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道果之靈
作者:爛桃子      更新:2020-12-10 15:57      字數:3451
  飛來峰西南角一座園圃獨臥,圃裏瑞氣千條,錦花繡草逞嬌,盡態極妍,美其名曰離境坐忘鄉。

  崖前立著座青玉精舍,藤蔓周垂,苔蘚溽潤,謂之麒麟洞,是幼麒麟故居。

  洞內洞外了無人跡,燕辭正嘀咕居然在蓬萊仙境大白天撞鬼,忽覺腕間須彌環一顫,不聽使喚的滑出段佛骨,聲音從佛骨裏傳來,道“阿彌陀佛,檀越不必驚慌,老僧出身於隱罡寺,可還記得?”

  燕辭平白無故被嚇一跳,氣頭正盛,一腳跺住佛骨斥道“鬼才記得,為何藏在骨中?”

  那聲音沉默一陣,緩緩道“老僧肉軀損毀,不得已而將精魂寄附於此,並非故弄玄虛。”

  燕辭神情稍緩,問道“此話當真?”

  老僧道“出家人不打誑語,否則以檀越區區修為,老僧何必善言相待?”

  此僧口氣頗大,似乎來頭不小,燕辭移開腳徐徐道“大和尚挺會唬人,這段時日安居骨中偷聽燕某許多秘密,非君子所為。”

  老僧道“躡虛丹、精衛羽和流影追日靴,難道不足以補償?”

  燕辭道“若無寶物為餌,和尚隻怕難見天日。一碼歸一碼,切勿混為一談。”

  老僧道“施主心生不悅,也是人之常情,老僧願另贈寶物彌補。”

  燕辭稍加思索道“寶物且休提,和尚不如同樣拿秘密來換,方顯實惠。”

  燕辭對隱罡寺的諸般猜想,言語中曾露出過不少痕跡,和尚自願暴露行藏,不缺應對之策,當即坦然道“老僧法名曇真,忝居仙界巡遊僧之職。自從人間古仙榮登仙界後,仙庭以利濟蒼生為己任,頒布諭令嚴禁仙班妄自下界。但三百年前,老僧聽聞仙草洲有仙友偷下人間,因未能及時阻止,故尾隨而來查證此事。”

  燕辭喃喃道“三百年前,差不多是同塵苑建派之時。”

  曇真道“不錯,說起來貴派與那兩仙還有些淵源。”

  燕辭略知其事,故等著聽下文。

  曇真和尚道“柳浪、聞鶯夫婦俱是仙草洲門下精英,聯袂跨界而來,意在尋找混沌聖寶洛音珠!老僧天緣湊巧知悉了此事,便想一窺端倪。”

  洛音珠另有歸屬,燕辭本無意再做糾纏,但聽聞此珠僅僅是混沌聖寶,不比悲鸞劍高端奢華幾分,不由奇道“仙界物華天寶,何必在意區區一枚混沌之物?”

  曇真失笑道“一家之言,不可姑妄聽之。人間冠名的混沌聖寶不可與仙界稱謂同日而語。”

  燕辭甚是不服,暗想堂堂一仙界佛修淪落到在人間發黴,居然還不懂謙虛點。

  曇真續道“兩仙輾轉數年,尋至珞珈山弱水之畔。適逢其會,撞見魔修繼而爆發惡戰,柳浪、聞鶯得珠,魔修遁逃。”

  “人魔兩界並非毗鄰,竟然有魔修現世,老僧職責傍身,不得不尋根究底。可惜追蹤數日即被察覺,隨後誤中陷阱,跟魔修韓蟬爭鬥,被其煉獄魔刃所傷,差點魂飛魄散。老僧僥幸逃得性命,邊拖著殘軀四處藏匿,邊以破界珠破界之力知照至友前來相助。”燕辭接著問,曇真接著說,“煉獄魔刃是冰壺魔君千淬百煉的法寶,魔氣至純,老僧缺乏仙靈氣補益,想祛除魔氣是千難萬難,唯有拖延一口未斷之氣,耐心等候至友的到來。”

  曇真念一聲佛號,歎道“一等足足三十年,依舊杳無音信。老僧自知時日無多,故潛出山林拿住一位散修尋消問息,方知在此期間,柳浪篡奪洛音珠與聞鶯反目,而後避禍大荒墟,跟付通玄同惡相濟。至友雖應約下界,卻枉顧老僧生死,糾集道門逕闖大荒墟奪珠。貪利忘義成一憾,普天修士無視紀綱倫常,拚得兩敗俱傷。老僧心灰意冷,重返藏匿處以殘餘仙力造設隱罡寺,封印殘魂於佛骨之中,靜候生機”

  稍稍停頓,曇真補充道“昔年在若水河畔,老僧曾目睹聞鶯仙子相救太妙雪參脫困,數日前再慕舊顏,她已成空冥期修士了。”言罷不勝噓噓。

  往事不堪回首,老僧朝花夕拾,頗有隔世之感。

  小夢九悵然若失,幽幽道“佛家說看透而放下,放下而自由,真欲效法實是難如登天。”精靈抱樸含真,赫然對其所述之事深信不疑。

  “往事宜隨風,思之徒亂人意。”燕辭繼續問道,“天狗怎會藏身隱罡寺?權杖又有何玄妙?望大師解惑。”

  曇真道“玄黃在混沌之中悟道,曾經遺忘的記憶凝聚出一顆鴻蒙靈核。玄黃身隕道消時,混沌之眼為其滴下淚珠一滴,淚珠積蓄靈力,過萬年而不幹涸。至盤古開天辟地,塑造乾坤,淚珠靈力瘋長,偷食玄黃遺骸中的那顆鴻蒙靈核,且自此貪吃貪喝,欲吞日月而變身天狗。老僧機緣巧合下獲得天狗一絲神魂,悉心培養,杖端黑晶即是神魂中的剝離之物,其玄妙處還不得而知。”

  燕辭疑竇叢生,那弱冠少年對權杖情有獨鍾,應該知曉些玄機。曇真降臨於仙庭,懷擁權杖卻說不知根底,他究竟在隱瞞什麽呢?

