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河西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5-02 16:21      字數:3195
  戈壁灘上,喊殺連天。

  沙匪和唐軍士卒縱橫來去,馬蹄帶起陣陣黃土,攪的煙塵四起,連陽光都暗淡了幾分。

  騎士們不停的揮舞著戰刀,伴隨著的是一聲聲充滿野性和殺氣的怒吼,一蓬蓬鮮血飛濺而出,染紅了饑渴的戈壁灘,淒厲的慘叫聲不時響起,每次都幾乎代表著一條鮮活生命的消逝。

  箭矢帶著令人恐懼的銳嘯四處飛射,不時有人為箭矢所中,慘叫著栽下戰馬。

  唐軍憑借著他們精良的武器,護甲,以及嫻熟的戰陣技能漸漸占據上風,並很快將主動權化為了勝勢。

  他們在軍官的帶領之下,在戈壁之上往來衝突,所到之處,沙匪紛紛被斬落馬下,彪悍的唐軍將士向敵人盡情的展示他們的武勇。

  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已將沙匪趕的狼奔豕突,四散而去,唐軍士卒猶自憤恨不已,在囊中抽出弓箭,於疾馳當中將那些落後的沙匪射下戰馬。

  廝殺漸漸平息,程知節摘下麵巾,大口的呼吸著那帶著濃重的土腥味的空氣,心有餘悸的摸了摸胸膛。

  那裏被人斬開了老大一條口子,露出裏麵灰撲撲的皮甲,好在老程命大,這一下要是向上斬出,程大胡子的腦袋恐怕就保不住了。

  “傳令,不要追了,收拾一下,留幾個活的,其餘都殺了,咱們去他們的老巢休整兩天再走。”程知節怒氣爆棚的吼了一聲。

  出了玉門剛兩天就被一群不知所謂的賊人給盯上了,這些沙匪應該是附近綠洲上的一些部落的人,估計是很久沒有買賣,已經窮瘋了。

  不然他們也不會對程知節一行人下手。

  事實也證明他們確實打錯了算盤,就算他們召集了能夠召集的所有人馬,在數百唐軍精銳麵前也是不堪一擊。

  ……………………

  程知節一行又走了一個多月,才從福祿城趕到玉門,別看在程知節等人感覺當中,已經走到了天邊,可這裏確實還在中原王朝的傳統勢力範圍之內。

  夏朝到前秦,這裏是西戎,匈奴等部族的地盤,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始置玉門縣,隸酒泉郡,這無疑是絲綢之路的產物,中原王朝的影響力開始向中亞地區延伸。

  從那時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前隋,哪個都未曾放棄這裏,郡縣也設置的越來越多,玉門城作為通往西域的一個重要的節點,隻要中原王朝還能維持,這裏就一定會有中原軍人駐守。

  程知節等人來到玉門城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玉門城主孫世恩,這人四十多歲年紀,大業八年隨軍至玉門駐守,他當時隻是前隋軍中的一個隊正。

  到了大業九年時,白喻娑在西北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奴隸起義,涼州以西的地方便與中原徹底斷絕了消息。

  如今駐守在玉門城中的都是些前隋老軍以及招募的附近的一些牧民,隊正都熬成了城主,見到中原來人的那一刻,孫世恩是老淚縱橫。

  在得知中原已經改天換地之後,孫世恩不勝唏噓,鄭重其事的舉行了一個儀式,率人奉上了西北邊軍的日月星辰旗,從程知節手中接過了大唐的旗幟,懸掛於玉門城之上。

  這些駐守於西北荒蠻之地的軍人給程知節,侯君集等人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的忠誠讓人動容不已。

  據孫世恩說,十幾年間,他們駐守於玉門城中,由開始的五百人,一直到現在的幾十人,外加招募的部族戰士,也不過百人,加上城中之百姓也隻有三百餘人。

  這些年裏和周圍的部落以及沙匪鬥智鬥勇,勉勉強強活了下來,程知節到時,其實他們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每年都在死人,再過上一些時候,玉門城估計就要掩埋在西北的漫天黃沙之中了。

  他們曾幾次派人到長安求援,可出去的人就再也沒能回來,到了後來他們還想全軍而返,因為一部分的反對,最終未能成行。

  今日終於再見故國使節前來,那種激動根本無法言表。

  程知節聽了這些當即拍著胸脯跟孫世恩等人說,以後一定會好的,中原已經是大唐的天下了,他們去敦煌瞅瞅,回到長安肯定要把他們的功績跟皇帝說一說,到時大家都加官進爵,回到中原去享福。

