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昂然而入
作者:嗷世巔鋒      更新:2020-11-02 22:33      字數:3011
  鹽梟劫船的插曲過後,北上之路便再無波折。

  臘月二十三,東便門外千帆競秀,大通橋畔遊船如織。

  賈府豪奴們一早便打出了世襲榮國府的敕旗,在下餃子似的河麵上橫衝直撞,真是好不猖狂。

  孫紹宗與賈雨村雖然都覺得在皇城根下如此招搖,實在不妥的很,但無奈賈璉闊別京城將近一年,這好不容易回來,卻那還曉得‘低調’二字怎麽寫?

  兩人旁敲側擊的勸了幾句,見他恍若未聞一般,隻顧在船頭擺造型,便也懶得去管了。

  不多時,客船靠在碼頭之上,還不等船工們搭好跳板,便聽那岸上有人跳著腳的亂喊:“二爺、二爺!您可算是回來了!”

  賈璉在船上探頭掃了一眼,便哈哈笑道:“鮑二,原來是你這狗才!”

  說著,眼見跳板已經搭好,當仁不讓的走在了前頭。

  孫紹宗與賈雨村互相推托了幾句,便排在第三個下了船,原本正琢磨著是蹭賈府的馬車進城,還是幹脆在這裏與其分手,另行想轍回府。

  “二爺!”

  忽有一人撲倒近前,攥住他的胳膊老淚縱橫:“你怎得也不應老奴一聲?老奴在這裏等了半個多月,總算是把二爺您盼回來了!”

  孫紹宗這才曉得,感情那幾聲‘二爺’裏竟還有自己的份。

  他忙定睛細看,卻見這自稱‘老奴’之人約莫五十出頭的年紀,頭發雖然已經斑白,但身量卻頗為雄壯魁梧,隻堪堪比自己矮了半頭而已。

  在腦海裏一踅摸,孫紹宗立刻記起了來人的身份——孫府的老管家魏立才。

  當初孫家落魄時,一家子下人也都散了個幹淨,隻這馮魏立才不離不棄,硬是與孫家兄弟一起過了七、八年的苦日子,因此名為主仆,實與家人無異。

  “魏伯!”

  記起此節,孫紹宗自然不敢怠慢,忙反手扶住了魏立才,佯怒道:“大冷的天氣,怎麽好讓您老在這裏候著我?家裏那些小猴崽子們呢,難道一個個的都造反了不成?!”

  旁邊一小廝忙分辨道:“二爺,可不是小的們不懂規矩,實在是……”

  “是老奴想頭一個見到二爺,才硬討了這差事。”老管家一邊說著,一邊上上下下打量著孫紹宗,半響,方又嘖嘖讚道:“這一年多不見,二爺倒出落得越發俊俏了!”

  孫紹宗聞言一陣無語,就他這雄壯的身板,怕再怎麽形容也和‘俊俏’二字無緣吧?

  卻說賈璉原本還想著捎上孫紹宗一程,眼見他這裏也有家人迎候,便也不再多事,隻叮嚀孫紹宗在家安頓好之後,莫忘了去賈府尋他說話。

  賈雨村自然不用多說,定是要去賈府暫住的。

  於是三人便在東便門內互道珍重,又攜了女眷、行李上車,各奔榮國府、孫府而去。

  又因孫府共派了兩輛馬車來,孫紹宗便將其中一輛分給了馮薪,讓那小廝先將他送回家,再拉著車上行李回府。

  不提馮薪如何。

  卻說孫紹宗將阮蓉帶到車上,原本還琢磨著該如何向老管家介紹她,誰知魏立才竟恍若未曾看到阮蓉一般,連問都沒問上一聲,倒讓他白費了些心思。

  馬車穿東便門、過朝陽門進到了內城之中,又一路向西北行去,眼見得前麵離孫府不遠,孫紹宗正努力回想家中的情況,免得到時候鬧出什麽笑話,忽覺一隻汗漬漬的小手攥在了自己腕上。

  抬頭望去,便見阮蓉一臉忐忑不安,全沒有平日裏的英氣灑脫。

  “放心吧。”

  孫紹宗忙道:“我家中隻有一個哥哥,並無父母在堂,婚事我自己就能做一多半的主!”

  說是這麽說,可這年頭講究的是‘長兄如父’,尤其孫紹宗自幼便是跟著哥哥長起來的,若是沒有孫紹祖點頭,阮蓉如何能踏實的嫁進孫家?

  隻是不想讓他陪著自己一起提心吊膽,阮蓉才勉強笑了笑,道了聲“我自然信得過你”,便又沒了言語。

  籲~

  不多時,便聽魏立才喝住了駑馬,中氣十足的嚷道:“趕緊把大門敞開,二爺回府了!”

