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無欲側鋼
作者:華夫子      更新:2020-12-11 20:53      字數:6290
  慧靜大師揮劍橫擋胡鼠近身劉老爺,不想此舉正中黑白無常之下懷。劉老爺午時三刻氣數已盡,本想緝拿王釗,使之暴病身亡

  。可轉念一想,對劉老爺這樣的大善人,采取暴病身亡的手法,未免不近人情。二差官為難之時。確巧,遇慧靜大師於胡鼠姐妹

  大戰數十回合難解難分。劉老爺因為掉魂七日,迷迷糊糊中有聲音在耳邊催促他前去看個究竟。諸不知那是黑白無常早早等候時

  機,捉拿劉老爺魂魄。見慧靜大師揮劍猛刺,二位地府差官不失時機。於是,劉老爺一個趔懼,直撲慧靜大師劍尖。

  胡鼠姐妹見狀,深知天機不可泄露。因為,她們已經知道黑白無常磨雲降旨,怎料道他們倆是直奔主人劉誌超索命。知道是劉

  家莊閑時生非,樂極生悲所致。眼見得劉老爺轟然倒地,尼姑們莫名驚詫,狐仙姐妹也始料不及。於是,雙雙收手,以劉老爺傷

  命了結當下狐尼之爭。實質上,彼此都為保護劉家莊而憤然於對方互不相容。此災禍由董旻飛前往靖安寺請來尼姑降妖所致,又

  因那小少爺於狐仙姐妹打打鬧鬧引起趙春花不適而起。

  尚若這一會,有一個人出麵,阻擋一下劉老爺。便為老爺贏得下一個十年壽辰,繼續享受他的天倫之樂。隻可惜,家丁傭人太

  太數十人,居然沒有一個人,上前阻攔劉老爺前往狐仙於尼姑打鬥場合。唉,沒救星,又沒貴人指點,那劉家莊劉老爺命該休矣

  。尚若此時此刻,馬娘娘在場,絕對萬般阻攔。可是,再做的每一個人,有哪一個又是像馬娘娘那樣的獨具慧眼。精通陰陽隔世

  之術,識破天機之能耐呢?

  隨著胡鼠姐妹退回小洋樓,慧靜大師師徒幾個雖然知道是劉老爺命數已盡,無力回天。但還是因為自己失手誤殺劉老爺,而心

  情沉重。董旻飛忙著操辦後事,這一回,他閑來無事,惹是生非。結果,忙得他神魂顛倒,焦慮萬分。各自反省,得出大戶人家

  做事,家庭和睦萬事興,疑神疑鬼生端倪。劉老爺死於非命,帶給人們教訓就是遇事要忍,因為忍一時,風平浪靜。

  雞毛蒜皮,斤斤計較,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將小事鬧大,天災,不請自來。那是因為,家庭和睦,陽氣避邪克妖。同仇

  敵愾,團結友愛,魑魅魍魎絕對不敢靠。一家人,舉案齊眉,見人一臉笑。便是福氣盈盈,財氣旺盛。滿麵春風,福祿壽喜護佑

  你發財升官。喜洋洋,喜事撲麵而來。眉頭緊皺,愁眉苦臉,整天板著一副麵孔,好像天下人都負於你。財神爺送財上門,看到

  你這副德性,也會躲得遠遠。

  因瑣碎家務,或因工作壓力過大,將怨氣帶回家中。便是潘金蓮竹竿,起禍根苗。小夫妻小打小吵開始,到打出手,最後一拍

  即散,各奔東西。妻離子散,拖累父母。都是因雙方缺乏教養,不克製,爭強好勝,張揚跋扈。結果,禍事不斷。一個家庭,從

  興旺發達,走向末落。正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缺乏度量,賭氣好鬥所致。董旻飛在深深地為自己去一趟靖安寺,惹得劉家莊禍從

  天降,他不自質誰自質!

