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鋤妖·論劍
作者:爛桃子      更新:2021-01-22 16:36      字數:3419
  空冥修者登場,因擔心下手的餘威傷及自家人,俱心照不宣的選擇長空之戰。

  風邈兩戰同塵苑皆敗北,由此招來一頓責罰,其胸中藏著切骨之恨,故出陣單搦青冥,以泄雷霆之怒。

  青冥戰意蓬勃,懶得聽風邈那通聒裏聒噪的挑釁的廢話,力蘊竹梢,挺起六根清淨竹就劈。

  沛然勁氣鼓蕩四野,符文激揚,無數竹影飄飄灑灑狂壓其頂門,占得先機。

  風邈身影略退,繼而猛進,合掌蓄勢,推出一團幽幽黑芒迎戰。

  洛望舒目視耳廓直豎,蒼首雪膚的豹妖,邀戰道:“久聞道兄神通超群,可惜無緣一見,祈請賜教。”

  白豹咧嘴憨笑,竟露出絲絲萌意,笑道:“聽說仙子昔年孤身橫渡滄海,白某早有意一睹風采。”

  其一拂指,兩支形似豹齒的異寶拖曳虹光,由遠而近,呈螺旋狀朝前馳襲。

  群修紛紛蹂身而上,飄行如電,盡顯剛健勇猛。

  人族戰力優裕,各挑對手,倚眾淩寡。夏衍、千雪伉儷聯手壓製羲閏,玄音、玄虛合戰斑虎。此外,尚有數人空閑,可視戰況適時施以援手。

  頓時,浩瀚巍峨的荒古氣息盡情揚溢,條條神輝流竄,蒼穹幾欲為之顛倒。

  煌煌霞光倏進倏退,忽縱忽橫,鬥法爆發的轟鳴聲響遏行雲,煞是豪美壯闊!

  羲爻未急於進攻,目視義軍首領,神情漠然道:“羲某無意妄造殺孽,諸位何不采納前言?就此罷兵。”

  此時此刻,再沒有浪費唇舌的必要,戰爭不是解決爭端的最佳手段,卻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李笑陽滿握一把滄桑劍意,其掌中太蒼古劍澄如秋水,蒸蘊著潔身守道的氣息,一如昂視蒼穹,深邃神秘中還浮動著冽冽清寒。

  羲爻輕笑道:“不愧是雅正之劍,隻可歎其主無量!”

  軒轅翊插口道:“神洲沃土,豈能拱手讓人?”

  邊說邊祭出一柄金焰璀璨、篆文精細的古仙劍,劍身麵刻日月星辰,背記山川河流,劍形端肅沉凝,古意穆遠。

  羲爻未識此物,疑惑道:“傳聞昆侖山眾神采集昆侖銅精鑄煉一劍,獻於軒轅,後傳至夏禹,內藏統馭天下之策,果有此事?”

  軒轅翊淡然道:“世間謬傳而已,黃帝劍融合玄女護心神血鑄造,以天書題銘其上,道盡變遷之理、萬物盛衰之妙,佩劍已隨先祖榮登仙庭。此劍劍名夏葛,與夏禹九鼎同出一源。”

  龍君在旁接口道:“夏禹鑄鼎之說流傳甚廣,某亦略有耳聞。”

  羲爻興趣轉濃,回首道:“且請道友說來聽聽。”

  龍君道:“時當天下大治,夏禹采八荒玄銅擇地冶煉九鼎,欲篆刻諸天之物貽澤後人。鑄鼎時異象頻發,天降仙霖,神霞漫漫,且太白星不分晝夜,閃耀不息,持續九日宣告鼎成。”

  “九鼎神器誕生器靈,卻因貪戀太白遺光,投身烘爐合為一體,煉造出聖道之劍夏葛劍,故說夏葛和九鼎同出一源。”器靈得而複失,龍君甚覺可惜,續道:“夏禹將九鼎視為鎮國之寶,遷至夏都傳延後世,夏葛劍則親自佩之,亦名夏禹劍。歲月變遷,王朝更替,神鼎經曆多次搬遷,其中一隻鼎器通靈,不翼而飛。”

