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127 早上的縣衙
作者:清波淼淼      更新:2021-06-11 23:12      字數:2508
  一刻鍾之後。

  李信和李武兩人,正走在通向縣衙的大街上。

  李武還在發動腦筋的琢磨著,等一會到縣衙後能領什麽獎賞。

  其實說起來,李信和李武他們的家庭,說窮吧也不窮,家裏樣樣東西都有,就是都有些年代了,也不是特別好特別新的那種。

  可要是說不窮吧,家裏確實也不是那麽富裕,平時有什麽舊的壞的東西也舍不得扔掉,一般都是修一下繼續用。

  剩菜剩飯這種事更是幾乎不存在的,最多也就是一頓沒吃完,第二頓就吃完了。

  前一陣李武還跟李信抱怨過,家裏有一小塊的麥子受潮的事兒,當時可是把李武給心疼壞了。

  兩家都屬於那種,剛好能夠過日子。吃飯穿衣這些日常,如果不是頓頓講究,時時刻刻講究的話,那也不用發愁。

  但是呢,卻也存不下太多的錢,更加承受不起什麽大病大災或者其他意外的情況。

  當然,如果真要突然用錢的話,其實也是能拿的出一些的,雖然不多,但是在加上可以借一部分,這樣也是能夠勉強短時間應急的。

  就好比李武家將要準備的一個大花銷,也就是李武的婚事問題,這其中所花費的錢財,就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

  李武自己家拿出一部分,又找李信家借了一部分,然後聽說還有其他的親戚朋友也借了一小部分。

  好在是現在這個年代的婚禮,更講究的是禮儀和規矩,更注重的是人與家庭。

  而不是隻看重錢財,更不是瘋狂的玩笑,和娛樂一般的猴兒戲,新郎新娘也不是台上的兩隻猴子。

  李武家會出聘禮彩禮這些,但是女方家也會帶著嫁妝,而這個時代的嫁妝,可不僅僅隻是名義上的嫁妝,都是實實在在的男女雙方相差無幾的東西。

  假如李武家出了房契,女方家庭就算是借錢,那也要差不多出個地契,當然這隻是假設,李武家肯定出不起這些的。

  不過富人有富人的比較,窮人也有窮人的日子,但核心內容都一樣,就是雙方家庭出的東西,在普遍大眾看來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也不用擔心李武成家後,他們的小家庭無法維持下去,因為這時的婚姻,是兩個大家庭共同付出等價值的資產,用這些來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

  不過也有女方不帶嫁妝,就嫁過去一個人的婚禮,連女方的家庭成員都不會出席,但是這種情況通常都是納妾的時候,而不是娶妻。

  說直白一些,妻代表著這個時代的合法地位,而妾雖然所有人都在觀念上認同這個,但是妾卻什麽都不擁有。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這些隻是大多數的正常情況下的說法。

  總會有偶爾,也保不準會出現例外的時候,比如某一方有突出的才或者色,這個不分男女。

  而“才”也是這個時代人們十分看重的東西,就像是朝廷官員或者富商們喜歡收藏的古董一樣。

  就好比李信小時候見過的那個馬老板,對這些人來說,書畫類的古董永遠屬於第一流的收藏。

  而其他種類的物件,通常最大的價值就是古董那兩個字的字麵含義,以及物體本身,而在這之外還代表著“技”。

  可是“技”一般來說,是可以隨著時間不斷進步的,並且是可以傳承下去的。

  但“才”不行,能傳承的隻有書,“才”隻能看個人。

  因為書畫這類東西,除了古董這兩個字的字麵意義之外,還代表著才,而才又通財。

  所以書畫類古董,真要把價值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看的話,最不值錢的那部分反而就是古董那兩個字。

  在有些古董上,最值錢的那部分,在書畫上麵反而是最不值錢的。

  以至於不管是真正懂書畫那些人的陽春白雪,還是馬老板那種附庸風雅的下裏巴人,能讓他們全都喜歡,區別隻是各自的解讀不一樣而已。

  話題回到眼前,李武盼望著衙門的賞賜,也是情理當中的事。

  這裏麵最重要的還是賞賜這件事本身,而不是賞賜的內容,而且本身縣令賞賜的其實也沒多少東西,就連那次水中人頭案的東西,也是張衝自掏腰包送的。

  這東西就像小學生的獎狀,真要說的話,那張紙並不值得多少錢。

  但是手中拿著那張紙的小學生,卻可以在大街上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來。

  人言很輕,但有時卻可以砸死人。

  李武又麵臨著結婚這種人生大事,在這時候如果有了官府的獎賞,那在周圍鄰居的眼中,是能夠更有底氣的。

  而且這個底氣主要還不是自家附近的鄰居,因為自家附近的都是熟人,李武是好是壞早就已經都了解了,最重要的是在女方家的鄰居口中,對於李武是個什麽樣的輿論。

  對於李武心心念念的獎賞,李信倒是不怎麽在意,因為李信首先現在確實是沒有李武那樣的壓力,而且李信也畢竟不是這裏土生土長的,心態雖然不能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但是比起李武還是稍微更能沉得住氣一些的。

  當然如果有獎勵,李信會很高興,但是李信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不然昨晚李信也不至於,沒有睡一個好覺了。

  一路上兩人各自想著自己的事,很快的他們就趕到了縣衙。

  李信和李武跟門口的人,打了個日常的招呼,就直奔著張衝的房間而去。

  一馬當先,小跑兒在前麵的李武,一路上充分的透露出了他的那種迫不及待。

  一把推開了房門,衝進了房間李武就喊了出來,

  “二伯,二伯,怎麽樣?縣衙給我們倆的賞賜下來了沒啊?”

  等李武快步走到張衝身旁後,張衝才慢悠悠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一臉不耐煩的上下打量著李武,一直盯了片刻,看的李武都有些覺得是自己早上穿錯衣服了,還伸胳膊蹬腿兒的看了看自己身上。

  看到李武的動作,張衝又歎了口氣,

  “做夢呢你?啊?

  昨晚交上去,今天就想拿賞,你以為縣衙是你家開啊?”

  雖然張衝這麽罵,但是李武卻毫不在意,甚至還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去,在張衝的案桌上抓了一把花生。

  對於李武的小動作,張衝早就看到了,不過他卻是等李武把花生裝進口袋之後,才拿起案桌上的一本冊子,

  “趕緊滾蛋,上大街上巡邏去。”

  說完就把手中的冊子扔了出去,而結果李信很常見,張衝又扔了個空。

  因為李武在把花生裝進口袋後,還不等張衝罵人,他就已經轉身向著門外跑出去了。

  Ps,這章說多了題外話,但是不想刪,很多地方所謂的結婚傳統,實際上就是近些年編造的惡習,我敢說絕不超過30年。說句不太恰當的比喻,就連90年代才流行的鑽戒,現在都已經成了我們,有著幾千年婚姻習俗的所謂傳統了。很多醜陋的東西都隨著包裝,把自己放進了文化的框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