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智者自清
作者:華夫子      更新:2020-12-23 21:17      字數:5969
  董旻飛由於叩頭朝拜接連不斷而發暈,所以,對叩拜佛像心裏充滿怨氣。感覺好好的一個人,幹嘛要對泥捏的齜牙咧嘴的陶瓷神像,虔誠朝拜,實在是太過愚昧。但當著小和尚淨空的麵,看著小和尚一股認真勁,董旻飛又不得不學著淨空的樣子,在每一座尊佛前,雙手合掌,阬頭默念。不過,這一會,他隻能敷衍

  靜悟大師,騎在馬上,手上提一把禪杖,帶著除淨空以外的十一名護法弟子,威風凜凜的來到馬良寺大門口。成大國早已經將三匹馬係好,專等董旻飛的到來。站在大門口有些焦急的靜悟大師,望著大門內的羅漢堂,估計董旻飛和那淨空小和尚,正在忙著叩頭禮拜。無意之中,抬頭看一看天色,卻突然發現馬良寺的東北方向,有一股青煙嫋繞。並飛速向馬良寺方向飄逸。

  老和尚怕是自己眼花,他抬手遮擋陽光,仔細分辨。於是,張嘴正欲與弟子發話。董旻飛不偏不倚的這個節骨眼下,一路小跑著,從羅漢堂裏走出來。見靜悟大師帶著弟子十一人,十二匹高頭大馬,齊刷刷站在董旻飛麵前,好生威武。如此情景,使得董旻飛倍感榮幸。便懷抱雙拳,連連打招呼“啊喲,不好意思啊,多叩幾個響頭,差點出不來羅漢堂。耽擱大師啟程,罪過,罪過。大師,快快有請”說著,董旻飛有禮貌朝身體右邊伸出右手,做出一個請的動作。

  原本,想看個究竟。因為,天上飄過來的青雲,吊打半空中,看得老和尚渾身起雞皮疙瘩。他知道,此乃不祥之兆。可董旻飛已經說出請字,他也不便多慮。便一邊望著天空越拉越近的青雲一團,一邊勒住手裏韁繩“駕”的一聲,雙腿一挾,匆匆跟著董旻飛和成大國趕的馬車後麵。眼看著青雲從他們頭頂越過,老和尚心有餘悸。

  靜悟大師吃齋念佛從五歲開始,現年七十歲有餘。六十六年的修行,道行不算深厚。但剛才從頭頂越過去的一團氤氳陰雲定是妖孽作崇。佛家子弟都懂,烏雲是雨,黑雲是風,白雲是氣,赤橙黃綠青藍紫是虹。深藍色是宇宙,宇宙中的黑點是洞。而嫋嫋青絲聚集而成的形似雲朵的東西,那不是妖,就是怪。魔鬼出動都以青黑色雲端,遮天蔽日。而神仙佛祖行走,都以五彩繽紛的霞光萬道駕馭。來自於地下的土地閻羅等大神,側以火光行走於天地之間。

  然而,人們通常又以青雲直上比喻一個人的興旺發達,地位提升,大權在握。實質上,所謂青雲,此乃妖精古怪精靈行走足跡。因此,老和尚劉誌龍判斷並沒有錯。那從他頭頂一晃而過的青雲一團,正是胡鼠姐妹十三。她們也看到老和尚一大幫隊伍長驅直入劉家莊,那賬房先生董旻飛,坐在大國子趕的馬車上,一路上歡聲笑語。好像今天他即將在太太們麵前,大功告成一件。樂滋滋的他,不時掉頭看一看馬車身後的老和尚的隊伍。啊喲,真是八麵威風。

  諸不知待頭頂一陣青雲過後,那馬車“菇滋菇滋”聲響,不絕於耳。忽然,大國子和董旻飛兩個人“噗通”一聲,馬車突然之間一邊倒過去。幸虧大國子眼疾手快,一把將董旻飛拉住“啊喲,我的個天啦,差點摔死我。”大國子在歪著身子的情況下,急忙“籲”一聲,喝住三匹馬。他立刻下車查看我滴個乖乖弄地咚,馬車隻剩一隻輪子。原來,右邊一隻輪子,已經飛到馬路邊上。

  靜悟大師攜弟子急忙下馬“施主,沒傷著吧?”董旻飛驚魂未定,氣喘籲籲地回答靜悟大師“還算命大。如果翻車就完蛋了。不該啊!大國子,我們早晨過來馬車還好好地,怎麽突然就飛出去一個輪子”董旻飛的確受驚不小,他不停地用手摸著自己胸脯,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大國子這一會,趕緊找來輪子。他下意識的準備將車軲轆裝上。小和尚見狀,一個個上來幫忙,確原來是擋住車軲轆的鐵栓子掉了。

