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此生能夠擁有你,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作者:展眼舒眉      更新:2020-10-22 17:55      字數:2323
  “好,全聽你的!”益王感慨,一個完全不懂推理的女子,竟然對每一個細節,遊刃有餘,以湯沃雪,真是不可思議。

  益王現在細想起來,真的要感謝當初寫匿名信的人,不然,他永遠都不會見到如此才貌雙全的映姿。

  益王心裏一陣激動,禁不住把映姿緊緊擁在自己的懷裏:“此生能夠擁有你,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映姿被益王突然的擁抱,有點不知所措,腦袋也變的渾渾噩噩,有心想拒絕,但自己的內心,卻依戀著他那溫暖的胸膛。

  映姿感到自己莫名其妙,為何會有這種感覺,自己不是一直在排斥他嗎?難不成是因為這兩天,由刻薄、冷漠,變成了一個溫順的男人,才會讓自己感動,而生出這樣不舍的心境?真要是這樣,自己莫免也太沒出息了。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說不定哪天他就變回,原來讓人恐懼的模樣。

  不對,不對,自己這是怎麽了?他的如何改變跟自己有什麽關係?自己不是喜歡常如峰嗎,為何對他生出這樣的心思?難不成把他當成常如峰了?

  映姿強迫自己的腦子更清醒些,用力從益王的懷裏掙脫出來:“王爺趕緊讓南城縣令去找人,辦完了這樁事,後麵還有顧斌的案子需要去解決。不知他是否像孟源一樣,一無所獲?”

  映姿的話,提醒了益王,方知自己險些誤了大事,趕緊領著映姿走出了翠翠的房間。

  一切都如映姿所料,翠翠確實有一個好姐妹,曾是幹雜務的婢女,和盤托出所有的來龍去脈,和映姿推理的第一種大致相同。之前,翠翠曾經向孟源表露過真心,可孟源死活都不同意翠翠成為他的三夫人。

  事情一直就這樣擱淺下來,翠翠隻能把內心的情意埋藏在心底,隻要能天天看到孟源,天天伺候孟源的飲食起居,也算能給自己內心的失落一點安慰。可惜,天不從人願,偏偏孟源突然暴斃,這讓她無法接受現實,曾經哭得死去活來,一度揚言,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追隨,沒人能想到,翠翠說的話卻成了真實的一幕。

  映姿很佩服翠翠的膽色,為了心愛的男人,連性命都看的那麽淡,想來她對孟源的情意,已經到了海枯石爛的地步……

  翠翠的案子雖是悲劇,但也是結局。可孟源的死仍然是個謎,仵作否認他是因痼疾而死,至於別的原因也查不出來,沒辦法,這件事隻能暫時擱淺下來,先去顧斌的家裏再說。

  折騰了半天,也已到了醜時,正是雞鳴最興起的時候,仵作早一步去了顧斌的家裏驗屍。

  由縣令帶頭步行,益王和映姿一行四人在最後麵緊跟而行。

  孟府到顧府,兩家離得並不遠,中間相隔一條河,一個在河的南邊,一個在河的北邊,穿過小橋,再往北不到百丈遠,也就到了顧府。

  顧斌的府邸和孟源的府邸大同小異,建築格局都是一樣的豪奢,看來兩家的財力應該相差無二。

  顧府的院子與靈堂掛滿了靈幡,挽幛,挽聯,不過,悲戚的哭泣好像比孟府還要洪亮,幾乎就是昏天暗地。

  當顧夫人知道益王和縣令到來時,領著大大小小清一色孝服的幾十口子,大步奔到益王的麵前,聲淚俱下:“王爺,你一定要為我家老爺找到凶手!他不可能會尋死,要說惜命,沒有人能夠比得了他,怎可能舍得撇下我們這些孤兒寡母不顧?”

  顧斌惜命?顧夫人這樣的說法,映姿並不讚同,她想起南城縣令當時陳述,他曾經讓顧斌和孟源過堂的時候,兩個人的反應都很激烈,顧斌一頭撞在柱子上,而孟源口吐鮮血。

  南城縣令讓他們過堂,並沒有嚴刑逼供,他們倆完全可以照實話去說,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未免太過激,尤其顧斌,能夠把自己的頭撞得鮮血淋漓,哪裏像顧惜生命的人。

  映姿最終還是沒忍住,問道:“顧夫人,恕我說話唐突,我怎麽看著顧老爺不像是那種珍惜生命的人?”

  “不,他是!民婦跟他做了十幾年的夫妻,豈能不知他的秉性,官爺可以去問一問全府上下,他們皆可作證。民婦知道,官爺說的是老爺最近這幾個月的表現,確實異於常人,當時民婦也懷疑過,以為他生病了,曾想著讓他去找大夫看看,結果被他大罵一頓。後來,民婦也就不管了,隻當他年齡長脾氣大的緣故。之所以,無論老爺做出如何出格的事,民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在今天,他開始變得瘋癲,連家人都認不得。怪隻怪民婦太大意,沒有派人看管好他,錯失了營救老爺的好時機……”顧夫人說著說著,抑製不住內心的悲傷和愧疚,已是泣不成聲。

  映姿心軟,看不得這種悲戚的場麵,不等益王發話,自作主張,上前把顧夫人扶了起來,同時招呼著後麵的大小幾十口也站起來。

  顧夫人停止了哭聲,想著讓益王等人去客廳喝杯茶水,也算是待客之禮,益王擺手不去,直奔靈堂。

  這時,仵作已經驗好顧斌的屍體,得出的結果,和孟源大致相同,符合死時的症狀,並沒有查出另外被暗害的跡象。

  根據顧夫人的說法,連她這個普通的婦女,都開始懷疑顧斌的死另有蹊蹺,如果把這個案子定為自殺,根本就沒有人能夠信服。反之,定為殺人案件,那證據呢?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如何能定?

  溺死的商賈汪於,南城縣令早已向益王通報,經過仵作的驗屍筆錄,查出是自行溺死。經家人的口述,汪於死前也是精神顛倒,曾在眾目之下,自己跳河自殺的,幾乎與顧斌的死因同出一轍。

  三個死屍,有兩個很明顯的是精神上出了問題,那孟源呢?不明顯,不等於精神就一定是正常的,或許他是自己故意一頭栽在地上而死?

  孟源的假設如果成立,三起案件有著兩個相似點,第一:死之前都有神經錯亂的跡象。第二: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自殺。

  就是這兩點正好說明,他們三人的精神同時出現問題,定是被人下了藥,才會變得失於常人。

  下藥的人會是誰?

  除非和他們有仇的人,而且還是他們共同的仇人,那仇人又是誰呢?

  經三家的家人供述,一致否認有仇人這一說。因為他們都是商賈,向來以和氣生財,哪敢與人結仇。

  顧斌、孟源和汪於,這三樁案件越來越陷入茫然的困局,可以說是天荊地棘,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