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自營模式
作者:天下第一白      更新:2020-06-24 19:05      字數:2784
  “太好了,我可是等著你們環宇商城的促銷呢。”

  董敏珠笑道。

  關於促銷這種事,不隻是對於環宇商城有好處,對於他們格力電器也有好處。

  甚至可以說,對於他們格力電器有更為直接的好處。

  有這麽大的平台進行促銷,本身上就能讓他們賣出更多的空調。

  “不過,董總,這一次我們的促銷,模式可能與之前不一樣。”

  “你說。”

  “我們希望在我們平台銷售的空調,不能在其他平台銷售。”

  “你的意思是不能在淘寶,卓越,包括易趣那邊嗎?”

  “不隻是這一些線上平台,還包括線下。”

  “這個……”

  董敏珠有些猶豫,然後說道:“陳宇,這塊恐怕我們無法答應。”

  不過,董敏珠也怕陳宇誤會:“陳宇,如果是線上這一塊,我這一邊可以答應你,但如果包括線下平台,我們這一邊頂不住那些經銷商的壓力。你也知道,線下那一些大型家電超市的實力很強,我們不可能不與他們合作。”

  說簡單一些。

  別看網上賣得這麽火,但真正論銷量,還是實體店賣得多。

  之所以董敏珠對於陳宇很感興趣,隻是因為她感覺網上也是一個不錯的銷售渠道。

  更何況還能增加銷售量。

  可真要讓她做出二選一,她第一個選擇的是線下。

  不是董敏珠無情,任何人都會這麽做。

  除非,網上銷量遠遠大於實體,或實體隻占網上銷量很少一部分。

  但目前來看,環宇商城還沒有這樣的實力。

  至於未來有沒有,那就到未來再說。

  當然,對於董敏珠的拒絕,陳宇並不意外。

  別說是格力,任何一家商家在陳宇提出這樣的條件,恐怕都不會答應。

  線上交易平台隻是趨勢,他還沒有真正的火爆。

  “董總,是我唐突了,不過,董總,您也誤會我了。”

  陳宇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雖然現在環宇科技看起來規模很大,也賺了很多錢,論估值超過很多的知名企業。

  但在這一些知名製造企業眼裏,他們並不認為環宇科技有多厲害。

  最起碼,他對於實體影響有限。

  他對於就業影響有限。

  他對於經濟,同樣影響有限。

  哪怕就是電子商務,此時的總體規模,影響也不是特別大。

  真正要說影響的,環宇科技旗下手機業務,對於實體倒是影響大一些。

  不過,陳宇所說的與董敏珠理解的,卻並不一樣。

  陳宇解釋說道:“我的意思是,格力電器可以單獨給我們環宇商城製造另一個品牌的空調。”

  “陳總,這也有些困難。”

  董敏珠搖頭:“格力每款空調品牌打出來都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單獨為你們環宇商城打造一款品牌不是不可以,但代價太大了。”

  就比如格力的冷靜王係列。

  要想打造一款媲美與冷靜王係列的空調,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於此,陳宇做過手機,同樣也知道打造一款品牌的難度。

  不過,陳宇既然提出了這個要求,那陳宇早就想到應對的策略:“董總,您隻要隨便取一個品牌名字就可以,至於這個品牌的推廣問題,不需要格力負責。”

  “貼牌?”

  “也可以這麽說。”

  董敏珠有一些不理解:“那這樣有人買嗎?”

  “當然有,隻要價格合適。”

  陳宇繼續說道:“此前我們的模式賣空調,比如賣冷靜王,我們在網上會賣冷靜王,實體店同樣會賣,這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並沒有什麽優勢。”

  網店唯一的優勢,那就是價格便宜。

  但此前價格便宜是環宇商城貼錢在做的。

  砸市場的時候自然可以貼錢,但不可能天天貼錢。

  再加上這一些空調彩電都是大家電,每台貼個一兩百,量一大也是吃不消。

  “格力隻需要給我們單獨搞一個空調品牌,這個品牌不需要格力推廣,隻要賣給我們就可以。至於我們賣得出還是賣不出,那是我們自己的事。”

  這個打法,其實就是後世b2c自營模式。

  所謂的自營,那就是網站平台自己營銷。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模式?

  其實與現在環宇商城碰到的問題一樣。

  實體經銷商向廠家拿空調是2000塊,環宇商城向廠家拿空調也差不多是2000塊。

  大家成本都差不多,甚至,實體家電超市有可能拿得貨比網商拿得貨還要更低。

  為什麽低?

  因為總體來說,實體銷售量還是更多的。

  既然如此,你拿什麽與實體家電超市競爭?

  你能降價?

  你能一直降?

  哪怕你能降,實體店同樣能降。

  雖然實體店要房租,要人工……但網店同樣也需要宣傳與推廣成本。

  甚至,如果他們狠一些,實體店降得比你還厲害。

  這也是為什麽在後世很多時候你會看到,網上不少電子產品價格隻是一個參考。

  真正買這款電子產品,實體比之網上還便宜。

  到時候,別說是網購打敗了實體,實體完全有可能打敗網購。

  那麽,唯一能降價的,能與實體pk的,那就是自營。

  我自己賣一款實體店沒有的空調品牌,那就完美解決了。

  當然,這也是格力旗下。

  這個品牌沒什麽知名度,但參數外觀與實體一係列品牌空調差不多。

  最為重要的是,因為格力空調不需要自己推廣與宣傳,他們的出貨成本可以降到很低。

  那麽,通過這樣的模式,b2c就可以建立一套與實體家電超市實打實較量的模式。

  不管實體店拿貨成本是多少,反正我賣的空調與你的又不一樣。

  你價格高或是低,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網上大家是否會在意品牌?

  雖然網上消費者也會在意品牌。

  但他們在意的是大品牌。

  隻要大品牌一樣,在大品牌之下的其他小類品牌,一般消費者並不是特別在意。

  並且,在極強性價比之下,很多用戶會傾向於在網上購買。

  特別是看到出現的爆款,人買的一多,消費者都會紮堆的下單。

  “陳宇,你這個模式厲害了。”

  董敏珠可不是一般人。

  她本身就是做營銷出生的,雖然剛才沒有明白陳宇的用意。

  但在陳於稍微解釋了一下,她便明白了陳宇的用意。

  可以說,這個模式一出來,未來他們環宇商城就有與實體家電超市一較長短的資本了。

  “這個模式可以是可以,不過,你們要是賣不出這麽多空調,我們可不負責退貨。”

  “放心,除非質量問題,要不然不會找格力任何麻煩。並且,如果董總同意,我們環宇百貨願意將回款周期縮短到兩個月。”

  “當真?”

  “董總,要不是真的,我親自來格力做什麽。”

  陳宇微笑著回應。

  他知道,最後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殺招。

  對於格力來說,他們最為重要的就是回款。

  同樣,對於所有的製造業來說,最為重要的也是回款。

  貨款如果沒有收回,那就沒有資金研發。

  貨款沒有收回,那就沒有資金推廣。

  貨款沒有收回,企業待遇就無法提高。

  縮短貨款周期一個月,企業競爭力提升30。

  縮短貨款周期兩個月,企業競爭力提升60。

  縮短貨款周期三個月,或者沒有回款這個詞,要拿貨必需先給錢。

  那麽,企業競爭力將提升200。

  隻要陳宇縮短回款周期,這就直接點中了格力的死穴,他們不可能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