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蓋房相親娶媳婦
作者:中國式隊長      更新:2020-10-24 11:58      字數:4736
  王彪把盤子碗刷完,來到爺爺家,爺爺幾年前買的這個房子也是磚包土的老房子,雖然昨晚爺爺說房子啥大事,但是他心裏還是放心不下。

  “奶,我爺呢?”

  “你爺早上跟你爸去大隊了。”

  “我爸回來了啊。”

  “那不知道,估計跟那有別的事吧。”

  王彪屋裏屋外,房前屋後看了個遍,還行沒有什麽大問題,隻是牆體出現了幾條裂縫。

  不到七點,書記剛到辦公室就撥通了市裏的電話,要求一定要做好工作。其實不用老書記說,市裏一早簡單的開了個會後,便直接親赴。

  沒隔遠在外考察的萬潮海,剛接到的消息,沒有絲毫遲疑,直接把電話相繼打到張相國和尹上聯的手機中,並要求相關部門迅速開展,及時發放物資,確保群眾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二次發生。

  臨近八點的時候,終於聯通了鬆都鎮鎮中大毛村的視頻連線,來到老書記通過視頻,觀察並指導工作。

  臨近下午兩點的時候,迎春領導一行政府官員終於來到了江源市鬆都鎮大毛村,在本村的村領導的帶領下,開始巡查整個村子。

  親身來到現場,老書記心裏更緊了起來,那種直觀感受比在視頻上看到產生的視覺和心理衝擊,更為至烈,村路上到處可見房屋,百姓們三五成群的站在外邊兒一臉驚悸未消的表情,站在那裏談論著。

  此刻,老書記正站在一間大山開裂、外屋房梁斷裂,屋頂塌陷的兩間小土房之前,身前站著一對隻比他大著幾歲的麵帶愁容的六七十歲的老兩口,看著不斷伸手摸著眼淚的老婦,老書記心裏很不好受,仿佛回到了極度貧苦的小時候,那時候他家也是住著這樣類似的泥土房,飯都吃不飽,一到冬天,炕上的放杯水都會被凍上一層冰,窗戶上還會凝結出厚厚的霧凇一般的冰窗花......

  他伸手拉著老婦的手,安慰道:“老嫂子,人沒事就是最大的幸事,房子的事你別擔心,有國家和政府呢,國家都有政策,像你家房子這種狀況,國家和政府會出資幫助您重建的,你老不用擔心,用不了幾個月,你們家就能住進新磚房了,住的地兒你們也不用擔心,政府給你們解決。”

  被這麽大的官拉著手,老婦很是有些惶恐和局促,可聽到後邊的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頓時感動的淚如雨下,她哽咽的說:“真,真是太感謝領導,太感謝政府了,不然我們老兩口可怎麽活啊,現在的社會,真是太好了,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老大爺也在一旁不斷的說著感謝的話。

  老書記安撫好老兩口後,扭頭對一旁的人說:“帳篷之類的物資快調來了吧?回頭到了你們立馬搭建,把倒坍和危房之中的百姓都轉移出來,堅決避免二次發生......”

  一行領導點頭應諾。

  安撫完老兩口後,來到院外的老書記臉一下子拉了下來,冷眼掃過,指著塌陷的泥坯房,發問:“這是怎麽回事?出資補助農民翻建泥草房和危房,現在這是什麽回事?怎麽還有人住這樣的土坯房?”

  還沒等說話,他又繼續發問:“怎麽現在還有這樣的房子,你們的工作是什麽落實的?”

  張相國開口道:“是這麽回事,去年許多人家見房子沒有大問題,又怕自己多花錢就沒有重建,至於泥土房危房改建的財政和民政等補助隻有兩萬多,好多百姓拿不出那麽多錢,也有很多人舍不得,盤算著合不上,所以有很多百姓就沒有重建。”

  “多花錢?去年你們這各種補助加起來,得好幾萬吧。”老書記疑問到,去年的工作匯報上,他依稀記得重建房的補貼款好像是有好幾萬來著。

  這時,他身邊道:“四萬二,除此之外還有住宿補貼每人一千八,有人口多的人家,補助能達到五萬多。”

  老書記聞聲眼皮一挑,沉吟了幾秒後,道:“四萬多,百姓應該不需要添什麽錢,也完全夠建一座四十五平的房了吧?”

  “嗯,書記是這樣的,之前我們也不知道能補貼多少錢,就按照泥草房改建那個標準先行通知的!”尹上聯開口說道。

  老書記聽這麽一說,心裏的火氣消散了不少。

  老書記說道:“這跟百姓做工作的時候,就按這個標準說,先打消百姓顧慮經濟的問題,家裏有困難或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你們地方村鎮政府應該多給予幫助,這個時候,你們村鎮官員必須擔起這個責任......”

