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突圍求援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0      字數:2408
  忒渠大草原遼闊高遠,其最北端直抵萬年不化的極北冰川,在冬季,冰川上吹下來的雪風縱貫一覽無餘的草原,直吹到鹿猩山才有了遮擋。冷風被鹿猩山一劈兩半,西邊的刮向大漠,東邊的又撞上銅山,凜冽狂怒的冰風被擠壓在銅山與鹿猩山的山口,嗚咽著朝山海走廊撲去。

  刀子一樣的冷風連續吹了三四天,到冬月廿夜,風倒是小了,天空卻突然飄起了鵝毛大雪,至次日黎明,積雪已有一尺多深,天明雪勢更大,十步之外目不見人,討逆軍縮在各自的帳中,正圍火取暖蒸煮早飯。

  木鱉城內卻沒有休息,按照靖王的布置,萬俟良蹠領兩千精銳狼纛軍飽餐戰飯,出東門,順著羊腸小道摸到討逆軍的北大營外。

  風疏雪濃,隻有營盤中星星點點的橙色火光依稀可見,狼纛騎兵以此為指引,一個衝鋒刺入敵營,朝著有火光之處,也不管哪裏有人哪裏沒人,遠了就用火銃打,近了直接用鐵騎撞,如此這般在敵營的側翼左衝右突,把剛想吃頓熱乎飯的討逆聯軍攪成了一鍋滾粥。

  萬俟良蹠那邊剛突入敵營,李力擎已率五千騎兵衝出北門,同狼纛精銳共同夾擊討逆軍北大營。

  大雪中視野不佳,討逆軍也不知道敵人衝出來多少,有些人連衣服都未穿好,急忙忙出營逃命。兵敗如山倒如決堤,北大營大批逃兵向狗攆雞群一般烏泱泱衝向西大營,一發將西大營的防禦工事衝垮,人擠人人踩人,西大營登時也亂了。

  靖王在西門城樓上看到己方的火把旗語,知道敵營已經開始混亂,當下令白旗鞍、皇甫蓮誌、石周龍分別率領五千強卒攻出西門。

  冰雪交加的天氣,正如驚入骨髓的討逆聯軍,這些疲兵的士氣本來就不高,壓根沒想到這種鬼天氣裏敵軍竟敢偷襲,還未等披掛整齊,自家的潰兵倒先撞過來了,一個恐懼傳染倆,將領在這種天氣裏無法有效地約束自己的兵卒,沒人管的兵正好逮著逃跑的機會,一發加入了潰退的浪潮。

  騎馬的撞翻了奔跑的,奔跑的踩扁了摔倒的,來也如潮去也如潮,討逆大軍在鹿猩山與銅山間狹長的走廊內擁擠逃命,稍微落後些的不是被靖寧軍無情地斬殺,便是被自己驚慌的同伴踩死。

  朱鎮幽被親兵們護著逃出三裏,情勢稍緩,他立刻收攏身邊的隊伍結陣堵截,後邊追來的李力擎見好就收,紮住陣腳,步步為營收兵回城,重又堵起城門布防。

  就在城外激戰之時,木鱉城內,三支小隊利用突襲造成的空檔,迅速出北門向北奔去。一路十騎勇士保護程宣威向忒渠而去,一路十騎保護夏無名向紅原城而去,一路十騎保護竇冠奎向淄唐州而去。

  王廷收束敗軍,也不敢再殺人了,唯恐兵卒嘩變收拾不了局麵。此役之後,討逆軍再也無心作戰,隻重新牢牢圍住木鱉城與銅山大小各路,同時加了十二分的防禦,不叫靖寧軍的偷襲再次得逞。

  靖王苦等援軍。

  夏無名這一路最近,若是順利,來回隻需要七八天的時間。

  自冬月廿六起,靖王每日登上北門極目遠眺,隻盼著北邊走廊外煙塵飄蕩。可十天已過,不但西路紅原城未見一兵一卒來援,連夏無名也不見歸來。高鋤治與石立胥沒有真心與己聯合之意也就罷了,唇亡齒寒,他們能歡騰多久。但若是殺掉或是扣下夏無名,恐怕他們多半已和偽朝廷一個鼻孔出氣了。

