,但是楚國也並不是可欺的,他們的實力絲毫不弱於我們,甚至,如今邊境的大將許景飛也是天下名將,絲毫不輸我吳國三大天帥。”蘇文紂敦敦教誨,將天下局勢一點一點的剖析給子稷來看。

  “你將來要是真正的坐上吳王之位,那麽就一定不能意氣用事,一定要大局為重!”

  子稷點點頭。

  “你這個建議很好,可以采納!不過,我們不能真的如此去操作!要換一種方法!”蘇文羨對子稷說道;

  很快,到了上朝的時間,二人同行往宮裏而去。

  眾位大臣在朝上等待著吳王的時候,紛紛交頭接耳,顯然,這段時間過去,邊境那邊已經十分焦急了,今日朝堂上,就肯定要論出個章程了。

  很快,吳王來到,眾臣早朝。

  子稷站在最前麵,雖然他隻是有一個小小的差事,但是他可是國公的爵位,因此是朝上地位最尊崇的人之一。

  和子稷並列的,就是子稷的另外一個兄弟,四王子方子治,他隻比子稷小了一歲,不過他是久居朝堂,諳熟朝中之事,現在已經是安東行省的副總督,真正的封疆大吏,也早就封了國公爵位。

  眾臣跪拜之後,吳王說道:“眾位愛卿,吳楚之事,現已加劇,楚軍蠢蠢欲動,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方天濬話音剛落,四殿下方子治立刻走出隊列,搶在所有人麵前,說道:“啟奏父王,楚國此舉,乃是無中生有,因此,絕不可輕易善罷甘休,兒臣提議,因速調精兵,以抹黑之名和楚軍開戰,一場大捷下來,楚軍胡攪蠻纏之事便會大白於天下,望父王俯允!”

  “四殿下所言,揚我國威,甚為允當,老臣附議!”這時,尚書台首相胡煒站了出來,力挺四王子的提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文官之首已經站了出來,因此很多的官員都紛紛附議,表示支持四殿下的提議。

  某種意義上來說,強勢的政令,對於一些憂國憂民的讀書人和天下人來說,都是無比振奮人心的,而且受子民擁戴的,所以,此舉一提出,很多人紛紛複議。

  眾臣的呼聲安靜下來,這時,子稷站了出來,強勢出聲道:“兒臣覺得不妥!”

  頓時,朝堂上安靜下來,大部分臣子都疑惑的看向這位新殿下。

  而一旁的禮部尚書,則是無比的驚懼,這位殿下名義上可是他屬下的人,要是說出了什麽觸怒天顏的話,他作為上司可是要受連帶責任的。

  不過,這朝堂上,也沒辦法去提醒殿下慎重,無奈之下,禮部尚書隻能哀求的看向子稷,但是由於他在子稷身後,這絲毫作用沒有!

  吳王目光隨著子稷的話,而落在他的身上,接著,問道:“因何不妥!”

  “兒臣覺得,王弟所言,有些過火,其實,邊境之事,大可不必如此!”子稷抬起頭來,緩緩說道;

  “哦!不知王兄有何高見!”這時,四殿下好奇了,轉過頭來,看向子稷,問道;

  “邊境之事,吳國占理,其摩擦之責應由楚國一力承擔,而王弟所言,竟要搶先開戰,若是真的開了戰,屆時,天下人都會認為是我吳國理虧因而氣急敗壞才會掀開大戰。”

  “到時反倒是我吳國理虧了!”子稷說道;

  子稷說得有理有據,全場另眼相看,就連吳王看向子稷,再次問道:“那你有何良策!”

  “兒臣覺得,吳楚兩方邊境會戰,一決勝負!”這時,子稷挺直了胸膛,鏗鏘有力地說道;

  這個提議一提出,眾朝臣皆是心中腹誹,不屑道:“自己都說了是說得清的事情,那為何要用這種含糊的方式來處理,這樣吳國就能挽回尊嚴了!”

  “這個三殿下看來還是太嫩啊!”

  一時之間,無人響應,卻隻有蘇文羨一人站了出來,說道:“微臣附議!”

  雖然蘇文羨站了出來,但是卻依舊無人出來,都在原地站著不動。

  吳王看向蘇文羨,疑惑的問道:“蘇卿家,覺得此舉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