  一行領導跟著領導踏查完畢之後,回到了市委召開研討會,以李援朝和研究專員等專家領導牽頭主持,會議內容主要是,危房的堅定細則,和商討製定如何確定補助名額。

  市裏開完會,區裏又召集下轄鄉鎮一二把手開會,在第一時間傳達會議精神,之後各鄉鎮一二把手又回到本鄉鎮召集下轄個村屯的書記村長開會,傳達上級會議精神,會議內容和前年那次會議相差無幾,隻是多了一條,鑒於前年有多數人反應有些人家不構成D級危房的也享受到補助政策,特給每個村都分派了一個監督駐村幹部,並且每一個鄉鎮上的領導分包一個村,確保能做到專款專用,杜絕閑置、荒廢房屋謊報虛報等問題的再次發生。

  鑒於以往,負責最後的核查工作,做最後的拍板。

  紅旗村的分管幹部是副鎮長李永海,五十多歲,圓臉小眼,皮膚微黑,一對薄嘴皮,整個人看著很是老練精明,是個老幹部了,九三年開始,一直是小崗村的村長,後來成了村書記,今年才升為副鎮長。

  駐村幹部則是在鎮政府負責計生工作的,人長的黑黝黝,個子不到一米七五,留著留著貼頭皮的短發,整個人看著又凶又狡猾,跟膚色同樣黝黑的大華鎮書記馬永波相比簡直就是流氓和警察的區別,書記齊永波長著國字臉、大眼睛、厚嘴唇,戴著一副金框眼鏡,雖然隻是大專學曆,但是整個人卻散發著儒雅之氣,說話和精神麵貌給人都很正派的感覺。

  紅旗村書記牛永成和趙占海在鎮裏開完會後,意氣風發的開一輛白色的奧迪高配a3在前開路,帶領著鎮裏等領導專家向著紅旗村駛去。

  村長李永海開著黑色的比亞迪在車隊的最後邊,心裏很鄙視牛永成的得瑟,裝什麽啊,當年要不是你爹當書記時,承包幾個磚廠,又修路,你能開得起奧迪?開個奧迪還敢跑領導的車前邊顯擺?

  哎,還是年輕啊!

  他在心裏感歎了一句,殊不知他卻忘記了自己去年拿著一部嶄新的三星2017四處顯擺了,到哪都拿出手機說他這手機花多少多少錢。

  等待是煎熬的,這三天時間王彪一家可謂是過的很是揪心上火,五顆心被弄的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開始的時候村裏說隻要是能鑒定為D級危房,無論是磚混房,還是紅磚房,又或是磚包土的泥坯房,隻要上報重建,就能享受補貼政策,可是後來又聽人說全磚或是水泥做口的磚混房,原則上隻能維修,不支持重建。

  他家的房子是外部包磚,內部泥坯,夾在當間,按照大家的說法,隻能維修,不支持重建,問裏會計趙偉,趙偉給了答複說房子到底受損如何,能不能重建,得看住建局的相關專家來鑒定,才能定性,就在一家人忐忑不安的時候,終於等到了好消息,一顆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一行領導和專家來到王家屯的時候,已經臨近了十一點,人來的時候,王彪正在寫小說,還是兩個趴在他椅子下的兩個狗子吠叫,他才知道來人了。

  來人有十幾個,其中有兩個人手裏還拿著執法記錄儀,正對著老房子拍著照片和視頻,趙占海、牛永成在一旁指引介紹著什麽。

  王彪讓兩個狗子閉嘴後,起身來到外屋,這時候就見他母親李桂芝正拿著一個鋤頭往下鉤已經被捅壞的塑料編織袋做成的頂棚的塑料,露出脫落的牆壁和檁子,“領導你們看看這裏牆麵都脫落了,還有您看看,這屋頂都露天了。”

  順著她的指點,住建的專家領導側頭往上看去,發現屋頂連著山牆處確實漏光了,之所以屋頂沒有坍塌,完全是屋內的土牆把一根根檁子給托住了。

  老太爺站在暖閣門口,問道:“這是幹啥呢?”

  “老爺子,我們來看看你家房子受損情況,損傷的嚴重的話,回頭政府出錢幫你們家重新蓋個新房子。”區領導見是一位耄耋老年,笑嗬嗬的說道。

  老太爺合不攏嘴的笑嗬說:“那感情好,真是太感謝領導了。”

  “不,老爺子,應該感謝政府和國家,這可不是我出錢給您蓋房子啊。”

  老太爺開心的念叨稱讚著國家和政府的好!

