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閑人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2-02-24 16:09      字數:2110
  馬三寶帶著兩個從人騎馬悠閑的晃在街上,他剛從蜀中回來,長安的天氣他還不很適應,覺著冷了些。

  他其實是個晉人,從小跟隨家人遷居洛陽,後來做了柴紹的書童,如今已經年過而立,經曆上也能稱得上一聲精彩了。

  他二十多歲時起的家,侍奉柴紹的時候沒什麽,後來到了李秀寧的身邊,正逢李淵起事,他跟著李秀寧逃出長安城,之後李秀寧組建了娘子軍,他和關西的將領以及盜匪們打起了交道,也便有了作為。

  李淵進入長安之後,他得到了李秀寧的舉薦,這才因功入仕,授太子監門率,光祿大夫,起點不算低。

  本來他這算是投效了太子李建成,可後來卻又跟隨柴紹轉戰蜀中,平定薛仁杲,立下不少戰功之餘,又得了李世民的賞識,成了天策府的部將。

  也沒辦法,不由他自己來做主,因為他的根子還在柴紹這裏,主仆一場,情分上非比尋常,他再會說話,太子一黨也不會信任於他。

  後來因為李唐攻勢接連受阻,他又被派到了蜀中,成為了李孝恭的部屬,再接下來他的仕途軌跡就更詭異了一些。

  他受李孝恭指派回到長安,接著就是出使晉地。

  等李淵壞事之後,他看風色太過不妙,又蔫溜溜的跑回到了李秀寧身邊躲藏了起來,沒有跟著天策府那些將領們一道進行最後的頑抗。

  從這裏看的出來,他這人是極為聰明的,在大局觀上比很多自詡豪傑的人都強上不少,一旦察覺到敗勢難挽,就先獨自溜了。

  隻不過這麽一來,他的仕途也就此斷絕了下來,等風聲稍過,又被李秀寧派去蜀中,暗中查探李世民的下落,這一去就是數載。

  他因為出身奴仆的緣故,辦起事來總有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想法,所以奔波一番下來,苦沒少吃了,盡心竭力之下卻終是不負所托。

  做下了這麽一件大事之後,他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可對前途卻很迷茫,覺著大有可為吧,卻又深感無事可做,就和後來大學畢業季的學生似的。

  滿懷憧憬和希望,卻又不知道自己該幹嘛,又能幹嘛。

  沒辦法,少年時在柴府中的日子讓他沒了自己的主張,用後來人的話說就是形成了一種依賴形人格,得受人指派,不然就會覺得孤零零一個不很牢靠。

  ………………

  他這次回到長安之後,跟家人團聚在一起,確實很是高興了幾天,幾個小崽子都不太能認人了,可得好好教訓一下。

  所以得了李秀寧允準之後,他回到家中就沒怎麽出門過,一天就是婆娘孩子熱炕頭,回來之前的那點雄心壯誌完全給他拋在了腦後。

  日子過的優哉遊哉,歇的差不多了,他心思就又活泛了起來,準備找以前的狐朋狗友們聚一聚,看看能不能找見什麽機會。

  嗯,這廝不想入仕了,舊主死的挺慘,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都也屬於橫死,對他那本就七零八落的世界觀衝擊不小。

  尤其是他對公主現如今的處境不很了解,對李秀寧給他的承諾也就不太在意,嗯,這廝準備自己尋找點門路,做個買賣什麽的。

  他自認還算聰明,這些年又跑了那麽多的地方,做個商人的話應該不會虧本,不想掛著隴西李氏私人的名頭,再去到官場之上被人排擠冷落。

  這就是回來之後陪著家人之餘,給自己未來做出的一點規劃……

  如果讓李秀寧知道了,肯定會被這廝氣歪了鼻子,好個不識抬舉的蠢貨,瞧瞧這點出息吧。

  可人家馬三寶從來不認為自己多有出息,正一心想著為自己的財物自由努力一把。

  今日出門說起來也是巧了,他正準備梳理一下自己的人脈,看能不能再找上去的時候,有人卻是得了馬三哥回到長安的消息,派人送來了拜帖,邀請他去歡樂歡樂。

  一聽就知道不是什麽正經朋友……

  如果換做幾年前的話,這一點都不稀奇,馬三寶還得考慮一下要不要去赴約,畢竟那會他的身份已非尋常,眼瞅著就是要飛黃騰達的樣子了。

  可現在嘛,還能記得他馬三寶為誰的他認為都是真朋友,他本來還想著怕是要吃上幾次閉門羹,陪上許許多多的笑臉才能重新在長安立足呢。

  當然了,他也不認為有人會故意給他難堪,當年他得罪的人本就不多,如今會為難他的人估計都是因為他當初的身份所致,怨不得旁人。

  人情冷暖這東西,他當年做仆人的時候就經曆的多了,也就不很在乎這些。

  實在不成,他便再去公主門下為奴也沒什麽,再者說了,杜如晦歿了,不還有房玄齡等人呢嗎?現在好像都還成,不會那麽絕情,連口飯都不賞給他馬三寶吧?

  要是劉弘基還活著就好了,那廝和他最談得來,而且一個做過盜賊,一個當過奴仆,誰也別說誰……

  竇光大,蘇勖那些世族子弟就差些,估計冒然登門的話,人家能還認得你馬三寶是誰就不錯不錯了。

  長孫順德叔侄那些洛陽老鄉?那就算了吧,根本不是一路人,當年每次見到就趾高氣揚的,連瞅都懶得瞅他一眼。

  他這明顯是低估了李秀寧在京師權貴中間的影響力,不過心態還是不錯的,要求很低,能活著就成那種。

  …………

  這次邀他出來玩耍的是兩兄弟,確實是屬於狐朋狗友之列,隻是當年那兩兄弟在京師的權貴子弟中間還是比較受歡迎,主要就在於大方兩字。

  財力雄厚,加上出手豪闊,用馬三寶的話來說,實乃性情中人也。

  不用問了,能得以上評價的也就是晉陽大富翁武士彠家的兩位郎君而已,其他人家就算富裕,也混不到關西權貴中間來。

  …………

  而俗話說的好,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馬三寶那肯定屬於前者,正想著不能坐吃山空,弄點營生來養家糊口,有人便送了上門。

  武士彠是家財萬貫的大商人,馬三寶覺著應該向人家討教一下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