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作者:付卡      更新:2020-10-28 02:21      字數:4276
  那弟子說完,為你指了指後山的位置,便提了劍匆匆趕去大殿,隻是將要走時忽然想起什麽,又停步扭頭道:“你非劍宗弟子,想來不知——後山有一處劍宗密地,這幾日那裏不大穩定,即便有封印也仍有泄露,恐怕會誤傷附近的人,切記離得遠些。”

  [無盡海:扶搖直上]

  江月明斜斜看了江遙一眼,他忽然施法,指尖點上江遙眉心,也不知究竟是個什麽意思。隻見他再度提起江遙後頸衣領,一下便往那深淵之中扔下。

  “——當然要下,你自己下。”

  影影綽綽聽見他有些張揚的笑:“要探尋秘境,不還是自己親自來比較有意思?”

  因為有靈力罩的緣故,下墜並不快,而是順著水流一路。

  借助靈氣的微弱光亮,隱隱可見千百尺的懸崖高璧,在這一處深淵之中,似乎自己一下變得極其渺小,如同一粒沙。崖壁上麵有許多可怖而巨大的痕跡,像是打鬥抓撓,碎石嶙峋的,還可以看見一些極高極大的晶石塊,平常隻能收獲一小塊的東西,在這裏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

  深淵自然是大得可怖,又見不到底。

  往上看還是透不出光的海,一側是無盡的黑,一側是微弱光下的崖壁,除了痕跡與裸露晶石外,還能看見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洞窟聚集。

  外頭林夜關思索不語,封西遙倒是很有些話聊的,他一時不可置信,指了指頭上振翅卻飛得很慢而且在原地轉圈的巨鳥,又指了指自己道:“我,你,林夜關,我們仨,去海裏?!”

  他去看林夜關,林夜關卻不看他,而是認認真真思考道:“這裏有小重山,這個妖獸,沒有攻擊,可以試試。”

  “可是這東西就是海裏出來的!”封西遙反駁,他是八百個不樂意的,當然這不是說花間派封師兄很慫,事實上這家夥上天入地帶頭搞事已然不是一次兩次,據林夜關對他的了解,純粹就是覺得海裏打架有損形象。

  不過遲鈍如林傻狗,他肯定是不會聽取封西遙的苦口婆心,是以決定之後便毫不猶豫拉著周九思的手對封西遙道:“走吧。”

  封西遙:“……”

  那他能怎麽辦?

  一旋身,封西遙衣袍便暈染成如火絢爛,羽翼自衣裳上漸生,他便如浴火而生一般又化作鳳鳥模樣——不過這次要大了很多。林夜關便攬周九思的腰與她一同踏上鳥背,但聽一聲鳳鳴,靈力將風水盡數阻絕,封西遙一頭紮進大漩渦中。

  “這…也好。”

  話已傳到自己再多也幫不上什麽忙了,他輕歎了一口氣同那劍宗弟子道了謝,便順著人的指引來到了後山。

  若說疲乏,倒也誇張了,這幾年宗門任務他與周九思形影不離,如今倒是有幾分不習慣了。

  他順著山道慢悠悠的走著,林間微風,拂了枝葉輕搖,層疊交錯日光斑駁而落。

  “也許不該這麽…也罷。”

  自言自語最終散在微風裏,他的目光望向林子深處,指尖輕點下唇忽然換上一副麵目。

  “劍宗密地是嗎?”

  春風弟子向來喜愛探究秘聞,眼下明擺著一個未解的訊息在麵前,怎麽能錯過呢?正好也去換換心情,暫且忘卻那些亂七八糟的煩惱罷了。

  雲祈向來是行動力極強的人,一路踩著柔茵嫩綠便向那深幽而去,隻是禁地密林但凡見不得什麽光的地方都有幾分危險。他自也不敢大意,隻得將一雙匕首藏握於袖中。

  “就讓我瞧瞧,這裏頭到底有什麽。”

  果不其然的是,那洞璧紋絲不動,靈力打在上麵竟然連個印子也沒法留下,好像一掌打進棉花裏頭,軟綿綿又無力。

  隻是周圍溫度似乎又低了一層,有陣陣冷風流動,想來這地方也並非是沒有出口的。隱隱有窸窣聲響,不知道是錯覺還是有什麽東西在附近。環顧四周,其餘地方都光滑如鏡,隻有一處上頭滿是裸露而嶙峋的晶石塊,還有許多的罅隙,其中兩三條大約有一米多高,雖然窄小,但未嚐不能通行。