  器靈生於虛無,是煉寶時魂化通靈而化形的產物,可擇主訂立契約,多沉寂在寶器內增持神力,常人難得一見。

  龍君抬眼四下望望,道:“九鼎六雄三雌,篆刻天象、地理、水脈、羽仙、人倫、魔怪、草木、奇禽和異獸九類,令郎所執小鼎古樸自然,仙氣內蘊,絕對是失落的羽仙鼎。”

  話語聲遠遠傳來,軒轅鴻漸跟依皋激戰正酣,其神情無動於衷,但訝異的眼色證實了龍君猜測無誤。

  軒轅翊遊目望望愛子,緩緩道:“尊駕如此確信,莫非知曉其餘鼎器的下落?”

  龍君咧嘴笑道:“世人褻瀆神器,龍族不可坐視不理。多年前,諸鼎已被拙荊搬至府邸充當藏品,若非此時提及,竟差點忘之腦後了。”

  李笑陽聞言駭然,禹王鼎名聲極盛,論品階可邁入鴻蒙聖寶之列,寶藏龍族獨占八鼎,實力不容低估。

  “諸位不必憂慮!”龍後在旁掩口笑道,“鄙族龍子龍孫玩劣,將八鼎充當夜壺或痰盂使用,目今神鼎靈性盡失,已經淪落為凡物。”

  言未已,一記麗音突然在耳邊響起,冷冷道:“孽龍休得嚼舌,速速來戰!”

  循聲望去,卻是一尾臉蒙青巾,婀娜柔媚的人魚,她排扇般的睫毛下,明眸幽幽閃爍著異樣的藍芒,那清冷的氣質仿似雨後花蕾初綻,頗有幾分孤傲和無畏。

  人魚掌提一柄光暈柔和,綴靈珠增色的仙劍,陽光斜映,劍脊浮動著七彩霞光。止王劍伴隨魚歌,仙氣和麗色珠聯璧合,彌散出一股不容輕瀆的仙靈意。

  龍後一直視魚歌為水火不容的冤家,這一見麵,揚爪就撕。

  蠻女發飆果然可怖,彼此一味強攻不退卻半分,記記殺招硬碰硬,極其生猛。

  龍君視若無睹,回首謔笑道:“禹王鼎號稱國之重器,各地生靈朝見夏都時,均對其頂禮膜拜,奈何後世凡俗之眼不識神物,僅視之為權力的象征。九鼎流落數地終由龍族保管,是天命所歸,但各位若有意,本君願無償贈送,可否笑納?”

  軒轅翊暗罵瘟龍無恥,傲然道:“諸夏子民曆經數千年紛爭歲月,依舊雄峙不倒,倚仗的是錚錚不屈的脊梁和片塵不染的骨氣。禹王鼎不過是沉默的見證者,見證譜寫曆史詩章的先輩人物。讓後世可憑吊先驅英魂,瞻仰先驅風采,是古遺物存在的使命。行龍兄浴雷而生,命係於天,但此舉踐踏天道,才堪稱褻瀆神器!”

  一席話說得龍君無言以對,羲爻道:“馳念先祖是宗族立身之本,但請閣下覽畢此刀再表高論。”說著祭起一柄冷焰流轉,凶性微張的妖刀。

  刀身略窄,彎如新月,縹青的色澤裏隱含絲絲妖異的紅芒,釋放出輕鴻啼鳴之音。

  軒轅翊和李笑陽都感應到那份沛莫能當的凶戾刀意,相視變色道:“鳴鴻刀!”

  羲爻道:“羲某曾拜讀貴族文人遺著,其言黃帝鑄劍,偶得邪刀,欲毀之,然刀化赤色飛鵲,逐雲遠去,諸位可信?”

