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深溝高壘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0      字數:2261
  北方秋爽,天高雲淡,悠悠南去雁鳴回蕩山間,渺渺衝霄炊煙輕逸戶閭。

  銅山無樹,漫山長滿低矮的灌木,被金風一洗,夏季的墨綠已褪成棕紫,在木鱉城中向西北仰望,山勢如鑄,山色如銅,銅山就這般穩穩地守護著大寧邊城的脊背。

  木鱉城主萬俟麻鑄本來想將自己的府邸讓給靖王居住,但靖王堅決推辭,隻要了城東小山包上的羅公祠建府。

  羅公祠原是木鱉羅氏的宗祠,羅氏百年前人丁興旺,是遠近聞名的世家,但在舜朝之前因為北方連年戰亂,羅氏宗族為躲避戰火已經舉族遷往了江南,如今隻留下一個小分支守在祖地。

  羅氏祠堂早已荒廢,但靖王還是給了本地羅家一筆銀子,算是將破敗的宗祠買了下來。泥瓦匠首先收拾出幾間敞亮的房子給靖王與眾將居住,剩下的再慢慢拾掇。其中有個小院獨門獨戶,靖王特意把此“豪宅”交給“囚犯”程宣威居住。此刻,靖王第六次前來拜訪程宣威,手中攥著樾陽侯寂磬城主朱鎮幽的戰書。

  程宣威閱覽後將戰書交還給靖王,麵色從容說道:“朱鎮幽有勇有謀,若偽朝廷單獨派他前來,倒要費些事情。然而河北五鎮二十萬大軍看上去雖然多,但並非個個都願意聽他號令,那乾京燕雲海就與他素來不睦,況且各家在此時機都想保存實力損人利己,依老夫看,隻要我軍堅守城池,敵軍死傷一旦上來,銳氣折損,士氣必定逐漸瓦解。”

  靖王恭敬問策道:“依老師看,我們該當如何退兵?”

  一句“老師”叫出口來,說明程宣威已而歸附穎王。

  靖王之前五次探訪程宣威,每一次均是誠心招納。第一次第二次都被程宣威罵了出門。第三次老頭子的火氣漸漸平息,隻堵了些話將靖王推出門外。到第四次,程宣威已能感到靖王的誠意,但還是礙於麵子,婉拒了靖王的好意。

  於私,程宣威與靖王並無冤仇,隻是礙著忠臣不事二主的陳規舊律掛著麵子不肯答應,但心下的薄冰已被靖王的誠意與風采漸漸融化。待到第五次來訪,靖王帶來了鍾玄的壞消息:弘經館眾文士與朝堂一批忠直之臣慘遭鄭聰屠戮。早先,程宣威雖然站在靖王的敵對麵,但文人士子的耿直叫他著實佩服自己對手之學識與能耐,當聽得姚遠戒未能持節,他不禁唏噓搖頭,因此更為李複光感到惋惜。

  鄭聰上位後已對原***的核心人物進行了殘酷的打壓,這批遇難者的名單裏就有幾個程宣威的故舊,若非早早堪破時局逃出鍾玄,依著老頭這驢脾氣,難免挨那校場口一刀。兔死尚且狐悲,名士之間更加惺惺相惜,鍾玄屠士之舉給了程宣威非常大的打擊,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此,程宣威下定了決心輔佐靖王肅清君側,為普天百姓、為被難故舊揪出那個假麵君子鄭聰。

  麵對靖王如何退兵的提問,程宣威沉思了片刻,轉而問道:“夏先生如何看?”

  夏無名在閃電峽對策時曾講道木鱉城需堅守半年,按照此戰略,靖王一到木鱉城便著手布防。“夏先生講我軍雖堅壁清野,糧草儲備可用一年,但敵軍有整個河北作為後盾,後援充足,此役恐怕要費些周折!”

  程宣威微微點頭。

  靖王見老頭仍然不語,試探著問道:“是否需要搬取盟軍的援兵?”

  “不可!”程宣威斬釘截鐵,“如今我方尚無死心塌地的盟友,紅原城、穀地都在觀望咱們這邊的態勢,若此時去搬兵,他們不知我軍實力深淺,預期不到能獲得多少利益,必不敢貿然得罪鍾玄偽朝廷,定會作壁上觀。若我軍能堅守兩個月,到時偽寧軍士氣疲頓,紅原城與穀地見有利可圖,方敢動漁翁之心。”

  “堅守兩個月便可以引援?”

  “對,到時老夫會親自去借兵,兵不到,身不還!”

  靖王撫掌大笑:“既有老師做孤的主心骨,咱們便先‘伺候伺候’朱鎮幽!”

  程宣威抱拳道:“主公不計鍾玄之嫌,數次禮賢下士,程老兒若再繃著掛著這張老臉,可就太不像話了,話既然說到這兒,老夫立刻便隨主公去中軍帳聽令!”

  “老師不急,還是先養好寒疾再進帳不遲。”

  “多少年的**病,已大差不差了,此刻也不是安心養病的時機,待木鱉之困接觸,定要向主公請上幾個月的假!”

  靖王再勸,程宣威執意進帳,靖王隻好遂了他意,吩咐親隨傳令立即升帳。

  主臣二人出小院,穿過兩道天井來到羅公祠堂大殿,此處已被改造成議事廳。聚將鼓響過三通,萬俟父子、白竇皇甫三虎將、夏無名、李力擎、石周龍眾將紛紛到齊。

  靖王著人當眾宣讀朱鎮幽的戰書,戰書詞句倨傲無禮,惹得石周龍大怒,當場便要討支軍馬斬將奪旗,被靖王伸手止住,隨後公布了據城堅守的戰略。

  “白旗鞍何在?”

  “末將在。”

  “四門軍力調度如何?”

  “西、南注重兵,北次之,東再次之,城頭已留預備軍,隨時支援。”

  “皇甫蓮誌何在?”

  “末將在。”

  “糧秣兵器防城器具準備的如何?”

  “一應俱全,糧入庫、兵出鋒、郭上石。”

  “竇冠奎何在?”

  “末將在。”

  “遠近斥候布置的如何?”

  “寂磬、乾京、紅原已派出三支,另在山海走廊與山北草原各派出一支,消息一天內可以送到。”

  “另外再派一支注意穀地情況。”

  “得令!”

  “萬俟麻鑄何在?”

  “老臣在此。”

  “請老將軍做孤之副手,居中調度。”

  “老臣,榮幸之至!”

  “李力擎、石周龍、萬俟良蹠何在?”

  “末將在此。”

  “另爾三將主戰,能戰否?”

  “有何不能?”

  點將完畢,夏無名問道:“下戰書乃是先禮後兵,對方既先有了禮,咱不能掉了價,便也回他一封如何?”

  萬俟麻鑄問道:“如何回法?”

  眾將眾口不一,無非是些激將謾罵詆毀離間之辭。夏無名伸手止住眾將,請靖王拿最終主意。

  靖王微微思索,冷笑一聲。

  “不用囉嗦,叫他們盡管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