  “人家家裏的事情我就不去問啦”

  流緒微夢劃過心頭,我借口天色已晚離開了昆侖夜光,四下俱寂,唯有那一座高樓仍有光自縫隙間透出,我迎著春日惠風回房,風滿衣袖。

  我合上房門,自箱篋間翻出雲裳錦袍,嫌朱紅太豔太俗,又嫌銀白過素寡淡,各色衣衫堆滿繡床,我才擇出一條粉白的裙子,再熏沉水香,描山眉,施小朱,匆忙間一夜便過去了。待羲和撒下的第一縷晨光透過窗欞,天色大光,我才提著裙子衝出房門。

  屋外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我折下幾枝碧桃攬在懷中,淺粉的花瓣輕飄飄地抖落,鬢角便染殘紅,與金絲嵌蟬的玉珠作伴。

  掠過燕語呢喃,我拿寬袖掩著花枝向趙粉院中走去,將至轉角時我自囊中取一麵小鏡,纏枝紋簇擁下的鏡麵照出我的麵容,是烏雲疊髻、銜著口脂香澤,妝做飛霞,是不需羞怯垂首便浮上麵頰的兩團俏朱,圓鏡下一角映出肩上粉白幾瓣,而我翻手將鏡子收起不理圓瓣。

  微微彎曲指節,我敲響了那一扇雕花刻葉的木門。

  “謝師姐在嗎?”

  灰塵落了,靈力散了,她沉默了。

  想靠蠻力出去顯然是天方夜譚,何況她還隻是練氣中期的一朵小花,脆弱不經打的,她隻能放棄了荒唐想法。

  洞裏冷風陰測測的,除了風聲、她的腳步聲,似乎還有一種細碎的聲音夾在期間,若隱若現,她隻敢靠著洞壁走,想著若是遭遇了什麽事情——橫豎一頭撞暈過去就完事兒了!

  她來回走了幾圈,覺得累了,便想想王大娘做的桂花糕,柳巷口的紅豆糕,想想這些,她似乎又回了些氣力,猛地抬頭,卻意外發現在前方她並未仔細查看的角落,有一處崎嶇的晶石堆,同這邊的晶石不同,那處的石頭似乎是遭受過什麽,凹凸不平的表麵,她可以輕而易舉地攀爬上去。

  那是幾條矮小又窄的縫隙,細碎窸窸窣窣聲音便是從其中傳來,箭在弦上,她卻咽了咽口水,遲遲不敢鑽進去,山洞這裏很安全,那麽縫隙裏呢?一片漆黑,她瞧不見什麽,可山洞這邊沒有別的路了,一個在眼前,一個在天上,她非選這條不可。

  ,

  千鶴咬咬牙,掰著指頭數完了她那些還沒嚐夠的美食——什麽鳳梨千層酥、七巧餅、金乳酥、烤七珍等等等等,這若能安全出去,她非得盤下這些店!有了吃的做支撐,她一跺腳,大嗬一聲壯個膽兒:“姑奶奶來了!”

  便一頭紮進那洞隙裏了。

  洞隙之內,她伏低了身子,手扶著石壁,一步分兩步地慢慢前行。

  聽不見二郎的回答,回眸啟唇,正打算開口,卻被人點了眉心,看他熟悉的姿勢,哪有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隻來得及把琴調轉個方向,換背為抱,便被二郎提著衣領丟下深淵。

  說是熟悉卻也是因為打小他便這樣待我,以前不敢讓他禦劍帶著自己,也是被拎上去;不敢去哪,也是被提著衣領拖過去,故而也知自己在二郎眼裏沒有什麽形象所言,所幸現如今深海之中無人所至,倒也保全了自己以往在外的臉麵。

  靈氣罩越潛越深,久到自己忽略了時間,盤腿而坐,撥弄琴弦是唯一能打發時間的事情,聲音在水裏的速度慢了,側耳傾聽,隻覺得越傳越遠,最後消散。

  忽的琴聲中止,不是曲畢,而且察覺到聲音消散的時間不對,是因為快到底部了嗎?