  “奇怪了!鐵栓子兩頭都彎折著,怎麽就從車軲轆上掉下來?”大國子一邊忙活著,一邊嘴裏不停地嘀咕。難怪他有點想不明白,生活中有好多類似他這種情形。明明自己檢查得非常仔細,可結果還是出錯。排除人為因數,那就是自然損壞。再者,就是鬼魂作怪了。人們習慣性把找不出事故發生原因的地方;用科學方法,無法得出結論性的東西。統統歸咎於,牛鬼蛇神。成大國馬車車軲轆飛出去的原因,當然推到蹊蹺兩個字身上。

  我想問一問客官,當你們遇到這樣的事情,發揮你們的想象,那車軲轆會是一種什麽情況下,突然飛出車身。筆者的回答是當胡鼠姐妹十三,從他們頭頂掠過的一刹那,車軲轆突然飛出去了。那自然會想到是胡鼠姐妹搗的鬼,要不然怎麽會這麽巧呢?事實就是如此。看到董旻飛帶著老和尚一幫隊伍,浩浩蕩蕩開往劉家莊,胡鼠姐妹早就有了準備。她們本不想在劉家莊於老和尚劉誌龍廝殺,那樣,有避其母白狐仙子去天庭之時的囑托。

  但十三姐妹也不願意被動挨打。要知道老和尚修行六十五年之久,五歲入道修行,道行是附近二百裏之內最深的一個老和尚。捉妖除魔,老和尚法術絕對不低於姐妹十三之下。對老和尚來說,白狐仙子在他們佛家子弟眼裏,都是妖孽。何況她的孩子們。可能連小妖都數不上。一旦在劉家莊接觸,雙方可就難免一戰。加之,老和尚吃齋念佛,於佛祖如來、觀世音同道。胡鼠姐妹十三,於佛抗爭,居然有千萬條理由,在釋迦摩尼麵前,豈能扳得過他們的理由。即使扳得過理由,最終下結論的還不是佛祖麽。

  人和人好,鬼和鬼鬧。神仙於神仙搭伴,佛和佛打交道。誌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猶如狐道異族,自然和狐狸精相近相惜。跨界穿越,好似隔岸觀火。無法真正意義上的的融為一體,亦好比人鬼神仙畜,即使情真意切,也非相伴同僚。此乃天意不可違也。因此,胡鼠得道深造。對三界九天十八層地獄,不能說是了如指掌,但起碼略知一二。選擇在馬良寺於老和尚決一雌雄,並非是她十三姐妹主動出擊。

  隻是自己不主動迎戰,惹禍劉家莊,母後知道,定問罪姐妹十三。錯就錯在那賬房先生,總是和老和尚一樣,當她們是妖。長期以往,不敢走她們,那賬房先生和老和尚聯手。定會將劉家莊所有壞事,強加於她們姐妹頭上。到那時有口難辯,說不定那佛祖去天庭告一狀,還會連累白狐仙子的母親大人。於是乎,眼看著老董得意洋洋。胡鼠一氣之下,從天而降,順手拔掉車軲轆的鐵拴

  緊接著“噗通”一聲,三匹馬突然倍受阻力而舉步維艱。緊接著董旻飛“啊喲”被成大國一把掐住。胡鼠姐妹十三看到後,開懷大笑“哈哈哈,大姐,還是你想得周到。要不然,憑成大國趕車速度,一支香功夫,他們就穿過劉家莊大街,直奔劉家大院。信不信,那賬房先生絕對和上一次帶來老尼姑一樣,直奔我們居住的小洋樓。”胡羊笑著說。

  姐妹十三深知老和尚厲害,她們遠離成大國修車現場,怕的是老和尚對她們姐妹十三施法。雖然老和尚不能完全摧毀姐妹十三千年修行,但給姐妹十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倒是不在話下。至於,向太太和董旻飛想象的那樣,捉住姐妹十三,然後讓她們永遠遠離劉家莊,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尚若不考慮尼姑、和尚、道士於佛同道,胡鼠姐妹十三將這些佛家弟子斬於馬下,那倒是小菜一碟。

  “姐,這樣,能拖住老和尚不去劉家莊麽?你看,他們很快將馬車修好了唉!”胡狗看著那小和尚於成大國抬著輪子,裝上馬車,心裏總是擔心。“就憑拿掉車軲轆上的鐵栓,拖住老和尚不去劉家莊,那是不可能的。不想讓他們開開心心的、大搖大擺開赴劉家莊,才是真的。”說完,胡鼠姐妹十三,笑著,看著。那賬房先生越是愁容滿麵,胡鼠姐妹十三就越是開心。剛才,老董從羅漢堂出來,你沒看見他,在看到和尚一個個武裝整齊的樣子,可樂壞了。

  正所謂,樂極生悲。胡鼠姐妹十三姐妹,就是惡心他一會,讓他陰謀不會得逞。當然,單單憑小動作,解決不了老和尚去劉家莊捉妖的根本性問題。即使胡鼠姐妹都不去劉家莊,也隻是暫時性的安妥。老和尚定會在小洋樓看出端倪, 今日他遇不到我等姐妹,往後餘生,他定不放過。總不能他來劉家莊一次,我等忙於奔命一次吧。胡鼠想了一會,對姐妹們說“姐妹們,躲著老和尚不是辦法。得讓老和尚相信,住在劉家莊小洋樓的,不隻是我狐狸一族。還有黃鼠狼!”

