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京城舊案(2)
作者:四葉蓮      更新:2020-12-04 00:13      字數:2219
  林月紗的疑問,青杏和七兒並不能解答,當時府上傳言什麽的都有,但是對方是官家小姐,為了名聲,林大人不許任何人提起議論,所以很多百姓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以為隻死了七個人。

  “這個老奴知曉,老奴的一個老姐妹,在這位小姐身邊做教養嬤嬤。”

  死的這位小姐閨名程蝶衣,是京城一位四品大員之女。程小姐要嫁人,因而去繡坊試穿喜服,回來路上不曉得怎麽又突然想去上香。

  “那日,老奴那位老姐妹也跟著程小姐去了。”

  上香的中途,程小姐突然說想一人去求簽,不讓丫鬟婆子們跟隨。

  每逢初一十五,京城的寺廟人滿為患,程小姐想要求簽,她的教養嬤嬤以為是求姻緣,有其餘人在,小姐羞澀不好意思,便沒有跟去。

  同在寺廟裏,想來出不了什麽岔子。然而一切卻又發生了。

  “老奴那老姐妹真的沒多心,畢竟以前也是如此。”

  方嬤嬤唉聲歎氣,誰料,等了一個時辰程蝶衣都沒回來,這下丫鬟婆子都有些著急了。

  那會,京城已經有三個紅衣女子被掏心,下人們立刻有不好的聯想。

  但是按照常理來說,殺人定然要找個清淨人少的地方,正逢初一,寺廟人頭湧動人多眼雜,不利於作案。再一個,在佛祖麵前見血,怕不是想死後下地獄啊。

  百姓們都有這般固有思想,因此程蝶衣要去上香求簽,丫鬟婆子並沒有多心,而是在禪房內等待。

  “老奴那老姐妹懷疑程小姐和人私奔,又見她沒帶什麽走。”

  總之,把程蝶衣消失的理由想了個遍,貪玩,私奔,遇見熟人,就是沒想到程蝶衣會被殺。

  就這麽一直找到晚上掌燈時分,丫鬟婆子們終於頂不住了,向寺裏的和尚求助,最後在北坡找到了程蝶衣的屍身。

  “老奴那老姐妹當時就嚇得暈死過去。”

  現場慘不忍睹,和被殺的紅衣女子一般,隻掏心,刀口利落,並沒有被蹂躪,根本不清楚凶手的動機。

  “那為什麽程小姐會被挖掉眼睛呢?”

  林月紗想不通,若是熟人作案,人死了也不會把他說出去,更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老奴也不曉得。”

  反正有很長一段時日內,京城幾乎沒有嫁娶,原本要嫁人的女子為了不穿紅衣,推遲了嫁娶的日期。

  “後來林大人抓到凶手,凶手是什麽人?”

  在林月紗看來,凶手都未必是一個人,她看過一本書,出現連環殺人案的時候,總有人模仿作案從而渾水摸魚。

  然而一切都是道聽途說,林月紗就是聽個熱鬧。

  “是一個殺豬的屠夫,那屠夫也承認了。”

  據說是屠夫尋找下一個目標下手的時候,被林大人埋伏的人抓了個正著。

  屠夫又對自己的罪名供認不諱,案子破了,皆大歡喜。

  林月紗總感覺有些不對,卻又說不上來,“那屠夫殺紅衣女子為何要掏心?”

  “許是……想看看豬心和人心有何不同吧。”

  殺人狂魔的想法,正常人了解不了,七兒隨口道。

  林月紗:……

  一行人往南走,天氣越發炎熱,林月紗終於挺不住了,她把莊氏送的料子給了娘親,想讓陳氏穿著舒服些。

  結果過了一晚上,陳氏把那匹布料變成兩件裏衣,讓林月紗替換著穿。

  “娘,那是我給您的,您怎麽又給我做裏衣了?”

  林月紗拉著娘親撒嬌,她的身量比陳氏矮一頭,兩個人不是一個尺碼,衣衫隻能改小,卻沒法子改大。

  “你一個小姑娘,得穿點好的。”

  陳氏摸了摸自家閨女的頭,她這個年紀,穿什麽無所謂,整日在馬車上又沒見人的機會。

  “娘,您可別說自己老了,您可不老。”

  林月紗拉著陳氏的手,琢磨等在下一站休整,她去鋪子裏給娘親買幾件成衣。馬車上做針線,林月紗眼睛花又暈,她沒娘親那兩下子。

  “好,好,娘不老。”

  越往京城走,陳氏就越心慌。她和林書

  生闊別多年,也不曉得再見麵是個什麽光景。

  她不想和他提起舊事,以前的,過去了就永遠的過去了。

  但是對於女兒的親事,陳氏不得不強硬,在她不點頭之前,千萬不能讓林書生賣女兒,為了自己的位置把林月紗嫁給個品行不好的男子。

  林月紗看出娘親的心事,卻不好提起,隻說到京城以後,先借住在莊氏的宅院,先給爹爹找郎中看診。

  找郎中,找院子,還要琢磨著做生意,哪個都不能耽誤了,林月紗頓感壓力大。

  “小丫,莊夫人幫了咱們的大忙,娘一個山野村婦,又沒見過世麵,著實不曉得怎麽感謝人家。”

  陳氏在陳家村裏,很少與外人打交道,家裏做生意了,她才比尋常話多了些,但是麵對官夫人,她不自覺地矮半截。

  “娘,莊伯母是個平和的性子,不擺架子。”

  莊氏經常給窮苦的百姓做布施,氣質平和從容,不是那等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婦人,再說感謝莊氏,暫時不需要自家娘親出麵。

  對於陳氏來說,二品大員的夫人是夠不上的大人物,她不自覺地就有自卑心理。

  林月紗也有些,在大齊並不是人人平等,而是明確地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因為在陳家村長大,女學裏那些小姐們雖然不說,卻也有不少人瞧不起她的。

  白悠然當時和她交好,可卻在翻臉之時,踩著她的出身,言語之間無時不刻地表現自己身為知府嫡女的優越感。

  林月紗不要求娘親去曲意逢迎,做自己不喜歡之事,那樣的性子不該是陳氏有的。

  至於生意和外人打交道,她一人頂得住。

  作為家裏的一份子,為這個家奉獻是應該的,付出又沒有給外人付出。

  “是啊,你爹爹要治病,你大哥要趕考,家裏的生意,娘又不懂太多,隻能盡量不給你拖後腿。”

  陳氏心疼閨女,想站出來為她抵擋風雨,可是陳氏也想過,女兒總有長大的一日,在京城有林書生那樣的爹爹,或許會嫁到高門大戶,還是得自己多些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