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帶路黨之死
作者:嗷世巔鋒      更新:2020-11-02 22:36      字數:2854
  .,

  當真是古怪的緊!

  上午李恩賢出現在賈雨村的轎子裏,就已經夠讓人詫異了,誰知才過去半日光景,他又躺在了大理寺的停屍房裏。

  但更讓孫紹宗詫異的是,這廝竟然是凍死的!

  要知道孫紹宗最後一次見到他時,差不多是在接近午時前後。

  而今年冬天的氣溫,雖比往年要低了不少,可這大中午的,要說能把一個活蹦亂跳的人給凍死,孫紹宗卻是決計不信的。

  這時仇雲飛、秦克儉也已經跟了進來,見孫紹宗緊皺著眉頭,正打量那床上屍首,就猜到他多本認識這名死者。

  於是仇雲飛就忍不住打探道:“大人,這廝究竟是什麽人?”

  孫紹宗回頭掃了他一眼,見他滿臉探究的模樣,倒不似是明知故問。

  於是便反問了句:“這屍首是怎麽發現的?”

  仇雲飛忙道:“厚生司早上收的路倒,今兒下午老徐例進行驗屍的時候,發現他身上有好些貴重品,其中有一件還刻著朝鮮內造局督造的字樣。”

  “而且老徐查出,這人生前應該是個養尊處優的主兒,也就是說他那些破爛衣裳,很可能是為了偽裝。”

  “賈府尹聽說此事之後,懷疑這人是朝鮮使團裏的重要人物,又想到您曾同他們打過交道,故而就讓卑職把屍首抬了來,請您幫著辨認辨認。”

  果然是賈雨村讓送來的!

  但他此舉又是為了什麽?

  而李恩賢又是怎麽死的?

  他當時明明已經被轎子抬進宮裏去了。

  難道說……

  是皇帝的意思?

  可廣德帝又為什麽要悄悄弄死一國使臣,還意圖當作路倒處置?

  懷揣著無數的疑惑,皺眉打量了李恩賢的屍首半晌,孫紹宗忽然轉身走到角落裏的書桌前,翻出仵作們備用的空白驗屍冊子,又將筆墨硯台在桌上一一擺開。

  仇雲飛狗腿的想要幫著研墨,卻被孫紹宗一個眼神逼了回去。

  “我要獨自想些事情,你們幾個先去外麵候著吧。”

  兩人雖然心下疑惑,可也不好違拗孫紹宗的命令,於是忙都出了停屍房。

  等停屍房裏隻餘下一人一屍,孫紹宗這才磨好了墨,提筆在那小冊子上,梳理起目前掌握的種種信息,以及未曾解開的疑惑。

  …………

  李恩賢,已故朝鮮權臣李貴誌的長子,論影響力自然遠不如父親,但勉強也算是朝中重臣之一,而且頗得朝鮮國王曹東旭的信任。

  這一點,從他先後兩次率使團朝貢,就可見一斑。

  性格溫文儒雅,有君子之風卻並不迂腐,在當初津門府事件時,表現出了想當初的勇氣與機敏。

  對大周十分推崇,是個標準的帶路黨。

  這從他日常的言行,以及新式火器被盜事件時的反映,就不難判斷出來。

  另外,李恩賢雖然未曾展露過身手,但從屍體的種種痕跡來看,他應該是修習過武藝的。

  至於是否能用於實戰,那就不得而知了。

  …………

  將李恩賢的個人信息,一一列舉在驗屍簿上,孫紹宗猶豫了一下,又在最後添了兩個字:

  焦慮。

  相比於第一次出使時的揮灑自如,他這次言談間雖然極力克製,那股焦躁不安的味道,還是沒能逃過孫紹宗的眼睛。

  但當時孫紹宗隻當他這焦慮,是因為遼東女真的咄咄逼人所致。

  畢竟當時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想促成兩國共同出兵,夾擊遼東女真。

  但現在看來,導致他焦慮不安的,或許還有來自內部的壓力——甚至於來自內部的壓力,才是導致他焦慮的最大誘因。

  這種推斷,源自於朝鮮使團宣布李恩賢病重難以理事,而今天他又卻活蹦亂跳的出現在了難民營裏。

  而上午雖是匆匆一瞥,卻也能看出他並無病容,最多也就是有些狼狽罷了。

  再加上他沒有通過外交渠道,提出要覲見皇帝,反而是劍走偏鋒,跑去求助於難民營的小小管事。

  基本就可以推斷出,他之前很有可能是被使團軟禁了!

