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來使(三)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0-11-04 03:33      字數:3242
  鄭使乃鄭帝王世充的兄長,太傅,兼尚書令,齊王王世惲,副使則為左禦衛大將軍,兼工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雲定興。

  梁使乃內史侍郎,左武衛將軍,光祿大夫岑文本,副使乃右翊衛大將軍,楚王鄭文秀。

  如此一來,三國使者盡聚於晉地,和之前的情形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聽聞另外兩家使者到來,李破大喜……

  當然了,他高興的肯定不是眾人來賀他稱王,更非是得到了尊重什麽的,而是另外兩家使者齊齊到來,分明有修好之意。

  這和竇建德派人過來可就不一樣了,王世充,蕭銑兩人疆土皆與李唐相接,他們的到來,會直接影響到李破之後的戰略,即便他們不來,李破本也打算稱王之後,派人出使王世充處,與其相約攻唐。

  在李破意識裏,絕對不能給李唐以喘息之機,八百裏秦川,背靠巴蜀,實實在在的先秦故地,西魏,北周據此而壯大,最終大隋一統天下。

  李唐更加危險,各人立足未穩,很容易被李唐逐個擊破,像薛舉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薛舉戰敗,李世民根本無法脫身,更不會聚起大兵,與李破相持。

  這種曆史宿命感對於旁人來說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可對於李破來說就不一樣了,李唐是有天命光環加身的,現在不趁其羽翼未豐之際加把勁兒按死他,也許等你回個身兒的功夫,人家就已經粗實的扳不倒了呢。

  可以說,蕭銑和王世充的使者來的正好,竇建德那邊兒屬於添頭,如果杜伏威的人也來了,那才叫完美。

  所以,對於接待這兩路使者的態度,和對之前竇建德來人是完全不一樣。

  隨即李破便令溫彥博,步群兩人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南下介休迎接使者的到來,規格明顯提高了不少,而且非常鄭重。

  之後又招陳孝意,蘇亶和剛趕回晉陽的宇文歆等人商議了一番,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弄清楚兩家來使的來曆。

  王世惲不用說了,王世充的兄長,據說很有些才幹,這幾年在河南上下名聲很不錯的樣子,可陳孝意也說了,王世惲之前名聲不顯,以兄弟而貴,驟居高位,卻能得人膺服,必有過人之處。

  換句話說,這人我沒見過,應該有些才幹,可挺大年紀了,之前卻沒怎麽聽說過,就算有才幹,也是有限才對。

  文人說話,就是這麽委婉,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的道理已經刻入了他們的骨子裏,有時候即便評論的是敵人,也不願在背後以惡語加之。

  和晉末以來,人們有多大嘴巴就張多大的風氣有點格格不入,其實這才是正經的漢家思想。

  當然了,此時誰也不會在意這個,比如蘇亶很明顯就對王世惲嗤之以鼻,還挖出了灞城王氏這一脈的老底兒,嗯,關西人就是這麽直接。

  說起來王氏這一脈也確實足夠奇葩,王世充是西域胡人後代,還是個拖油瓶,這個大家都知道。

  可隱秘一些的消息是,王世充的父親在他母親改嫁的時候並沒有死,而是跟隨改嫁的妻子一道去到了灞城王氏。

  然後……一家子都改了姓,於是外人也就說不太清楚,王世惲,王世偉等和王世充是不是真的有血緣關係。

  這樣一個節奏,即便是胡風濃重的關西世閥也接受不能,若非灞城王氏很有點底蘊,不然的話,王世充還想冒頭兒?見鬼去吧……

  王世充本人善能鑽營,最後占住了江都宮監的職位,已經很了不得了,而他的兄弟們沒他那個本事,估計也受了他的拖累,於是紛紛沉於下僚,不為時人所知,直到王世充趁天下大亂進據洛陽,幾個兄弟才都顯赫了起來。

  王世惲研究過了,李破心裏大致有了個印象,身世挺……慘的,卻能邀名於河南,應該不是個蠢笨之人。

  王世充派來的副使……好吧,眾口一詞,那家夥是個諂佞之徒,寡廉鮮恥之輩。

  李破當時就震驚了,好像……除了江淮的朱粲,山東的張金稱,以及弑殺楊廣的宇文化及之外,能遭萬人唾罵的他還真沒聽說過。

  這人是怎麽混到如此地步的?而且還活蹦亂跳,過的並不差的樣子。

  於是李破也就知道了,這位將要到來的大將軍,從開皇一直到大業年間,都是衛府大將軍中間很特殊的一個存在。

  這人沒什麽功績,在大業年間各個赫赫有名的衛府大將軍中是得官最晚的一位,同樣也是最弱的一位,弱到什麽程度呢,好吧,隻能說弱到一塌糊塗。

  此人走的宦途路數和後來一些人很像,可在開皇到大業年間,這樣的人可絕無僅有,就像群狼環伺的時候,突然在狼群中冒出來一隻小綿羊一樣可笑。

  這家夥因為女兒嫁給了太子楊勇,並為楊勇誕下三子而深受寵愛,於是作為嶽父的雲定興也就顯赫了起來。

  說實話,雲定興還真沒做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隻不過出入東宮如入私宅,讓禦史很是高了幾狀。