  對這個河南賊的說法,孫世恩等人深信不疑,感激的和什麽似的,還讓人殺了一頭羊來款待程大胡子。

  程知節一行並沒有在玉門多做停留,路還很遠,他們要盡量在冬天之前回到張掖,而且玉門城中的人過的太慘了,也太熱情,讓他不忍心禍禍人家。

  離開玉門城之後,侯君集就感慨的對程知節道:“此輩乃我大唐之幹城也,還望大兄莫要忘了今日之言,讓他們能榮歸故裏。”

  隻是沒想到,他們才離開玉門城兩天,就跟沙匪做了一場。

  程大胡子比較憤怒,他一個攔路打劫的祖宗碰上了斷道的強人,還挨了一刀,那可不能就這麽算了,正好去掏了他們的老巢來歇歇腳。

  食物飲水什麽的倒在其次,他好幾個月沒碰到個母的了,想來這次能有所收獲。

  不得不說,他這樣的家夥,正適合此等蠻荒之地……

  ……………………

  一天之後,程知節便坐了一處綠洲的帳篷中,洗了個澡的程大胡子煥然一新,隻是兩腮出現的高原紅短時間內是洗不掉了。

  綠洲原來的主人都被送去見了他們信仰的神明,河西走廊的人們如今大多受突厥影響信奉天神,以阿史那母狼為圖騰,少部分信奉佛教,當然了,是不禁殺戮的那種。

  河西地區的部族來曆龐雜,什麽部族的人都有,匈奴,柔然,鮮卑,土羌,吐穀渾,突厥,西域胡種還有漢人等等等等,都能在這裏見到,相互通婚之下,已經很難分清他們的人種了。

  他們散布在河西地區的河流旁邊,一邊耕作放牧,一邊則兼職強盜,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苦日子。

  程知節愜意的坐在一張破毯子上麵,飲用著本應該送給突厥人的美酒,一邊埋怨著侯君集。

  “你呀,就是死規矩記得太多,咱們在這裏殺些人,搶幾個女人算什麽?回去之後又沒人知道,就算知道了,還能因為這個來罰咱們?

  勞苦功高你知不知道?走了這麽遠的路,受了那麽多的苦,沒功勞也有苦勞,誰又能拿軍紀跟咱們說事?”

  來自山東的大賊頭教育著死板的關西小流氓……

  老葛邏祿則像個真正的奴隸那樣縮在帳篷的角落裏,時刻觀看著主人的臉色,並偷喝著主人的酒。

  侯君集是個堅持原則的死腦筋,而且他向來自詡甚高,又是正規軍出身,和程知節可不一樣。

  殺人可以,女人不能動之類的軍規戒律已經刻進了他的骨子裏,所以在圍剿這個部落的時候,他約束住了狂暴的軍人們,並斬殺了幾個違抗他軍令的士卒和向導。

  此時即便他不願得罪程知節,也還是搖頭道:“沒有規矩不成,唐軍軍律森嚴,據說至尊早年起兵之時,便已讓士卒背熟軍律才能從軍征戰。

  至尊之明,非吾等所及也,所以即便遠離中原千裏,吾等又豈能得過且過?大兄也莫要冤俺,咱們到底是要回去的。

  此戒一開,人心也就散了,這麽亂的地方,靠的還是士卒用命,人心一散,咱們可能就回不去了呢。”

  程知節不太滿意的哼哼了兩聲,卻也再不說什麽。

  因為他想起了在遼東的時候,那位可惡的李參軍殺人無數,卻還是嚴令眾人,不讓大家碰女人,想來也是這樣的考量。

  在河南軍中就沒那麽多的規矩,可一打起仗來,有些人掉頭就跑,確實不太像樣子,不然的話,估計也就不是李參軍最後得天下了。

  程知節從諫如流,在這裏待的沒趣,那就繼續趕路,早一天到地方,就少受一天的罪……西突厥那些狗崽子,可算是把你家程爺爺給害苦了。

  過了玉門城,其實就已經進入到了敦煌郡境內,可要想趕到敦煌古城地區,最少還得一個月,中間要是再跟沙匪較量幾場的話,他們在冬天之前趕回張掖的想法也就泡湯了。

  所以程知節也很著急,他可不想回程之時在玉門城中過冬。

  …………………………

  程知節不知道的是,這一年的夏天,涼州也不平靜。

  吐蕃人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積石山以北,由附從的吐穀渾部族為向導,進入河源郡,向積石鎮進發。

  積石鎮乃大業三年設置,這裏顯然是為楊廣西巡張掖打的前站,楊廣旅遊了一圈,積石鎮也就失去了作用,成為了維護河西走廊安定的準軍事用途的軍鎮,常年有人駐守。

  大業末年軍人逃散,漸漸趨於廢棄,到李軌政權末期,有鑒於吐穀渾人北遷,李軌重新派人駐守於此,可不久之後,便被吐穀渾人攻破,成了吐穀渾部族北遷路上的一個歇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