  這年頭正門一般都是擺設,平時隻從兩側的角門進出,隻有遇到大事或者迎接貴客的時候,才會特意打開正門——譬如林黛玉當初進榮國府時,走的就是角門。

  眼見那朱漆大門吱吱呀呀的左右分開,孫紹宗心中卻是一動,不由分說,拉著阮蓉下了馬車,也不等下人們迎出來,便直奔裏麵行去。

  隻是這次魏立才卻不敢當做沒看見,忙搶前幾步攔在了孫紹宗身前,衝阮蓉一笑道:“還請姑娘先回車上,待老奴喊兩個婆子出來,再送姑娘去後麵歇息,免得被府裏的猴崽子們衝撞了。”

  這口口聲聲都是為了阮蓉好。

  但真正的原因卻是:除了娶新娘子過門之外,這正門一般是不準女子進出的——小妾姨娘之類的,隻能用從角門或者後門抬進去成親。

  孫紹宗攜阮蓉一起跨過這道門檻,也如同變相的宣告了她女主人的身份。

  阮蓉初時還沒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但魏管家這一阻攔,卻頓時恍然大悟,看看半步不讓的魏管家,再看看沉下臉來的孫紹宗,微微一咬銀牙,斷然道:“孫大哥,我還是先回車上……”

  “回什麽車上!”

  孫紹宗嗬斥一聲,目視老管家道:“魏伯,當初若不是有蓉兒幫忙,我怕是已經折在茜香國了,更別說還有這一路之上不離不棄的情誼——我們兩個早就訂下了終身,既然她早晚是這府上的女主人,提前走一回正門又算得了什麽?”

  說著,往前跨了半步,隻用肩膀輕輕一頂,便將魏管家扛到了旁邊,然後拉著阮蓉便往裏走。

  “二爺!”

  眼見二人便要跨過門檻,魏立才也顧不得許多了,忙嚷道:“太祖朝的時候便訂下了規矩,軍中武將不得以番女為妻,違令者可是要削官為民的!”

  大周朝竟然還有這等規矩?

  想想倒也說得通,周太祖立國之初,剛剛驅除了‘蒙元’,恢複了漢人的統治,正是民族情緒高漲的時候,訂下這樣的規矩並不為過。

  孫紹宗聞言腳步便是一頓,身旁的阮蓉更是麵色驟變,隨即便拚命掙紮起來,眼中噙滿了淚水,嘴裏反勸道:“孫大哥,隻要能和你在一起,蓉兒便已經知足了,你千萬別……”

  她若是不勸,孫紹宗或許還會稍稍猶豫,這一勸,反倒激起了孫紹宗的脾氣,於是他立刻二話不說,伸手撥開老管家,拉著阮蓉昂然而入!

  待跨過了那道門檻,孫紹宗這才又停下腳步,看著已然落下淚來的阮蓉,哈哈一笑道:“哭什麽?武將娶不得,我去做文官不就行了——等覲見皇上的時候,我就先請命去做個文官,然後再迎娶你過門!”

  他這倒並非是信口開河糊弄阮蓉。

  大周立國之初,為了避免重蹈兩宋文武失衡之禍,特地訂下了一條規矩:每逢科舉大比過後,便會從文進士中選一批讀書人,去軍中擔任武職;再從武進士中選一批通曉文墨的武夫,充任親民官。

  可惜這條規矩並沒能扭轉曆史的慣性。

  天下承平數十年後,文臣集團漸漸壓製住了勳貴家族,重文輕武的陋習再此蔚然成風。

  因此時至今日,這條規矩表麵上雖然依舊生效,內裏卻早就改得麵目全非。

  文進士這邊,隻有同進士裏的倒黴蛋,才會被踢去軍中曆練,而且還會一律破格擢升為六品實職。

  武進士之中,卻僅有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二甲的前十二名,才有資格轉為文職,轉職時往往還要降上二到四級,然後以同進士的身份等候補缺——而且還做不得縣令之類的正印官,隻能給文進士們打打下手。

  不僅如此,等上任之後,武進士們還要忍受正牌子文官的排擠,稍有不慎便會被人彈劾。

  可即便如此,武進士們對於轉文職一事,卻依舊是趨之若鶩。

  而孫紹宗,正是廣德八年二甲第五名的武進士——否則憑他小小年紀,又未曾襲得什麽爵位,怎麽可能成為實職六品都尉?

  也正因有此一層身份,當日賈雨村才會開口勸他伺機轉為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