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攻倭(六)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10      字數:3101
  “大亂之世將至,我們要做好準備了。”

  肥國都邑。

  這是個三麵環山的三角形地帶,半山建城,有口一千餘戶,是築紫島上少有的大城。

  因為肥國有著良港,所以肥國一直把控著築紫島西北門戶,之前往來的船隻很多。

  尤其是當年半島戰亂,外鄉人奔倭的時候,大多都是從肥國登陸,於是也便讓肥國成為了築紫島上的霸主。

  後來很多人都說倭國的祖先是扶餘人或者是逃來倭國的漢人,新羅人,百濟人,這個說法是有些依據的。

  倭國沒有什麽本土文明可言,他們文明起源多是外來輸入,這個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從肥國的都邑就能看得出來,一座城堡,貴族居於城中,其他倭人在周圍聚居,這和高句麗就比較類似。

  所以說倭國如今沒有什麽像樣的城池,倭國的都城平京城勉強算是一個,其他的最多也就是一個個的城堡而已。

  不過相較於東南亞叢林裏那些寨子,以及外島上的那些樹棚,倭國明顯已經先行了一步,早早邁入了城邦製國家的行列。

  肥國作為築紫島的門戶,應對的其實不是外敵,而是守住了築紫島的出海口,去年倭國大軍遠征新羅的時候。

  築紫島各個令製國派來的軍旅就是先在肥國聚集,然後從肥國的港口出發,到對馬島南側和主力大軍匯合在了一起。

  不久,他們就遇到了出海而來的唐軍,倒黴的一筆。

  今年八月的時候,肥國還舉行了一場祭祀活動,祭奠的自然是出海未歸的人,肥國出兵一千多人,一個也沒回來,加上今年在海上失蹤的漁民,差不多一千一百人。

  肥國不論是貴族還是部民,都感受到了痛苦。

  於是借招魂祭祀,向天照大神哭訴了一番,嗯,雖然這些年倭國的朝廷一直在推行佛教,可天照大神還是位置穩固,有著妖魔之首的地位。

  倭人的妖魔鬼怪和中原人理解的明顯不同,人家那是神靈,不都是反麵人物。

  ………………

  讓肥國官員們擔心的是今年冬天不好過,損失了大量的漁船和漁民,漁業上的收入銳減,靠著打魚為生的漁民家庭紛紛難以為繼。

  今年多半年,肥國的人們都在造船……

  另外就是“南方人”的威脅,北方各部受到重創,南邊的野人便也蠢蠢欲動了起來。

  ………………

  今日肥田禦守才會召集家臣,是想商量一下過冬的事情。

  肥田長的很圓潤,附和他的姓氏,身量不高,長相缺乏特色,但要是去到中原,一眼就能看出是外邦之人。

  肥田是他們一族的姓氏,一直管理肥國,世襲罔替那種。

  禦守則是官職,禦賜守備,如今倭國實行的是冠位十二階官製,聖德太子在時推行的官製,以冠冕的顏色來劃分等級。

  之前倭國的官職很混亂,大體上和九品中正製差不多,貴族靠著血脈成為了倭國神靈的後裔,階層極其固定。

  聖德太子推行的冠位十二階則和中原推行的科舉製差不多,為的就是打破貴族對權力的壟斷。

  說實話,願望是好的,效果卻是不佳,隻是讓官階和職責看上去清晰了一些而已。

  像肥田就是倭國的小德官,隻在大德官之後。

  大德官位極人臣,是倭國朝中的宰相,相當於中原的攝政之臣,倭國出現的第一位大德官不用說了,那一定是蘇我馬子,標準的權臣,屢次出使大隋的小野妹子,也曾當過大德官。

  肥田禦守這樣的封國之臣,稍微差上一些,位在小德。

  其實對於肥田家族來說,這些官職對他們沒有多大的意義,隻去年推古女王歿時,他們這些人趕到平京奔喪,官職的作用才能顯現出來。

  ………………

  肥田氏是大地主起家,如今整個肥國能夠耕種的土地,十有七八都握在肥田氏和他的家臣手中。

  漁民所乘的船隻,漁網等等,大多也是租用肥田氏的,以前肥田氏被稱作大部首,是築紫島上最豪橫的家族之一。

  肥田禦守用感歎的語氣說著話,很心疼的從桌子上撚起一個米粒塞進嘴裏,又吃了兩口鹹魚和醃菜,小口的咂了口酒。

  家臣們見怪不怪的看著節儉的禦守大人,一邊大口的刨著米飯,一屋子的大地主,米倒是真不缺。

  大家也都明白肥田主君在說什麽。

  推古女王歿了,那個厲害的女人老了老了,卻還聚集起大軍去攻打新羅,慘敗之下,天下大亂的時節可不又來來臨了嘛。

  有人大大咧咧的嘟囔了一句,“亂就亂吧,南邊那些吃生肉的家夥,早就想教訓他們了,如果不是天皇管著,哪有什麽薩摩,向日之稱?”

