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述職(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4-27 16:05      字數:2256
  網 ,最快更新北雄</a>最新章節!

  大唐元貞三年五月初,江南儼然已進入盛夏時節,草木茵茵,鶯歌燕舞。

  在江南的暖風之中,江陵城依舊矗立在長江邊上,千年如是,斑駁的城牆好似承載著無數的曆史。

  戰亂才剛過去不到一載,無論城池還是城中的百姓,就都恢複了平靜,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一般。

  人們在城門處進進出出,沒了當日的惶急,戰事的痕跡也早早就褪去了顏色。

  隻是江陵換了主人,不再是梁國的都城,而是處於大唐的治下了,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影響不大,沒有那麽多的權力和財富去讓他們爭奪。

  但去年確實是江陵比較悲傷淒涼的一年,嗯,也是江陵百姓情緒大起大落的一年。

  去年年初的時候,由於梁國出兵河南,朝廷蓄意造勢,江右的百姓們群情亢奮,從上到下都彌漫著一種病態的樂觀情緒,據說從軍者絡繹於道途。

  那時江陵城中的氣氛比較歡脫,即便是青樓楚館之間彈奏的也都是雄健之曲,達官貴人,市井走卒,高談闊論之間,幾乎所有人都在臆想著催敵製勝隻在須臾的場麵。

  可到了去年的後半段,前方大敗的消息陸續傳來,江右眾人的情緒那就不用提了,幾乎是高興勁還沒過去,如狼似虎的唐軍便已兵臨城下。

  那會江陵城中一夕數驚,梁國上下如喪考妣。

  接下來沒什麽好說的,江陵城破,蕭銑身死,梁國臣子們被人像牛羊般押解著送去了千裏之外的長安。

  那時是什麽樣的景象呢?滿城皆哀,哭嚎之聲不絕於耳。

  梁國眾人被解去長安之時,惶恐之中,滿城百姓不顧刀槍,扶老攜幼出來給諸公送行,算是給他們這幾年治理江右諸郡的最後的肯定,場麵淒涼而又感人。

  隻是人們都是健忘的,半年過後,人們就覺著在大唐治下也還不錯。

  入城的唐軍沒有大肆殺戮,沒有建銀擄掠,軍紀之上甚至比常駐江陵的梁軍還要好上三分,連強買強賣的事情都沒怎麽聽聞,很有些王師的樣子。

  之後諸般舉措也都是以安撫民心為主,於是百姓們也緩了過來,讚揚大唐將士仁義的聲音漸漸開始出現,懷念前朝的人沒剩下了幾個。

  顯示出人們在刻意的淡忘戰亂的傷痛,至於梁國如何如何,大唐怎樣怎樣,對於大多數百姓而言,誰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擁護誰,在這一點上麵不用贅述,自古以來人們就是這麽過來的。

  到了這一年的夏天,其實江陵基本上已經恢複舊觀,上個月竇建德降唐的消息傳至江陵,還讓人們歡樂了一下。

  天下承平的時節就此到來,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沒建立幾天的梁國的痕跡在江右百姓心目中的痕跡漸漸暗淡,幾至於無。

  當然了,能這麽快讓江右安定下來,也少不了大都督李靖等人的功勞。

  李靖對治理地方可不陌生,他本人曾做過十幾二十年的地方長官,一路上磕磕絆絆最終主政一方,可以說地方事務從上到下的每一個環節都瞞不過他。

  收攏江右豪強,安撫地方官吏,百姓,用兵嶺南,剿除匪患,督促春耕等等等等,井井有條間,做的有聲有色。

  而且吃過大虧的人,行事更為謹慎小心,時不時的就要上奏朝中,事無巨細,都跟皇帝把事情說清楚。

  對上恭謹,對下則寬嚴有度,深得愛戴,加之他不但是國丈,而且在軍中也甚有威望,能壓得住一眾江兵悍將,尉遲恭,張亮等人對他都很欽服,所以做事就更為順手。

  江右能很快恢複如初,李靖之功頗著,不論是朝中,還是江右,很多人都認為李靖是有希望成為大唐第一位上柱國的人傑,出將入相隻在須臾。

  ……………………

  武士彠瞅著街旁的依依楊柳,張牙舞爪的老槐,還有那隱映在婆娑樹影之間的江南庭院,不由愜意的歎息了一聲。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就是這裏的天氣太過濕熱,弄的身上總是黏黏的很不舒服,遠不如長安氣候清爽怡人,而且蚊蟲也多了些。

  嗯,典型的北人想法,其實江陵城很有生活氣息,庭院別致,小橋流水,還有無數的名勝古跡,從各方麵來說,哪裏是剛建了沒多少年的新長安能比得了的?

  行在他旁邊的張亮瞅著他那樣子微微一笑,“都說江南大邑,荊揚而已,武兄初來,還沒來得及到處轉轉吧?

  武士彠微微頷首,笑道:“彼此彼此。

  他們兩個這是剛從襄陽回來,張亮隨軍而來一直坐鎮於襄陽,直到四月間,朝中才詔他回京述職,正巧武士彠去襄陽公幹,於是兩人湊到一處一起回江陵。

  他們不論出身還是來曆,職位等都大相徑庭,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出身都不高,相處了一個多月,倒是頗為融洽。

  不過從性情上來講,他們確實格格不入。

  武士彠為人圓滑,從不輕易得罪於人,張亮呢,則深沉多智,手腕強硬,得罪誰都不怕。

  這樣的兩個人能相處到稱兄道弟的地步,隻能說是他們刻意結交的結果。

  武士彠就不用說了,初來乍到,對張亮這樣的從龍舊臣那自然是想要結交一番。

  張亮則不然,他是要回朝為官的,武士彠以戶部侍郎之職而屢任江陵,可能會暫時握住江右的錢袋子,稍有功績許就會回朝述職。

  張亮覺著先結交一下應該不是壞事,這位晉陽的大富翁作為李淵心腹還能起複,又娶了弘農楊氏的婆娘為妻,估計在長安很有些辦法的。

  轉頭武士彠便道:“賢弟還沒有落腳之處吧?不如跟為兄回去,今晚咱們一道嚐嚐江陵美酒的滋味,好好歇一歇再去拜見大都督?

  張亮本來琢磨著為顯恭敬,入城便去拜見一下李靖,轉念一想,那樣匆匆一見好像不太正式。

  那可是皇後的父親,他曾在皇後賬下聽令過一段時間,知道皇後的厲害,對李靖也是敬畏至極,那人三言兩語便說死了蕭銑,可不是好相與的人物,所以他不能不多想一下。

  猶豫了一下便點頭應了……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