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奪城(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12      字數:3167
  大帳之中,李靖冥思半晌,笑著對一直在賬中不曾離開的公孫安道:“不如咱們來猜猜,突厥人何時會離開此處?”

  公孫安來到他身邊沒幾天,可瞧這說話就知道,已被他當成了晚輩一般。

  這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得到的待遇,比如說李破這個便宜弟子,當初來拜見他的時候,就不得他喜歡。

  公孫安身上長著愛人毛嗎?

  怎麽說呢……

  隻能說公孫安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和當世的貴族們不一樣,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就養在漢王府中,見慣了當世最頂尖的那些人物。

  所以再和其他人交往,就從來不會覺著對方有多了不得,再了不起的男人能比得過皇帝?再不得了的女子能比得上皇後娘娘?

  同時在那些大人物身邊久了,即便他自己也可以說是身懷絕藝,卻也沒覺著自己有多少過人之處。

  沒辦法,皇帝身邊眾星捧月,他公孫安又算得哪個?

  這也許就是人們接人待物時常說的不畏不亢吧?

  加上顧大娘夫婦,以及嚴閭人,袁牧野等草莽中人的教導,他身上不自覺的又帶上了幾分快意恩仇的豪俠之氣。

  不得不說,這同樣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不然以他的年紀,即便有些出身,也不可能與褚遂良那樣的人平等相交。

  李靖看他就很和眼緣,說到底,其實就是李靖不喜歡心眼太多的人,他吃虧就吃虧在那些聰明人身上……

  …………

  此時公孫安笑著道:“那末將哪裏猜得到?不過都督若是想要阿史那多聞的人頭,俺趁夜摸過去,割了來送給都督如何?”

  李靖樂了,“要是有你說的那般輕易,哪還用跟人對陣廝殺?”

  公孫安敲了敲胸膛,“都督也別不信,俺師傅說了,以俺的本事,天下盡可去得,也就是殺的人少了些,殺氣不足,遇到身手高強之人,動手之前壓不住對方罷了。”

  見了鄭從師之後,李靖心情很好,饒有興趣的問道:“哦?那你的老師又是哪位?說的……倒也有趣。”

  其實在他看來,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多數是遊俠兒,應該是他那個女婿從草莽之中招攬的人物。

  隻不過他那女婿當了皇帝,這些人也就跟著雞犬升天了,沒什麽好奇怪的,前隋之時,楊氏豢養的鷹犬可也不在少數呢。

  像前朝的宿國武烈公麥鐵杖,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這些人因為出身不正,官職再高,也不在世族中人眼中,地位嘛,就更談不上,差不多就相當於皇室家奴而已。

  公孫安明白此中道理,隻是不很在意,張嘴便道:“俺老師可多,等都督得勝還朝,俺給都督引見,再尋幾個得用之人護衛在身邊,睡覺都能比別人踏實幾分。”

  李靖撫須而笑,“那俺可就多謝你了……好了,派人去把趙將軍,劉將軍召來見我吧。”

  …………

  趙世勳和劉仁軌很快來到李靖麵前,捶胸施禮。

  等他們都坐下,李靖說道:“攻城多日,軍中傷亡頗眾,軍心可還安穩?”

  趙世勳有些慚愧,本想著能一鼓作氣攻入城中,但唐軍攻勢受挫於堅城之下,戰了十餘日,也不曾建功,即便李靖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可對於他來說也是少有的失敗。

  “都督放心,咱們糧草充足,穿的也暖和,軍將們就是這樣,沒有凍餓之憂,士氣就潰不了。

  都督再給俺十天,俺一定能把城占下來……”

  一看他又要立旗,李靖趕緊擺手道:“俺沒有責怪將軍之意,攻城之戰本就艱難,遇些挫折也是意料中事,將軍不用自責。

  召兩位前來,是因為就在方才,突厥人派了人過來說話,俺看他言辭閃爍,有求和退兵之意……”

  “哦?來人說了什麽?都督答應他們了?”

  “突厥人漫野而來,不宣而戰,如今見我有所防備,便又換了嘴臉,是欲效那戰國故事,合縱連橫一番不成?

  如此不知所謂,都督莫要理他,等咱們拿下平壤城,再與其計較不遲。”劉仁軌憤憤道了幾句。

  趙世勳點頭附和,“陛下曾言,突厥崽子甚是愚笨,也無信義可言,之前他們還分兵了,這會又來跟咱們說話,怎能信他?”

  李靖心說,就知道會是如此,這也是他不願跟鄭從師多做廢話的原因所在,他這裏口風一軟,趙世勳等人肯定不滿意。

  所以沒有必要跟突厥人耍弄計謀,不然便宜不好占,還可能導致自己人生出怨言,何苦來哉?

  不得不說,一旦涉及到軍事,李靖的智商就占領了高地,不是平時那個李藥師了。

  “兩位將軍所言極是,那咱們不妨來猜一猜,突厥人何時會退兵而去?”