  再往深裏推敲,李恩賢身為正使,又是朝中重臣之一,能將他毫無聲息的軟禁,要麽使團裏還隱藏著朝鮮國數一數二的權臣,要麽就是朝鮮國的內部形勢有變,而且是巨變!

  孫紹宗比較傾向的是後者。

  因為他依稀記得,現任朝鮮國王曹東旭,貌似已經接近八十歲了,如果說是因為他的健康問題,導致朝局不穩的話,孫紹宗是半點都不會覺得奇怪。

  而前麵已經提過了,李恩賢是曹東旭的寵臣……

  等等!

  難道說朝鮮國內的掌權派,眼下也對大周有了不臣之心?

  這樣也就能夠解釋,李恩賢當初和自己見麵時,不曾透露隻言片語,現如今逃出驛館,又鬧著要稟報天大的機密。

  他約莫最初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要把內部的矛盾,暴露給大周這邊兒。

  可沒想到回了驛館,對頭安排在使團裏的內應,就將其給軟禁了。

  李恩賢不忿之下,再加上本就有帶路黨的基因,這才在逃出使館後,想要將朝鮮國不穩的消息,傳遞給大周朝廷。

  嗯……

  從他當初急於促成兩國結盟,夾擊遼東女真的態度來看,或許朝向國內的掌權派,還有同遼東女真合謀的意思。

  而李恩賢則是急於想破壞這個聯盟。

  …………

  寫到這裏,孫紹宗突然皺著眉頭停住了筆,因為如果他的推論,並沒有出錯的話,李恩賢後續的計劃,已經是無限接近成功了。

  畢竟孫紹宗可是親眼看到,他所乘坐的轎子,從西華門進了宮。

  既然如此,他又為什麽會死於非命,又以路倒的名義,被送到了自己麵前呢?

  或許……

  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

  胡亂在驗屍簿上,勾抹了許多無意義的符號之後,孫紹宗忽然又正正經經,在上麵寫下了‘大周’二字。

  眼下的大周朝,無疑正處於多事之秋。

  東南倭亂未平,西南戰事方起,朝廷一時間怕是騰不出手來,對付逐漸崛起的遼東女真。

  如果這時候,朝鮮再與女真正式苟合,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換成自己是皇帝,肯定會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而這時候,李恩賢突然跳出來舉報……

  或許他就是死在了這‘突然’二字上!

  李恩賢這番舉動,不管是出於帶路黨的自覺,還是想要借大周的手,對付國內的政敵,都把大周逼到了牆角上,不得不直麵朝鮮國即將背叛的可能。

  然而眼下朝廷又能如何應對?

  擺出天朝上國的威嚴,遣使痛斥朝鮮國?

  真要是這樣做,恐怕最開心的就是遼東女真了。

  不聞不問?

  朝鮮使團裏又不都是瞎子、聾子,必然會從李恩賢的失蹤,察覺出事情暴露的風險。

  屆時大周裝聾作啞的態度,恐怕隻會助長朝鮮以及遼東女真的野心。

  所以李恩賢就隻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樣一來,朝廷自然不需要麵對二選一的難題。

  就算李恩賢的死,還是會引來朝鮮方麵的懷疑,屆時麵臨選擇困難的,也隻會是朝鮮方麵。

  而且不出意料的話,朝廷應該也會抓住機會,盡快布置對應之策。

  唉~

  這或許就是帶路黨的悲哀吧。

  一旦兩個國家起了衝突,內部要麵對激進派‘天誅國賊’的壓力;而爸爸國也未必真心感激你,反而分分鍾就可能成為棄子。

  孫紹宗唏噓感慨著,順手把那驗屍簿用火折子點燃,丟進了一旁擺著的炭盆裏,然後又上前撿起白被單,重新蒙住了李恩賢僵硬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