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羅宰執的失敗與宋徽宗的放棄
作者:托馬斯蛋      更新:2021-02-19 04:54      字數:2260
  久別歸家的喜悅是抑製不住的,尤其對於控製不住情緒的羅青而言。

  雖說杭州也算是他的老家,但汴梁才是他真正長大的地方。

  再說,汴梁還有苦苦等待他歸家結親的延慶公主等人,羅青雖然是個鐵渣男,但是對於自己的女人還是一視同仁,比較重視。

  此一去南下剿匪,大約耗費了一年的功夫。

  按理來說,羅青這一幫人戰果累累,所到之處莫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是。

  羅青卻頗有些感傷,不僅因為在這些戰役中死的最多就是平民百姓,更因為剿匪僅是剿匪,並沒有緩解太多當地民眾與朝廷間的矛盾。

  不少百姓依然被各種苛捐雜稅剝削得苦不堪言,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羅青此刻救得了他們一時,但救不了一世。

  現在的他還能依靠尚方寶劍與監軍身份廢除各種雜稅,但他走之後呢,再清明的官員也會不得不因為朝廷頂部的壓力而重新收取雜稅。

  換一種說法就是:你不給朝廷多收稅,你就沒有上升的渠道,甚至還會被貶謫,除非你能想出一種既能讓朝廷收滿意的錢,又能讓底層百姓活下去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總之。

  羅青想救,也能按照前世的方法想一些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政策總是要因地製宜的,總不能把鼓勵沿海製鹽的政策讓內陸去用,羅青不是神仙,隻能解決一部分地區的問題,大部分地區他根本就沒時間去調查,自然也拿不出合理的政策。

  其實。

  從根本上來講,如今的大宋已經從根部腐爛,而羅青就像個手忙腳亂的護林人,他為大宋這棵巨樹澆水施肥、忙前忙後,但最終卻要眼睜睜地看著它枯死。

  羅青想改變這一切,也極力在改變這一切,但他無法將師兄宋徽宗從奢靡浪費的風氣中拉出,更無力將整個大宋從腐敗的泥潭中拉出,那可是他不可一世的父親都無法改變的現狀。

  想當年羅宰執多麽風光,多麽才華橫溢,也僅是將大宋回光返照一陣,然後就被朝廷上下排擠,各種針對。

  表麵上,羅宰執是一人之下的宰執,更是官家信任的師弟。但實質上,他在朝廷上幾乎就沒有一個交心的朋友,更沒有幾個值得信任的夥伴。

  為了改變大宋的現狀,羅宰執用世家的利益來緩解百姓的壓力,雖說這樣做確實讓大宋恢複活力,但同時更惹怒了皇家乃至整個大宋世家。

  要不是宋徽宗一直壓著所有人的怒火,估計羅宰執早就被彈劾亂貶。

  而那些地主、世家礙於羅宰執的威勢,無不在其背後小聲罵道:“什麽狗屁的好官羅宰執,好人全讓你當了,我們全是壞人,愚民真可怕!”

  正所謂:屠龍勇士終成惡龍。

  在一開始時,羅宰執尚能把控一切,政策也施行的順風順水。

  但是。

  再好的政策執行下去總會遇到一些投機者,總會被他們找出漏洞。

  此次率先跟羅宰執政策作對的就是他身邊的親朋好友。

  可以說,羅宰執是個君子,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是。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一直恪守節操的君子還是少數,容易被利益吞噬的正常人占大多數。

  麵對各種世家與利益的誘惑,羅宰執身邊的人大都選擇了表麵一套,背後一套。

  他們打馬虎眼執行著羅宰執的政策,實質在不停的撈錢、收取賄賂,最終直接導致了大宋回歸原樣,也導致了羅宰執的絕望。

  沒辦法,羅家人都喜歡護短,羅宰執懲戒了一批的羅家人與兄弟,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羅家人前仆後繼地被利益所吞噬。

  總不能將整個羅家全部懲戒,那麽誰還會幫他羅尹執行政策,難道不去信任自家人,去信任那些非親非故的陌生官員?

  最終。

  羅宰執絕望了,也不再大力懲戒那些不聽話的羅家人,他選擇了妥協與默認,因為小人是殺不完的,在利益麵前,隻有極少數人才能穩住心神、堅持初心。

  隨後的一段時間,羅宰執找到了政策與實行者的平衡點,但是大宋卻就此失去了大部分的活力,而羅宰執一直苦苦支撐到反叛事件發生。

  事實上,在反叛事件發生之前。

  羅宰執一直都想放棄一切,像他的師父那樣歸隱山林。

  然而。

  一旦他放棄權勢,曾被他損害利益的世家一定不會放過羅家,更不會放過他。

  雖然礙於官家的麵子不會正麵殺死他,但是肯定不會讓羅家好過,甚至還會編排理由搞臭他或者將他抄家。

  於是。

  他思來想去,想出了用反叛主動搞臭自己,並為大宋做出了最後的貢獻。

  與此同時。

  擔憂羅家尾大去不掉的宋徽宗自然也十分樂意羅宰執的計劃。

  當初如若沒有宋徽宗的授意,羅宰執不可能這樣輕鬆、無後顧之憂地執行自己的政策。

  可事實向宋徽宗證明,強如羅宰執與師父老鬼都不能改變大宋現狀,那麽大宋真就改不可改、爛無可爛。

  與其勒緊褲腰帶執行所謂解決不了矛盾的惠民政策,倒不如放開膀子徹底放飛自我、好好享樂。

  就這樣。

  宋徽宗像一個努力學習卻一時提高不了成績的差生一樣,從根本上自暴自棄,放棄了羅宰執,奔進了奢靡享樂的懷抱。

  這也是羅青勸不動宋徽宗的主要原因,而羅青自然是不知道這些,仍在努力地走著其父親的老路。

  可以預想的是,羅宰執的巔峰就是羅青未來的巔峰,但是宋徽宗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徽宗。

  他不想再做出改變,所以找了個聯係金人的理由將無法處理的羅青派了出去。

  總而言之。

  羅青如若不能改變宋徽宗,那麽能解決所有矛盾的辦法就隻剩下一個,卻也是他最不願做的——起義,徹底推翻朝廷,推翻原來的製度。

  先不說朝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說羅青的一切權勢都來源於官家師兄,讓他放棄一切,白手起家去起義,那麽宋江與方臘的失敗下場就是他的未來。

  再厲害的穿越者,也不可能平地起高樓,這裏是還算穩定的大宋,不是像秦末、三國那樣的大亂世,各地沒有軍閥混戰,隻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