  “對呀,大姐,黃鼠狼於老和尚不相衝突。他們和尚廟,巴不得養些黃鼠狼。因為,有了黃鼠狼,老鼠就不會泛濫。所以,老和尚不會像捉我等這樣的,去捉黃鼠狼。至少,他們認為那黃鼠狼隻吃老鼠,是他們人類的朋友。給老和尚一個假象,住在劉家莊小洋樓的,都是黃鼠狼,而不是我等狐大仙。隻要給老和尚這樣一個錯覺,下一次老和尚就不會聽那賬房先生羅裏吧嗦了。”

  胡牛二姐說完,和姐妹們一起,站在半空中的青雲團上,眼睜睜的看著成大國於小和尚把車軲轆裝上去。心裏有一種酸溜溜地感覺。胡鼠見成大國重新趕著馬車,繼續奔向劉家莊,便一揮手說“姐妹們,在老和尚一行人沒有來到劉家莊之前,我們必須找來一趟黃鼠狼。給老和尚施以障眼法,擺脫老和尚對我等姐妹的糾纏。繼續待在劉家莊的小洋樓,快,找黃鼠狼去。”一呼啦,姐妹十三相繼飛走。她們走向四麵八方,目的就是從其它地方,趕一批黃鼠狼進入小洋樓。應付一下老和尚和賬房先生。偷梁換柱,蒙混過關,免得劉家莊遭難。

  哪麽讀者要問啊喲,既然大家都是為了劉家莊,佛也好,狐也罷,去找馬娘娘彼此溝通一下,不就萬事大吉了嗎?那倒不行,三界之中各有各地規矩。馬娘娘屬於陰陽眼,也就是負責人於鬼神仙佛魂道,妖魔古怪精靈這方麵的溝通。卻無法代替除了人以外的諸位彼此大神們的溝通。精通三界,那是天庭,地府,佛祖之間的事情。因此,想要讓胡鼠十三姐妹於劉誌龍為首的馬良寺和尚握手言和,除非佛祖出麵解決。馬娘娘的那些道行,還不夠出麵調解。除人以外的各路大神之間的矛盾。

  所以說,胡鼠十三姐妹實質上是奉母親白狐仙子之命,守護劉家莊,純淨是為了知恩圖報,感謝劉員外曾經的救命之恩。和那賬房先生董旻飛一個樣,他之所以對劉家莊每一件事視如己出的道理。也是為了報答劉誌超,對收留他在劉家莊落腳之恩。至於老和尚劉誌龍,那就更不用說了。劉家莊是他的衣胞之地,土生土長。馬良寺隻不過是他的棲身之處,劉家大院,才是他的老家。保護劉家莊不受外敵入侵,是劉誌龍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說,他們三者之間,是同一個目的。隻可惜沒有人人告訴他們彼此之間,目標是共同的。所以,造成相互猜疑,彼此排斥。這不,劉誌龍帶著一行人,清一色光頭禿腦。六個齋疤,在每個人頭頂上明大明晃。和胡鼠姐妹十三裝束一樣,他們也是統一的藍布僧人服飾,腳上穿著白布襪子齊膝。師徒十一人,除方丈靜悟大師之外,每一個人背後都背著一把青龍寶劍。來到劉家大院,太太們早就懷著一顆好奇心,站在劉家大院大門外,極目遠眺從劉家莊大街走過來的人。

  老董急忙下車,他總是一隻手提起藍布大褂,一隻手拎起自己的包裹,徑直向太太們走過去“啊喲,讓諸位太太們久等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啊,總算將靜悟大師請到劉家莊了。煩請諸位太太讓出大門口,先給師傅們請到客廳用茶後再議大事。”董旻飛說完,急忙將兩扇大門往兩邊使勁推一推。太太急忙擠進大門內,直入客廳就坐。丫鬟們手忙腳亂一陣,茶瓶、茶杯、茶葉一應俱全。

  靜悟等徒步進屋“阿彌陀佛,老衲給各位施主有禮了!”說著彎腰行禮,右手立掌於胸前。大太太對丫鬟說“夏梅啊,快給大師堪坐!幾十年了,馬良寺與我劉家莊雖然近在咫尺,但你們二爺步入佛門,清規齋律牢記在心。六根清淨,時刻不能忘記。一心向佛,心誠誌堅。今日難得一見,實屬不易啊!”太太彎腰阬頭還禮。