  群修默然,鳴鴻刀的傳言不鮮見,這段故事被諸多古籍引用,縱使此刀下落說不清道不明,但世人均以此說為正解。

  如今此刀既歸羲爻所有,那許多傳言就不攻自破了。

  羲爻神情蕭索,緩緩道:“秋江寒煙起,冥冥鴻鵠意。想當年眾神之戰,鴻鵠痛失所愛,投身遠祖司幽皇煉爐裏殉情,衍化此刀,滿腔悲憤凝作滔天殺意。可惜那時戰局已定,否則何至於讓本族渡海避禍?”

  軒轅翊聽出些許眉目,疑惑道:“莫非貴族昔年曾歸於戰神蚩尤統轄?”

  羲爻冷笑一聲,道:“世人往軒轅麵上貼金,說鳴鴻刀竟是其鄙夷不屑的神兵利器,諸位追昔懷古,可曾為此事略感慚愧?”

  一語說畢,他肩胛微聳,徐徐張開一對幽黑泛亮的黑暗之翼,那最純粹、最深邃的黑芒藏藏閃閃,蒸騰著神秘、肅殺的氣息。

  羲爻展翅橫刀,沉聲道:“諸位執迷不悟,別怪羲某以戰止戰,且看尊駕是否有令先祖遺風。”

  其不再多言,彎膝抱刀橫推,刀光霍然飛起,猶如猛虎出籠,絲毫不藏餘勢。

  刀法簡練流暢,刀意卻極度凶猛,飽含破天之勢,所過處,虛空層層波動。

  軒轅翊凝神以待,待見刀芒掠空,運轉劍身,催湧一道浩瀚壯闊的劍浪迎擊。

  羲爻一眼窺破來劍妙諦,掐指一變,刀芒首尾忽斂,銜接成圓月狀的光輪,緊貼劍浪跳蕩一下,彈至軒轅翊身旁,朝眉心暴斬而下。

  軒轅翊足點雲氣,淩空速退,夏禹劍噴吐數團金焰直卷刀芒。撞擊聲猶如洪鍾大呂敲動,喧響過後,其連人帶劍被轟出數丈之外,氣機逆亂。

  鳴鴻刀芒似是有形有質之物,憑虛一點即破解劍潮。同樣是空冥圓滿境修者,但羲爻一刀之威竟強橫霸道如斯!人人睹之駭然!

  古猿皇尚未赴戰,見狀忙架起一條篆刻妖魔鬼怪之像的掃幽棍上場相助。

  此猿神力無雙,招招以實擊實,軒轅翊劍走飛風,輕靈迅疾的劍勢與其配合益彰,彼此糾纏著羲爻殺得天昏地暗。

  羲爻力戰雙雄,絲毫不懼,時見縹青色的刀光倏來倏滾,大顯蓋世神威。

  太蒼古劍抑或夏禹劍,止王劍抑或鳴鴻刀,俱是鮮若鳳毛麟角的混沌聖寶,略一催動,即見霞光滔天,分外奪目。

  行龍同樣熱衷於獻寶,其祭出一柄精巧奇麗、華美璀璨的長劍,劍性威赫,極盡張揚,劍體以鏤月裁雲般的技藝打造而成,玉珥處鑲嵌著最最純淨的碧璽。

  龍君自鳴得意道:“混沌聖寶龍駕劍,刃如寒霜,有傲嘯風雷之力!有破邪祈福之能!”

  李笑陽淡淡道:“無須賣弄,盡管放手來戰。”

  龍君啞然一笑,忽道:“本君就伸量下李盟主到底擁有幾分真才實學。”

  龍駕劍信手一揮,磅礴的劍意激蕩四野,刹那間狂風大作,雲端轟鳴,數道鬱鬱紫雷淩空墜落,果然能引發風雷齊嘯的異像。

  李笑陽應時而動,煌煌劍意衝亂蒼穹,以破竹之勢,把漫空襲來的厲雷攪為飄蝶,劍潮奮進,驅散雷雲,攫來一片朗朗晴空。

  兩人進退有矩,這般搞得天象陰一陣晴一陣,依舊樂此不疲。

  [縱橫中文網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