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老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10      字數:2188
  門下省今年缺職的人比較多。

  這裏說的是六品以上官員,缺職達到了十七人之多,一下便影響到了門下省的運轉。

  而且今年年初的時候,門下省的諫義大夫增至四人,缺職兩人,給事中則缺職三人。

  這些職位都需要補齊。

  長孫順德列出了長長的名單,李破隻看了頭幾個,心裏大致上也就有數了。

  長孫順德私心頗重,好結朋黨,之前魏征等人對他都頗有微詞。

  如今得了機會,果然就要薦舉友好,而且大包大攬,真是不知分寸。

  李破在心底冷笑了一聲,嘴上卻隻是輕描淡寫的道了一句,“孫伏伽是今科狀元,調他來門下任諫義大夫,其餘的嘛……”

  他拍了拍名錄,“交到門下眾人共議,選出人來再讓吏部的人瞧瞧,卿看如此可還妥當?”

  長孫順德心裏咯噔一下,皇帝竟是一個人也沒親自挑選,更是連問都沒問一聲,這是不滿意嗎?

  他想了想,起來躬身道:“陛下,起居郎,諫義大夫,散騎常侍等職皆為陛下近身侍從,若無陛下欽許,眾人挑選的話,怕是不合陛下心意啊。”

  李破擺了擺手,“卿家薦舉之人,必乃賢才,朕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隻要別像宇文士及那般,鬧出醜事,傷朕顏麵即可。”

  李破拽住他小尾巴狠狠揪了揪,長孫順德便不敢再多言什麽,宇文士及確實太過拉胯,上任沒幾天就被貶出京師去了。

  這要是因為政見不同而遭貶斥,也就算了,可拋妻棄子,拋的還是前朝公主……他娘的你們宇文家的人也真是做的出來。

  長孫順德不知道宇文士及那廝怎麽樣,反正他的一張老臉是腫了不少。

  ………………

  長孫順德灰溜溜的出了太極殿。

  他本想著繞過封德彝和杜楚客兩人,讓陛下定下幾個關鍵的職位,沒想到卻是這種結果,不免有些沮喪。

  回到門下省的時候,他沒有聲張,而是把這事壓下了一天,晚上回到府中便召來心腹商量了一下。

  有人說的和他所想頗為相似,就是認為陛下對他薦舉之人不很滿意,如果是這個說法的話,他完全可以再試一試,另外擬上一分名單呈上。

  但也有人言道:“之前陛下用的,多乃潛邸舊人,心腹之處旁人不及也,今遷於外,再要錄選,便不需仔細,說起來此乃陛下對侍郎的信任啊。”

  這話長孫順德愛聽,又與心腹們琢磨了一下,心中雖還有所猶豫,卻不再尋思著去試探皇帝的耐心了。

  不過有那麽幾位他是要力薦的。

  比如說長孫安世,那是他的侄兒,在京師蹉跎已久,如今風聲差不多也算過去了,皇帝沒有追究官員既往之意,那也就可以再次入仕。

  長孫安世的才能不用懷疑。

  他的這個侄兒是前隋的進士出身,任職過地方,還率軍攻打過吐穀渾,後來在洛陽從賊,當了王世充的內史令。

  無論才能還是為官資曆都不缺,如果能得到任用的話,一定是他的好幫手。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長孫無忌那個小畜生氣的他肝疼,之前使了好些手段,長孫無忌卻還是在大理寺站穩了腳跟。

  皇帝不知為什麽,對長孫無忌很是看重的樣子,彈劾的奏章送上去,幾乎都如泥牛入海,沒有任何的回音。

  長孫順德憋了一肚子的氣,卻也無可奈何。

  尤其讓他警醒的是,這麽攻訐自己的侄兒,於他的名聲極為不利,他的友人以及門下,都在勸他息事寧人,不要這麽追著不放了。

  親近之人尚且如此,那麽其他人呢?肯定都在看笑話,說不定也在憋著勁想要參他一本。

  所以去年出京隨皇帝北巡,他順勢便消了把長孫無忌按在地上摩擦的心思,可他這人的心胸確實不夠寬敞,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而長孫安世和長孫無忌兩兄弟早成死仇,長孫安世能夠重新入仕的話,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當做刀斧揮出去。

  ………………

  長孫順德安下了心,第二日上衙就把薦舉的名單送到了封德彝麵前,並解釋了一下,這是陛下的交代,可不是他長孫順德想要安插私人。

  封德彝跟他虛應故事了一下,眯著眼睛把那名單看了一遍。

  心裏當即就樂嗬了起來,長孫老兒,死期不遠矣。

  長孫順德的愚蠢,明顯超乎他的意料之外。

  門下省是什麽地方?侍從皇帝左右,審辨是非,進言無礙。

  隻要別常常惹得皇帝不高興,門下省的官員出去都能高升,而且因為有在門下任職的經曆,官員們在見到他們之後,都會先讓三分。

  你在外朝結黨也就算了,皇帝不喜,最多也就是把你貶斥於外,像楊素,蘇威等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你若是在門下亂來,威脅到的卻是皇帝的切身安危。

  想一想,時常在你耳邊說話的人,竟是眾口一詞,那得有多可怕?別說當今皇帝是一位英明的開國之君,即便昏聵之君,日子長了怕也受不了吧?

  封德彝看了看長孫順德,再想想皇帝的性情,神色不動間心思千轉,招手命人把另外一位門下侍郎杜楚客請過來。

  之後他隨手拿起筆來,在名單上圈圈畫畫,點出一些人來又遞給長孫順德觀看。

  微微一笑道:“其他人俺也不熟,這幾位的才能德行皆堪顯位,俺也不與侍郎客氣,先挑選出來,等杜侍郎來了,再問問他,就送去吏部吧。”

  長孫順德緊著瞅了瞅,劃出來的人竟都頗合他的心意。

  他不由狐疑了一下,卻也不容他多想,隻能抬頭笑道:“朝中誰不曉得,侍中慧眼識人之能?

  本來應是侍中親舉,可此次門下職位缺失太多,俺也是夙夜憂慮,恰逢陛下有所吩咐,事先也沒有跟侍中打聲招呼,還望侍中莫怪。

  要不這樣,侍中心中若有良才,不若也來薦上幾個?”

  封德彝笑著搖頭道:“算了算了,俺年紀至此,老眼昏花的還識得什麽良才美玉?唉,將來這門下之事啊,還得是這些年富力強的後起之秀來撐著。

  長孫侍郎的眼光不錯,舉薦上來的都是賢能之人,真是勞煩侍郎了。”

  兩個老狐狸相視一笑,念頭也不知轉了多少,不過長孫順德確實是放心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