  地理先生王四奈,他以喪葬安宅收取銀兩。像劉老爺這樣的大戶人家,他恨不得天天遭禍事才有銀子賺。和開棺材鋪的張倌俊

  一個心理,不死人,他棺材賣給誰?那大陳舍郎中陳鳳仙,雖為女流之輩,以買藥看病作為生計的她,何嚐不是指望大戶人家多

  病多災。否則,她那些藥,賣給誰?靠賺老百姓錢,老鼠也養不活。因此上,財大氣粗之人,固然招惹諸多不便。比起窮人,食

  不果腹,衣不遮體。走到大老爺堂,最多也就挨頓板子走人。要不然,那大老爺還得管他吃住穿行。

  因此上社會上流傳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真的不是憑空捏造。負債累累的人,已經絕望到極頂。傾其畢生精力都還不完的債務

  ,你還指望他還嗎?你因為他害怕什麽嘛?話說回來,大凡傾家蕩產,走上絕路的人,隻要熬過人生巔峰的最難點,接下來便是

  福報的開始。做壞事,不在自身在兒身。做好事,心胸坦蕩,壽比南山。因果報應,人世間前翻後起。

  慧靜大師帶著弟子回寺,一路上騎馬細思量難道,我等貧尼劉家莊之行,驅趕小洋樓狐妖,懲惡揚善是錯誤的嗎?如果不是

  ,劉老爺為何直逼我劍鋒求死!不會是那劉誌超為我於其弟婚姻受阻,而愧疚難熬。所以,才隻求一死,以示解脫!想著想著,

  一陣暖風撲麵而來,眾尼受驚,突然紛紛勒住馬韁止步觀望。南天門方向,霞光萬道。慧靜大師見狀,對著弟子們一揮手“徒

  弟們,南天門祥雲頓起,霞光四射。定是我佛顯靈,速速隨我下馬朝拜,不得有誤!”說著,慧靜大師躍身下馬,手持佛塵,麵

  向霞光布滿的南天門。

  說來也怪,四個徒弟怎麽說也沒見過南天門於午時,霞光漫天。正欲發問慧靜大師,抬頭卻見祥雲飛至頭頂。長驅直入眾尼麵

  前,一看,所有人下跪,齊聲叩拜。慧靜大師即刻道“阿彌陀佛,不知是觀世音菩薩駕到,貧尼有失遠迎,切莫治罪於我等。

  ”慧靜不敢抬頭,隻是阬頭作捐。

  金童玉女架起雲鬥,慢慢降落尼姑麵前道“慧靜大師聽令,我等乃菩薩身邊道童。奉菩薩之命下旨爾等,不要為劉家莊劉老

  爺之死,恨古千秋。因為,劉家莊虧欠於你徐崢秀,乃是定數。又為劉員外擴建劉家莊,得罪土地爺因而牽連磐鑫大神違反天規

  。磐鑫被貶,六道輪回轉世投胎,卻因時辰於劉家莊劉老爺諸多相生相克。因此,為報劉家莊成就大業,劉老爺必須氣數已盡。

  否則,磐鑫大神與之抗衡,此乃劉家莊之大不幸。我等傳話於爾等,謹遵菩薩教悔。切莫為劉家莊劉老爺之死,糾葛不清。此乃

  天意,劉家莊得失參半,方為世道太平。”說完,金童玉女架起雲鬥,徐徐升天。

  慧靜急忙抬頭,卻隻見金童玉女,對著他揮手致意“請大師謹記菩薩教悔,切莫自質過度!”說完,消失在蒼茫天際。慧靜

  急忙叩拜“多謝菩薩指點,多謝道童不遠萬裏傳旨。菩薩金口玉言,貧尼牢記在心。”起身目送金童玉女在霞光中,消失殆盡

  。慧靜深深地籲了口氣“阿彌陀佛,貧尼深知事有蹊蹺。多虧菩薩指點,否則,貧尼這一生心存愧疚。”

  慧思牽著馬,來到慧靜大師身邊,一邊慢慢躂步,一邊漫不經心的問徐崢秀“師傅,那道童口中定數,究竟指的是什麽呀?

