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進軍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2-05 16:04      字數:2225
  網 ,最快更新北雄</a>最新章節!

  不管怎麽說,洛陽梁軍還算安穩。

  他們的糧食夠吃四個多月的,而且他們不認糧道會徹底斷絕下來,實在不成的話便多派些人出去,再說了,竇建德所部就在東郡等處駐紮,唐軍還能整個將糧道切斷不成?

  雖然受到了唐軍突進式的打擊,梁軍的樂觀情緒依舊在延續當中,隻不過沒有以前那麽樂觀了而已。

  唐軍並沒有如他們最好的謀劃那樣在弘農蟄伏不動,而且表現的有些過於激烈了,可想靠著些騎軍就想將十餘萬大軍困死在洛陽。

  不論是丘和還是他手下的將領們,都不認為唐軍有那樣的能力。

  事實上好像也是如此,很快就有承休方向的消息來到了洛陽,唐軍大隊騎兵圍承休,兩日後離去,道路上屢有敵蹤,顯示出唐軍還在洛陽南麵活動,可卻無法確定他們在哪兒。

  唐軍有多少騎兵,也不很清楚,足有數千騎吧。

  丘和聽了暗自鬆了口氣,數千騎好像還不算多,應該是唐軍的前鋒所部?那麽接下來就是守城了吧?

  洛陽城高池深,天下絕無僅有,連長安都要遜色幾分,隋末如此亂法,可洛陽城卻沒有在大軍強攻之下陷落過一次,就是明證。

  十餘萬梁軍駐守的洛陽,唐軍要有多少兵馬才能攻打下來?想象了一下兩軍爭城以戰的景象,丘和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

  甚至有時間關心一下身處虎牢的左禦衛大將軍武元進了,這廝桀驁的很,於是被他派了虎牢,在唐軍蹤跡在洛陽附近出現之後,那邊的消息也已經斷了幾天了。

  然而丘和不知道的是,他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完全的錯誤的。

  徐世績和薛萬徹一南一北,將兵力一千人為單位完全分散開來,給梁軍造成極大的錯覺,唐軍兵力並不多,以襲擾為主,並非無法擊敗,更像是唐軍主力的先頭部隊,在對梁軍各部做出探查和試探。

  這讓一些梁軍將領非常的憤怒,紛紛請戰想要剿滅唐軍先鋒,以挫唐軍聲勢,甚至於有些將領判斷唐軍還沒出弘農,隻是把騎軍派了出來,未必想與梁軍決戰。

  ………………………………

  丘和心裏有了譜,可遠在南陽的周法明就隻能叫苦了。

  唐軍不發作便罷,一旦起兵而出,便如山崩海嘯,一發而不可收拾,和之前梁軍的拖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軍一動,騎兵先行好像已經成為了唐軍的傳統,薛萬徹和徐世績率軍往東而去,他們脫離了大軍主力,於是也就有了便宜行事之權。

  這也正是徐世績想要的,他已經娶了長公主,成為了駙馬都尉,不好再強行與眾人爭功,而且他資曆比不上尉遲恭等人,爭也爭不過他們。

  自請作為偏師帶兵東去,就成為了他的首選,至於薛萬徹,當偏師已經當慣了的人,更不在乎單獨行事。

  當他們兩人一走,步群便率李年,楊道生等人拔營而起,依次向東經澠池,跟在薛萬徹身後進入襄城郡。

  近兩萬騎軍如開閘的洪水般湧向了南方,很快就將弘農甩在了身後,經熊耳山東北,去到洛陽西南。

  而在他們身後,十萬步軍也隨即踏上了征程。

  像之前很多次一樣,養精蓄銳很久的步軍士氣高昂,求戰之心並不比騎軍少了半分,因為冬天裏融入了一些唐軍降卒,戰鬥力可能要下降了一些。

  可論起精銳來,依舊是當世難逢敵手,就是有那麽一點尷尬……相比跑的比兔子還快的騎軍,他們望塵興歎,兩條腿真的是跟不上啊。

  當年李破在雲內時還想著讓步軍騎上戰馬,解決他們的機動性問題,可當大軍越來越眾的時候,這點念想也就沒了。

  戰馬倒是不成問題,可步軍太多了,如果人人配馬的話,光後勤問題就無法解決,成群的戰馬需要草料喂養,步軍根本無法負擔的起來。

  所以步軍還是步軍,靠著腳板丈量天下,跟在騎兵身後,就像是跟在子彈後麵的鐵錘一樣,慢是一回事,功勞也總比騎軍慢上一步,這無疑讓步軍將領們非常委屈。

  憑什麽俺們就得跟在你們這些狗娘養的身後吃土?還得幫你們打掃戰場……

  當然了,唐軍步軍也不是沒有用武之地,攻城戰他們的當仁不讓的主角,尤其是去年過河的時候,步軍少見的先拔頭籌,讓站在河邊幹瞪眼的騎軍將領們狠是不服氣。

  今年的戰事肯定要以步軍為主,因為南邊有很多的城池,尤其是南陽駐有梁軍主力,應該有二三十萬人。

  駐軍於南陽不動,似在觀望……

  可如果唐軍大舉進兵洛陽,那麽周法明便可威脅唐軍側後,更因為南陽多山,會對騎軍有很大的限製,所以周法明如此用兵顯為明智之舉。

  而駐軍南陽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邊是可以威脅武關,雖然那裏有唐軍駐守,可兵力並不多。

  隻需奪取武關,那麽便可威脅秦川腹地,如果孤注一擲的話,順著盤山小道直入關西京兆也不是不可以試一試。

  而他們隻要沒昏了頭,就不會跟大隊的騎軍進行野戰,那麽也就有了步軍的用武之地。

  數十萬人的大戰,這些年已經很少見到了,前年王世充西征倒是聲勢不小,可比起當年動輒數十萬人的大戰,王世充那會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嫌疑。

  因為騎軍走的太快,步軍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以前總領著騎兵轉悠的尉遲恭,在不斷咒罵步群不懂配合之外,卻也隻能無奈的領著步軍緩行在後。

  他和領兵的將軍們都不是戰場新丁,知道步軍行進太快的話,不但追不上前麵的騎軍,而且很容易造成大軍過於鬆散,讓士卒陷入疲憊等糟糕的境地。

  想象一下騎軍撒歡的跑在前麵,步軍在後麵猛追之下受到敵人狙擊的場麵,那可就太美妙了。

  當然了,那種可能性不大,唐軍中無論騎軍還是步軍的斥候都不是吃素的,受到突襲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尉遲恭率軍一路暢通無阻,第二天便已率軍越過澠池,而到第三天,前麵步群已經傳回消息,他們頓兵於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