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覲見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12      字數:3119
  紫微宮以紫微為名,自然是依照北鬥之數布局,所以裴矩才會說紫微宮有些歪斜。

  紫微宮依天象,順地勢而建,是有嚴謹的格局的。

  如果把四周的城牆都拆了,也就破了北鬥之勢,格局不再,在當世而言就很不吉利。

  裴矩明白這些嗎,他自然是清楚的,隻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楊廣死的那麽淒慘,說明新洛陽的風水實在不怎麽樣,新朝已立,正該順應大勢,破前隋之舊局,開新朝之氣象。

  按照他的想法,長安那邊其實也應該動一動,李淵就死在了太極宮中,多不吉利啊。

  洛陽就更不用說,如果皇帝能付他以全權,他就能把紫微城都給拆了,然後把皇城整個改造一遍,去去晦氣。

  但是皇帝不願動用民力,隻拆了各處城牆,他也不會惹人嫌,力勸皇帝如何如何……

  這就是前隋寵臣裴弘大,胸中自有丘壑,可身上帶著的非常鮮明的晉末風氣,對平民百姓毫無憐惜之意,隻唯上,不唯公。

  …………

  紫微殿前,金德曼身著新羅對襟王服,以紅黑為主,看著很是莊重,隻是和大唐的服飾比起來,顯得過於樸素了些。

  金德曼到洛陽也有幾天了,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入宮之後便陪在皇後李碧身邊,宿於宮中。

  幾天當中,出遊兩次,遊覽了一下東都洛陽。

  雖說已經在妹妹口中得知了許多中原消息,但耳聞總不如目見,從東萊一路趕到洛陽,和妹妹一樣,都被中原之大所震撼。

  中原還在戰亂之時,她就曾派人來過,隻是派來的人有些奇葩,為亂匪所驚,沒敢深入便跑了回去,跟金德曼說,中原杳無人跡,遍地屍骨,怕是已經沒什麽人了。

  那時金德曼年紀還小,不過卻聰明異常,沒有被其瞞哄,直接送了其人去見曆代先王。

  隔了幾年,新羅形勢越發險惡,她就又派了妹妹來中原尋找高句麗的宿敵大隋來說話,隻是那時中原已經換了天地,是大唐的天下了。

  這兩年因為和大唐的聯係越加緊密,新羅國運已然緊係於大唐之上,用一句俗語來說,那就是大唐打個噴嚏,新羅都得抖三抖。

  新羅的貴族本來就對大唐越來越是欽慕,加上唐軍在東海之上連戰連捷,強大之處令人不敢正視,也徹底震懾住了新羅上下。

  畏威懷德,不外如是。

  金德曼此行,除了向大唐再表恭順之意,親自來感謝大唐皇帝陛下的冊封之外,還有些其他的目的。

  所以在此之前,她幾乎掏空了新羅的庫房,竭盡所能的支應唐軍糧草,來的時候,還帶上了大批珍藏的寶物,不遺餘力之下,隻為結大唐之歡心。

  …………

  金德曼仿照大唐之禮儀,不緊不慢的緩步前行,圓圓的小臉繃的死緊,顯示出她內心的忐忑與不安。

  洛陽太大了,超出了她的想象,皇宮威嚴而又奢華,這還是大唐皇帝的行宮,也不知長安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和她妹妹初來之時大差不差,隻是和沒頭沒腦闖進大唐門檻金勝曼相比,金德曼做好了準備,目的性也強。

  為此她還曾專門請崔敦禮教授她漢話,文章,以及各種禮儀,一切準備停當,她才啟程西來。

  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大唐皇帝陛下東巡洛陽,於是省下了不少路途,但遺憾的是,她這次好像見不到長安風景了。

  她們這一行人到達洛陽之後,隔了七八天,才得皇帝召見,也沒解釋是怎麽回事,讓金德曼心裏極不踏實。

  最可惡的是她那個妹子,到了洛陽之後就像是回到了家中,整日裏除了晚上回到宮中睡覺之外,其餘時間就不見人影了。

  當然了,行蹤上金德曼還是知道的。

  金勝曼先去拜見了自己的老師中書侍郎裴矩,多數時間都是陪著老人家進進出出,至於能學到什麽,嗯,看金勝曼那樣子就知道,就算沒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她也樂在其中。

  偶爾金勝曼還會和後宮的妃嬪們混在一處,到處遊玩。

  皇後娘娘對她也是極好,幾乎有求必應。

  新羅女王殿下羨慕之餘,也算是看出來了,妹妹已不打算回去新羅,隻差明言要留在大唐而已。

  至於是入宮為妃,還是作為使者留在大唐常駐,卻是由不得新羅人做主,得看皇帝陛下的心意。

  姐妹兩個心照不宣,卻還沒好好商量過,按照外交禮節來說,這事多數還得新羅人自己來請命。

  金德曼打算先覲見皇帝,看看情況再說。

  照她本人的意思,是不願把妹妹留在大唐的,姐妹兩個這幾年感情越來越好,加之金勝曼在唐人這裏很有臉麵,貴族們對其愈加看重,所以金德曼已有意立妹妹為王嗣,在將來繼承新羅王位。