  我們怎麽聽不明白!”慧靜大師見問,望著慧思,再看看其他三人,一個個望著她,露出一副好奇的眼光。慧靜大師心裏明白,

  徒弟們多麽想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唉,自己已經進入古稀之年,尚若再不給徒弟們交代清楚,恐怕日後機會也不多了。

  “唉,說來話長!”慧靜大師喃喃細語“看到西南角的馬良寺了嗎?我的傷心事就與那馬良寺有關聯。”說完,她手指馬良

  寺,眼睛裏迅速散發出仇恨光芒。“那馬良寺老和尚名字叫劉誌龍,是劉家莊劉老爺的二弟,法號靜悟,與我同年不同月所生。

  七十年前,我們倆因父輩喝酒性起,指腹為婚。他爹是員外,而我爹是京城皇上親點秀才。隻是官場變幻莫測,心懷鬼胎之人,

  狐假虎威,色厲內荏。

  剛正不阿之人,聲色俱厲,卻屢屢遭貶。我爹心直口快,加之又是南方人,在北方為官遭遇地方官員派別排擠。為了一家人平

  安,爹爹忍痛割愛,毅然決然放棄高官厚祿,選擇解甲歸田。因喜歡舞文弄墨,遂獲得劉員外青睞。一來二去,兩家人還算和睦

  相處,相互客客氣氣。誰知道節外生枝,我們倆五歲哪一年,劉誌龍被一化緣和尚相中,死纏爛打一個勁非說他於佛祖有緣。

  劉員外心裏不從,但又礙於自己為官一任,顯示大愛無疆。咬緊牙關,點頭讓那老和尚帶走劉誌龍。直到他年方十八而歸,我

  們倆便重續舊緣。一來二去,兩廂情願。待我有了身孕,劉員外雷霆大怒。說我們倆是傷風敗俗,有損劉家莊聲譽。一氣之下,

  給劉誌龍砌起馬良寺,給我砌起靖安寺。從此,我們倆各奔東西,老死不相往來。

  入寺院第二年三月十六,我便產下一子,被那接生婆連夜送走,至今下落不明。後來,我通過多方打聽,才好不容易找到當年

  為我接生的老婆婆。誰知道,她早已經不再人世。從此,找我生下孩子無望,因為音訊全無。可恨那老禿驢,從不問及我十月懷

  胎苦和累。是死是活,從不來靖安寺偷偷問候一聲。那馬良寺與我靖安寺不過區區三裏地,老禿驢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近在咫

  尺,卻如同遠隔千裏。

  原本青梅竹馬一對,兩廂廝守到白頭。不想,天各一方,在寺廟孤苦伶仃守空房。嗚呼!悲哉!人間苦,莫過於相思苦;人間

  累,莫過於負心漢。劉員外為自保身份,棒打鴛鴦鳥,劉誌龍毀我一生無情無義。劉誌超死於我劍下,實屬因果報應。上蒼早有

  定奪,為的是解圍我心結。冤冤相報何時了,放下放過原諒別人過錯,便是給自己修得一片淨土。要說錯,凡夫俗子,孰人無過

  ?阿彌陀佛!”慧靜一口氣講完自己的故事,內心裏還是對劉誌超的死,惴惴不安。

  她知道,那劉誌超對自己不薄。靖安寺供給,全部有劉家莊承擔。而於劉家莊恩怨情仇,發生在劉員外身上,上蒼卻要他後生

  還上。天理也不公啊!聽了慧靜大師一席話,又看著他搖頭歎息。眾人不好多問,隻是牽馬徒步,一路陪伴師傅前行。慧思深有

  感觸的點點頭說“師傅,當初,你就不應該進入靖安寺。大不了我不嫁給你劉家莊,但也不見得非將這一生留在靖安寺不是。

  ”

