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委托
作者:清波淼淼      更新:2020-03-14 13:13      字數:3206
  此時李信三人正走在連升樓外。

  不久前張衝才把張、王兩家人打發回家,並囑咐人把吳義的屍體抬走之後,就帶著他們二人走出了酒樓。

  隻留下了幾個看守的捕快和正在繼續檢查酒菜的人。

  拐出一條胡同兒,走上大道,前麵的張衝突然停下腳步轉身看著李信二人。

  “怎麽樣?有沒有興趣?這件案子交給你們兩個。”

  李信一直在低頭思考著之前的問話,還沒來的及說什麽,旁邊的李武就一臉驚喜的直接跳了出來。

  “真的嗎,二伯,真讓我倆去?”

  “二伯,你就放心吧,交給我倆絕對妥妥的,保證把凶手緝拿歸案,而且我還保證一個月不偷你酒喝。”

  張衝聽完就抬起了手來,

  “好小子,我就知道我的酒是被你偷的。”

  說著手掌就要拍下去,可是李武在張衝剛剛抬起手的時候就反應了過來,早早的跳到了旁邊。

  同時嘴裏還喊著,

  “二伯,這可是你說的啊,這件案子開始歸我們倆了。”

  說完就轉身向後走去,剛走了幾步又回頭喊道:

  “二伯你就放一百個心,回去養老吧,我們先走了。”

  說完還叫上李信,

  “二胖,快點,跟上。咱們趕緊去查案。”

  李信聽完看向張衝,隻見張衝對他點了點頭。

  見此,李信隻好轉身追了上去。

  兩人離開之後,李信跟在後麵,剛剛走了一條胡同兒,前麵的李武就停了下來。

  等李信走上前,兩人身形並排之後,李武一臉為難又不好意思的說道:

  “那個,嗯,嗯。阿信啊,你看咱們這個要去哪啊?”

  李信輕笑一聲

  “你不知道?看你跑那麽快,還以為你知道要去哪呢?”

  “嗨,我這不是激動了一下麽。再說我哪知道去哪啊?平時都是你出主意的。”李武滿不在乎的說著。

  李信隻好繼續解釋

  “現在差不多還有一個時辰就到傍晚了,有三條路,第一就是直接去吳義他的家。搜下他家裏,先查清楚這個人。”

  “不過,我估計二伯早在之前審問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去他家看著了。甚至可能已經有人在那邊開始查了。”

  李武嗯了兩聲問道:

  “那第二呢?”

  “第二就是去之前客棧審過的那兩家附近,分別問問他們附近的街坊鄰居。”

  李信繼續解釋。

  “看看這兩家人什麽底細,街坊鄰居相處怎麽樣,家裏有沒有什麽矛盾之類的。總之就是先去走訪一下。”

  李武聽完直嘟囔,

  “這多沒意思啊,跟那些老頭老太們聊天最麻煩,街坊鄰居那麽多人,要問到什麽時候去啊?”

  李信也沒有勸說,看樣子就早就預料到了。

  “別急,還有第三,那就是去金鱗坊,去查查那個瘸腿老三是什麽來路。”

  “而且據掌櫃的描述,這個瘸腿老三很可能跟吳義相識。多的不好說,但是我懷疑他們之間很可能是跟錢有關係。”

  剛說完,李武就嚷嚷著。

  “哎,這個有意思,賭場也熱鬧。咱們先去那吧。”

  聽後李信卻歎了口氣。

  “不過這家夥可是個老混混兒,經的事兒也多,不太好對付,沒準還真是塊兒硬骨頭。”

  “我打算先把那邊好應付的街坊鄰居查一遍,最後在去會會這個老混混兒。”

  “就算是賭坊裏,這種人一般也都是在後麵,明麵上看不到,而且見勢不妙很可能就直接溜了,我打算今天別驚動,明天帶上人直接去堵他。”

  李武聽完,卻是不停的拍著胸脯。

  “這算個啥,不就是個混混麽?再老資格他也就是個混混兒。”

  “他算個屁的硬骨頭,對我來說入口即化。

  多的我不敢誇,但是混混兒裏麵,就沒有我二狗咬不動的骨頭。”

  李武說了一堆,等回過神來,見李信也沒同意,隻好說道:

  “要不這樣,咱們兵分兩路,我去賭坊摸底兒,你去查那兩家的鄰居。”

  “這樣咱們不僅可以同時兼顧,而且查的速度還能快點。”

  李信聽後也隻好點頭同意。

  之後又把兩家人的地址跟李武又說了一遍。

  “你那路程近一些,等你問完了再去找我。”

