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大齊律
作者:四葉蓮      更新:2021-08-05 00:55      字數:3107
  第1081章大齊律

  ??好不容易打發走激動的辛郎中,林月紗大大地鬆一口氣,她沒有再理會齊衡,扭頭便走。

  ??“您不查看主上的傷情了?”

  ??白影多嘴問了一句,他在心裏唯恐天下不亂,林月紗就該趁機一鼓作氣,拆穿主上的偽裝。

  ??“看什麽看,我是為辛郎中而來。”

  ??林月紗翻了個白眼,為了自己和齊衡的臉麵,她不得已扯謊,還得幫齊衡打掩護,丟人現眼。

  ??時候不早,林月紗著急回漁村,好在此番不是沒有一點收獲。

  ??關於郎中待遇問題,辛郎中給了不少中肯意見,林月紗決定予以采納。

  ??“娘子,為夫明日回漁村。”

  ??齊衡心中叫苦,自家娘子從漁村出來,他沒收到消息,肯定是手下之人怠慢了。

  ??“隨你。”

  ??林月紗頭也不回,不再搭理齊衡。到底是誰出的餿主意,中毒後不回漁村反而跑到花樓裏療傷。

  ??“小姐,主上他一直說一不二,當時情況緊急,怕是忘了與您商議。”

  ??沒能拆穿主上,青杏心中有些許失望。

  ??“我想靜靜。”

  ??林月紗坐在馬車上,口幹舌燥,剛在花樓裏沒有喝水,這會兒她如牛飲,灌了一碗茶。

  ??說到底,夫妻倆之間雖然相互信任,卻很難達到盲從的地步。

  ??比方得知齊衡在花樓,林月紗還是懷疑齊衡尋花問柳,而不是盲目信任對方。

  ??在認識到此事以後,林月紗有那麽一丁點的失落感,但是細想後,又覺得是好事。

  ??就如她從未把自己是穿越而來的事告訴齊衡一般,並不是不相信對方,而是林月紗沒辦法解釋原因,她自己都不得而知。

  ??保持冷靜的頭腦,就算將來齊衡做了不可原諒之事,林月紗也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她有自己的生活。

  ??想通以後,林月紗豁然開朗。

  ??第二日午時,齊衡回到漁村。

  ??昨晚齊衡徹夜未眠,琢磨怎麽哄娘子,他苦思冥想,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他和手下白影,季美人共處一室,被娘子誤會三人行,懷疑他的品行,不僅如此,連他騙婚的話都說出來了,齊衡不禁反思,肯定是他哪裏做的不好,引發娘子的猜忌。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他的錯,家規第一條,娘子永遠是對的。

  ??齊衡正準備做低伏小,誰料林月紗根本不提昨晚的尷尬,正在書房寫寫畫畫,怡然自得。

  ??“今兒趙氏做了拿手的壇肉,咱們去食堂吧。”

  ??齊衡端來一杯茶,小心翼翼地放在林月紗麵前道,“為夫剛到漁村,那香味就飄出來了。”

  ??趙氏的壇肉一絕,洛王回到京城裏主持大局,每次來書信必提到趙氏,還想把人挖到洛王府。

  ??“夫君,村口距離食堂至少有兩三裏地,香味能飄那麽遠?”

  ??林月紗放下筆墨,故意挑齊衡的語病。

  ??“是,娘子說得對,為夫誇張了。”

  ??齊衡察言觀色,看不出林月紗有什麽情緒,心裏咯噔一下。

  ??林月紗的為人,齊衡自詡了解,這代表小丫頭想開了,並不和他計較。

  ??這種狀態下,想要把人哄回來很難,而不哄任其發展,早晚會為夫妻倆製造隔閡和屏障。

  ??對於齊衡來說,套路全部失效,唯有以真心換真心。

  ??齊衡有備而來,夫妻倆步行去食堂的路上,他提到最近在編纂大齊律,修改和刪除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完善律法。

  ??其中有一條,齊衡犯了難。

  ??“說來聽聽。”

  ??林月紗對大齊律法很有興趣,忙不迭問道。

  ??“不知道夫人是否有所耳聞,前幾日,應城曾發生了一個案子。”

  ??在城內有一戶人家,新婚不久的小媳婦王氏,其夫君是一名鏢師,年後跟著鏢隊去外地走鏢,家中隻有她一人。

  ??“略有耳聞。”

  ??林月紗忙著為全民醫療奔走,恍惚中聽見有人提起過,她問道,“此案和你改動律法有關聯嗎?”

  ??“娘子,應城知府對案子的量刑一籌莫展。”

  ??齊衡對林月紗細細講明,此案案情簡明,但是如何量刑卻讓知府為難。

  ??王氏男人走鏢以後,王氏自己一人生活。

  ??那日晚上,一名宵小之徒見王氏長相貌美,起了歹念,趁著夜色潛入王氏家中。

  ??“夜無故入人家者,鞭笞四十,主人登時殺者,勿論。”

  ??林月紗聽了個開頭,立刻把大齊律其中一條背誦而出,反而把齊衡驚了下。

  ??讀書人熟悉大齊律,沒想到他家小丫頭竟然可以對答如流。

  ??“沒辦法。”

  ??林月紗擺擺手,大齊和現代不同,律法上有很大的區別,剛剛她說的這一條便是。

  ??在現代,無緣無故進入別人家,主人定要問明原因,哪怕遭遇了小偷,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對闖入者打殺。

  ??無故打殺了闖入者,在現代是重罪,而在大齊,卻可以免罪。

  ??把律法研究好,時刻準備鑽空子,林月紗才不會告訴齊衡她是這麽想的,畢竟她是個良民。

  ??“的確有這麽一條,但是此例律後,還有一個補充條款。”

  ??假設對方已經求饒,並表示願意到官府來認罪,這個時候主人若是殺人,就可治主人的罪名。

  ??然而,這個補充的非常不好界定,除非有目擊者。

  ??“聽為夫把案子說完。”

  ??齊衡梳理案子,宵小之徒進入了王氏家中,的確死了,然而人並非王氏所殺,而是王氏的姘頭常二所為。

  ??王氏在出嫁前,有一個青梅竹馬常二,二人早已私定終身,誰知道王氏爹娘嫌貧愛富,逼迫王氏嫁給了常年走鏢的漢子。

  ??“也就是說,宵小闖入王氏家,想占便宜,誰料想法落空,碰到常二。”

  ??林月紗在宣紙上畫草圖,標注好人物關係。

  ??“對,根據鄰居所說,當時宵小已經慘叫求饒,可常二恍若未聞,仍就下了死手。”

  ??鄰居的證詞,讓此案變得複雜起來。

  ??首先,這裏涉及一個通奸的罪名。

  ??三更半夜,王氏同村青梅竹馬的漢子來有婦之夫家幽會,這本就說不通。

  ??為了保護王氏,常二說自己和宵小一樣,是翻牆而入。

  ??王氏得知後,嚇得尖叫,可為自己的名聲,王氏不敢聲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