  慧靜大師咪嘴一笑道“都跟為師這麽多年,說出這樣的話,就不怕有人說你六根未淨嗎。人世間有多少事,如人所願。又有

  多少事,令人心想事成?”慧思聽了點點頭“唉,出家人也是迫於無奈啊!”說著,慧思眼前,立刻展現出自己進寺院的情景

  。姐妹們清晨聞雞起舞,靖安寺外大操場,壇前慧靜大師撫琴誦經忙。眾尼聞琴翩翩舞,好似那天公仙子醉瑤池。她們一個個身

  穿淺灰白襯大衣褂;頭戴尼灰帽,腳穿白色布襪,踩著黑布鞋底。

  師傅雙手十指諳練玄,按壓撥挑舞蹁躚。一曲觀世音菩薩頌,悅耳動聽,引得路人注目觀望“觀音佛祖不思議,救度眾生無

  停時。左手摘來甘露水,右手摘得楊柳枝”別小看靖安寺小尼姑,琴棋書畫劍無人與之匹敵。人人擁有一副好嗓子,唱詩誦經

  路人皆知。

  想當初,自己原本老家傘菛狹。嫁於徐家曉飛做長房。荒年幹旱顆粒無收,舉家逃難來塗州。徐家老小十八口,身心疲憊,帶

  著媳婦,得不到好處,還受連累。那年頭,多一個人多一張嘴。於是乎,趁慧思途中逃難熟睡,一家人偷偷溜走,甩下她慧思陳

  鳳英。大難之年,哪裏還談得上傳宗接代。為活命人人都自危。

  待陳鳳英一覺醒來,徐家人卻一個不見。她發瘋似的四處打聽,好心人告訴她你丈夫一家人,趁你熟睡拋棄你南下去逃荒。

  幼稚的她,不相信丈夫一家人會將自己拋棄,跋山涉水,緊追不舍。沿途乞討,漫無邊際。隻知道丈夫一家人,南下,她也一路

  向南追。二十剛出頭的大姑娘,原本美麗又善良。日久天長不洗漱,蓬頭垢麵,滿身惡臭討人嫌。那年頭,男孩隻換一鬥米;女

  孩隻換一鬥糠。

  慧思雖為女兒身,沿途沒人將她來收養。男人瞧見她一副破爛不堪模樣,碎一口吐沫掩鼻而過。她手裏撿隻破碗沿路乞討,誰

  家見了,給她一口飯,立刻催她跑。一路找到劉家莊,慧思跑到靖安寺大門口,實在走不動。小尼姑匯報慧靜大師“師傅,寺

  院大門口,餓暈一個討飯的姑娘。”小尼姑慌慌張張來報“師傅,那姑娘好像餓得不行了。”

  “啊,快帶我去看看!”到了大門口,慧靜看見心裏發慌。姑娘看上去不疵不傻,怎麽作孽成這種模樣。她對著弟子們一聲喊

  “弟子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快與師傅將她帶回寺院。先給她洗漱一番,換身尼妝之後,再給用膳。”經過弟子們七

  手八腳給陳鳳英打扮,穿一身尼姑服裝,倒顯得她更是楚楚動人。

  慧靜看來看去,這麽漂亮的一個大姑娘,卻為何遭此劫難,實屬不該啊。於是,她詢問道“女施主,你是哪裏人士,何因置

  你成這等模樣啊?”陳鳳英見問,便一五一十道出家鄉傘菛狹遭遇旱災。自己和婆家人,舉家沿路乞討之經過。慧靜聽了好難過

  ,如果說那負心之人劉誌龍,從進入馬良寺,就和她徐崢秀從未見麵是忘恩負義。那麽,陳鳳英的男人徐曉飛那就更不是東西。

  哪有男人嫌棄老婆是累贅,扔下你不管,為的是多一個人多一張嘴要飯吃。唉,女人那女人,難道你們自己就養不活自己嗎?

  憑什麽偏偏成為男人的犧牲品。於是,慧靜勸導陳鳳英說“姑娘,既然你知道那負心漢拋棄了你,卻為何一路追趕,直至餓暈

  在我靖安寺?

