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多方角力
作者:托馬斯蛋      更新:2021-02-19 04:54      字數:2273
  羅青被抓,謠言飛起。

  大婚第二日。

  朝堂之上,吵成一團。

  以童貫、蔡京為首的保守派似乎有著某種默契似的,接連對羅青發起攻擊。

  認為他大婚之日行凶殺王爺,罪無可赦,應當立即問斬,以儆效尤。

  但是。

  羅家人以及變法派雖在朝堂上人微言輕,但仍有些許勢力,具都站出表示:

  羅青醉酒傷人,不是本意,應當從輕發落。

  比較無奈的是。

  近乎所有為官的皇親國戚全都站出來要讓羅青償命,不能因為他的駙馬身份就從輕發落。

  總之。

  朝堂之上想要羅青性命的人占大多數,隻有極少的一部分羅家人以及親屬站出求情。

  就目前來看。

  形勢對羅青非常不利,即便官家想要偏袒,但也不得不照顧大多數人的情緒。

  於是。

  官家麵露難色地看向太子趙恒,問道:“恒兒,對此事,你有什麽看法?”

  原本趙恒絕對站在殺羅青這個立場。

  但看著滿場群情激奮的下屬,趙恒不由得自思道:

  這麽多人想讓羅青死,不多我一個,也不少我一個,倒不如順著父皇的心意,替羅賤人求情,也正好撇開自己的嫌疑。

  一念至此。

  趙恒站出跪下請求道:“父皇,羅青是孩兒抓的,但孩兒認為他醉酒殺五弟雖然罪無可赦,但當時意誌模糊,被鬼迷心竅,也算情有可原。

  所以——孩兒請求從輕發落。再者說,五弟已經死了,人死不能複生,沒必要再讓一個活生生的人因他而死。”

  太子話一出,底下不少大臣竊竊私語的討論道:

  “殿下這是什麽意思?他不是最想殺死羅青的人嗎?”

  “笨啊,你還看不出來殿下這是要以退為進,獲取官家的寵愛。”

  “什麽意思?難不成殿下真的轉性了?”

  “我就問你一句:殿下求情,官家就真會從輕發落?那些皇親國戚都是吃幹飯的廢物?”

  “明白了……”

  ……

  聽著耳邊不斷稱自己有仁德之心、不計前嫌的誇獎,趙恒低頭淺笑著,認為一切都在掌握。

  官家見狀也是欣慰地笑了笑,正準備發表自己的言論,卻被殿內走進來的護衛打斷,“陛下,幾百位的眾王爺親屬跪在殿外,要求立斬羅青。”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宮內的一名太監也奔來喊道:“皇後帶著眾娘娘也跪在殿外請求從輕發落羅青。”

  這邊還沒反應過來,那邊又奔來一個守衛,“陛下,皇宮內跪著上千民眾嚷嚷著羅駙馬為民除害,不僅無罪,而且還有功勞,同時還獻上了萬人血書。”

  霎時間。

  整個殿內鴉雀無聲,隻有趙恒凶狠的眼神瞄著各方。

  他想到了皇後極有可能偏袒延慶公主,進而幫羅青求情,也想到了朝堂之上,自己殺羅青這方絕對占據著優勢。

  但沒想到,對方效率這麽高,還拉上了汴梁百姓,搞出了什麽萬人血書。

  雖說血書對於當權者的想法並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但裝樣子還是要裝,尤其像父皇這號好大喜功、喜歡做表麵文章的“仁義明君”。

  況且這次血書正好契合父皇的本意,可不得大做文章、死保羅青。

  事實證明太子的想法沒有錯。

  官家一見百姓的萬人血書,急忙站起吩咐道:“快呈上來!百姓的血書絕對真實可信!”

  既而。

  血書展開,眾官員驚目。

  但見其上洋洋灑灑寫了五王爺數十條罪狀,包括巧取豪奪、強搶民女、逼買逼賣等極其惡性的罪責。

  最關鍵的地方還在於,每條罪狀的後麵都有數十名百姓的畫押,讓人不得不相信罪狀的真實。

  在趙恒的示意下,蔡京站出質疑道:“陛下,此血書上的字跡一看就知道是羅青的兄弟,當年的狀元陳沉所寫。他們極其想要為羅青開脫,強行作假也屬情理之中。”

  但瞧官家走上前,輕摸著還未幹的血書,點頭道:“確實是陳沉的字跡,但百姓大多不識字,陳沉幫忙書寫不正常嗎?”

  “陛下,您偏袒羅青能找個正當合法的理由嗎?他才是壞事做盡,更是戴罪之身殺王爺,如若輕易放過,皇家與朝廷的臉麵何在?”

  “蔡太師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就在這時。

  一個穿著禁軍衣服的士兵急忙奔進呼喊道:“陛…下,羅駙馬…被…人劫走了!”

  此話一出。

  朝野震動,無數官員跪下叩頭道:“陛下,這明顯是劫天牢、畏罪潛逃啊!懇請您即刻下令捉拿罪犯羅青,並處以極刑!”

  “沒錯,劫天牢是死罪,他羅家已經劫過一次,這次絕不可再放過!老臣懇請陛下查封羅家以及其下所有產業,不可給羅青絲毫喘息存活的機會!”

  其實。

  這時的太子也是懵愣的。

  明明五俠已經占據了上風,父皇還在一旁幫襯著,為何還要功虧一簣的劫天牢?莫非劫天牢的不是五俠,而是——耶律洪!?

  但他劫天牢幹什麽?在他們的計劃中沒有劫天牢,僅有將羅青送入天牢,然後太子想盡辦法置他於死地。

  可現在是什麽狀況?莫非他耶律洪神機妙算,猜到了自己會在朝堂上吃癟,所以故意劫天牢幫自己?

  就在太子仔細思考劫天牢之人時。

  底下的禁軍囁嚅道:“那個…劫天牢的人有太子殿下的腰牌,所以我們才……”

  一聽這話。

  太子跪下請罪道:“父皇,都怪兒臣識人不明,讓賊人偷了腰牌,但我大概率能確定是遼國特使耶律洪的人偷的腰牌、劫的天牢,說不定他羅青早已背叛了大宋,投奔了遼國,是遼國的奸細、暗探!”

  話音剛落。

  官家直接搖頭篤定地說道:“不可能,青兒的性格朕最了解,他絕不可能投奔異族,更何況那個耶律洪還曾經殺過他。”

  “父皇,此一時彼一時,他現在是罪犯甚至死囚,什麽事幹不出來,知人知麵不知心!”

  隻瞧官家甩手怒喝道:“你最近也跟耶律洪走的很近,朕也懷疑你私通遼國,是遼國的暗探,你感覺可能嗎?”

  “這……”

  “不要再說了,下令全城搜捕羅青,記住萬不可傷他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