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何稠(一)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0-12-03 16:07      字數:3197
  何稠情緒鬧的有點大,家裏兄弟三個,子孫滿堂,家中比較和睦,並未分家單過,過不多時,一大家子人就都聚了過來,又被何君堯一一驅散,隻留下同樣匆匆而來的何二郎。

  在何老頭斷斷續續的數說之中,三兄弟大眼瞪小眼,也沒太聽明白事情的原委,可被拍了好幾巴掌的何三委屈了,根本不關他的事情嘛。

  何大何二在那不住寬慰,並讓何三趕緊去弄點酒菜,兄弟三個,再把那幾個阿爺寵愛的徒弟叫過來,陪著阿爺好好喝上幾杯,什麽事也就都沒了。

  何稠這些年在晉地收了不少徒眾,自己也開始著書立說,這樣的晚年生活簡直不要太驕傲。

  如今著述上已經有了眉目,過上兩年補全一些首尾,按照當初李破的承諾刊印出來,李破地盤有多大,就能發行到哪裏。

  這簡直就是對一個人的功績的最佳肯定,自古以來曆代帝王能這麽為臣子鋪路的,絕無僅有。

  而大部分帝王其實都不想治下出現如同孔孟一樣的人物,那對帝王來說有點糟糕。

  當然了,何稠著書立說也絕對沒有奢望如同李破當初所言那樣,開一派之先河,有那個力氣的話,把祖師爺魯班掀翻在一旁也可以琢磨一下。

  那個餅畫的有點大,當時何稠聽著熱血沸騰的,過後想想就覺著不靠譜,所以他的目標其實就是讓天下人以及後來人知曉,有個何稠曾來這世上走了一遭,並留下了點什麽。

  其實就是文人所說的留名於青史。

  之外他還收了不少徒眾,若非漢王親口允準,其實很犯忌諱,當然了?像孫思邈?何稠這種就沒事。

  回長安的時候,何稠帶回來了幾個有天資的徒弟?都很年輕?向學之心頗切,於是隨老師來到了長安。

  而何稠很多的弟子?如今也已散布在軍中,工部等地方?假以時日?不用何稠自己召集,這些人就能聚集在一起,自成一派。

  當然了,那是以後的事情了?何稠能不能看到那一天都兩說著?而他教導下的徒弟,和他的兒子們其實就是師兄弟的關係,在這年頭還是很親近的。

  何老頭正鬧騰著,外麵內宅執事王阿九小跑著奔了進來,隻掃了一眼屋內的情形?就湊到何大的耳邊道“漢王大駕已至,劉二郎正引著過來?您看……”

  何大一驚之下噌的站起身,“真的……”

  當然是真的?王阿九又沒活夠,在這種事上糊弄主家?豈非找死。

  何大當即就急了?“怎不早報……趕緊著?二郎,三郎,漢王到了,你們帶人趕緊去迎一下,阿九,去準備酒菜,小心些,莫讓人弄了手腳,不然大家性命不保。”

  趕著人去準備,回過頭來,“阿爺,漢王親至,俺陪您去迎一迎吧。”

  漢王到這裏,尋的肯定是何稠本人,他家中其他人沒那個份量,漢王還未稱帝,可在眾人眼中已有帝王之實。

  如今突至臣子家中,未能迎於府門之外已是罪過,也不知為的是哪般,但瞧著阿爺這個樣子,情形很不妙啊。

  何大心中不由忐忑非常。

  何稠還在鬧脾氣,“迎個什麽?平日裏假模假樣,緊要時卻嫌俺礙事……不足與謀……”

  老頭一邊嘟囔著,一邊卻起身整理袍服,還不忘朝兒子發火,“愣著做什麽,還不給俺整理一下,一會兒見了貴人,若要失禮,瞧俺怎麽收拾你們。”

  何大哭笑不得,圍著老爹轉悠半天,給老頭整好衣袍,這才跟在阿爺身後迎了出去。

  李破身邊未帶其他什麽人,隻是跟著一群衛士,入的是何氏私宅,所以他行的不快,主要是給何家上下點準備的時間。

  他要去的自然是何氏的迎客正廳,而非是何老頭耍弄脾氣的地方,等他到的時候,何稠領著兒子們已經迎在了那裏,見他到來,立即口稱漢王殿下,紛紛施禮。

  李破還和以往一樣,急急上前幾步,一把托住何稠的胳膊,笑聲和程大胡子有的一比,“何公快快免禮,在這裏等許久了吧,快進去說話,太陽還足,別曬著了。”

  大家下意識抬頭看了看天,夜色漸濃,炊煙四起,哪還有什麽太陽?

