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奇書秘聞
作者:太史令的鼠標      更新:2020-10-26 09:00      字數:2286
  遊雲為女兒高荃求醫,找上了達真觀“道醫武”三絕的葳菱道人,葳菱道人道出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高荃有辦法回魂,壞消息是藥方上的君藥非常難尋,到底是如何一個難法,仙長說出這麽一段秘聞。

  “其實我所知的這段秘聞並未記載在正史當中,老道看的那本古書乃是前朝一名致仕的太醫所著的回憶錄,可信度較高。”

  “二百多年前,正值大安王朝鼎盛之時,其時四方通衢、萬國來朝,盛況絲毫不亞於本朝。當時在位的是安宣宗,他的一個心愛妃子難產大出血,太醫們出盡全力才吊住這妃子的一口氣,然而再想叫她睜眼已無能為力。”

  “安宣宗對這妃子情深義重,發誓寧可國家不要了,也要將她救回來,因此大發求醫詔,不吝高官厚祿,隻求名醫神藥。”

  “前前後後真真假假的醫生術士來了無數,靈丹妙藥獻了無數,可寵妃的情況沒有一絲好轉。如此吊了一年,安宣宗也有些心灰意冷了,有意就此令寵妃安息。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太醫院突然傳來消息,說是打海外仙島來了一撥醫使,自稱有能力治好寵妃。安宣宗時曆經一年的希望與失望,精神早已麻木,更兼後宮佳麗裏早有補足空虛之位的人,皇帝雖然念舊,總不像剛開始那般茶飯不思,是以他並未特別關注此事,隻令太醫院援例督辦即可。”

  “誰知三天後,太醫院傳來喜訊,說寵妃已然還魂,恭迎皇帝前往探視。安宣宗又驚又喜,當即擺駕,果然見寵妃一應如常,皇帝大喜,傳旨召見海外仙使。”

  “這批醫使一行七人,初夏天氣仍穿著嚴實的長袍,相貌更與中原人士不同。皇帝先探問仙島的情況,醫使講道東海海外千裏,有十幾個島嶼連成一條‘項鏈’,喚作珍珠礁,他們便是來自那裏。皇帝再問要何賞賜,金銀財寶高官厚祿隨便挑選,但醫使們全不為利祿所動,隻求皇帝賜予五百童男帶回仙島。”

  “安宣宗正在高興頭上,莫說五百,就五萬也是小意思,因此欣然允諾,並迅速收齊人數,派禦林軍全程護送至東海城。朝廷本想派兵一路送至仙島,然而醫使以‘驚擾仙人’為由嚴詞拒絕,這一去八年,仙島再無消息。”

  “就在安宣宗快要忘記此事時,仙島再次派來了使團,呈上了巨骨蛇魚頂珠作為國禮。其時安宣宗已知治好寵妃的關鍵藥物便是這頂珠,當下龍顏大悅,問使團有何需求。”

  “使團此次派來五十餘人,是要學習中原各項先進技巧的,皇帝當即允諾。使團一住一年,每人均是勤學苦練,不負出使使命,然而他們離群索居,很少和官員百姓打交道,大家均覺奇怪。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還是有名禮官窺覷到了使節的起居隱私,那一條大魚尾當即將他嚇得昏死過去,待醒轉,使團早已莫名其妙地消失。這禮官將消息通達天聽,安宣宗立刻傳旨找人,可無論如何篩查,再也找不到一個使節。”

  “皇帝覺得蹊蹺,起了疑心,急命東海艦隊出海找尋珍珠礁。半年後艦隊回航,言到東海方圓千裏根本找不到這樣一處島礁,所有島嶼他們都登陸過,根本沒有什麽人身魚尾之物,就連此類的傳說也沒有一則。”

  “皇帝不甘心,又著人在沿海打探消息,不久在一個小漁村尋到一位老者,這人講道自己青年時出海捕魚遇到風暴,漁船傾覆,自己跌落海裏,醒來時已躺在一間古怪的屋子裏,有名穿長裙的女子在照顧他,待他恢複好了剛能起身行走時,女子問他是否願意留下,若留下,她便做他的妻子,若不留,必須立刻離開。這人看女子美貌,自己又是條光棍,滿心喜悅地說要留下,誰成想女子當即就要行房,他半推半就正要雲雨,他忽覺女子下體有異,再一看直嚇得魂不附體。”

  “原來女子自腰以下竟是一條碩大的魚尾,他以為遇到了妖怪,死活不從。鮫族女子百般解釋自己絕無歹意,可他就是不信,鮫女還是心善,言道既然留不住人,不如放他回家,但要求他必須信守諾言,絕不將此間發生的一切對外宣揚,否則將受詛咒孤苦一生。”

  “這人當時隻想著快快逃走,對毒誓什麽的根本沒當回事。鮫女端來一碗香噴噴的湯,叫他暖暖地喝下好抵禦風雨,他也沒多想,整碗喝下後便人事不省了。”

  “再醒來時他已趴在了東海海岸的一處沙灘上,他輾轉回到家裏,早已將自己許下的誓言忘到九霄雲外,逢人就講自己的奇遇,然而正常人哪個會信他,都當他失心瘋遠遠地避開。後來讖言成真,他一直活到五十幾歲仍是孤苦一人、家徒四壁。”

  “尋找線索的軍官問他能否帶領艦隊再次找到他曾去過的那個地方,這人見有利可圖,當下允諾。後來艦隊出海三次,次次無功而返,皇帝沒了興趣,再也未提此事。”

  “然而著這本書的醫官曾和鮫族使節們共事將近一年,多多少少對他們有些了解,巨骨蛇魚頂珠的線索便是從此而來,他致仕後對此事仍存著疑問,特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編成書,並將當時安宣宗寵妃回魂的方子也列在了上邊,為後人留下一條解開鮫族之謎的線索,其用心良苦,真乃醫者仁心也!”

  眾人聽得入迷,一時還未從故事中回神,門外突然響起道人通稟的聲音,要找明鑒道人。

  明鑒準入,一名中年道士進屋傳訊,說掌門道長請監院道長回內院有事相商,明鑒道人問何事,中年道士向遊雲瞅了瞅,明鑒道人道:“都是自己人,但說無妨!”

  “稟監院道長,山下傳來急訊,鍾玄巨變,黃龍帝與太子雙雙遇刺,如今新帝登基,改元永貞,是先帝的嫡孫高荼。”

  為什麽不是自家丈夫?遊雲心頭一跳,搶著問道:“高荼?皇室內並無此人,莫非是登基後改名?”

  道士答道:“據山下弟子探聽來的可靠消息,新帝原名叫做高獲。”

  遊雲騰地站起身來:“高獲是穎王之子,什麽時候成了先皇的嫡孫了?”

  “貧道不知,山下傳來的消息便是如此!”

  遊雲問出了最擔心的問題:“穎王有何消息?”

  中年道士猶豫再三,遊雲不住地催促,明鑒道人朝他點點頭。

  “穎王謀逆,全國通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