  但是看到妹妹心意已決的樣子,她也無法強加阻攔……

  可以說新羅如今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全方位學習大唐是早晚的事情,社會變革之劇烈,不下於剛結束了數百年戰亂的大唐。

  這樣的時代,自然是機會與危機並存……

  …………

  六月的洛陽很是炎熱,走了半晌,金德曼身上又穿著王服,雖然她把新羅王服的式樣,按照大唐宮裝的規製做了改動,露出了修長的脖頸,還有鼓鼓的半邊胸脯,但入到紫微殿中時,還是香汗薄出,氣息也有些紊亂了起來。

  而迎麵便是一片陰涼,讓她舒服的暗自歎息了一聲。

  由殿中的宦官引領著她,入到大殿深處,轉了幾個彎,邁步入內,又是一間不小的殿宇。

  此時的金德曼已無心觀看環境,她隻匆匆抬頭掃了兩眼,便見殿中桌案後麵,坐著一人,埋頭正在審閱著案上的奏章。

  不用問,這肯定便是大唐皇帝陛下了。

  “新羅真我王金德曼入見。”宦官尖細陰柔的聲音在殿中響起。

  李破這才抬頭看去,此時金德曼已是珊珊拜伏在地,聲音清亮,就是漢話說的有點生硬。

  “臣,新羅小王金德曼,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李破笑道:“免禮,賜座。”

  這些天洛陽可熱鬧,吐蕃捷報到了,倭人也被押解到來,琉球使者隨隊而至,新羅人也來湊熱鬧。

  前些時南海大都督李道宗又上書朝廷,扶南王遣世子挾歲供入朝,隊伍裏麵還有真臘的使者,算算時日,路途上若無波折,他們到時應該是七月末尾。

  選的好時候,一看就知道是準備在大唐過冬的節奏。

  李道宗在奏疏中也說明了扶南世子的來意,一個是與大唐商量正式求取冊封,上次來是看看中原的情況,再來就正式了許多。

  之外就是通商往來之事,按照李道宗的建言,不如修一條馳道直通扶南,這工程量可不是鬧著玩的,他還真敢說。

  再有就是扶南世子想在大唐遊學,嗯,扶南人和倭人可不一樣,倭人遣人到中原來朝,想學的是中原的文化體製,可以說是打算全方位的效仿。

  扶南人對這些沒太大的興趣,他們已經被僧人們忽悠瘸了,佛教已成為扶南國教多年,從上到下,都對佛祖虔誠備至。

  僧人們在扶南的地位很高,僧首幾乎和扶南王平起平坐,有時候還能當上扶南國王的老師。

  這顯然不是區區幾個天竺和尚能辦到的事情,除了扶南貴族們推波助瀾之外,還有就是受到了中原佛教發展的外溢效應的影響。

  扶南世子此來,就是要在大唐的佛寺中求佛,修行,其他的人家興趣不大。

  這應該是李破派人回訪種下的因果,要知道他派去的那幾個和尚都是江南高僧,佛法精深,隻要半路上沒去見佛祖,到了扶南那就相當於回家了。

  扶南世子到中原來取經,估計就是那幾個中原高僧的首尾,和玄奘西行求取真經有異曲同工之妙。

  …………

  金德曼再次拜謝,這才起身入座。

  李破打量了一下她,金德曼和她的妹妹長的一點也不相像,個頭先就比金勝曼矮了許多,也沒有妹妹那麽矯健靚麗。

  女王殿下身上有著很重的新羅人特征,尤其是眼睛,單眼皮,眼型狹長,哪像金勝曼,一雙大眼占了門麵的三分之一。

  不過金德曼身形圓潤,比妹妹要豐腴許多,倒是很符合如今唐人的審美。

  李破心說,這兩個估計有誰是隔壁生的吧?就說是堂姐妹,也不應該差這麽多嘛。

  …………

  “卿遠道而來,到洛陽也有些天了,朕忙於國事,一直未曾相見,在這裏相會也不算正式,說起來倒是朕有所怠慢,朕這裏要給你陪個不是。”

  金德曼聽了,好像一下就放鬆了許多,在座位上欠身道:“陛下說哪裏話,要怪隻能怪臣來的倉促,未能事先報於陛下得知。

  且皇後娘娘待臣有若家人,臣感激還來不及,實無半點怨言。”

  幾句話的工夫,李破就知道她來大唐,是做了很好的準備的,就隻這得體的禮儀和對答,就比前麵來的那些新羅人都要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