  燕辭故作釋懷,頷首道“原來如此,嘿嘿,那少年被權杖迷得七葷八素的,自願舍棄餘寶,真是瞎了眼呐。”

  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一事,忙問道“大師可知那枚紅果的來曆?”

  曇真緩緩道“檀越所食乃一枚道果之靈,是禍非福。”

  燕辭愕然道“此話怎講?”

  曇真道“修真成道即登果位,果位有高低,道果有品相,是修者命脈之本、力量之源。人間佛、儒、道所結諸果,善逝佛果、素心聖果和玄同道果,品階較低,以仙靈氣淬煉提純極耗光陰。曾有古修另辟蹊徑,以秘術割分道果為主次。次道果經煉化後變為道果之靈,擁有寄生特性,一旦依附宿主便如跗骨之蛆,萬難祛除不說,蠶食宿主法力、道意還不為宿主所用。主次道果息息相通,縱使相隔界麵亦難斬斷其關聯。次道果修成即自行飛遁,重歸主道果懷抱,如農夫春季播種,秋季采收,對古修裨益無窮。”

  小夢九目視燕辭,悠悠道“你要倒黴了!”

  林下清風吹傷心事,山間明月送無妄災。

  燕辭氣得暴跳如雷,破口辱罵那古修在自家三角祖墳插煙卷,忤逆缺德帶冒煙!變著花樣換著名堂將其宗祖子孫詛咒了無數遍。

  這場罵口若懸河,聽得精靈肅然起敬,差點就想焚香膜拜了。

  曇真同樣自愧不如,支吾道“額,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檀越多行善舉,業障自可消除。”

  燕辭氣得翻白眼,被人擺弄居然是業障是過錯,這佛門哲理倒真是深奧!

  既然曇真提及素心聖果,燕辭倒正好追追根。

  曇真道“儒家克己複禮,頤養浩然正氣,此氣至大至剛,不屈不媚,隻可內養而不可外得。素心聖果守正以祛百邪,令友陰陽難調,用之正可補偏救弊。可惜此果由儒家聖人締結,舉界均視若拱璧,得之甚難。”

  燕辭繼續東問西問,曇真自知魂殘形消,若無庇護,此生永無出頭之日,燕辭看似吊兒郎當的,但勉強可視作依靠,故而有問必答。

  在其刻意拉攏下,彼此的關係漸漸熟絡起來。

  ※

  東邊,清淨無為地靈氣極佳,跟離境坐忘鄉遙遙相望,最適合打坐悟道。

  此地環境清幽,篁柏交翠,虛窗靜室掩映其間。獨身靜坐,心靈虛寂,有漸入佳境之感。

  曇真所言確有其事,靈氣剛剛入體,道果之靈即蠢蠢欲動。果靈恢複成原般模樣,穩穩端坐在下丹田內,盡情吸嘬下,一分靈氣能被截奪半分。

  燕辭擇地靜坐,形神俱煉,狀態漸趨巔峰。

  每至月白風清時,則返回醴液池邊,此時天降甘霖,浸身池中,張闔孔竅飽吸靈氣,連續數日,樂此不疲。

  燕辭近期不斷奔波,直至此時才有閑暇審視道法修行。

  臨敵對戰有諸多要素,除法力深淺外,攻法、守法、遁法和經驗都尤為重要。

  初級術法旋冰影和火舞紅牆麵臨淘汰,月明千裏術不乏驚豔處,但隨著道法的精進,也逐漸淪於平庸,當然若能凝聚術印,倒勉強可以一用。

  破甲流光、初陽化千雪秘技日趨純熟,其神鬼難測之妙正是殺手鐧碧落劍意的最佳輔助。

  碧落青冥訣提純法力之效卓然,卻受法力深淺所製約。

  燕辭靠真靈根之體吐納靈氣,與天、地、異靈根者相比是望塵莫及,假如缺乏若木瓊漿撐持,恐怕境界早已跟江浸月諸人有天壤之別。

  論及遁法,倒少有人能和其相媲美,依賴雉皇翼、流影追日靴和迅羽捕風遁法,逃之夭夭的本事可謂是出類拔萃。

  實戰經驗也不算欠缺,唯有防禦差強人意,奈何他資質平庸,想兼修煉體之術簡直是癡人說夢。

  曇真暗中旁觀,自然深知燕辭修為的強弱優劣,既然決意追隨,他同樣希望燕辭能長命百歲。

  此僧念念有詞,從佛骨中祭出一套款式新穎的青衣相獻。

  曇真妄動神念,氣息越發微弱,低聲說此衣采擷翳鳥柔筋脆骨鏤絲成線,以仙火煆燒織就而成,飄逸輕靈且兼具變化之能,可惜防禦性尚不足與仙綬靈衣相比擬,故名流仙衣。

  燕辭喜出望外,問是否屬於仙家寶物?

  曇真默然,原來在棲身佛骨前,他已將所攜仙寶悉數煉化為仙力,用於涵養神魂。剩餘數件布置在隱罡寺為餌,新製的流仙衣比較中看,故一直藏而未露,是貪圖留著賞玩。

  燕辭未予深究,卻暗道這和尚不老實,先前信誓旦旦說另有寶物相贈,害得自己白白掛念一場。

  [縱橫中文網連載,請支持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