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
作者:連淙      更新:2020-10-24 16:22      字數:2280
  連淙似乎做了一個極長,極長的噩夢。他曾與采芸戲言,要去蓬萊仙山上造一座小屋,最好能看得到遠處山頂的雪。自己似乎年紀有些大了,兩鬢已經斑白,采芸卻依然是少女的模樣。兩個人在窗前看著雪山,喁喁交談。過了一會小漣和采薇也進來了。他看著她們三人說些尋常家話,心中甚是平安喜樂。漸漸的三個人似乎忘了他也在身邊,聲音越來越輕越來越飄渺,身影也越來越淡越來越遠。連淙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座黑石山上。山上沒有草木走獸,唯有濃雲翻滾,惡風呼嘯。他赤著雙腳,腳被滾燙的黑石硌得生疼。采薇被一頭黑色大鵬鳥抓著飛過,向他求救。他想去抓她,但是轉眼大鵬鳥和采薇就憑空消失了。然後采芸出現在天上,跟他說不要擔心她,她要去很遠的地方,暫時不能相見,但是她會一直等他。連淙要去抓住她,采芸也不見了。又過了一會,師父師娘兩個人從他身邊匆匆走過,卻沒有看到他。他想出聲叫住他們,卻嘶啞著喉嚨叫不出聲音來。師父師娘慢慢走遠了,又看到石述夫婦帶著小嘟頭走來。一匹惡狼跟在小嘟頭後麵,作勢要咬。連淙急忙跳過去將狼踢開,卻失足落下了懸崖。懸崖仿佛沒有止境,他便一直在下落。小漣羞澀地跟上了他,與他一起下落,還對他說“淙哥哥,我要落下去了。你要好好活著哦。以前我隻能在心裏偷偷叫你淙哥哥,現在我終於可以這樣叫你了。我很快活。你快回去吧,快回去吧!”

  連淙大吼“不要下去!抓住我的手!抓住!”一雙手抓住了他,他登時睜開了雙眼。發現旁邊坐著的,是他的小師弟李未。

  李未見他醒來,登時高興地手舞足蹈“大師兄!你可醒了!我叫師父師娘去!”

  連淙欲待喊他,喉嚨卻幹啞至極,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他頭疼得厲害,幸而枕頭邊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玉石,瑩瑩有光,似乎散發著一種奇妙的韻味,讓他舒服不少。

  不到片刻,劉三玉一掠而至。看他終於醒來,不由喜極而泣,隻道“好,好!你總算是熬過來了!”

  連淙恍如夢中,嘶聲道“師娘?”

  劉三玉狠狠點了點頭。聽他聲音如此嘶啞,連忙倒了盞熱水,喂他喝下。連淙剛喝完,便見吳思清帶著眾師弟師妹跑了進來。小嘟頭吳洛人小腿短,跑在最後,聲音卻是最先傳來“大師伯你醒啦?”

  連淙腦中一片混沌,隻輕輕叫道“師父?”吳思清強壓心中激動,輕輕頷首。

  劉三玉搭了搭連淙脈搏,道“淙兒,你雖醒來,但身子甚虛,且勿說話。”

  連淙環顧眾人,隻不見采芸采薇,心中一痛。知道自己尚在人間,心中有千萬疑問,卻抵不過身子困乏至極,終又沉沉睡去。

  接下來數日,連淙時夢時醒,總是睡得多,醒得少。吳思清劉三玉翻遍庫藏,將多年所收藏的天材地寶各種補藥,小心搭配;又囑門下眾弟子仔細照料。如此又過得一個月,連淙方能慢慢下地行走。各人來照料的時候,都把自己所知,說與他聽,連淙方才知道前後經過。

  原來那日連淙與小漣被徐建元劍虹刺穿,本該無救,是小漣用她的真元內丹,強融入連淙身體,使心肌重生,精血再造,終於搶得一絲生機。而後天音寺眾僧護法,清淨庵以無上慈悲,耗盡眾比丘尼真力,以空生色,煉化了清遠等人留下的一株金芝雪蓮,方才將他從生死關口拉回來。之後歐陽墨又以儒家浩然之氣,助他療養生息。為了他一人,天音寺,清淨庵眾人以及鐵筆歐陽墨,俱都逗留在雁蕩山。直到他醒來之後,才紛紛告辭。那日小漣舍命化狐,又失了內丹,本將形神俱滅,幸得法和帶了一個九轉靈寶塔,將她收在塔內。法和下山之前,將那寶塔留給了連淙,隻說日後自有緣法,便告辭而去。眾人本擔心魔教嘍羅全軍覆滅,魔頭們會再來尋仇,卻始終風平浪靜。吳思清時不時外出尋找采薇蹤跡,終無所獲。

  如此又過了兩個月。連淙受傷甚重,時不時會頭疼欲裂。隻是每次他頭疼的時候,那玉石就會泛起乳白色的光芒。隻須片刻,他便不再頭疼。連淙向師父師娘問起這塊石頭的來曆,二人均不知曉。劉三玉見這玉石頗有奇效,便找了條紅繩,將它掛在了連淙身上。

  連淙得了小漣內丹,雖不能融會貫通,卻也功力大進,武藝法術,比之前各有精進。他雖心中悲苦,卻已知道要去尋找采薇,是以並不沉淪悲傷。待得身體大好,便告辭師父師娘與眾同門,要去找尋采薇。臨行前劉三玉拉著他諄諄叮囑,即便找不到采薇下落,也當時時傳信,勿使掛念。又要他先去蘇州寒山寺,尋一位廣慧禪師。那廣慧禪師與吳思清劉三玉有舊,對魔教頗有了解。吳思清修書一封,請他照拂連淙。連淙一一記下,撒淚拜別。

  魔教留下的唯一線索,是那木君子所說來自大食的地獄六血陣。大食離雁蕩,不啻十萬八千裏。連淙打算先去蘇州,拜見過廣慧禪師,然後走到鎮江長江口,放舟巴蜀,再由古絲綢之路,經樓蘭,且末,大月氏之後,到達大食。他知此去千山萬水,尋到采薇的希望甚是渺茫,苦於隻有這一條線索,也隻能硬著頭皮去了。他心傷愛人之逝,不願多與人言,一路風餐露宿。餓了便去采擷野果,或者獵個獐虎鼠兔,隻不去殺害狐狸。有時候心中悲苦不可自抑,便去尋一家土豪劣紳,偷些鄉野俗釀,倒也能一醉方休。

  這一日行到了蘇州地界。連淙一路打聽,尋到了寒山寺。寒山寺也是天音叢林之一,山門並不甚大,隻丈許高,七八丈寬,烏瓦黃牆,飛簷高高翹起。一大二小三個拱門之上,各題了“妙利宗風”,“談經地”,“說禪所”。不算高大宏偉,卻是寶相莊嚴。進門照壁上,又有“和合祖庭”四個金色大字。那金字並不瑰麗輝煌,反而有些褪淡。

  連淙去向知客僧打聽廣慧禪師。那知客僧一襲灰布僧袍,清秀白淨,頗有雅氣,奉上香茗之後,與他打了一番機鋒。連淙唯唯應答,卻並不接話。知客僧也不以為忤,隻告訴他廣慧禪師受成都大昭寺玉泉大師所邀,前去講經說法,大約得再二十來天,方能回轉。連淙答謝,告辭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