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大勢(二十)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0-11-25 16:16      字數:3292
  網 ,最快更新北雄</a>最新章節!

  貌似還不錯。

  開皇年間故事李破也有耳聞,文帝楊堅的一個非常重大的舉措就是讓貴族們釋放他們的奴仆。

  因為晉末戰亂的原因,貴族們蓄奴成風,奴仆們沒有戶籍,他們耕種貴族的土地,也不用交稅,他們種出來的糧食,九成都進入了貴族的糧倉之中。

  這些人不但活的比狗都不如,對國家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文帝年間,他頒布了許多法令,隻這一條,就得罪了不知多少人,結果是短時間內天下人口大增,甚至超過了漢時極盛時期的人口數量,可見貴族們蓄養了多少仆從。

  其餘諸如令府兵們改回漢姓,科舉製度等等,都極大的觸動了貴族們的利益,文帝晚年和貴族們爭鬥的更加激烈,很多功臣在那個時候都被楊堅誅殺。

  其中的原因也並非隻是因為文帝猜忌之心越來越強,而是得罪了太多的人,很多本來支持他的人都逐漸站到了他的對立麵上,不得不爾。

  而今戰亂也持續了很多年了,關西貴族們故態複萌也是有的,畢竟流民那麽多,有的時候甚至隻需要一個饅頭,就能買來一條人命。

  貴族人家其實並不缺糧食,人丁如此便宜的時候,誰又能按捺住自己的貪婪呢?

  蘇亶口中的一石三鳥,差不多就是這麽個意思了。

  用土地來換貴族們的糧食,然後再讓他們交稅,耕種土地的人也要勘籍入戶......細想一下,這想的有點美啊......

  可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麽知道能不能成呢?

  王慶再沒說話,他也很了解漢王殿下,一瞧那神色便知道大王這是動心了,他要再反駁,不但得罪了蘇亶,大王也不會支持他,也就沒必要再多嘴什麽。

  李破終於點頭笑了起來,“好主意......也不用急,等溫大臨他們到了,再仔細商量一下,記住了,咱們可不是強盜,務必要人心甘情願才好,一旦壞了名聲,再想撿回來可不容易。

  蘇亶露出八顆大牙,“那是自然,還有件事......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破心情稍有好轉,瞧他也順眼了起來,擺手便道:“有什麽當講不當講的,有何礙難盡管說來聽聽。

  蘇亶作為難狀,訥訥開口,“據人說......偽王死前,從宮中庫房運出了很多東西......臣問了問,許是運去了平陽公主府,而且......偽王寵信的妃子,還有兒女們,也大多去了那裏,您看......

  “啊?

  李破驚了一下,李淵這後事安排的......真他娘的不是東西,你就篤定咱能放過你女兒一馬?我這要是真放過了,大家是不是就覺著......

  轉念間正看到蘇亶和王慶兩人都側過頭去,神情也頗為詭異。

  蘇亶去的晚些,對這些都還當是傳聞,今日一旦遇到這種事,心道原來傳聞竟然是真的,這他娘的哪跟哪呀,所以開口的時候才吞吞吐吐。

  而大王沾花惹草的本事,嘖嘖,那是不佩服也不成啊。

  至於王慶,當年平陽公主到恒安鎮,他是親眼見到兩人勾勾搭搭......多年之後竟然有此因果,王慶頗覺這笑話看的很是過癮。

  當然了,對蘇亶的忌憚也是油然而生,要知道蘇亶這才剛來,就得到了這些消息,可見武功蘇氏在關西的勢力著實可觀......看來回頭得多跟叔父走動一下了,長安虎狼之地,無根無基隻靠大王眷顧可不成。

  李破有點惱,我還沒怎的,你們做這種鬼樣子給誰看?也是他當年鬼迷心竅,覺著李氏如日中天,想要抱一抱大腿什麽的,又覺李家的兒子爭來鬥去有些危險,所以才想跟李家的女兒交好一下。

  於是乎,也就有了種種傳聞,連家中母老虎都被弄的狐疑不已,要知道當日招待李二兄妹的時候,李碧可是就在旁邊相陪的,由此也可以知道謠言的威力了。

  當然了,這事根本解釋不來,也犯不上,不是他李破吹牛,現在天下間還有哪個敢讓他解釋什麽?活得不耐煩了嗎?

  “去,你帶人走一趟......

  蘇亶心裏一哆嗦,就知道這事不好說,很容易引火燒身,你瞧瞧你瞧瞧,這不就來了?

  “大王,臣的事情可太多了......那麽多的將軍,怎容我越俎代庖?

  瞧你這點膽子,也就心眼還多些......李破隻嚇唬了他一下,便不為己甚的笑道:“好了,不與你說笑,李淵已死,其餘不問,我才下的命令,可不能朝令夕改,勿要讓人前去騷擾......