  據說他在東宮中得到不少賞賜,後來楊勇被廢,他便用這些賞賜賄賂了宇文述,重新又在朝堂上占據了一個位置。

  然後他又做了一件讓朝臣深惡痛絕的事情,借宇文述之手,給楊廣獻上了許多奇巧之物,讓楊廣很高興,你轉換門庭不算什麽,可你轉換的這麽惡心,讓大家就都有些受不了了。

  於是這位名聲大壞,連舉薦他的宇文述都有點後悔了,跟他日益疏遠起來,可見此人當時風評之差已是到了一定的地步。

  可你要說他沒什麽才幹吧,其實也不對,他對大業年間的各個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後來更是取代何稠成為了工部尚書,左屯衛大將軍,由此也可見楊廣對他有多親厚了。

  從這個軌跡其實就看得出來,這人雖無大惡,卻是標準的諂媚之徒,另避蹊徑,在大業年間走出了一道另類的風景出來。

  就像陳孝意幾個,對這人都是厭惡至極,可翻來覆去,也就是那麽幾句話,也就是說,隻有厭惡,沒有痛恨,和其他那些人不一樣。

  李破聽著聽著,眼睛卻亮了亮,他娘的,這人竟然做了很長時間的少府監,還成了工部尚書?這樣的人,就算再無恥一些,又有什麽呢?

  此時若是讓陳孝意幾個知道他的心聲,肯定大恐,想想與此人並列一處的情形,估計幾個人都要出去先嘔吐一番才成。

  可事實上卻是,雲定興不管是在長安,還是在洛陽,都過的很不錯,就算眾人不願與其相交,卻也沒什麽人想專門跟他為難。

  王世充能派雲定興來晉地,其實就是看準了這人沒多大本事,在他那裏可有可無,和蕭後又見過麵,而且,此人善人討人歡心,說不定說的李定安高興了,一個糊塗把蕭皇後送歸洛陽呢。

  李破確實很高興,隻是情形有很大的偏差,還沒見到雲定興呢,就已有了收其為己用的心思。

  而且他對王世充還有所鄙夷,這樣的人才,你不好好留在家中,讓其出來亂竄,真是不識貨啊。

  隻是他不知道,扣下王世充的使者,會不會讓王世充發瘋,那個自大而又非常該死的家夥應該很敏感才對。

  當然了,隻要他有心,一些事上他的主意可多著呢,隻轉了轉眼珠兒,就覺著,一個名聲不好到這種程度的人,又喜諂媚於人,骨頭肯定不硬……稍稍布置,讓大家臉上不用太難看,也就是了。

  隻是銀青光祿大夫,左禦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我去,這廝的官職可夠高的,王世充是看重他的才能呢,還是他的言辭?卻要見過此人才知道了。

  說完了王世充的使者,又轉到蕭銑這裏。

  岑文本,這人本就是西梁舊臣之後,和蕭銑看上去簡直就是珠聯璧合,而且這人年紀輕輕,在江南文壇上去實實在在占據了一席之地。

  這樣一位使者,陳孝意搖頭歎息,估計是覺著有點自愧不如了,蘇亶的話說的也少了些,宇文歆肯定是沒好話,關西人從來看不上文縐縐的江南才子嘛。

  這人立馬在李破心裏略了過去,年紀太輕,就算有些文名,也應該不會是個合格的使者,應付這樣的人,讓晉陽王氏出麵吧。

  當然了,這裏都是聰明人,對於蕭銑來使的主要意圖大家都能猜得到,無非是想要迎回蕭皇後而已。

  可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所以接待蕭銑來使,需要更多的技巧,若非蕭銑正在攻打蜀中,不然的話,他的來使得到的待遇,和竇建德那邊也不會有太大差異。

  蕭銑派來的副使是楚王鄭文秀,異姓封王,一聽之下,李破頭一個就感覺到,蕭銑的底子很薄嘛,不然怎麽會封出那麽亂七八糟的異姓王來?

  怎麽看都和義軍相仿,這些頂著王銜的家夥也是膽大,帽子那麽大也不怕把腦袋給壓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