  “武部說的對,禦守大人應該盡快下決心了,平京的那些人再不會給予我們幫助,憑什麽還聽他們的?薩摩的賊人以前就搶奪咱們的船隻,絲毫也沒有把肥國放在眼裏,是到了報仇的時候了。”

  肥田禦守默默的飲著酒,聽著家臣們七嘴八舌的說話,臉上神色不動,直到聽不下去了,才揮手讓他們安靜下來。

  “打仗需要的是糧食,大家餓著肚子可不行,打完了咱們肥國能得到什麽?以前也不是沒打過吧?

  薩摩的那些家夥乘船就跑去了伊矛,等到回軍之後,他們又跑了回來。

  哼,與其想這些,你們還不如好好幫我想一想,一旦本島上亂起來,咱們應該幫哪一家吧。”

  一個把頭發梳成抓稽的家臣道:“山背皇子已經登位,正朔已定,據說他很英明,我覺得禦守大人應該帶領我們效忠新的天皇。”

  有人反駁,“我聽說女皇駕崩的時候,指定的是田村皇子繼位,隻是山背得到了蘇我氏的支持,才得以篡改遺命,繼任天皇,這樣的話,還說什麽正朔?”

  “什麽遺命不遺命的,平京裏麵的事還不都是蘇我氏的人在做主?蘇我大臣還在的時候,天皇是哪個又有什麽區別?

  要我看啊,隻要蘇我氏還在,就不需去看天皇是誰。”

  “哼,蘇我氏的那些人怕是不會這麽想吧?他們真的願意擁立山背?誰又願意看到出現第二個聖德太子呢?”

  看著家臣們一個個化身政治家,談論起了平京城中的那些大人物,肥田禦守頭疼了起來。

  他想了半天,幽幽說道:“還是把肥田二召回來吧,他離開這裏夠久了……”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肥田二是肥田禦守的弟弟,在家臣眼中那是一個好像妖魔一樣的人物,因為強行侵犯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肥田禦守的女兒而獲罪,被他們的父親趕去了肥後,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到都邑來了。

  嗯,肥田禦守做的也不差,他殺死了敗壞家聲的女兒,隨後把肥田二的妻子搶了過來,當眾淩辱並把她交給了家臣們,一年之後還弄去了海邊的妓屋,至今還生活在那裏。

  兄弟兩個誰也別說誰,要是擱在中原,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而且肮髒的令人羞於向別人提起。

  也許隻有晉末那些瘋狂的君王才能幹的出來。

  可在倭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隻要肥田氏有事,他們還是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這也是肥田禦守想把肥田二召回來的原因。

  ………………

  在肥國的貴族們還在瞅著內部使勁的時候,唐軍已然登岸。

  因為處於風季,肥前的船隻多在港口之中。

  玄海灘頭停靠著不少船隻,都很新鮮,一看就知道是新造的海船。

  海灘之上沒什麽人,離著海灘稍遠的地方,便是漁民聚居之所在,外圍晾曬著很多漁網,一些穿著破爛,赤足露著臂腿的倭人女子在那裏打理各種漁具,不時的有說笑聲傳來。

  島上的文明已經進步很多,和中原古書上的記載有些區別了。

  倭人不再混居於一室,知道了些禮義廉恥,女人的日子也就好過了一些,就是……身高沒怎麽變,倭之一字形容的很貼切。

  不用出海的時候,女人們依舊要忙碌於雜務,男人們則在家中整日酣睡,這就是倭人漁民的生活。

  ………………

  太陽高高掛在頭頂,海鳥飛掠過上空,不時發出幾聲悅耳的鳴叫,風雖然很大,可看上去卻是一派祥和景象。

  唐軍跨海而來,穿過肥前外海的零星島嶼,在倭人向導的指引之下,直達玄海灘碼頭。

  最先發現海麵上的異常的是在那些最勤快的男人,他們準備趁著風季修理一下自己的漁船。

  隨著一個正在拆卸船帆的倭人發出一聲驚呼,海灘上的十幾個漁夫紛紛爬上了桅杆,向遠方眺望了起來。

  此時唐軍的戰船已在海上排成了登陸的隊形,小船在前,上麵滿載著士卒,浩浩蕩蕩的向海灘方向靠了過來。

  海灘之上驚呼聲四起。

  其實這些倭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他們和之前壹崎島上的那些人差不多,還以為自己的船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