  兩位專家領導又上外頭,房前屋後檢查了一邊,二人交流了幾句道:“這間房子已經構成D級危房,你們村領導,回頭立馬組織讓住戶搬出來,不能在住人了,一定看好,不能在讓人再住進來。”

  “好的。”一旁的趙占海、牛永成還有村支書麻士傑等人點了點頭,李桂芝和王洪剛聞聲鬆了一口氣,而王彪心裏卻有點迷茫和不情願。

  這不讓住人了,他以後去哪裏住?前院的門市房隻有一鋪兩米寬左右的小火炕,整個屋子沒有隔斷,鍋台隔著一塊磚寬的窗台就是炕,上邊是鑲著兩塊大玻璃磚的窗戶,但是其中靠著門的那塊大玻璃磚卻是空的,多年前有兩個人打架把玻璃碎了後在也沒安,後來村裏人一來,就愛雙手趴在上邊,跟屋裏人聊天。

  十多年下來,窗台上的那塊窗戶框子都已經被磨的包漿了,那叫一個黝黑鋥亮。

  而且不僅炕小,整個屋子四處開裂,去年還開裂了一根檁子,他感覺這座始建於95年的他爺爺給他老叔蓋的婚房,比後院那老房子安全係數還低,屋中中央隻有一根胳膊粗細的鐵柱支著中間的房梁,如今也已經有些傾斜了,這柱子彎曲在大一些,從梁上脫落,整個房頂會整個塌落下來。

  愁啊~

  這蓋房子到能住人,最起碼得三個月,這三個月讓他去哪借宿呢?他爺爺家也鑒定被列入危房重建名單了,去哪找宿呢,太奶奶可以去老姑或是大姑奶家,太爺爺不行啊,讓老爺子跟羊分開,那不用三天就得惦記出病來,村裏到時有閑置的空房子,可那都好幾年沒人住了,大白天進去都感覺陰風陣陣的。

  下午三點多,村支書麻士傑帶著兩個人拿著封條來了,“屋子裏沒啥要搬的吧?”

  “沒有啥搬的,其他的等拆房子時候在搬!”李桂芝說道。

  “那行,那我可就貼封條了,貼了封條,這門可就不能開門了,晚上也不能在住人了。”

  老太爺說道:“啊,不讓開門?讓我這些羊雜辦啊?還得拎水飲羊呢。”

  麻世傑想了想,“老爺子門是不能開的了,這是上邊規定,這樣你家開個窗戶,想點什麽用用舞的也方便,飲羊就讓王彪從窗戶拎水。”他轉頭又對李桂芝叮囑道:“窗戶可以留,但是可萬萬不能住人,晚上都有人查,如果發現住人,就取消你家名額。”

  “老爺子聽到沒有,可不敢再在這房子住了,桂芝啊,你們自己先找地方住,我看你們屯子閑置的房屋挺多的。”

  李桂芝點頭保證:“放心吧書記,一定不會住人的,回頭就讓王彪和老爺子老太太去別人家住。”

  早些年的時候,她就想蓋房子,但那時候供兒子讀大學,實在沒那個條件,後來兒子在北京工作,工資賺的挺多了,家裏是存了點錢,可後來兒子跑了半年多的一個大項目,被他經理暗地裏使壞跟另一個部門經理給撬去了,不僅失去了定居北京的希望,整個人幾個月連生悶氣在懊惱的就得了抑鬱症,吃藥啥的沒少花錢,去年又買了一大堆沙子,家幾乎沒剩啥錢了。

  如果享受不到這次的政策,蓋新房子不知道還得幾年,兒子今年都三十一歲了,還沒個對象,就這破房子,就算找個條件一般的農村姑娘,來到這一看房子,都得黃。

  麻士傑又嗬嗬對老太爺和剛出屋的老太奶一笑:“嗬嗬嗬,八大爺、八娘,這回等著住新房子吧。”

  老太太嘎嘎大笑:“真好啊,我都沒想到這輩子也能住上大瓦房。”

  “誒,大瓦房可比不上以後你家蓋的房。”麻世傑打趣。

  一旁王洪剛也跟著老太爺憨笑:“我活這五十多歲都沒住過新房子,這回新房子建起來,說什麽也搬過來,住他一個月不可。”

  “哈哈哈哈,住一個月幹啥,住兩個月,對了,你這腿腳殘疾,民政沒準能多給補助一些,回頭你拿著你那殘疾證和低保證去民政問問。”麻士傑說道,王洪剛感激的點頭答應,一旁李桂芝道:“真是謝謝麻書記了,兒子,這麽沒眼力見兒呢,快去前屋拿幾瓶飲料,給領導解解渴。”

  “嗯呢!”王彪答應一聲,趿拉著拖鞋向前院跑去,拿回兩瓶冰鎮的汽水給村支書麻士傑二人一人一瓶。

  “行了,不說了,貼完你家的還得去你家老爺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