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新宅院
作者:湘諾      更新:2020-12-22 09:24      字數:3573
  孟桃到了蒙州,先去火車站貨場收貨,馬豐年早早就等在那裏了,看見孟桃過來,立刻動手倒騰貨品讓孟桃驗看。

  都是品相質量非常好的土特產,總數千斤多點。

  三十斤茶葉,紅茶、綠茶和白茶各十斤。

  孟桃不懂茶,隻看包裝上寫的特級,就認為是好的,她相信馬豐年,至少目前馬豐年都是很誠信的,不會以次充好地騙她。

  當場結完貨款,依然是馬豐年先走,孟桃關門在貨場小貨棚裏呆了一兩個小時,慢慢整理貨物,看準外頭場地車來人往搬運最忙亂的時候,就直接收貨進空間,離開。

  在街上轉了幾圈,看見個副食品店,拿出錢和票,進去買了一包掛麵和一斤雞蛋,放進挎包,再另外買了條三斤左右的草魚、一隻燒雞、一斤鹵豬頭皮,和五六個蘋果雪梨裝網兜裏,拎著慢悠悠朝杏子巷走去。

  九號院子的藍色木門鎖著,孟桃就走幾步去推開左邊虛掩的十號院門,鏽跡斑斑的鐵門吱嘎聲響,沒等她喊主人在家嗎,王嬸就從屋裏走了出來,看見孟桃,笑著甩了甩手上的水道

  “我說呢,今兒一大早地左眼跳,肯定有好事,可不就小孟姑娘回來了!”

  孟桃喊了聲王嬸好,順眼兒打量一下她家院子,比自己買的九號院大一點,正屋就五間了,還有整排的廂房,廂房廊下晾滿衣裳,看來家裏人口不少,空地堆放很多雜物,院子才顯得狹小雜亂,地上沒有鋪地磚,隻從院門到正屋鋪了條半米左右寬的水泥路,雨天走著不髒鞋。

  王嬸把孟桃迎進正屋,屋裏跑出三個小蘿卜頭,大的五六歲,小的才剛蹣跚學步,大概也就兩歲左右,穿著棉衣棉褲,一個個圓滾滾的,為防弄髒衣裳,都給穿件大人衣服改製的圍裙。

  王嬸笑著說五六歲那個是她最小的兒子,三歲和二歲的分別是外孫和家孫,這兩天不是下雨嘛,天氣太冷,小兒子和兩個孫孫都不想去幼兒園,留在家裏讓她看著,三個娃就差沒上房揭瓦了,快把她給煩死。

  孟桃把手裏拎的魚、燒雞、豬頭皮和水果遞給王嬸,家裏有小孩,少不得又從挎包裏掏出一斤水果糖

  “這幾天王叔王嬸幫忙收拾院子,辛苦了,我怎麽著也應該招待一頓飯,可是那屋裏還什麽都沒有,隻能買些菜麻煩王嬸自己煮了。”

  王嬸推辭兩下,便接著了,笑容滿臉道“小孟姑娘真是太客氣,那一會,午飯就在我家一起吃吧!”

  孟桃說“不了,我還得上街買些家用物什,現在就想先看看院屋整得什麽樣了。”

  “行,我這就給你拿鑰匙。那屋子啊,全給粉刷好了,天花板換了,電線也換新的,門窗按原色重新油漆過,我還說有材料呢,怎不把屋外牆也給刷刷白?你王叔說我不懂,人就是要留著紅牆青瓦的才好看,是不是這樣啊?

  粉刷、油漆過了兩天,我和你王叔才開始把屋裏屋外、窗玻璃都打掃擦抹得幹幹淨淨的,院子裏也給清理了,花盆按你說的,都沒動,你王叔把排水暗溝也通過了,廁所都刷白白的……喏,鑰匙在這,你去看,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了,你看好小孩,可別讓磕著碰著。”

  “哎,行!那等你看完了,過來跟我說說。”

  “好的。”

  孟桃拿鑰匙走出去,打開九號院門,現在是自己的院子了。

  院裏地上枯枝敗葉清掃掉,花架子也重新修理過,削剪了垂掛的枯枝,整個院子顯得寬敞整齊,看著很舒服。

  屋裏屋外都檢看一遍,粉牆雪白,地板光亮潔淨,基本如王嬸所說,全弄好了,王叔手工很細,刷牆、油漆都挑不出毛病,廚房按照孟桃要求,重新砌了灶台,打掉黃色瓷磚,貼上純白色的……夫妻倆別的不知道,領了活就用心做,這點不錯。

  接下來,就是要添置一些家具,還有基本的生活用具。

  孟桃把屋子和院門鎖頭都換上新的,鎖了門又去左鄰家,王嬸正在大呼小叫處理幾個小孩之間的官司——搶果子和糖塊引發的。

  看見孟桃進屋,王嬸忙丟下小孩們,走來和她說話,又拿了糖罐,要給她砌杯白糖水。

  孟桃擺手表示不用,和王嬸結清了他們夫妻幹活的工錢,王嬸很喜歡新鄰居的爽快勁兒,極力要留她吃飯,孟桃婉謝了,說下次吧,還有事要去辦呢。

  從王家出來,見對門的趙阿姨和幾個女人站在路中間說話,趙阿姨看見孟桃,忙打招呼“小孟姑娘”,並招手叫她過去,孟桃笑著問了好,表示自己還有事,不顧幾個女人眼睛盯著她看,徑直往巷子外走去。

  聽到身後七嘴八舌,有詢問這就是新鄰居呀?這麽年輕,誰給她錢買宅院?也有說這姑娘眼睛長頭頂,看不起人呢,什麽了不起的?