  說到這裏,眼珠兒轉了轉,“你蘇氏在關西子弟頗多,可選賢能舉薦一下......

  蘇亶聞聽,喜上心頭,這麽多年的努力,在這一刻好像也得到了令人滿意的回報,經此一事,他在蘇氏中的地位也就與眾不同了,這才是真正的衣錦還鄉。

  若無人受益,隻自己風光,那有什麽意思?

  可隻聽漢王殿下話鋒一轉,“順便也留意一下,這關西門戶眾多,各家都有哪個出類拔萃,又和誰有著關聯......尤其是隴西李氏在這裏根深蒂固,都有哪些黨羽,入城幾天,本王沒有見那麽多的人,就是因為不知各人才能,以及有何牽連之處。

  正好你蘇氏也是關西人家,找幾個能說明白的來我這裏,說與我聽一聽可好?

  蘇亶樂極生悲,不但心裏哆嗦,身上也多少有些撐不住了,這事聽著輕巧,好像還有些令人羨慕的權利,可評點豪傑,數說**,實乃**之大忌,隻言片語傳出去了,那是會要人命的。

  蘇亶家學淵博,分外知道這裏麵的厲害。

  報複,肯定是報複,他也是的,剛來便要多嘴,人家臨死前往自己家裏運些東西怎麽了?這裏有多少人知道,人家都沒說,就你聰明,就你忠心......

  “大王快饒了臣吧,關西豪傑輩出,俊秀之士眾多,哪輪得到蘇氏子弟評說?若稍有差錯,豈不誤了大事?臣等可不敢擔此重任,還請大王另請高明。

  看著他誠惶誠恐的樣子,李破不由大笑,“你倒曉得厲害,可事情總是要做的,等人都到了,商量一下,即有舉薦之責在身,就不用怕什麽。

  蘇亶鬆了口氣,瞧了瞧不遠處的王慶,自省了一番,以後得改改多嘴的毛病了,有時候訥於言,言必有物才是為臣者最好的秉性。

  蘇亶還年輕,正向著老奸巨猾急速前進,而為官之道博大精深,無疑是一門活到老學到老的學問。

  蘇亶到了,隔一日,以溫彥博,楊恭仁為首的晉陽政治集團的官吏們也抵達了長安。

  這一次和李淵南下時是真不一樣,當時李淵身邊多為他在晉陽時聚攏在身邊的人物,規模上和李破這裏完全無法相比。

  一個是晉陽留守,一個是漢王,差距非常之大,李破這裏的官吏架構非常完備。

  和其他事情一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來了就能用,不會受到關西人太大的掣肘,而且在信任程度上完全沒有問題。

  壞處是關西人肯定不會滿意,這些人的到來,無疑會壓縮關西人的空間,所以強龍和地頭蛇之間很容易產生衝突。

  至於衝突會去到什麽樣的一個程度,這要看李破的功力。

  就現在來看,將來衝突幾乎不可避免,這會李破也絕對不會因為關西人不高興了,就把跟隨自己多年的人們拋之腦後,那得多腦殘才能幹得出來?

  而李破覺著現在應該先把長安官署充實起來,除了少數,關西人都要經過甄別然後任用。

  其實當務之急,是要犒賞有功之臣,大家夥都在等著這事,晚一天,效果就要差上一分,要知道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必須要鄭重待之。

  而且在這之前,還要做一件大事。

  陳孝意不在,溫彥博就是眾人之首,來到長安第一個該做什麽,他在晉陽的時候已經和陳孝意等人商量好了。

  不用想了,勸進而已。

  西京已定,漢王的名義已不足以彰顯其榮耀,而且帝位之前再無阻礙,前隋已亡,這次西進討伐的又是偽王,誅殺偽王之後順勢稱帝乃理所當然之舉措。

  從龍之功,開國之臣,大家心頭一片火熱,溫彥博懷裏早已揣了眾人草擬的一份勸進宣文,到了長安隻要讓裴世清,**等人再瞧瞧,填個名字上去,差不多也就成了。

  最多最多讓幾個關西人中的翹楚也畫個押......

  可關西人也不傻,溫彥博等人幾乎剛入長安,有人便將一封聯名勸進的文書放在了李破的桌案之上。

  文章的內容和當年李淵看到的東西差不多,也不用細說什麽,讓人覺得有趣的其實是後麵的名錄中的一些名字,也曾在當年的那份文書上出現過。

  比如說蕭禹,長孫順德等人,而聯名上一共三十四人,各個都是關西有名有姓的大貴族,既是一閥之主,又是朝中重臣,身份盡都尊貴無比,而其中一多半,都曾立下過擁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