  北路由程宣威去忒渠借兵,這路靖王並未看好。

  一來自己當年北伐之時曾大敗過忒渠鐵騎,雙方有這麽一段恩怨橫著。再者不久前的中秋鍾玄政變,忒渠人明擺著是和鄭聰站在一起的。程宣威隻說盡力試試,靖王也知道希望渺茫,煩惱時驀地想起了妖物英招。

  此妖物戰鬥力實在太驚人了,害得自己籌謀多少年的政變竹籃打水。它們既然是忒渠人帶來的,若是程老能借到英招軍破敵,豈不事半功倍?

  靖王猛然甩了甩頭,暗道自己荒唐。先不說這英招服不服管、聽不聽調,若是引狼入室,到時候如何收拾,它們恐怕比討逆聯軍難纏十倍。

  靖王隻盼著西路的竇冠奎能從淄唐州成功借兵,畢竟黃名舉有諾在先。然而此舉不啻將淄唐州的底牌徹底暴露,聯合穀地的謀劃因此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過火燒眉毛要先顧眼前。木鱉城能堅守一年,豁出命去堅守兩年,但偽朝廷兵源充足糧草豐稔,如此耗下去自己肯定撐不住,隻有擊潰圍軍震懾敵膽一條路,方可打下靖逆的立足之地,援軍不來真的不行。

  淄唐州援兵若能借來,來回也就是二十日左右,可等到臘月初了,仍舊毫無音訊。靖王患了赤目病的急症,時常淚流滿麵,連帶著耳力也有所下降,軍醫講這是急火上燎,開的清熱解毒的藥物收效甚微。

  靖王笑稱隻要援軍一到,保管耳聰目明。他雖還有心情開玩笑,但心裏比哪個都焦急。

  臘月裏朔風不絕、滴水成冰,為防討逆聯軍攻城,靖寧軍以水潑城,外表凍了層硬冰。不過靖王卻是想多了,討逆聯軍燃料本來就不足,升火燒飯都有限製,取暖的柴火更是捉襟見肘,哪裏還有心思攻城,能走動路的已算是強壯了。

  臘八夜裏,東城門外突然有人叫門,守軍將其捉住,見是自家兄弟,立刻送往王府。

  斥候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程宣威從忒渠成功搬兵三萬,先鋒的一萬精騎已在山陰等候,正要與城內聯通。

  靖王大喜過望,未想到希望最渺茫的一路竟能請來三萬強援,他當下約定初十清晨以紫煙為號共同出擊。

  初九,木鱉城中一番精細籌謀。初十天色未明,南門大開,五千騎兵護送靖王衝擊討逆軍南側右翼,妄圖突圍。

  討逆軍之前吃過大虧,崗哨已加了雙倍,見靖寧軍突圍,立刻傳令舉兵圍堵。突圍騎兵雖然彪悍,但寡眾太過懸殊,根本無法穿透層層的圍堵,討逆大軍紛紛調動向這邊湧來,眼瞅著就要捉住靖王。

  木鱉城東山頭上紫煙早起,山陰處三萬忒渠精騎得令,打著草原專屬的呼嘯奔馳而來,如楔似錐紮入討逆軍的陣後。

  忒渠人三歲上馬五歲拉弓,常年在大草原馳騁,極善騎射,此隊強援遠射近砍,所向披靡,討逆軍後陣對此毫無抵抗之力,頓時潰敗。

  前軍正要捉拿靖王,後邊逃兵大潮湧來,頓時將自己人衝散。木鱉騎兵趁機迅速轉向朝北攻擊。同時,木鱉城西門大開,真的靖王親自率領一萬軍馬衝擊討逆聯軍的側翼。三路精兵夾擊,討逆聯軍大駭,未作有效的抵抗,隻順著山海走廊向南倉皇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