  “哎呀,行了,就這麽定了,你先走吧,我保證一會兒就搞定那個瘸子。”

  兩人分別,李信也向著城西較近的槐樹胡同兒走去。

  他不知道李武要用什麽方法去查那個賭坊,但是他明白李武對付這類人好像總能找到辦法。

  李信也沒有多想,大不了今天沒問出來,明天在帶上人一起去。

  至於這人會不會逃出城的問題,他根本沒有擔心。

  因為如果是他做的,那昨晚殺了人,今天一上午時間早就跑了。

  而如果不是他做的,他撐死也隻是會,因為身上的一些不太大的破爛事兒,躲著衙門不讓捕快看到,沒有必要逃出城去。

  不再多想李武那邊的問題。李信開始收回思路,回憶起自己對槐樹胡同兒的以往記憶。

  槐樹胡同就在城西,李信之前巡邏也走到過那附近。

  說起來離著這個市場也不遠,而且那個胡同青磚瓦舍的還挺整齊的,地麵也比較平整。

  說實話,這年頭想找個總體平整的胡同,還真不是那麽容易。

  看看那些建築就知道,裏麵住的大多都是一些還算有點家底兒的人。

  路上一邊思考一邊趕路,走的不是很快,而且路上都是行人小販時不時的停停走走,但小半個時辰也是已經清晰的看到了槐樹胡同兒。

  站在胡同口,李信左右張望了一圈。

  一眼打量過去,都是一些普通的建築和路過的行人,也沒見到什麽異常現象。

  而胡同兒裏一片安靜祥和,下午的陽光灑下,讓人看去十分溫暖。

  真要說能夠一下引起李信注意的,也就是那一群圍在一顆老槐樹下,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了。

  確定目標,李信徑直的朝著眼前的人群走去。

  走到人群附近,停下腳步,等那群老人注意到李信之後。

  李信便也開口,向著身旁的一個老頭問道:

  “大爺這是曬太陽呢啊?”

  結果李信等了一會兒,對方卻是毫無反應穩如泰山一般,依然是半眯著眼睛打盹。

  李信隻好提高些音量又問了一次。

  這會終於有了反應,隻見對方轉過頭來看了看李信,然後開口喊道:

  “嗯,吃了。”

  聽到答複李信一陣尷尬,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正在他打算再問一次的時候,旁邊的另一位老太太說話了。

  “官差老爺,您別問他了,他耳朵聾,聽不清您說的什麽?”

  “有什麽話,您就跟我說吧。”

  “嗯,其實也沒什麽事兒,就是巡街走到這邊了,過來歇會兒聊聊天。”李信這樣說道。

  “您們幾位都是住在這條胡同的麽?”

  老太太解釋道:

  “也不全都是,還有幾個是隔壁胡同的。”

  “那您各位可是挑了個好地方,這剛下完雪,就這附近幹淨。”

  “可不是麽,周圍幾條胡同的老人兒,沒事了都來這聊天呢。”

  李信見老人也沒有什麽抵觸,於是就接著問道:

  “這槐樹胡同,看著挺整齊熱鬧的。這是住了多少人啊?”

  “具體多少也不清楚,這些年來了又走的人家也不少,大概也就十幾戶吧。”老太太慢悠悠的回憶著。

  “哦,對了,像您打聽一家兒人,這胡同裏有沒有一家姓張的夫妻啊?”

  “嗨,這胡同兒裏姓張的多了,誰知道你說的是那家啊。”

  李信連忙解釋,

  “怪我怪我,看我這腦子,他大名叫張季,家裏就兩口人,也沒個孩子,聽說現在的媳婦還是續弦又娶的。”

  “哦,你說的是三郎啊,那孩子不錯,就是命苦點。

  早年成了一門親事,還生了個兒子,日子過的還挺紅火的。”

  “可是具體想不起來是哪一年了,那年他兒子丟了,媳婦沒了,他身子骨兒也一下就垮了。”

  “這孩子還有點墨水早年讀過書,本來之前給大戶人家做個賬房,日子也挺好的,可是從那之後日子過的就越來越緊巴巴的了。。

  不過幸好後來經人介紹,又續了一門親事才慢慢的又安穩下來。”

  李信聽完對方描述,連忙問道。

  “哦,那您知道他家在哪麽?第幾個門兒啊?”

  “知道,知道,就從這兒往裏走,第四個門就是,門框上還貼著舊對聯的那家,不過他家好像沒人,我中午出門的時候他家的門都是鎖著的。”

  李信記下之後,又閑聊了幾句,打聽了下最近有沒有鬧賊啊,或者誰家有沒有這樣那樣的閑事之類的。

  然後打了聲招呼,就連忙起身向著張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