  “唉,師傅有所不知,我們哪裏的女人,信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男人有休妻權利,而女人卻隻有服從。或許,我那男人真滴

  是將我忘掉了,不是故意。”慧靜大師當時聽了自己說的話,捧腹大笑“姑娘啊,你把這世界想得太美好了。要知道,人世間

  的人,誰與誰都不盡相同。千萬不要以你自己的想法和品行,去衡量其他人也會和你一樣。你為一個自己都養不活自己的人,去

  死心塌地堅守,到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不值啦。再說了,天下那麽大,你一個弱女子,找到那一天,才能找到你男人。”

  說完,慧靜大師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這世道,女人離開男人就沒法活了嗎?你看,我們這些尼姑們,自食其力,不是活

  的好好地嗎?”陳鳳英聽了,還算開竅。她腦子一轉,急忙對慧靜大師說“師傅,要不您就收留我吧!與其說冒著找不到自己

  男人的風險,還不如拜大師為師,吃齋念佛。”

  陳鳳英如此聽話受勸,另慧靜大師沒有想到。她點點頭,很快答應留下陳鳳英做自己的第四個大弟子。原本想給陳鳳英剃度,

  怎奈她相貌出眾,五形端正。如此漂亮臉蛋,加上一頭烏黑錚亮頭發,慧靜大師心生憐憫。讓它帶發修行,並為其取法號慧思。

  想到這裏,慧思對慧靜大師充滿感恩。毫不誇張的說慧思之所以有了今天,多虧當初慧靜大師的指點。要不然,自己一個勁,

  找到猴年馬月,才能找到那男人徐曉飛。

  “師傅,人世間人情薄如紙,麵子不值分文。不要臉的人發家致富,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十有是窮光蛋。愛麵子的人守窮

  ,厚臉皮的人得到實惠。騙子滿大街,善人無人問津。人心換人心,換回來的是寒心。善良,換回來的是拔涼拔涼的沒心沒肺的

  人。我等苦度眾生,眾生又何時苦度過他們自己。劉家莊小洋樓狐仙成仙,而我等一心向佛,最後還不是一把火,壇中圓寂了此

  殘生。孽畜修煉得正果,我佛修煉道行深。我等圓寂,六道輪回成佛成仙,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麽樣的結局!”慧思語氣中

  ,或多或少帶點抱怨自己進入佛門的諸多不實。

  她一番言論,為的是看不慣小洋樓的狐仙姐妹咄咄逼人。憑什麽孽畜能成仙,憑什麽鬼神能當道?我們尼姑一生傾其所有獻身

  佛門。可結果,一把大火缸中了結,令人心寒。慧靜大師豈能不知道慧思心中抱抱怨怨,她憤憤不平。隻是羨慕嫉妒狐仙姐妹,

  不過是偷吃農家牲畜的區區一隻老狐狸。卻為何陰陽兩世界,進進出出得自由。

  “慧思啊!你可知人鬼神畜前生都是什麽嗎?”慧靜大師輕聲漫語的問道。眾弟子望著慧思,一個個搖搖頭“不知道!”

  慧思想了想說“人鬼神畜等,進入六道輪回,互相交換,彼此更替。好人成仙,惡人成魔。絕事做盡之人,經過六道輪回,

  進入畜道。所以,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畜的前生也不一定是畜。閻王爺是根據他們在世間功績大小多少,給他們分門別類。師

  傅,我說的對不對?”慧思一連串說出自己已經知道的一切。

  慧靜大師聽了,笑著說“完全正確,那你還有什麽怨氣呢?那狐狸精前世,不一定就是老狐狸。而我等前世,也不一定就是

  尼姑的命啦!或許,因我等這一世修行得道,來世亦或成為王母娘娘身邊丫鬟,或者是護花使者等等又未嚐不可呢?積善養德,

  是我佛苦度眾生之根本。出嫁之人,四大皆空,六根清淨。無憂無慮,心入空門。與世無爭便是福,心中無欲便是靜。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