  將問心琴背在背後,拔出琴中劍,隻手握著劍柄,一手做著掐訣的起手式,隻等最後的落地。

  “對啊,你,我,還有前輩。”

  周九思頷首,言語篤定。她左看著認真思考的林夜關,右望望心不甘情不願的封西遙,好奇似羽拂弄她心尖,撓得她心頭癢癢。

  等到林夜關拍板,周九思心情大好,林夜關的手伸過來,她便乖乖讓他牽住,蔥指悄悄滑入男子指間,與他十指相扣。她雀躍地輕晃相握的手,眯眯眼衝封西遙笑道

  :“走吧,封前輩。”

  言罷,便見那美人回身化作九曲瑤天一隻鳳,身披朝暮霞光,翱於霧簾水瀾間。她與林夜關一同立於鳥背,執名劍的手撫上她腰間,如她百轉千回的夢。

  周九思一瞬怔愣,心緒激蕩,加之無人在旁。她心頭臊意頃刻蕩然無存,僅存的那點少女情思也飛去九霄雲外。她忽而笑開,褐瞳閃爍明亮的光。俗話說得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趁封西遙振翅傾斜之時,她一雙藕臂一環,順勢攬上林夜關的頸,死皮賴臉地往人懷裏又鑽了鑽。

  林夜關不論寒暑日夜皆苦練劍法,因而胸膛十分結實,她靠他那樣近,近得足以讓她聽見他的心跳聲,聞見他脖頸間似鬆竹淌過的香。

  周九思想,林夜關若是女兒家,她定是個采花賊,專門摘擷這一朵花兒回家,日日捧在手心裏疼。

  封西遙轉瞬直入漩渦,靈力庇護三人,將風水都隔絕在外。她回神時三人已入水下,海內雖起波瀾,卻遠不似岸邊那般洶湧。海下是漸沉的暗,海水幽深,可見熒點散落水波深處,猶似星河墜入無盡海。珊瑚礁石聳峙,魚群壓覆之勢朝此湧來,卻被靈力隔開,悠悠然遊向更遠更深的黑暗。周九思從未見過海底奇觀,瑩眸映出海底點點光輝,長歎一聲

  :“哇——封前輩真好看!封前輩太厲害了!封前輩再飛快點!”

  她思忖著封西遙載她二人辛苦,故十分官方地誇幾句以示崇敬。然她話音方落,烏珠一滴溜,又湊去林夜關耳側,悄聲道

  :“當然,在我心裏前輩才是最好看最厲害的。”

  入海已有些時候,四周愈發漆黑,卻遲遲不見人影。能下至這海中更深處之人,想來道行頗深。修為如此之高,又能於附近徘徊不引爭端,除了林夜關封西遙大抵隻有一個楚天斷,但若是楚天斷,應當與林夜關封西遙一道而行才對。周九思心頭困惑,她回眸詢問林夜關

  :“前輩,除了你和封前輩楚前輩外,這裏還有修為這般厲害的人在嗎?”

  陰影垂落,楚天斷牽了嘴角露出笑,在黑暗裏像是卸去了正道的模樣,那笑意扯皮動骨卻及不至眼底,意味深長得令人悚然。

  “密宗的人,怎麽防備都是應當的。”

  隻一瞬,他又是那個光風霽月,冷厲的楚天斷。他小步上前,厚底靴篤聲回響,隔著重重符咒與鐵欄,他看向牢中人:“傷了小重山的人,隻怕不好交代,把你瞞下來可廢了我一番功夫。”

  賀煙生當然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瘋子,楚天斷想了些辦法才讓他答應不上報,隻是想到對方離去時充滿興趣的眼神,還是讓他一陣頭疼。之後還要想法子把那個弟子給應付過去,還有燕歡……那個人精可不好糊弄。

  “既然知道我是誰,你也該報上名吧?”

  [往事:別劍賦]

  被叫住的路人穿著青衫黑褂,卻洗得有些泛白,他忙扶了扶頭冠作揖:“誒,不勞煩,二位不是本地人?”

  他指了指遠處一座六七層玲瓏高塔,上頭結彩張燈,絢爛華盛。那路人道:“二位來好了地方,眼下戰亂不斷的,也就咱們這兒還能如此繁盛安樂,全多虧了寧王英武!”

  “這兒乃是盛都,寧王治下主城,二位若在此處落腳,便不必如在外頭四處奔波逃難了。須知眼下這亂世,藩王四出,戰火不休的,外頭還有樓夏那些戎狄,到哪兒都沒個好日子過。”

  此話說來卻叫人心驚,隻因盛都便是盛京舊稱,而寧王名蕭驄,亂世一霸,昔年盤踞如虎,其仁義其智謀其胸襟皆可為一代明主,卻可惜一朝病如山倒,幼子與夫人遭難失蹤,滿盤棋便如散沙,才有了後來段臨收編盛都立大雍的事。

  隻是這卻是一段陳年舊事,如何會重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