  坐在側後方的公孫安聽了這話,不由抿嘴一笑,看向兩位領兵將軍,很想聽聽他們怎麽個說法,應該不會像自己一樣東拉西扯,含糊以對吧?

  趙世勳滿不在乎的笑道:“這還用猜?那些突厥崽子肯定凍的受不了了,又沒帶多少糧草,要是換了俺來領兵,這會不走還待何時?”

  劉仁軌同意的點頭,隻是他想的比較多,“也許還要看看東邊的戰況,若是高句麗人來援……”

  不等他說完,趙世勳搖頭道:“高句麗人要是能來早就來了,這裏是什麽地方,高句麗人的王城所在,失了平壤城,高句麗也就亡了。

  也就是阿史那多聞太過蠢笨,才會被高句麗人引來與咱們作對,一見突厥人拿咱們沒辦法,高句麗人肯定躲的遠遠的,才不會拚死來援。

  再說李將軍又不是吃素的,高句麗人敢來,在後麵斷了他們的糧道,怕是他們就得和突厥崽子一個下場,冬天裏都得凍死在這裏。”

  說到這裏,他轉頭看向李靖,“與其說這些,咱們不如想想怎麽把突厥崽子留下來,這可是好機會,捉住了阿史那多聞,遼東不戰自平,都督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還真是有道理啊,公孫安在那裏默默咂摸了一番,覺著學到了不少東西。

  劉仁軌眼中閃過幾許熱切,河北降將,缺的就是功勞,真要是能把阿史那多聞率領的突厥人一勺燴了,那可是大功一件。

  此戰過後,他劉仁軌也就摸到了大將軍的門檻了……

  李靖心中已有定計,“說起遼東,那俺就要問兩位一句了,遼東應已為阿史那多聞所據,兩位說遼東有阿史那多聞好呢,還是沒有阿史那多聞強些?”

  趙世勳愣了愣,默然不語,他可沒那樣的遠見,能把握如此大局。

  突厥王庭如何,突厥東方汗又如何……若是真把阿史那多聞留在這裏,那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足以讓最英明的將領也頭大非常,何況是他趙世勳了。

  …………

  戰場上詭異的平靜了下來,好像大家都在等著深冬季節的到來。

  趙世勳說的不錯,阿史那多聞到底還沒笨到一定程度,想把自己和自己的部下都葬送在平壤城外。

  數日之後,天空飄起了雪花,阿史那多聞率軍北歸。

  因為丸都城離著不算遠,突厥人走的也不算很快,倒是沒顯出多少狼狽之像來。

  隻是就這麽灰溜溜的走了,要硬生生咽下多少苦水,隻有阿史那多聞和他的部下們知道。

  回去的途中,突厥人可沒客氣,沿路高句麗人的塢堡,都被突厥人屠戮一空,泄憤一樣殺了不少人,搶奪了一些糧草,算是稍稍彌補了一下損失。

  而派出去的那五千人,一直沒什麽消息傳回來,讓阿史那多聞心疼的直抽抽。

  這次被高句麗人哄騙南下,裏裏外外突厥人損失可大了去了,阿史那多聞所寄望的遼東王,經過此戰,好像也已離他越來越遠。

  回到丸都城,阿史那多聞根本不敢久留,隻留下一千多人在丸都城駐守,他自己則帶人匆匆西去。

  …………

  突厥人一旦離開,平壤城的戰局一下便清晰了起來。

  統一了思想的唐軍,沒有做出把突厥人留在平壤城外的努力。

  等突厥人退兵遠走,李靖立即命陳圓,蘇定方,裴行儼等人率軍與他匯合。

  天氣越來越冷,可平壤城下的戰火卻熊熊燃燒了起來。

  唐軍大軍雲集於此,稍一休整,便四麵環攻,不再留有餘力。

  大唐元貞六年九月末,潮水般的唐軍將士湧向了平壤城,殺聲四起,震天動地,唐軍就像波浪一樣撞擊著平壤城,一波接著一波,幾乎無休無止。

  平壤城至此已呈孤城之勢,在唐軍猛烈的攻勢之下搖搖欲墜。

  箭矢和石塊在天空中飛舞,城牆之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唐軍攀援而上的身影,不住有人跌落下來,摔的骨斷筋折。

  高大的樓車緩緩向前,靠上城牆,便是一番慘烈的廝殺。

  十月初三,下了一場大雪,唐軍攻城已有五日,平壤城牆上下,屍骸遍布,血流成河,城牆上煙熏火燎,加上鮮血的顏色,看上去有如地獄之城。

  高句麗王旗已經幾番出現在城牆之上,那是危急關頭在督促士卒死戰,至於高句麗王高成是不是就在旗下,誰也不曉得。

  隻是高句麗貴族們的將旗卻已換了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