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 攻倭(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10      字數:2094
  大唐能夠給予蘇毗人的幫助其實有限。

  別看在另一個時空當中,吐蕃最強大的時候,占據了河西,甚至遠及西域,連蜀中都被他們占去了一塊。

  可在大唐強盛的時期,吐蕃人所有的試探,都被大唐強硬的斬斷了。

  他們和大唐並非一個量級的對手,隻有在大唐虛弱的時候,才占了些便宜而已。

  他們在大唐麵前,最可以依靠的還是地理位置。

  唐軍無法大批的上到高地之上,所以隻能退上一步,逼得吐蕃稱臣便也算了。

  這和以前的吐穀渾,突厥等部族差不多……

  所以反過來說,大唐想要直接介入吐蕃人的內亂,幫助蘇毗人去攻打雅隆諸部,也是鞭長莫及。

  但程大胡子絕對不會露出哪怕一點我幫不了你的樣子,他煞有介事的跟蘇毗末羅談起了外援的問題。

  他可不管現在做出的承諾會不會兌現,他又不是吐蕃人這邊的神靈,所以隻管許諾,不管結果。

  在談了一陣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向蘇毗末羅保證,他會派人回去大唐,請求皇帝陛下派出援軍來幫助蘇毗人完成他們的複國事業。

  嗯,派人回去是肯定的,其他事,諸如涼州眾人會不會派來援軍,又是怎麽向皇帝稟報,也不由他這個使者來做主。

  反正他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給辦了。

  蘇毗人如果兵敗的話,他立馬便帶人逃走,最多把大女王給帶上。

  如果逃不掉的話,他還有大唐來使這個護身符,應該能跟勝利者說上話……

  和以前一樣,如果你信了程大胡子的鬼話,最後的結局嘛,恐怕你隻能去祈禱神靈的保佑了。

  至於蘇毗末羅的許諾,大胡子也就聽聽,自己鬼話連篇,哪裏還會去相信別人?

  ………………

  之後他又把侯君集叫來商量了一下,決定在蘇毗王城過冬。

  侯君集的心情不用怎麽描述,他掉到程大胡子這個大坑裏麵,時常會有一種錯覺,坑已經夠深,隱約見到底了,可過上幾天他就會意識到,這個大坑深不見底,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會遭遇什麽。

  比如說程大胡子把女王給睡了這件事,就讓侯君集念叨了一遍又一遍的阿彌陀佛。

  不過侯君集和程大胡子到底是不一樣,他想在明年去軍前看一看,他認為打仗這種事,一百個吐蕃將領也不如他一個。

  什麽援軍?有他侯君集就夠了。

  不得不說,他還是那麽的自信,甚至到了自戀的地步……

  即便是來到吐蕃這個鬼地方,也沒打擊到他的自信心,程大胡子不得不在心裏道上一聲佩服。

  能活到今天,這廝是真不容易。

  ………………

  就在程大胡子在吐蕃耍的飛起的時候,遠在東海,唐軍對倭國的攻勢已然展開。

  八月初,李靖率軍至新羅。

  十餘萬唐軍陸續登岸,駐紮於半島西側,百濟人算是徹底沒了聲息。

  吳王杜伏威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在李靖沒來之前,他便分兵四出,破百濟部落數十個,擒殺各部首領貴族近百人。

  鬧了有一年的百濟諸部叛亂戛然而止。

  驚恐的百濟部族,紛紛攜帶禮物去拜見杜大王,表示了臣服之意。

  新羅王女金勝曼奔走在新羅和百濟之間,努力的維係著兩邊的關係,唐軍在半島上的作為,確實把新羅人嚇的夠嗆。

  直到金春秋從長安趕回半島,才稍稍讓新羅人放了心。

  李靖登島之時,杜伏威的“剿匪”事業也已漸近尾聲,他親自到岸邊將李靖迎了回去。

  李靖在島上待了十餘日,和杜伏威相處的很好。

  嗯,這是他自己以為的,實際上則是,杜伏威已經巴不得這廝快些領兵去倭國,再要待下去的話,杜伏威恐怕就要覺得這廝就是上島來跟他爭奪兵權來的了。

  因為李靖過於實在,在熟悉了一下百濟的山川地理之後,開始給杜伏威出起了主意,並勸說杜伏威把姓扶餘的百濟王族都搜出來,交給新羅人處置。

  戰略戰術上指手畫腳也就算了,竟然還出起了如此歹毒的主意,讓杜伏威一下起了戒心,他不知道這是李藥師自己想出來的主意還是皇帝的意思……

  如果李靖不是國丈,杜伏威的家小又都在京師,以後還指望著端好大唐的飯碗,人家都有心把命心腹讓他在海上出點事故什麽的了。

  ………………

  李靖猶自不覺,在半島上顯了顯自己的聰明才智,便開始準備率領大軍渡海去倭國。

  他的準備工作做的還是那麽充分,他和杜伏威以及麾下眾將仔細商量了一下,又把倭國降人叫來,仔細的詢問倭國的政軍等事,還有就是倭國的地形。

  他在半島之上用了數日,完善了一下倭國的地圖,對此戰的戰術進行了極大的改動。

  什麽穩紮穩打,軍事冒險才是李靖的用兵風格。

  本來唐軍的計劃是向東北方向,先攻打倭國最北端的蝦夷諸部。

  蝦夷諸部是島上土人,和倭國主島的和族不是一個民族,和族興起之後,把蝦夷人趕到了倭國列島的北端,蝦夷人在這裏生活了下來,把這裏稱之為蝦夷地。

  他們曾經在南北朝時期向中原朝貢,並得到了冊封。

  到了倭國飛鳥時代後期,他們才成為了倭國的屬國,所以說在這個時期,倭國並沒有真正的統一列島。

  北邊的蝦夷,南邊的築紫島上,都有著一些部族並不視倭人為同族,隻是在外人眼中統稱他們為倭人罷了。

  其實情況和中原的商周時期差不多,島上是以和族為主導,其他部落為附屬形成的一個部落聯盟。

  而在倭國的飛鳥時代,和族在島上獲得了一定的正統性,和族朝廷也在極力的擴充著這種影響力。

  隻是想要統一各個主要島嶼,把列島上的人們打造成一個整體,他們還力有未逮。

  蝦夷無疑是倭國的弱點所在,這裏的人們和中原曾經有所往來,而且人少地多,選擇此處為唐軍的登陸地點,在之前看來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