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義軍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0-11-04 03:32      字數:2293
  山東的大地主劉霸道反了,沒辦法,劉霸道家也快活不下去了。

  不是因為家裏糧食沒了,這人家中也算是累世官宦,生活很優越,世道再壞,也不愁溫飽,但到了大業七年秋冬,山東的一切都變了樣子。

  糧產絕收什麽的對劉霸道一家都算小事,但鄉鄰親朋,都到他家來討飯了,成年男子,多數是一去不回,逃人四起。

  加上劉霸道也不是省油的燈,平日裏就喜歡結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到了這個冬天,這些酒肉朋友們就都找了過來,這些家夥,都在逃人之列,一下也就都成了江湖亡命。

  劉霸道要是不反,眼瞅著那些餓的眼睛通紅的鄉鄰,就能把他家的人都給撕碎了吞下去。

  平日裏的朋友,目光也都冷森森的盯著他呢。

  於是,劉霸道一咬牙,反他娘的,先逃過這一劫再說。

  隨後,劉霸道散盡家財,於平原起事。

  而他的人脈可就不是王簿能比的上了,這也是大業七年冬末,聲勢鬧的最大的一股義軍。

  山東清河漳南人孫安祖反了,這是個地道的草根,山東的草根們,在大業七年冬天,幾乎沒有什麽活路可言。

  孫安祖的家被大水給衝沒影了,妻子餓死在家中,官府還要逼著他去服勞役。

  於是這人悲怒之下,暴起刺殺縣令,趁亂逃了,去了他好友竇建德的家中躲藏。

  孫安祖不算什麽,但竇建德可不是一般人,這人是個真正的草莽豪傑。

  竇建德在鄉中甚有威名,秋天時,身為府兵隨軍去河北,手底下管著二百多人,本想討個功名,後來人說他見到了沿路餓殍遍野的情景,遂半路返回了家中。

  實際上,這人到了河北,倒黴的成了隋軍第一批非戰鬥減員中的一個,灰溜溜的被遣回了山東老家。

  不過回到家鄉一瞅,家鄉儼然已成浮屠地獄。

  孫安祖一來,他毫不猶豫的幫助孫安祖在高雞泊落草為寇,隨後不久,竇建德也加入了進去。

  這隻義軍開始時挺不起眼,但後來,卻成為隋末反王中,實力最為雄厚的一路,有了跟其他反王爭雄天下的資格。

  河北信都人高士達也反了,很快就和高雞泊的孫安祖聚在了一起。

  山東清河人張金稱反了,這個家夥是個瘋子,後來山東人口驟減,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最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人也來湊熱鬧,東郡韋城獄吏翟讓反了,建起了著名的瓦崗軍。

  他造反,和活不下去的山東人,河北人不一樣,他開始時屬於畏罪潛逃,然後順理成章的做起了山大王,隻不過適逢天下亂起罷了。

  作為獄吏,這人跟黑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勾連,與後來大名鼎鼎的宋江挺相像的。

  於是,黑社會頭子單雄信首先來投,兩個人以前就有勾結,呼嘯鄉裏,欺壓鄉鄰的事情沒少幹了。

  用後來人的說法,翟讓就是單雄信的保護傘,翟讓一逃,單雄信在家鄉也呆不下去了,於是幹脆召集亡命,投奔了翟讓。

  因為選的地方不錯,沒堵住河南到河北的糧道,聚起來的人也不多,這夥很具典型意義的草寇活的比山東人強多了。

  這兩個人都屬於是地頭蛇,帶人下山搶劫的時候,選擇的對象也很明確。

  就是那些沒什麽根基,家中又頗為富裕的人家。

  所以,在大軍雲集於河北,即將北上征伐高句麗的時候,也沒人有那個功夫來剿滅這一小股蒼蠅。

  這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做起買賣來也越發的順遂。

  兩個人都比較心狠手辣,但遇反抗,就要滅人滿門,凶名在當地是越來越響。

  沒想到,有人害怕了。

  害怕的人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人物,叫徐世勣。

  他家就住在瓦崗山附近,這人自小聰明絕頂,聽多了瓦崗山匪患的消息,一琢磨之下,不由大驚。

  他家可正附和瓦崗賊下手的先決條件,家裏很多的錢,又是外來戶,沒多少根基。

  於是,驚悚之下,屈身從賊,上了瓦崗入了夥兒。

  這人先就別有用心的勸翟讓,說周圍都是你的鄉鄰,怎好一個勁兒的禍害他們?再說,這周遭的富戶也不多,搶不到多少資財,不如去搶宋,鄭兩地的禦河,也就是運河,那裏商旅往來極多,肯定收獲豐厚。

  翟讓和單雄信沒多想,被聰明人糊弄了的傻子多了,不缺他們兩個,聽了徐世勣的話,都是大喜。

  於是乎,瓦崗軍從初時的小打小鬧,開始一個勁兒去找死了。

  很快,就讓討捕大使,隋末名將中的一個,張須陀張大使找上了門兒。

  不過,那已經是大業八年的事情了,先不說他。

  此時,山東差不多已經遍地火苗,但各路義軍,雖呈燎原之勢,卻還都隻能說是方興未艾。

  因為他們缺少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幾乎沒有官軍加入他們,他們中間,更多的是餓的受不了了的流民。

  所以不管人數多多,其實他們的力量此時都很羸弱,他們需要一個時機,才能真正壯大起來。

  而大隋的皇帝楊廣,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時此刻,身在涿郡的大軍上下,從皇帝楊廣,到各衛府將軍,也都不曾把這些陸續傳來的禍亂,放在心上。

  都在想著,等大軍凱旋之後,這些賊匪,還不是將在大軍兵鋒之下,一掃而空?

  所以,除了令各地就地剿匪之外,再無詔令傳下了。

  其實,這個時候春天就要到了,大軍開拔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這是真正的百萬大軍,當這個龐然大物成型的時候,即便是皇帝楊廣有心想收回征伐遼東的詔令,其實也不可能了。

  套用一句俗話,曆史的車輪沿著既定的軌跡,滾滾向前。

  作為外來人的李破,撲棱棱的扇動了幾下翅膀,並沒有掀起什麽風暴,大隋這座戰車,微絲未動。

  而李破,卻是把自己墊在了車輪子下麵,是粉身碎骨,還是脫逃而出,就都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寫了一些反賊的來曆,其中多有杜撰,大家不要認真,這一章隻是阿草的消遣之做,沒灌水的意思,不願意看的,請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