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雅集(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3-09 16:08      字數:2255
  網 ,最快更新北雄</a>最新章節!

  比照國子,長安書院今年的生員數量有四百人。

  和後來不一樣,學生和官員差不多,隻有九月的授衣假和冬休,上限為十日,可縮減不會增加,路途較遠的就隻能住在書院。

  一期為五年,若教授或者生員自己覺著進益不足,可延至七年。

  草創初期,書院教授的科目,教冊之類都與國子相類,不教授童子開蒙,隻有那些開蒙之後,能夠順利進行閱讀,書寫的少年才能入書院進學。

  入學之前還要審查各人家世,家世清白者方得入學,什麽是家世清白呢,就是三代之內直係親屬無違反亂紀事,這和國子明顯不同,國子的生員看的是門戶高低。

  長輩的官職越高,爵位越尊,功績越大的越容易被錄入國子,書院則給其他人家開了一道門縫。

  雖然這條門縫不大,擠進去不那麽容易,可到底還是給寒門庶族以及富裕人家的子弟留了些餘地。

  由此可見當世讀書人門檻之高,即便書院放寬了條件,依舊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覬覦的事情。

  隻一個開蒙,閱讀,書寫就把他們死死攔在了門外。

  直白些來說,當世文盲率之高,後來人根本想象不到,江南的情況要比北方好上一些,漢姓家族們非常重視後代的培養,節衣縮食也要讓子孫們讀書識字。

  江南最早施行的製舉,也正是基於這種漢家風氣,北方的家族胡漢相雜,就不很重視這些,所以也才有了江南文風鼎盛一說。

  實際上江南的情形也隻是對比北方而言,局麵稍好一些罷了,江南的門閥世族對知識的壟斷一點不比北方差了。

  長安書院的建立,無疑是李破搞的試驗田,製度和規模以及之後的進展都不盡人意,他又不是想建另外一所國子,所以之後必然要進行一遍遍的改革。

  還不能都按照後來的那些學校來改,必須適合當世的情況,要和之後的科舉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所以根本談不上什麽開啟民智,隻能勉強算是擇優而授。

  試驗田嘛,弄個幾年出點成績就算好的,長遠來看,幾十年下來讓局麵有所改觀,就是一場紮紮實實惠及天下的功績。

  基於這些考量,李破對長安書院的重視也就可想而知了,興學嘛,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李破不缺這個,他在晉地積蓄了十幾年,才能一舉而定西京,靠的就是足夠的耐心。

  …………………………

  進書院沒費什麽周章,門下省的文書在書院尤其有用,畢竟書院是門下省全程督建,而且一直在保持關注。

  冬天裏的書院很冷清,沒什麽人在外麵溜達,讓李破稍微有些失望,看來傳聞有所誇大,大家還是比較怕冷的嘛。

  冬日裏到書院來的人,大多都打著賞雪的幌子,到了書院就都縮進了屋裏,點著火盆,開起了茶話會。

  學生們要辛苦一些,除了學習書院的科目之外,他們還要負責打掃藏書樓,和各處的屋舍。

  而且關西人辦的書院,自然少不了教授武力的各種科目,生逢亂世,尚武精神已經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此時北方的讀書人大多身體強壯,能騎善射,談論起兵法來也都頭頭是道,為著出將入相做準備。

  進了書院,以藏書樓為圓心繞了一圈,把李破凍的夠嗆。

  因為他們持有門下省的文牒,書院派了個博士來接待他們,博士姓趙,李破轉了一圈他剛到,自報姓名之後連稱恕罪。

  趙博士看著人群中有女眷,立即謹慎了許多,能把女眷帶入書院的,自然都有來曆,慢待不得。

  尤其是見阿史那容真麵容特異,眸中隱隱閃動著些紅光……西域女子,那就更不得了了,如今烽火連天,西邊道路斷絕已久,西域女子卻還能出現在此處,說明來人貴不可言啊。

  “那邊是書院的藏書樓,如今已有各種書冊,圖集三萬四千餘本,長安城中人家爭相捐獻,我想很快這裏便會有天下第一書樓之美稱了。

  趙博士與有榮焉的介紹著書院的核心建築,他探問了一下來人的來曆,李破笑而不答,他便也不再問了,隻想專心的領著這些人轉轉,別出什麽岔子。

  李破來這裏已不止一次,抬頭看看巍峨的藏書樓,想著是不是進去暖和一下。

  那邊趙博士已經在說,“今日裏文運堂諸賢雅集,可願移步一觀?

  李破當即點頭,他來這裏就是想見識一下文會是個什麽樣子,文運堂他自然知曉,那還是他給起的名字。

  並非教學所用,而是收錄一些書院教授們或者出色的學生的書畫所用,自然都是精品,可以讓書院的學生們臨摹,學習,主要是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

  和它相對應的是武賢堂,那邊收錄的是兵書評鑒,將來如果書院有人出了大名,他的配刀,弓箭也可以擺在那裏,以顯書院尚武之風。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在文運堂開文會,李破覺著有那麽點不正經,倒也無傷大雅,現在書院確實需要人氣。

  “是誰召集的?李破問了一句。

  趙博士覺得這人是真有氣勢,旁若無人,頤指氣使,非世家大族不能養成,他身邊的人也各個精悍,於是小心的笑道:“是書院的李守素,李教授所集,來人才學皆在上品,就是都還年輕,名聲不顯罷了。

  李破笑了笑,心說年紀大的肯定不會把文會開在書院,這大冷天再凍出點毛病來,樂子可就大了。

  “李守素……可是偽王李世民的倉曹參軍?

  秦王府的人都值得關注一下,而且李守素的名字還在名單比較靠前的位置,去年一戰,李世民兵敗西竄,這人好像是被俘了……

  聽到李世民的名字,趙博士的心大跳了兩下,說話不由有點結巴,“李教授……好像是曾經……在天策府任職,至於是不是倉曹參軍,俺也不曉得。

  秦王府學士館中人,如今變成了長安書院的李教授,李破覺著比較有趣,這讓他不由想起了成國夫人府中的那些屋舍……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