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山景如畫
作者:山樵守護者      更新:2020-10-22 14:22      字數:2334
  站在倉庫那邊遙望後山,總感覺它小小的,沒什麽氣勢。

  踏上蜿蜒曲折的山道走了一段距離,夏曉數這才發現,這座小山其實還是蠻陡峭的。

  山體主體以青色岩石為主,間有沙礫細土,算是一座“石頭山”。

  隨手揀起幾塊石塊,小夏發現這些石塊呈現出紅色絲縷的花紋,流暢、鮮豔、邊界清晰。

  在東歧大學就讀的時候,小夏曾經與一位女同學過從甚多,那位女同學比小夏低一屆,學地質的。

  從她那裏,小夏學到不少地質學有關賞識。

  隨手掂了掂,再將兩塊石頭互相擊打了幾下,看得出來,這些石塊的硬度還是相當可以的。

  小夏猜測,幾億年前,魚鼓村應該屬於海洋地質環境。

  一路走來,未見著成片的高樹密林,倒是偶爾撞見幾株百年老樹,上麵係著不少紅布條,估計是村民們用來祝福的。

  駱大叔久走山路,看著走得不緊不慢的,其實步行的速度還挺快的,沒用多長時間,小夏就被落下一截子。

  回到頭,駱承鄉瞧了小夏幾眼,感覺這位年輕人好象懂得還蠻多的,一會兒研究山石,一會兒又跑到百年古樹跟前瞧個不停。

  駱承鄉稍微等了一會兒,瞧著小夏快步跟了上來,這才繼續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二人腳下已然踏上積雪了。

  駱大叔給的防滑鞋套還真是管用,小夏沿著山石小路走了一會兒,絲毫沒有感覺有何不便。

  走過一段山梁,道路變得越來越狹窄,駱承鄉有點兒擔心小夏,時不時回過頭瞧上幾眼。

  “咋樣?走得慣不?”

  “沒問題!駱大叔,這地方的景致還真不錯呢!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聽老人們說,這座山有個別名‘百變山’,站在遠處看,一個樣兒;實際爬上去,再看,又一個樣兒;等你爬到山頂,再一俯視,它就又變樣了!不僅如此,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很神奇的。”

  “原來這麽有趣呀!等這些積雪融化了,我可得上山觀賞觀賞。”

  “那你可得小心些才是,這山裏的怪事可不少,最好不要一個人隨便上山,最次也得把‘旺財’帶在身邊。”

  “好的,我記下了。”

  二人又前行了大約半個多鍾頭,一抬頭,小夏發現不遠處有座小寺廟。

  “駱大叔,那是什麽樣的寺廟?”

  “山神廟。”

  “咱過去瞧瞧?”

  “好的,正好在那兒歇歇腳。”

  “山神廟”雖說規模不大,建造得卻也中規中矩,比一進院稍微大點兒,整體還不夠二進院的規製。

  山門沒鎖,朱紅漆的底色經風雨洗刷多年,顯得有些斑駁,不過,缺失的地方顯然被村民們補過油漆,整體顏色顯得不是很均勻,門釘排列得還算整齊,看上去好象是銅頁包過的。

  小夏大體數了一下,左右兩扇門,總計42枚門釘。

  聽費教授說過,大門門釘的具體數目在舊時代是有規製的,不可以擅自增減。等級最高的門戶,大門門釘往往縱橫各九路,總計九九八十一顆。

  “如此狹小的一座山神廟,山門門釘也有42顆,看樣子,這座山神廟恐怕多少也有些來曆。”小夏心下暗忖道。

  駱大叔伸手推開山門,二人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山門。

  環顧四周,小夏看到門廊左右兩邊各塑有一尊石像,左邊是一位站立的素袍戰將,身著簡鎧,嘴上沒有留有胡須,顯得非常年輕。手中空空,沒有握有什麽兵器之類的器物。

  不過,從手掌的掌型來看,之前手中應該是握有什麽東西的,隻是拍來遺失了。

  右邊那尊石像身著的就是重裝鎧甲了,三縷長須飄灑在胸前,顯得威風凜凜。

  這二位,估計是護寺神將。

  久經風化,這兩尊石像顯得有些眉目不清,不過,觀其雕刻之法,似乎也不是出自尋常工匠之手。

  夏曉數進一步確信,這座“山神廟”應該有些來曆。

  再往裏走,左側建有一座小亭,亭中擺放著一架石鼓。右側與之相互對稱,建築樣式一模一樣,亭中懸掛著一架銅鍾,尺寸看著十分碩大,與尋常銅鍾頗有些不同。

  沿著青石板路再往裏走,迎麵正中就是“山神廟”的正殿了。

  居中的匾額顯得非常闊大,“山神廟”三個大字是典型的顏體字體,觀其筆法,應該是舊時舊體的寫法,應該不是後人補書之作。

  蒼勁有力、筆勢雄奇,看著十分精神。

  夏曉數確信,這座山神廟一定不是山民們隨隨便便籌點兒錢隨意搭建的,設計、出資修建之人恐怕有些來曆。

  廟中和積雪已經有人清掃過,整座“山神廟”顯得幹幹淨淨的。

  駱大叔輕輕推開正殿大門,就見正中間端坐著一位金甲山神,綠色戰袍,頭頂金盔,衣甲鮮明,顯然時不時有人過來補過彩漆。

  山神坐下左前方還蹲坐著一隻猛獸,看著樣子挺凶猛的,小夏辨認了半天,也沒認出它是哪種神獸。

  大殿門後側立著幾把掃帚,駱大叔隨便取過一把掃帚,將殿內簡單地清掃了一下,見此情景,小夏也拿過一把掃帚,幫著駱大叔清掃了半天。

  二人出得殿門,待塵埃落定,再次回到殿中,坐在門檻邊上的石礅上歇息了一會兒。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駱大叔招呼小夏起身離開了“山神廟”,臨走之際,二手隨手將所有的門戶關得嚴嚴實實的。

  沿著山路又走了四十來分鍾,駱大叔回頭衝小夏說道:“到地方了。”

  順著駱大叔手指方麵,小夏看到山坡下居然隱匿著一片密林,這寒冬臘月的,那片樹林居然枝葉繁茂,葉片齊整,白雪、綠葉、青石……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風致。

  “咱們把繩子係在那塊大岩石上,順著繩子爬到半山腰,就能看到‘雪絨草’了。”

  “那您在這兒護著繩子,我下去試試?”

  “這……怕是有些不安全,這樣吧,你在上麵看著,我先下去探探路,如果沒有什麽異常情況,你再下去體驗體驗。”

  “也好,那您小心點。”

  “料也無妨。”說著話,駱承鄉將繩索係好,小夏發現,駱大叔一共係了兩組繩索,其中一組應該算是保險繩了。

  順著山岩,駱承鄉雙腳輕蹬,不大一會兒就落在山間一株結實的灌木之上,衝小夏揮了揮手,掣出柴刀,駱承鄉開始采摘“雪絨草”。