  “出家人,出家無家,身不由己,此乃佛祖之意,並非靜悟能左右。對家人親情盡失,此乃萬不得已而為之,請諸位嫂嫂們見諒。今日此行,董施主敘說小洋樓年久失修,加之沒人居住,因而陰氣萌生,陽氣受損,其中定有些蹊蹺。故靜悟帶著弟子,前來實地查看,斬妖除魔,確保劉家莊平安度過望諸位嫂嫂恩準,靜悟這就帶人去施法。”言罷,靜悟大師起身行禮“阿彌陀佛!”他給大太太行禮鞠躬。

  “兄弟且慢,你難得回一次劉家莊,還是先看一看老劉家侄孫,再去那小洋樓也不遲。”於是,大太太望著孫秀芳“你還是去趙春花房間,帶回小學優給他二爺看一看。老爺去世,這個家,有二爺在家,當然還是二爺說了算。劉家莊不能一日無主,更不能後繼無人。”孫秀芳聞言,急忙起身。卻正縫趙春花一隻手攙著小學優,徐徐而來。倒不是提前預知,而是趙春花聽小秋月說,劉家大院來了好多小和尚,這才手裏攙著小學優來看熱鬧。

  靜悟大師哪裏認得那劉世全媳婦趙春花,小學優長什麽樣他當然不知道。不過,趙春花也不認識劉誌龍啊!她手裏攙著小學優,從劉誌龍麵前經過,卻形同陌路。小學優直奔大太太懷裏“大奶奶好!”連孫秀芳都沒打招呼,大太太聽了當然高興“哎喲,我的個小乖乖。來,奶奶告訴你,那個人就是你的二大爺。”她指著靜悟對小學優說。

  小學優眨巴著眼睛,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為,他一雙小眼睛滴溜溜的看著室內一大幫光頭和尚,可能是有點害怕、怯場因而不敢發聲。劉誌龍聽了大太太介紹,知道眼麵前這個小孩,就是董旻飛介紹說的神童劉學優。於是,他慢慢的走到小學優身邊,舉手立掌“阿彌陀佛,不愧為劉家後人,果然三觀正,品貌端。相貌堂堂。加之龍門=眉大眼,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此乃當權者像也。”說著,他朝小學優伸出手去,可小學優連連後退。

  劉誌龍見狀,“嗬嗬”一笑,便伸手從懷裏取出一把精心準備的“長命鎖”,戴在小學優脖子上。然後,對著大太太說“諸位嫂嫂切勿小看長命鎖,它純金打造,正麵是觀世音菩薩端坐蓮花台。反麵,側是我祖彌陀佛笑口常開。此乃我親手打造,親自開光,具有驅魔避邪,逢凶化吉之功能也。”他一邊給小學優戴上,一邊觀察小學優。也許,是看在送他長命鎖的份上,小學優好像不懼怕靜悟大師。直到這一刻,劉誌龍才用手,摸一摸小學優的天靈蓋。

  沒有人能看出,靜悟大師用手撫摸小學優天靈蓋的動作,帶有什麽樣的含義,誰也不知道。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摸一摸頭頂的動著,說明不了什麽。其實,那是靜悟大師不聲不響的在小學優身上注滿護法。特別是磐鑫大神轉世投胎入體,那靜悟一看小學優眼神,便知是天神轉世投胎之身。於是,他用掌安撫其天靈蓋,及時關閉磐鑫魂魄自由出入之門。我們都知道,人有七魂六魄,天靈蓋掌握著每一個人的主魂。主司為人之生命,其餘六魂分別為上三魂和下三魂。

  誰也不知道,老和尚就這麽個小小的不經意動作,完全關閉了磐鑫以往從劉學優身體自由出入的大門。也就是說,磐鑫從此向後,再也無法將自己轉世投胎的魂魄,輕而易舉地離開劉學優的。所謂靈魂出竅,竅,靈魂進出之大門也。所以,像上一次土地公公請磐鑫喝酒,不費吹灰之力,即刻勾走磐鑫魂魄的這種現象,以後,再也不會故伎重演。加之長命鎖佩戴,妖魔鬼怪天大本事,也休想近得劉學優之身。當然,碰到神佛仙,那長命鎖就除外了。

  董旻飛等不及了,他站在客廳大門口,對著靜悟大師催促道“二爺,還是去小洋樓看個究竟吧!”他的意思今兒個主要目的是對付小洋樓上的狐狸精。哪裏知道靜悟大師給他侄孫傾注畢生精力,為其排憂解難,驅凶避險。所謂知者見智,仁者見能。不知者,不遭罪也,所以,無知者,一身輕。智者,反倒躊躇滿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