  何大何二早就聽弟弟說漢王待阿爺如何如何,本不深信,如今親眼見了,才知是真,一時間又是吃驚,又是感激。

  而且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漢王殿下,偷偷打量一番,心下都不由讚了一聲,真賢主也……

  李破注意力大半都在何稠身上,仔細瞧了瞧老頭的臉色,不由嚇了一跳,“何公這是……誰惹了您老不高興了這是?說與我知,定將其扒皮拆骨,來與您老出氣。”

  嘴上說著,心下其實也猜到了分,不覺有些好笑,心說老人家竟然還回來哭了一鼻子,罪過罪過啊。

  何稠方才鬧騰的歡,更是一肚子的氣未曾消散,可見了李破,幾句話的功夫,毛就順溜了下來,臉上也有了些笑模樣。

  假模假式的把住漢王的胳膊,一同進了廳堂,“也沒什麽事,就是自覺老了,耳目都不靈光,有些事就被人瞞的死緊,這般想來,不如回家專心著述,不問外事。”

  李破笑語連連,也不再裝樣,“原來是為了那事啊,我就說嘛,除了何公自己,還能有誰敢惹您老生氣,這不我特來解釋一番,以釋何公之疑。”

  何稠徹底招架不住,先就轉了話題,給李破介紹起了自己的幾個兒子,又讓他們去準備酒菜,隻留下長子在旁邊相陪。

  李破也忙了一天,著實有些累了,坐在榻上愜意的歎息了一聲,心裏則在琢磨著何府的宴席好不好吃,若是不好吃的話,他的心情就不會好,何老頭怕是又要哭上一鼻子。

  何稠自然也曉得漢王好美食的名聲,也很擔心府上的吃食合不合漢王的口味,可他也隻能叮囑幾句罷了,李破來的匆忙,什麽都不及準備。

  “看大王的臉色,實有些欠佳,大王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臣正管著太醫署,不如尋兩個醫術精湛的給大王調理一下?”

  李破搖了搖頭,“嘿,如今萬眾矚目,隻要有一位太醫出現在身邊,翌日必是謠言紛紛,說不定還能聽到漢王命不久矣的話呢,您老這出的可是個餿主意,一會定要罰上一杯。”

  何稠沒有半點尷尬,捋著胡子就笑了,“老夫就是佩服大王這一點,思慮周全,世事洞明,總能想旁人所想,發眾人之私,如此知人善任,並無遺漏,才至有今日功業啊。”

  順手一記馬屁,拍的李破也很舒服。

  說話間酒菜就已經端了上來,李破很少在別人家吃飯,一個是飯菜不合口味,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麻煩。

  無論酒菜都要過上兩關才能上桌,菜不但被人動過了,而且差不多也涼了,於人於己都很不便,安全也沒保障,所以君王在外邊肆意溜達,純屬昏聵之舉,傷人傷己之餘,對統治也沒好處。

  李破還未稱帝,長安城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到何稠這裏來轉一圈,真的是給何稠老大麵子了。

  說實話,何稠家的飯菜做的不很好吃,李破隻吃了幾口就膩住了,典型的關西人家夥食,粗獷的厲害。

  好在桌上還有一個酸湯比較可口,估計是廚子做來給大家解膩的,搭配的還不錯,李破挑著好的讚了一下,以免影響自己的心情。

  何稠年齡大了,不能多飲,陪著李破喝了兩杯,就讓兒子代替了。

  李破來也不是想把何老頭灌醉的,適可而止,閑聊的也差不多了,終於說起了正事。

  “國號的事情大致已定……”

  這話一出口,何稠便打起了十二萬分得精神,並斜眼看了兒子一眼,何大立即辭了出去。

  “您老估計也已聽說了,商量的時候特意沒讓您老知曉,也是怕你著急,若跟人當庭吵起來,您這身體也撐不住。”

  何稠對這個解釋不滿意,可也無話可說,畢竟能讓漢王特意過府來解釋一下的人,估計也隻他一個。

  所以他隻嘀咕了一句,“老夫為太常寺卿,勘定國號,年號之事,正乃老夫分內之責……”

  李破連連點頭,一副非常同意的樣子,“這話是真沒錯,本王後來也後悔了不是,當時您是沒瞧見,眾人群起反對,若有您老在側,定能幫我與爾等對峙,您說是不是?”

  何稠年紀大了,反應哪跟得上這奸滑之徒,順口就附和道“那是自然……”

  李破立即撫掌而笑,“俺就說嘛,國號之事定能得何公鼎力支持……”

  說到這裏,他做憧憬狀道“大唐啊……李淵占了一段日子,可也無妨,聽著就大氣,神人果不欺我,等俺平了這天下,讓突厥,高句麗盡入我土,大唐之名定能因我而輝耀千古。”

  何稠腦子有點懵,說到這裏了,他還能說什麽呢?反駁上一句,他自己都覺著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