  孟桃隻當沒聽見。

  她知道這個年代的鄰居,關係非常好,人情往來密切,能彼此敞開大門互相接納,基本上沒有什麽。

  她又不是什麽反社會人格,當然樂見鄰裏友好,但要看情況,各人有各人性情,不是什麽人都能合得來,也不可能一見麵就可以親親熱熱的。

  超出她底線的事,她是不願意幹的。

  孟桃先去了家具廠的門市部,有現成的家具擺賣,國營廠家就這點好,絕不會弄虛作假,什麽檔次產品標什麽價位,真正的一分錢一分貨,童叟無欺,所以就算孟桃不懂木料,也能根據價位買到中意的家具。

  家具廠派了一輛中型拖卡車送貨上門,兩名工人跟車過來卸貨,隔壁王叔中午回家吃飯還沒出去呢,也帶了他四兒子過來幫忙搬運。

  安頓好家具,孟桃鎖門出來,看見王叔有個用單車帶的三輪車,就向他借用上街買東西,王叔怕孟桃不會騎三輪車,讓他四兒王建城跟著一起去,還能幫拿東西。

  王建城十七歲,牛高馬大的,不愛讀書,跟著他爸爸做學徒工,王叔教他喊孟桃“孟姐姐”,他撓頭不好意思,覺得孟桃比他還小,孟桃笑說自己跨年就進二十歲,王建城隻得喊了聲“小孟姐”。

  兩人坐著三輪車,一路閑聊去到供銷社,鍋碗瓢盆水壺等廚房用具什麽的來一套,就算不常住,一個宅屋,這種東西總得有。

  其它的掃把、拖把、洗臉盆、提桶;

  木炭、火爐也要買,老人家說的,入夥入夥,要燒一爐大火才能家宅興旺,就算是迷信說法,但大冬天,孟桃很喜歡玩火的。

  城裏有供銷社又有百貨大樓,市民講究的,愛去百貨大樓買賣東西,覺得供銷社的貨物低檔,其實差不了多少,有的都是一模一樣的。

  孟桃就沒去百貨,直接在供銷社買了兩床棉被、床單蚊帳等,洗漱用品、換洗衣物空間裏存放著些,不用買。

  王建城把堆滿三輪車的貨物拉回來,幫著孟桃一起搬進屋,孟桃見他跑呼呼的,家裏也沒開水喝,順手就從挎包裏掏出一個蘋果給他解渴,王建城也不客氣,揣著果子回家了。

  一回到家裏,就被他媽拉著問隔壁姑娘都買了啥?王建城哪能一樣樣數,隻撿幾樣說,王嬸嘖嘖連聲“這小孟姑娘,就是太年輕啊,花錢大手大腳的,啥都要買,不知道精細過日子。”

  王建城說“那還能不買啊?屋裏空空什麽都沒有,不買怎麽住?吃什麽?”

  王嬸就走去隔壁看新鮮,過一會又回來,撇著嘴“院門都栓緊了,喊也不應。”

  王叔道“人在屋裏整理東西,哪聽得見你?就聽見了也沒空,你別去打擾。”

  “打擾啥?搬搬挪挪的,擺放東西不要人?我去了還能幫她忙呢。”

  “你又不知道人家想怎麽擺,年輕姑娘跟你老娘們眼光不一樣。”

  “你個糟老頭,說得好像你知道似的。”

  “我也不知道,總比你看得明白這小孟姑娘不一般,她跟你們這些長舌婦湊不起來的,平時沒事少去招她,會煩了你。”

  “啥不一般?我長舌婦,小孟還鄉下來的呢。”

  “鄉下怎麽啦?人家小姑娘一下子就掏出幾百塊買宅院,我們能辦到?”

  “說的也是啊,小孟一鄉下姑娘,怎麽這麽有錢呢?她哪來的錢?”

  “她一小姑娘,肯定不能是偷的搶的,人家裏有錢你管得著?”

  “改天我得問問她,是不有啥賺錢好路子。”

  “你可不要啊,多嘴多舌。”

  “就問問怎麽了?”

  王建城坐在門口啃蘋果,說道“媽你不要問,我告訴你剛才在街上小孟姐和我說了,她是鄉下的沒錯,可人爺爺是退休老幹部,有補貼的,給她攢了嫁妝錢,她以後想在城裏過日子,所以就拿來買院子了。”

  “哎呀呀!這敗家姑娘,嫁妝錢都能花掉,將來婆家可不得嫌棄啊?”

  王叔“……”

  王建城“……”

  嫁妝錢買院屋怎麽就敗家了?這也是財產啊。

  王嬸從兒子嘴裏打聽到小孟姑娘錢的來源,解了惑,沒新鮮感頓時就無聊了,又抱怨兒子“我特意藏著的果子,你怎麽就找到吃了?那是要留給你二哥明天走禮的!”

  王建城把蘋果吃完,連核兒都啃了,太好吃了吃不夠“我可不知道你的果子藏在哪,這是剛剛小孟姐給我的。”

  王嬸“……”

  那邊孟桃可不知道自己成了王家議論的話題人物,正如王叔所說,她在屋裏忙著呢,確實沒聽到有人喊門。

  搬挪家具,擺放物什用品,窗簾還沒來得及縫,先按窗子尺寸剪布掛上遮擋,哪天空了再拿去縫紉社車一車。

  分好主臥、客房、書房,從空間放出之前在省城收到的古董條案、八仙桌、四個明代交椅和二個清代太師椅,放在書房裏,用厚絨布遮蓋住,門窗都很牢固,平時上鎖,這屋裏也不會招待什麽客人,不會被發現。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